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1 【腓3:6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保罗在未信主之前,为着律法大发热心,四处捉拿主耶稣的信徒,逼迫教会。保罗这话是按着律法主义者的标准说的;意即凡是律法规定人须要遵守的,他都遵守了,别人不能指摘他的错处来。但信主之后的保罗知道,若按着神的要求而言,没有人能够凭着行为在神面前称义。神的救恩真是奇妙,能够改变一个最极端的人。你身边是否也有因信仰的缘故与你不和的人?你要带着神所赐的爱和忍耐,为他祷告,求神改变他。 11-12-2 【腓3:7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第4-6节所述,保罗过去所认为可夸的事物,全部聚集在一起,不但没有价值,反而有害。先前,与现在,两个词说明他的生命已因基督而有了改变。有益,与有损,两个词显明认知上的差别太大,各处于天平的两端。一个人在信主之前,和在信主之后,他的爱好、想法和观念,必然有很大的改变。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呢?基督乃是信徒对一切事物评价的根据。从前可夸的,如今因为基督而变成无可夸的;信徒若在主以外还有所夸口,表示他并没有真正认识主的宝贵。 11-12-3 1/3【腓3: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本节“万事”与“基督”相对;“粪土”与“至宝”相对;“丢弃”与“得着”相对。根据前面几节,这里的“万事”还不在于指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特别指宗教礼仪、道理规条、祖宗遗传等。人对事物的估价若是错误,而把有损的当作有益的,如同把负债当作资产,必然导致人生全盘的崩溃与破产。 11-12-4 2/3【腓3: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凡是不属基督的事,都是有损的,都是该丢弃的。凡是拦阻我们对基督有真的认识的事,即使它原本是一件好事,也得看它是有损的。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这世界的一些事物丢下的原因,乃在于我们还没有看它为有损,反倒看为可爱的。我们若真能看透万事是有损的,是粪土,自然就会丢弃万事。经历基督不是一件糊里胡涂的事,必须先算一算;若不先算好,所丢弃的东西很可能又会捡回来。 11-12-5 3/3【腓3: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基督与万事不能并存,我们丢弃万事有多少,就得着基督有多少;我们的心房倒空有多少,基督就充满有多少。若抓住任何最好的东西不放,都可能叫我们失去基督,因为这东西会取代基督,使我们失去对基督的享受。世人是因为对世事世物持有相反的价值观,所以才会拚命去抓、去求;惟有蒙神开启心眼,认识主至高的价值,才会欢然舍弃世事世物。然而,若有人诚然丢弃了万事,却并未得着基督(例如看破红尘,财产悉数捐给庙宇),这是没有价值的丢弃。 11-12-6 【腓3:9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得以在他里面,不单是指以往的经历,也是指现今持续不断的一种关系。因信而得的义,使我们和神有正当关系,并且得以在基督里面。信基督就是信神;光是信神,而不信基督,仍不能称义,不能与真神发生正当的关系。这义不是靠律法而得的,也不是靠自己做什么得的,只是单单因为信基督而得。 11-12-7 【腓3:10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本节的认识和晓得,不是指客观道理上的认识,而是指从主观经历而得的认识。效法祂的死,指在基督死的形状上同形,或在他的死上与他认同,使一切事物合于这死的要求。认识基督是得救的初步经历,也是得救以后更进深的经历;得救只是开始认识基督,然后仍须在凡事追求更深的认识他。在属灵的路上,启示在前头,经历往往跟在后面;没有启示,也就没有经历可言;并且启示愈高,经历就愈深。只有成熟的儿女,才懂得与父母分担责任、忧伤与痛苦;也只有成熟的信徒,才愿和基督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11-12-8 【腓3:11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或者,并非表示怀疑或不确定,而是表明非常关心与投入。从死里复活,原文是指特殊的复活,是从一般死人中站出来的复活,故可称为超越的、杰出的复活;当主再来时,所有在主里睡了的人都要复活,但只有得胜的基督徒才能有分于超越的复活,在国度里与基督一同作王。