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01 【西4:1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主人要按地上的法律和情理公平对待仆人,既正当且一视同仁,如此才能向天上的主有好的交代。这就是基督化的“公道”,比人情、法律的“公道”更深厚、更切实,因任何人都需要向至高的那位公平的神交帐。作主人的待仆人要公正、公平、合理,不可只着眼于个人的利益,而不为仆人着想,更不可待慢仆人,扣减工资。同时,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生存权,因为我们所拥有的虽不同,但我们的“所是”却一样,不论主仆,都是神造的人。要知道人的生命、权力和财富都来自于神,人如何运用权力和财富,必须向神有所交代。你善待人,神就善待你;他是公义的神,从不偏待人。 2012-6-2 1/2【西4:2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注解)恒切祷告:即坚忍、坚定不放松地持续祷告;它表明祷告的人对神的不断倚赖,和对神旨意不断等候的态度。在此:指祷告而言。儆醒:指不让别的事物分散我们的心。全节意思是借着儆醒和感恩来维持恒切祷告,并且还要在感恩方面儆醒留心。(延伸)本节说明祷告三要件:恒切、儆醒、感恩,这三者缺一不可。一般信徒都知道祷告的重要,但祷告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却是最被忽略的一件事。祷告并不是一时的事,乃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工夫。我们若要恒切祷告,就必须儆醒,二者是属灵生活上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祷告时若不儆醒注意,就不能继续实行,也难获得效验。 2012-6-3 2/2【西4:2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感恩是祷告的主要原素,祷告中不可没有感恩,因为祷告中的感恩是我们与神灵交的接触点,我们一感恩,我们的心灵就活泼起来。有感恩的心,祷告就不会变得枯燥乏味;有儆醒的灵,祷告时就不会感觉疲乏困倦。儆醒一方面也是观察身边人事物的变化,感受神的作为,并为神所做的这些感恩,因为神听了我们的祷告。本节表明神所要的祷告:1)不仅是为自己的好处祈求,乃是与神相交的“祷告”。2)不仅是一时或常常的事,乃是继续不断的事,故须“恒心”。3)不仅是口头言语的事,乃是全心以赴的事,故须“儆醒”。4)不是我们凭自己所能作的事,乃是要靠神,故须“感恩”。 2012-6-4 1/4【西4: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注解)开传道的门:指赐给传道的机会。讲基督的奥秘:神永世计划的执行与完成,乃在基督身上,故他是福音的内容,必须向人介绍并解明基督,才算讲明或揭开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指保罗因传讲基督而被监禁。(延伸)传道人能否尽职,与一般信徒的祷告大有关系;每一个信徒对于教会的长进,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2012-6-5 2/4【西4: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从保罗对于祷告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有很多学习:1.保罗不是求别人为他的好处祷告(例如求释放他),而是为传福音祷告;可见祷告的出发点还是为着众人,而非自己。2.我们的祷告,不是求神减轻或免除我们的工作担子,而是求神加添力量,能够把交托给我们的事工完成。3.保罗开头是祷告(西一3),结尾还是祷告;一是为他们祷告,一是请他们为自己祷告;但祷告的中心还都是围绕着福音。福音是我们一生祷告的题目。 2012-6-6 3/4【西4: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祷告是幕后的支持,是只有神才能看见的服侍。今天许多信徒肯出钱支持传道人的生活与工作,但只有极少的人肯花时间为传道人祷告。也有人更愿意去做人眼睛看得见的服侍,却忽视这些在内室里的服侍。我们虽然没有口才去传道,但若能为传道人祷告,他的口才也算是归我们所用,我们也是在支持和参与他的传道及服侍。一个最无学问、最无地位的信徒,因恳切的祷告,也能够成功伟大的事工;每个信徒,可以借着为主的工人祷告,而参与教会的建造。 2012-6-7 4/4【西4: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再来看看传道方面:若非神开启传道的门,赐给传道的机会,我们就不能作什么;而传道之门虽是神开的,但仍需我们向神祈求。有“机会”传福音是一件事,会不会“讲”福音是另一件事;而“讲明”福音并非全靠人的口才,乃是在于神恩典的赐给。传道的内容呢?保罗所要传的“道”,不是别的,乃是传讲“基督的奥秘”。基督乃是人类惟一的福音:世人惟有听见基督,才会从罪恶、世界中被拯救出来;基督徒也惟有更多的、更深的听见基督,才能从一切肉体、自己、律法、字句等等难处中被救拔出来,而进入更丰满的救恩里! 