12-12-01 【林前4:19然而主若许我,我必快到你们那里去。并且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语,乃是他们的权能。】自高自大的人喜爱批评――多有言语,然而这并非表示他们有权柄;只有那灵命丰盛的人,话中自然带着权柄,也显出权柄。保罗所做的选择,完全追随神的指引。保罗去的话,也希望看看他们的权能,以此考量他们的属灵生命。 12-12-02 【林前4:20因为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我们人有分于神的国,是见于神的权能彰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只靠口头的承认。“乃在乎权能,”空洞无聊的言语,与圣灵真实的能力成对比。神国的标帜,不是信徒所说的动听言语,而是他们生命中所流露的圣灵的大能。一个多亲近神、认识神的人,就必多有权能,因为权能乃在于神。 12-12-03 【林前4:21你们愿意怎么样呢?是愿意我带着刑杖到你们那里去呢?还是要我存慈爱温柔的心呢?】‘刑杖’指运用使徒属灵权柄对教会罪恶作出处分。“还是要我存慈爱温柔的心呢?”由此可见他的言与和行动,乃是出于关怀信徒灵性的真实爱心,而不是出于辖管的野心。信徒今天如何作工、如何生活为人,关系到将来如何蒙神的对待――受神公义的惩罚呢?或是得神慈爱的赏赐呢?属灵的权柄非到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爱所折服的人,比权柄所折服的人更多,且更有果效。 12-12-4 1/2【林前5:1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注解)‘风闻’不是指非事实的传闻,按原文乃是指确定的传言,远近皆知的公开事实;‘你们中间’指在哥林多教会中;‘有’字的原文是现在不定式动词,表示一种继续的动作,亦即这种淫乱的事仍旧继续存在。“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意指这种无耻的罪行,连在堕落的外邦人当中也绝不敢公然而为。“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继母’原文是父亲的妻子;极可能这人的父亲已经过世,但这种罪行不但为摩西律法所禁止,连在世人的观念中也不容许。 12-12-5 2/2【林前5:1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延伸)惩戒不能基于谣言,要有确凿的事实证据,否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反效果。基督徒的道德观念理应高于外邦人,凡外邦人所定罪的事,基督徒更不可去行。基督徒所犯一切的罪,都是在身体之外,惟独犯淫乱的罪,乃是得罪自己的身体;而我们的身体乃是圣灵的殿,所以淫乱是直接冒犯圣灵的。 12-12-6 1/2【林前5:2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注解)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有三种:1)教会中有如此重大的事件发生,而他们竟然毫不在意,还在分门结党,自以为是,这就是自高自大的表现。2)哥林多信徒声称他们有爱心,能包容别人的软弱和罪恶(如同今日许多基督教领袖们主张以爱心包容同性恋一样);他们认为这是挽回犯罪者的最佳对策,因此以他们的爱心为荣。3)他们认为基督徒在主里面享有不受任何事辖制的自由,并以此自由为傲。实际上他们是曲解了在基督里自由的真理。哀痛,指他们对如此伤风败俗的情形,竟然不感到悲哀伤痛,实在令人不可思议。‘行这事的人’指那乱伦的弟兄;‘赶出去’就是教会切断与他的交通,看他像外邦人一样。 12-12-7 2/2【林前5:2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延伸)信徒的私生活,如果影响到教会圣洁的见证,就不再是信徒个人的事,而必须有正常的反应。教会对信徒灵性的堕落应当有忧戚悲痛的感觉;身上任何一个肢体若有残缺病痛,其它的肢体理当受到影响。一个真正爱主、爱教会的人,必定会关心别的信徒的表现,并且对别人的堕落,也必定会怀着一颗哀痛沉重的心。当一个信徒堕落到完全属肉体的地步,犯罪而毫无悔意,不肯认罪回头,教会就必须和他断绝交通来往,一面叫他自觉羞愧,一面免使教会的见证受到亏损。 12-12-8 1/2【林前5:3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注解)此际保罗的身体是在以弗所,与亚该亚省的哥林多城隔了一大片爱琴海。‘心’字原文是灵;凡联于基督的,都同属一灵,所以外面的身子虽然相离,里面的灵却仍然是相近相通的。“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当信徒从外体物质的层面,回到内里属灵的层面时,就有一种灵与灵相交的同在感觉。