在基督里众人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自己的次序复活(林前15:22~23)。死是在复活之先;我们若没有十字架死的经历,就没有复活升天的经历。 11-12-9 【腓3:12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得着基督耶稣所要我得的,意即以基督为他所定的目标为目标。(延伸)渴慕是一件事,追求是另一件事;只有渴慕而不追求,仍于事无补;渴慕必须加上追求,才可能成为实际。一般信徒在略有属灵的经历之后,就渐渐自满,追求长进的心也渐渐减少。信徒追求基督,不能马马虎虎,而是一点不客气,精神抖擞,尽力排除一切障碍,拚命追求,时刻都不想放过他。连保罗都认为他自己还有该追求的路,该长进的地步,更何况我们呢!属灵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11-12-10 【腓3:13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忘记背后,是故意地忘记;并且不单是忘记那些罪恶、失败、不好的事,连从前种种的成就、得胜,也置诸脑后。(延伸)信徒所思、所想、所喜、所爱的,应当只有一件事,就是全心追求基督。不忘记已往的成就,就会自高、自满;反之,不忘记自己的失败和软弱,就会灰心、沮丧,而不能前进。不论我们过去的好或坏,都会在我们身上产生消极的作用,拦阻我们向前,因此必须摆脱过去的一切,方能迈步向前。属灵上的得着,也当像赛跑的人一样,尽一身的力量去跑,才能得着。人世间没有一样超越的成就不是借着努力得来的! 11-12-11 1/2【腓3:14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直跑,原文为现在式,有不断的跑的意思。奖赏,指基督应许给爱他的人的生命的冠冕,有永存的价值。保罗以赛跑得奖赏来比喻他追求基督的心态。(延伸)基督徒的人生,乃是一场赛跑;我们必须竭力奔跑那摆在前头的路程。天路的赛跑必须直跑,不能跑岔了路,也不能跑弯曲迂回的路;同时,又不能跑跑停停,停停跑跑,而必须不停的直跑到终点。要直跑,便须不管旁边的事物,也须不理会别人的讥笑或称许,而一心向前。 11-12-12 2/2【腓3:14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我们将来所要得的奖赏,不是地上的奖赏,乃是神从上面召我们来得的。在基督耶稣里说明惟有在主里才有参赛的资格,并且赛跑的路程也是在他里面。神已经召我们了,也乐意给我们得着奖赏,问题是我们赛跑的心态与实情如何。许多信徒不看重得奖赏,但神却看为一件上好的事,所以召我们去得。 11-12-13 1/2【腓3:15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完全人,指在存心上的完全,乃是相对的完全,而非12节程度上绝对的完全。保罗的意思是说,凡是存心完全的人,应当存着前面12-14节所说的态度,努力达到真正完全的地步;若有人在任何事上不认识一心努力追求的需要,神仍将以此原则来教导他们。我们在经历上虽还未完全,却要作一个有完全存心的人。 11-12-14 2/2【腓3:15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我们的追求与思想大有关系;若不思想基督,就会去追求基督以外的事物。今天这世界上有许多的事物,正引诱我们偏离「基督」这一个目标,因此需要神常来指示、提醒我们,把我们带回到正路上来。保罗追求的态度和目标正确无误,是一切信徒该有的存心,但愿我们不存别样的心。 11-12-15 【腓3:16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行,在原文不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随便走走,而是军队的步操,有一定的行列、步武,不可杂乱无章。本节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循着同一途径前行,不要自作主张,随意而为。神是依信徒各人生命的程度,而有不同的要求。信徒只对已明白的真理负责;真理明白多少,就实行多少。神的话是给我们遵行的;凡听见神的话而不去行的,在他生命的建造上毫无根基可言。灵性的进步,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切不可投机取巧,想要一步登天。 11-12-16 【腓3:17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信徒的行事为人,应当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我们应当留心察看那些引导我们,传神之道给我们的人,并效法他们的信心。