2012-6-8 【西4:4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注解)发明:揭露,显明。按着所该说的话:即不多说,也不少说,所说的都是符合正题的精义,又能获致深入浅出的效果。这奥秘:即指上节基督的奥秘。发明出来:意即使之被人理解,被人看见,启示出来。(延伸)基督的奥秘,实在不是人的言语所能完全揭露的。像保罗这样大有才能的人,还会常有词不达意之叹,更何况一般传道人,怎可自以为口才便给,不好好准备并仰望神,就随便讲道呢?愿我们时常考量自己传道的时候是否有多讲或者少讲?是否讲得合乎中道,合神心意? 2012-6-9 1/2【西4:5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注解)爱惜光阴有二意:1)要付出代价把虚耗的时间买回来,并好好地运用每一刻的光阴;2)每一刻光阴都是神所赐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每一个机会,过有意义的人生。本节特别重在劝勉我们要“抓住机会”传扬基督的福音。外人:外面的人,在我们圈子以外的人,指教会之外不信的人。用智慧与外人交往:指信徒在不信者中间的生活形态,必须有智慧,以免别人因我们的行为而对福音有所误解,以致成为别人不接受主的绊脚石。 2012-6-10 2/2【西4:5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延伸)人真正的智慧,表现于两件事上:一是善于使用时间,二是善于与人交往。时间是世界上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去了一刻,就少了一刻;信徒不但不可荒废时间,反要把时间赎回来归主使用。我们属灵的生活不是在明天,乃是在现在;一个不抓住机会,不爱惜现在的人,也就是一个不能在现地、现时遇见神、事奉神的,他是一个最没有前途的人。信徒见证福音最有效的方法,是他们平日的行事为人和言语;而信徒的行为,也表现在运用时间和对待时间的态度上。事实上很少人是因为被说服而信主的,故此基督徒应该谨记一件事──必须借着生活的见证,而不是用话语去吸引人接受基督。最有智慧的与外人交往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活出基督,叫他们在我们的身上时时的遇见神。 2012-6-11 1/3【西4: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注解)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指言谈温雅、亲切、庄重、有涵养,予人好感,不刻薄、不粗鲁无礼,不致引人反感而造成尴尬的局面。用盐调和:盐能调味;一则表示基督徒的言语有智慧,并非沉闷无味、死板板的说教;二则话语有内容,能化解世人暴戾之气,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他们转向基督。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意即我们若在话语上有操练,就日渐知道什么样的话才是适当的话,能以回答需要福音的人。 2012-6-12 2/3【西4: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延伸)基督徒必须很小心的说话,以免主的名受羞辱。信徒的生活,若能常常从主领受恩,则他们的言语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带着‘恩’,如此就有属灵的能力,说话能感动别人。如果我们的言语缺少恩典,一定是由于我们缺少祷告;如果我们是祷告的人,定会向神感恩,向人涌出恩典。信徒的话语该具有盐的一些特质:1.调味。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造和睦,不是制造纷争;2.有味…… 2012-6-13 3/3【西4: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2.有味。信徒的言语不该淡薄,应该有内容;而调味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学习,投入准备的工夫,方能达到言之有味的地步。3.咸淡适中。言语得体与否,与传福音的成败大有关系;有智慧的才能得人,基督徒的言语须有感染力和机智,懂得作出适当的应对。许多不信主的人,不是为着追求真理而来问道,而是故意要诘难信徒,想把信徒驳倒,因此我们不能不准备自己,为主小心答辩。然而,传福音亦不可一味斥责,以免招致听的人反感,而将心门关闭。 2012-6-14 【西4:7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推基古:是替保罗捎带此书信的使者,他也为保罗送信给以弗所教会。他的身份:1.亲爱的兄弟,指他是神家中的一分子。2.忠心的执事,指他是教会中担任某项服事的一分子。3.一同作主的仆人,指他是同工团中的一分子。本节指出工人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当日教会必然相当关怀主工人的情况,因此使徒保罗不只写信教导歌罗西教会,并且又差人去告诉有关他一切的事。 