“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指保罗已经在他的灵里审判了那犯淫乱之罪的人,决定了应该怎样对付他。 12-12-9 2/2【林前5:3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延伸)信徒们虽然身子会相离,但心灵里却仍有联结为一的感觉,所以我们是借着祷告,与远在天边的信徒们有属灵的交通。基督徒在灵里不受时空的局限,乃是一种‘宇宙性’的人物,甚至万有全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应当扩大心胸,不要只看见自己的‘小圈圈’。 12-12-10 1/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注解1)本节说明了教会对付犯罪的弟兄所该有的手续。 第一,当单独或两三个人无法使他认罪回头时,应该由教会全体一致来处理,而教会全体乃是有形有体的出现在聚会中,所以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聚会’。 “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可以有两种意思:1)指在主的名里聚会,这样的聚会才有主的同在。2)指在主的名里执行审判,亦即在主的同在里与主一同来审判。若是属这个意思的话,那么这就是第二道手续。 “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第三,要藉我们主耶稣的‘权能’,亦即祂的能力。主的能力胜过一切黑暗的势力,且是借着祂的话语和圣灵显出来的。 12-12-11 2/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注解2)‘这样的人’指犯罪的人;‘交给撒但’意指将他逐出教会,使他不受教会属灵的保护,自然他就落在魔鬼的手里。“败坏他的肉体,”这与十字架治死他的肉体不同。十字架的治死是为着加增基督的成分;‘败坏他的肉体’是将他那受情欲控制的身体放弃,任由撒但指挥、辖制并摧残,其结果甚至可能引起病痛以至于身亡。这种情形可以收到两方面的功效:1)对于别的信徒,可以作为鉴戒。2)对于犯罪者自己,可能会令他幡然悔悟。 12-12-12 3/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注解3)‘主耶稣的日子’指主再来的日子;‘可以得救’这句话再次证明,信徒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信徒的肉体可以被撒但败坏,但他那重生的灵命,仍旧是属于神的,那是神圣的种子,罪恶不能败坏它。不过,这个得救,乃是仅仅得救,必将遭致主的惩罚。 12-12-13 4/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延伸1)为着保护许多无知的信徒,凡是重大犯罪案件,不宜私下悄悄地处理,而应在聚会中宣布周知。如此作法,也能让其余的人引以为戒。任何教会的行动,主的同在与权能至关重要,否则会流于形式,而不能收到属灵的实际效果。所以教会的长执同工们,要在行动以先,摆上充分彻底的祷告。 12-12-14 5/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延伸2)本节说出一个原则:当里面的实际正常时,神也保全外面的形体;当光景反常时,神为要保全里面的实际,甚至不惜牺牲外面的形体,任凭仇敌来破坏。以色列人中历代约柜的被掳,帐幕的废弃,圣殿的被拆,圣城的被焚;以及今日教会外表的混乱、荒凉,都是这个原则。我们在此该有甚么态度呢? 12-12-15 6/6【林前5:4-5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延伸3)教会不可以给肉体无限制的庇护与保障,以免扩散并污染其它的肢体,所以必要时需要施行‘截肢手术’,以保全整个身体。其实,许多时候‘消极’的对付,也可能带来‘积极’的果效。今天有许多基督徒极力避免谈到或摸到消极的事,以为只要积极地供应基督和生命,难处自然会过去。但这是‘驼鸟’的策略,一遇敌袭,便把牠的头藏在沙坑里,庞大的身躯却露在外面。圣经中至少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提到消极方面的事,我们信徒非得正视它们不可。 12-12-16 【林前5:6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自夸,意指哥林多教会不该对问题的存在毫不在意,因为这个问题会破坏教会的见证。‘面酵’表征罪恶;‘全团’表征全教会;‘发起来’表征败坏教会那圣洁的性质。一点点罪恶会导致全教会失去圣洁的见证。(延伸)一点点隐藏的罪能败坏全人,甚至能影响全教会;所以我们对丝毫的罪恶,也不可容让;不可因为罪小,就轻忽放过。