惟有效法基督十字架的死的人,才能让别人效法。我们所该留意看的,是别人身上的基督,不是他们的老我。 11-12-17 【腓3:18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指那些鄙视基督十字架救赎的道理,而主张人必须靠善行才能讨神喜悦的律法主义者,也指放纵私欲的智慧派哲学家。基督的十字架是舍己为人的;凡是以自己的肚腹为神的人,他们行事专门损人利己,所以是十字架的仇敌。许多人虽也劝告别人,但劝过就算了事,他们彷佛只求自己可以不必负责就好,并未屡次的、又流泪的相劝。保罗的劝勉实在是恳切到了一个地步。 11-12-18 【腓3:19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一指纵欲主义者,只追求人生的享受、肉欲的满足,或指对饮食条例执着的律法主义者;基督纯正的道理,既不是放纵派,也不是苦修派。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即炫耀那些本为羞耻的事。地上的事,指今生的、世俗的事。世上虽然有许多似乎很好的哲学或主义,但都不外乎以地上的人、事、物为念,并不以天上的神和属天的事为念。世人纵然在今世亨通,尽得世上的荣耀与享受,但结局仍是沉沦。 11-12-19 1/2【腓3:20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当时腓立比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有些腓立比人拥有罗马籍,虽身在腓立比,却是该撒的直辖子民;保罗用这种情形来形容信徒的身分,虽活在地上,却是天国的子民。信徒既是天上的国民,就应当有强烈的天国“国民意识”,凡事以天国的利益为重。 11-12-20 2/2【腓3:20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信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地上的人不同,因我们的盼望不在地上。我们在地上不过是一个过路客,是寄居的,因此我们在此不作永久的打算。基督徒若真认识这世界并非我们的家,就必不至于因今世的任何损失而烦恼了。基督徒的生活,应当以准备迎接主的再来为中心和目标。基督再来乃是信徒脱离叹息劳苦的日子,因此我们怎能不切切等候他呢? 11-12-21 【腓3:21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卑贱的身体,指我们的肉身,因为犯罪堕落的缘故,以致服在软弱、败坏与死亡之下。改变形状:信徒在复活时,他们的身体将会得赎,改变成属天的形状。世人追求肉身的享受,但这一切并不是我们信徒追求的对象。信徒今天活在地上,仍须受肉身种种的限制,如饥饿、病痛、情绪等,但这一切的苦恼,当主再来时,都将因身体的改变而消失了。主耶稣的再来,乃是信徒最大的盼望,因我们现今所不能完全享用的救恩,届时都可以完全经历并享用了。 11-12-22 1/2【腓4:1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注解)保罗在本节对腓立比信徒的称呼,显示他们在保罗心目中的地位,与其它教会的信徒不同:(1)两次称呼“我所亲爱的”,此字源出神圣的爱,表明他们是保罗在主里所深爱的对象;(2)所想念的,表明爱之深,想念之切;(3)弟兄们,表明生命的关系;(4)我的喜乐,表明他们在主里的情形令他喜乐;(5)我的冠冕,冠冕代表比赛中的胜利、有价值的事物、或节日的欢乐,故指腓立比信徒是保罗劳苦所得的果效,成为他将来在主面前所夸的冠冕。 11-12-23 2/2【腓4:1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延伸)为主工作的果效,是工人和信徒喜乐的源头之一;信徒若不为主作工,便无法尝到这种喜乐。在灵命生长与事奉上,我们要“跑”、“直跑”;但在信仰上,我们要“站立得稳”!魔鬼用尽千方百计,想叫神的儿女跌倒,所以我们要站立得稳。信徒无论怎样刚强,凭着自己决不能站立得稳,必须靠主(或说在主里)才能。 11-12-24 【腓4:2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友阿爹和循都基是腓立比教会的两位女同工,她们之间的意见不和,想必已严重到一个程度,须要在这公开的信中提及。同心,这个词不单是彼此的心思、意念相同,并且是彼此达到生命里的和谐,因而产生出相同的感觉与态度。保罗处理同工之间的不和,并不定罪,而只有劝勉;他也不站在任何一边,这种态度有助于促进同工的和好。同心必须是在主里面,在主外面不但不能同心,就算是有了世人所谓的同心,反而有害无益。