2012-6-15 1/2【西4:8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背景)那时保罗是被关在罗马的监狱里,而从罗马到歌罗西是一段很远的路程,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故保罗用“特意打发”来表明。保罗怕歌罗西教会为他被关在监狱的遭遇而灰心,所以特意打发推基古去安慰、鼓励他们。 2012-6-16 2/2【西4:8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延伸)保罗自己身陷困境中,而他却为别人着想;真实主的工人,他所顾念的不是自己,而是神别的儿女。保罗的光景能够安慰歌罗西信徒的心;这个“光景”必然不是指他的外面的环境,而是指他里面的心境和态度。信徒的光景正常,会叫听见的人得安慰,反之,则会叫听见的人为他忧伤。我们也应该学习歌罗西信徒的榜样,时常关怀主工人们的景况,因为他们为主的缘故,也常关怀我们。 2012-6-17 【西4:9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阿尼西母,名字的意思是有益处的,他是一名奴隶,为歌罗西教会中信徒腓利门家里的仆人,曾背着主人潜逃,在罗马遇见保罗,因保罗所传福音而得救。保罗趁此机会送他回去,要腓利门接纳并原谅他(门8~19)。亲爱忠心的……:此话表明阿尼西母悔改得救后有真实的改变,他与保罗彼此爱心相待,凡交代给他的事,无不尽心竭力的去作。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用意在强调他是你们中间的一个,和你们完全一样,完全平等。(延伸)在教会里面,不论过去的背景怎样,在基督里面都是亲爱的弟兄,彼此不再有分别了。 2012-6-18 1/4【西4:10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背景)亚里达古:是保罗的同工,经常与他一同旅行传道。巴拿巴的表弟马可:就是《马可福音》的作者,又名约翰;在保罗第一次出外旅行布道时,曾携带同行,可能因他不耐旅途之苦,中途退出;在第二次旅行布道出发之前,保罗曾因他的缘故和巴拿巴争辩,导致二人分开。此事在保罗写本书信时已过了十几年,由本节可知马可早已得到保罗的谅解和赏识,并成为保罗的得力助手。 2012-6-19 2/4【西4:10……(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注解)你们已经受了吩咐:可能马可被保罗所差遣,到各地访问并坚固教会,保罗特为此事,写了一封推介马可的公函。他若到了你们那里:这句话暗指他正要出发或正在途中。你们就接待他:可能因怕知悉马可过去历史的人,对他仍持怀疑的态度。亚里达古可能系自愿在监里‘陪伴’保罗;只有真正爱弟兄、敬重弟兄的人,才能为弟兄摆上自己,陪伴弟兄一同受苦。 2012-6-20 3/4【西4:10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延伸)保罗和马可之间所发生故事,和后来的演变,可供我们学习如下的功课:1)真实的同工配搭,乃在彼此属灵的光景如何;光景差了,自然无法同工。2)弟兄暂时的软弱,我们固然不该茍同;但也不可就此盖棺定论,说不定什么时候,主一施恩,他的光景即刻就能好转,这时我就当一无芥蒂的,仍然与他甜美地配搭;不可因着已往的老观念,而一直弃绝他。3)作主工人的先决条件是:能为主吃苦耐劳。 2012-6-21 4/4【西4:10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延伸)保罗和马可之间所发生故事,和后来的演变,可供我们学习如下的功课:4)保罗胸襟宽大,不记马可的前嫌,乃是作主工人的榜样;同工之间不怕发生争执、误会、嫌隙,最怕不能彼此包容、饶恕,和好如初。5)保罗此时对待马可的态度,固然一面是因马可有了好的转变,但另一面也是因保罗对同工的灵更柔和了,度量更宽大了;这证明基督在他身上的身量实在是增长了。如果我们对一同事奉者的态度,一直是那样苛刻、严厉,无非说出我们自己在基督里并无多少长进。 2012-6-22 【西4:11耶数又称为犹士都,也问你们安。奉割礼的人中,只有这三个人,是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耶数:原文与“耶稣”同一名,中文圣经改译此名,以资与主耶稣有分别。当时犹太人中亦有别人采用耶稣之名,故又称他为“犹士都”,以资识别。奉割礼的人:指犹太人。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神的国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信徒,而保罗的事工主要是向着外邦人,故和保罗在一处、乐意接受保罗调度的同工们,多半为外邦人信徒,仅只亚里达古、马可、耶数等三位犹太人信徒,甘愿与保罗同在外邦人中间作工。主的仆人必须能超越种族、血肉之亲的观念。 2012-6-23 【西4:12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以巴弗的祷告有几个特点:1)常,即坚持不放松地继续祷告。2)为你们,非为自己,乃为教会,在祷告中将别人带到神面前。3)竭力,以搏斗的精神全力以赴。