罪恶具有扩散、传染的特性,千万不要认为基督徒具有免疫力,因此不必对它特别小心在意;许多基督徒失败的事例,提醒我们仍须防备。 12-12-17 1/4【林前5:7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背景批注〕《出埃及记》第十二章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要过逾越节,各家要杀一只羊羔,蘸羊羔的血在门框和门楣上,并吃羊羔的肉。当夜,耶和华神巡行埃及全地击杀一切头生的,一见羊羔的血就越过那家。从逾越节算起,共有七日,以色列人不可吃有酵之物,故那七日称为无酵节或除酵节,是逾越节的延续。‘逾越节的羔羊’指耶稣基督,为我们在十字架上被杀流血,付出赎价,使我们得蒙救恩。除酵节预表信徒得救后要对付罪;七日预表信徒终其一生的时间,要过除罪的生活。故‘酵’预表罪恶;‘无酵的面’表征信徒的新生命是纯净无罪的;‘新团’表征圣洁没有瑕疵的教会,可以献给基督作为他的满足。 12-12-18 2/4【林前5:7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注解1)‘你们’指哥林多信徒。本句意指信徒从神所得的新生命与新性情乃是纯净无罪的。“应当把旧酵除净,”意指信徒应当对付肉体里的罪恶。‘新’字和‘旧’字相对,意即没有陈旧、全然新鲜;‘团’指抟成的面团;‘新团’原文是单数。全句意指众信徒若真能把罪恶对付净尽,则全教会在神面前乃是一个崭新、圣洁的结合体。 12-12-19 3/4【林前5:7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注解2)‘因为’表明我们为何须要除酵成为新团;‘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在原文并无‘羔羊’二字,意指基督成了我们的逾越节,是祂使我们与神和好;‘已经被杀献祭了’意指基督已经完成了救赎的大工。全句合起来的意思是说,我们信徒享受基督所成功的救赎,以祂为我们的逾越节,便当除罪,因为基督与罪是不能并存的。 12-12-20 4/4【林前5:7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延伸)信徒应当一面对付罪恶,一面享受基督那无罪的生命,才能保守自己和教会不沾染罪污。治理教会者,不可照着天然的慈仁,宗教的良善,纵容、姑息一切败坏的事,反该根据基督和十字架的原则――‘逾越节的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保全教会的圣洁――‘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 12-12-21 1/2【林前5:8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注解)守这节指守除酵节,表征基督徒一生对付罪的生活;‘不可用旧酵’意指不可在旧的罪恶里面过节(度过一生)。‘恶毒’是指一个人完全没有善良、正直的品格,里面充满了败坏的质素,一切的罪恶由此产生;‘邪恶’并不是指无意识的坏,而是指有意识地伤害到别人的坏。保罗在此仅提到这两个几近同义的词,有涵盖各样的罪的意思。‘诚实’指纯洁,毫无搀杂;‘真正’指真实、实际。全节意指我们基督徒的一生,乃是过除酵节的生活,不可以残留任何老旧肉体的罪,而应追求达到纯洁、真实的地步。 12-12-22 2/2【林前5:8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延伸)教会应以‘纯洁’和‘真诚’,去取代‘恶毒’和‘邪恶’。只有基督才是那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我们越享受他,就越能圣洁自守,远离罪恶。分析上下文,我们也可以知道,保罗在此节经文中并非让我们所有的基督徒去守除酵节,而是用基督的同在,使我们成为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有真实的除罪的生活,度我们一生的年日,并终其一生追求达到纯洁、真实的地步。 12-12-23 【林前5:9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由这句话可知,使徒保罗在写《哥林多前书》以前,曾经写过另一封书信给哥林多教会,但没有留传下来。“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意指不要和那些行淫乱的人混在一起。信徒更不要滥交,因为滥交是败坏善行,自取败坏。 12-12-24 【林前5:10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保罗在前面所嘱咐的话,并不是指世界上所有不信的人说的。从保罗所列举的,我们也知道保罗所在的那个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是到处充满了行淫乱、贪婪、勒索和拜偶像的人。