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教会音乐与一般音乐不同之处就是一般音乐不太重视歌词与内容,只要音乐是喜欢的,歌词听得懂不懂都无所谓。但教会音乐尤其是礼拜的音乐是功能的音乐,她有特殊的目的:将歌词的意义传达出来。若我们所唱的歌无法传达歌词的意义,则音乐没有发挥礼拜的功能。礼拜的音乐是为传达上帝的话语,或我们对上帝的赞美、感谢、认罪或委身。「敬拜赞美」所唱的歌有些内容浅薄而无深入,神学不健全,常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祈求上帝为「我」服务,让我得到祝福、平安、常只沉浸于赞美、感恩、离世、天堂属灵的满足,而没有表达上帝对我们的挑战。另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词曲的不配合。「敬拜赞美」所唱的歌,绝大部份都是翻译的,常看到的诗中,意思是译出了,但缺乏诗的美,而且有许多旋律音与台语(或北京话)抑扬顿挫的变化相抵触,以致产生笑话或误解,更谈不上美了。 以下信手举几个歌词与音乐无法配合或丑陋难听的歌与各位讨论:1.「疼互咱聚集做一夥(2次),上帝的疼互咱…」诗(poem)与散文(prose)或口语(slang)不同,作为圣诗其歌词须有诗体之美。「做一夥」是口语,不是诗,唱起来有粗鲁之感。还有「上帝的疼」中之「的」在强拍与「疼」相连变成「上帝会痛」,多可惜。这首已流行全台的歌,笔者建议可改成:疼互咱同聚集欢喜(2次)上帝痛疼互咱大家成为一体疼互咱同聚集欢喜如此歌词较丰富。虽然第二行之「体」与「喜」不押韵,但有「转」(aaba)的效果。 2.「基督是主」这是校园诗歌中青年人很喜欢唱的歌,但因为「主」都在较高音,唱起来都变成非常难听的「基督是猪」,还有许多地方在强拍唱「的主」(ㄉㄧ ㄓㄨ)让人不知是何意。 3.「上帝真爱你」这首短歌前面二行中有四个完全不相干的idea,在这么短的诗内讲得太多,重点模糊,而且第三行开始的音乐与歌词忽然变成那么快而复杂,连受过音乐训练的人都很困难唱出,如何叫会众来唱?4.「我的神,我的王啊」此歌将不重要的字「的」放在强拍,且有两拍,非常难听,唱出的效果变成「我矮身,我矮旺啊」。若改成「主上帝至大君王」不是较美吗?这是音乐性与翻译技巧的问题。 5.「荣耀啊」音乐虽然不错,歌词「Eng-iau A」听起来不知何意,「阿爸」及「阿爸父」连续的反覆,都成「鸭霸」及「鸭霸爬」的怪语,再没有比这个更奇怪更难听的圣歌了!为什么我们唱这种歌不会脸红呢? 6.「慈悲爱疼主上帝」 05│115535│764405│776535│6655│ 是 何等慈悲爱疼 主上帝 的爱永不改变 到永远 主 上帝永远在我 的身边 引导我的脚步 向前走 05│111123│216601│775532│1---│ 是 何等尊贵耶稣 的爱疼 我 生命得著主拯 救 牵我扶持软弱 的双手 我 跌倒 来扶起 我 3311123│2166-│2277712│1155-│ 和散那 我赞美 主上帝 和散那 我高举 主耶稣 3311-│4411-│3-2-│1--│ 和散那 和散那 和 散 那。 一、上主仁慈何等伟大无边(pian)慈悲到永远拢嶥改变耶稣爱痛何等甜蜜宝贵我生命得拯救安慰 二、主上帝永远嶡在我身边导我脚步向前永无离牵我扶持我软弱脚手我跌倒 扶起保守歌词的内容与音乐都不错,只是全不押韵,且修词不美,许多字汇重复多次,不重要的「的」又放在第一拍。笔者已试稍加修改,请细心唱,来比较两个词就可了解词曲配合之重要性。 总之,歌词的内容、神学与音乐感情是否相配合,诗的体裁与修词,歌词与音高之搭配都是创作者与翻译者必须努力的目标。切勿把这些低劣品质的「圣歌」拿来破坏礼拜,降低音乐艺术。将这些劣质歌传授给我们下一代的人有祸了! 七、音乐与礼拜的关系 「敬拜赞美」 所使用的歌并不是完全不好,有的音乐与内容虽然不错,但礼拜前唱了二、三十到五十分钟,到讲道时,有的人已觉得疲倦,无法专心,因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唱歌里。敬拜上帝有时也当安静地与上帝交通,听上帝自己要与我们谈的话。所以安静地思考可体验与神交通的奥秘,连续不断大声地唱歌,剥夺了这与上帝交通的权利,这也是「敬拜赞美」的缺点。我们长老教会强调宣扬上帝的话语,藉著讲道上帝要向我们启示、提出挑战,「敬拜赞美」很少有我们应当如何回应的歌。又礼拜仪式依所安排的程序可能有赞美、感谢、认罪、宣扬、奉献、委身、联谊、差遣等阶段性的进行,圣诗或音乐本应配合这些阶段适时唱颂,但「敬拜赞美」只在开始不分项目或只有 「赞美」 唱三、四十分钟,著实与礼拜的神学相违背。如何好好地运用音乐于礼拜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愿我教会及神学教育能负起此重任,在此不再赘述。 结 论 「敬拜赞美」的诗歌虽然满足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一辈的需要,也使一些礼拜更为感性,更感人,但是许多诗歌内容浅薄、范围窄狭、与礼拜程序各阶段之需要不能配合,又译词与音乐未能达到信、达、雅的意境,它们的音乐多停留在西方十九世纪福音诗歌及当代流行音乐的风格,与台湾本地音乐文化毫无关联,与欧美以外之世界又隔离,更缺乏多样性与普世性。如果台湾教会过度采用「敬拜赞美」且停留在这个层次里,则教会音乐永远不会进步,信仰表现将永远只是西方流行文化的附庸产物。尤有甚者,这类歌曲缺乏回应上帝行公义、施怜悯的授权(mandate),若我教会仅追求、满足于「敬拜赞美」之音乐与神学,我们难逃上帝的弃绝与审判。正如先知阿摩司的警言(阿摩司五:23-24):「我不喜欢你们那闹哄哄的歌声,也不爱听你们弹奏的琴声。其实,你们倒应该像江水滚滚涌流,不屈不挠地伸张正义!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终不懈地主持公道!」愿我牧长及教会音乐同工共为警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0 18:27 , Processed in 0.0650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