4)祈求,并非散漫无目的,而有专一的祷告事项。5)求使教会达致完全、不动摇的地步。本节暗示他为歌罗西教会的信徒担心,怕他们被异端教训所迷惑。 作主的仆人,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奉乃是祷告。以巴弗的祷告,与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的祷告相同,足见他们的同心,也必常常同在一起祷告,并且也都是摸着教会需要的祷告。 2012-6-24 【西4:13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地劳苦。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祷告虽也是一种的享受,但也是一种“劳苦”的事工;特别是在为教会祷告时,需用尽心力去抵挡那邪恶的势力。以巴弗是歌罗西教会的同工,但他也关心附近各地教会的光景;主的工人不可只顾全自己的工作表现,而忽略了别地的教会。 2012-6-25 【西4:14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医生路加:《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二书的作者,大概是在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途中得着了他(徒十六8~10,由原来的‘他们’变成了‘我们’),从此即一直跟随保罗,并伴随他赴罗马(徒廿八14)。底马:是保罗的同工(门24),后来因贪爱世界而变节离弃了保罗(提后四10)。保罗在此对他没有赞赏的好话,可能此时保罗已看出他的灵性有问题。 2012-6-26 【西4:15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他家里的教会:据推断,老底嘉的教会是在他家里聚会。本节在表面上,好像是题到三班不同的人:老底嘉的弟兄、宁法、他家里的教会。但是实际上,正如宁法就是他家里的教会中的一份子,宁法也就是老底嘉的弟兄中的一位,只是保罗在弟兄们和教会中特别挑出宁法来,再向他个人问安。再者,老底嘉的弟兄重在指个别的各人,他家里的教会重在指团体全体,所以两者并非指两班不同的人。因此,下面第十六节只题教会,不再题弟兄,因为书信是给全体在一起时念诵的。 2012-6-27 1/2【西4:16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背景)初期教会尚无新约圣经,当时是在众教会之间传阅使徒们的书信,他们就把这些书信逐字一一抄录下来,留作诵读,就是所谓的古卷。后来经过收集,在主后397年迦太基大会上审定确认,遂成为新约圣经,共二十七卷,《歌罗西书》即为其中之一。(注解)从老底嘉来的书信:指保罗所写的《以弗所书》;按圣经学者考据,《以弗所书》原系致小亚西亚各地教会的一封公函,故有些最好的古卷在一章一节并无“在以弗所”等字。 2012-6-28 2/2【西4:16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延伸)圣灵对一地教会的启示和带领,往往也是为着各地教会的。因此众教会之间,若有什么主的信息,应该互相传递;若有主的使者(工人),也该彼此交流。各地教会原本就是基督的一个身体;就着组织而论,各地教会的行政是独立的,并不隶属于任何人或团体;就着属灵的关系而论,各地教会之间却是有交通,并不是不相往来、不相闻问的。 2012-6-29 【西4:17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注解)亚基布:是歌罗西教会中的一名信徒,他极可能是腓利门的儿子(门2)。大概是以巴弗滞留在罗马期间,把牧养歌罗西教会的重任,交托给亚基布,因此保罗嘱咐他小心谨慎,不要让异端教训迷惑信徒。(延伸)凡是主所托付的职分,不分大小、轻重,都须谨慎,丝毫不可轻忽。主所要求于他仆人的,乃是忠心有见识;谨慎就是有见识的表现,尽职就是忠心的表现。 2012-6-30 【西4: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保罗在第七至十七节详细嘱咐并问安后,于结束这封书信时再亲笔问安,这是因为保罗的书信大体上是自己口述,而由别人代笔写下来,于结尾时再由保罗亲笔签名以为记号,顺手再写上问安。(歌罗西书查考完毕。简短回顾: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这是全书的中心信息。基督是神的像,是首生的,又是教会全体的头;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这样的一位基督,住在我们各人的里面,使神一切的丰盛,成了我们的丰盛,因此他也就成了我们荣耀的盼望。总之,基督是一切的一切;他不但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泉源,并且还是我们对付一切异端教训的最佳利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5 15:26 , Processed in 0.0522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