“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信徒若要避免跟他们混在一起,只有离世独居才能作到。(应用)正常的基督徒,并不是修道主义者,也不鼓吹组织福音村或耶稣之家,把基督徒集中在一起生活。为着领人归主,基督徒有责任与世界接触,只不过我们不但不受世界的影响,反而是要去影响世界。 12-12-25 【林前5:11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现在藉这封书信澄清原先那封信的意思,乃是针对教会中的信徒说的。请注意,这里所列的六等人,在原文乃是指那些对这类恶行屡犯不改,不听劝戒,习以为常,而在别人眼中成为该类定型人物,并不是指那些偶然被过犯所胜的人。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引用本节经文,来对付弟兄姊妹。“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就是不要接待他,也不要受他接待。 12-12-26 【林前5:12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教外的人’原文无教字,指外部的人,亦即教会之外的世人。今天审判世人的责任并没有交给信徒和教会,他们自有国家、社团的法规,所以不要越俎代庖。‘教内的人’指内部的人,亦即教会里面的信徒。这里的‘审判’不是指一般的批评论断,而是指当信徒们中间发生严重得罪神、得罪人、破坏教会的见证时,信徒和教会就有责任加以审断。 12-12-27 【林前5:13至于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外人’与‘教外的人’原文同字,原指一般不信的世人,但在这里特指犯罪作恶的世人;对于这些人,自有神安排的权柄来审判他们。‘那恶人’就是那个犯了淫乱的信徒。有人根据‘恶’字,就断定他是名义上的假基督徒,这种推断是错误的,理由至少有二:1)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参5节)。2)后来因他悔改,保罗劝哥林多信徒要赦免并重新接纳他(参林后二5~8)。‘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意指把他革除于教会之外,目的是:(1)为着维护教会的见证;(2)为着他本人和众圣徒的好处。 12-12-28 【林前6:1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你们中间’指哥林多教会里面的信徒之间;‘彼此相争’,从下文可知是互相诉讼。‘怎敢’这词暗示哥林多信徒所作的,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因为它违背了基督徒生活的原则;‘不义的人’指不信主的外邦人;‘求审’指告到俗世的法庭。‘圣徒面前求审’意即按照《马太福音》第十八章主耶稣所宣示的原则与程序处理,也就是在教会内部申述案情。 12-12-29 1/2【林前6:2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注解)‘审判’的原文是未来时式,表示这是指将来才会发生的事。圣徒在世时,若是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便要在来世管理许多的事;‘审判世界’便是管理许多的事之一。这里将‘世界’和‘最小的事’作为对比,意指信徒既有资格审判这么大的世界,当然更有资格来审判信徒个人之间这样的小事。 12-12-30 2/2【林前6:2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延伸)‘岂不知’表示他们有知的能力,却没有行的力量。明知故犯,知行不合一,和心有余而力不足,都是基督徒很容易犯的毛病。今天我们信徒审判罪恶,定罪为罪,不替罪恶掩饰,乃是将来审判世界的一种操练与准备。信徒所争执的事无论多大,在那有属灵眼光的人看来,乃是‘最小的事’。属肉体的人,往往将芝麻般的小事看成天大的事;但属灵的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12-12-31 【林前6:3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圣经明说,天使若犯了罪,将来要接受审判(参彼后二4;犹6)。很希奇的是,在神的计划中,他并不亲自审判犯罪的天使,而将审判天使的权柄赏给信徒,这对我们来说,是高抬了我们;而对犯罪的天使乃是一种的羞辱。‘今生的事’指审判信徒的事;这里将它与‘审判天使’作对比,因为那是将来的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5 18:47 , Processed in 0.0541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