在主里是解决一切隔膜的地方,任何亏欠和歧见,都应当带到主里面来。教会中谁是谁非是小事,不能同心(不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是大事。 11-12-25 1/2【腓4:3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作工的。……】(注解)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以二牛同拖一犁的情形,来隐喻共同担负工作责任的人;或有可能“同负一轭”是这个人名字的原文含意,或暗指以巴弗提(参腓2:25)。一同劳苦,表示她们不但曾在福音事工上与保罗一同挣扎过,并且也一同承受了从挣扎而来的痛苦。同负一轭、一同劳苦和一同作工显示:保罗视他的同工,无论男女或老少,都与他同等,而非他的下属。 11-12-26 2/2【腓4:3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作工的。……】(延伸)同工、同劳而不同心,这是神工人们的最大毛病。当同工之间发生问题时,凡是同负教会之轭的人,不是去定罪任何一方,而是去帮助双方和睦,这才是他们所该有的表现。当教会领袖不和睦时,若会众采取同情或偏袒任何一方,便会演变成更严重的后果:小者结党分争,大者造成分裂。 11-12-27 【腓4:3……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生命册,是神记录凡有分于神生命之人的名册。 名字记录在天上生命册上的人,却有可能在地上过着没有见证的生活,何等可悲!神真实的工人,名字都记在生命册上,都是神所知道、所记念的;别人或许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但只要神知道就够了。 11-12-28 1/2【腓4: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你们要...你们要...:这是一个命令,是从神来的一个命令,而神总是先有供应后有要求,他从未将不可能的事命令我们去作。喜乐,是一种比快乐更深的心情和感觉。你们要喜乐:喜乐既是一种的心情和感觉,怎可命令呢?原来喜乐也是一种的心态。喜乐的感觉并非源于外面环境的顺畅,乃是由里面的心态导引而产生出来的。因此,喜乐是可以用意志来决定的。在任何环境中,我们可以决定有喜乐的态度。“要”字表明我们的顺服,也表明我们的决心;当我们下定决心去顺服神的命令时,喜乐便会油然而生。 11-12-29 2/2【腓4: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在主里常常喜乐,表明这个喜乐是一种独特的喜乐,不是触景生情的喜乐,而是在主里面的喜乐。保罗一再吩咐我们要喜乐,可见喜乐对我们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主是喜乐的根源;靠主是能常常喜乐的秘诀;住「在主里面」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喜乐的要件。我们愈接近主,就愈有喜乐;我们与主的关系愈深,我们的喜乐也就愈深。当你不能感觉喜乐,没有可以喜乐的理由、安慰和鼓励时,仍该喜乐。甚至当你落在百般试炼中的时候,仍要算作喜乐。 11-12-30 1/2【腓4:5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注解)当...:这是一个命令,是本章的第三个命令。叫众人知道,不是指故意作在人前,乃是指将内心的美德流露出来而被人知道。谦让,指在不损公义的原则下,宽恕别人的错误,不求自己权利的满足,故除了谦虚、忍让之外,更含有另一种积极的涵意──能忍受低级卑贱的环境,或别人不恭敬的对待。谦让不是示弱,更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的,我们应当为主而站稳真理的立场。 11-12-31 2/2【腓4:5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延伸)一个常常喜乐的人,一定是懂得谦让的;不懂得谦让的人,抓这抓那,患得患失,必定喜乐不起来。信徒应处处为他人着想,做领袖的人尤其需要这种“谦让的心”。里面满有基督的人,他的生活是非常沉静的(“谦让”的原文另意),无论什么环境来临,他都不受任何风浪的搅扰。信徒若要彼此谦让,最好的秘诀就是靠主,并想到主的再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5 15:26 , Processed in 0.0541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