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2011-4-30 01:23| 发布者: Q蛋| 查看: 4734| 评论: 0|原作者: 骆维道

摘要: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 ...

三、福音与流行文化的比较

附有歌词的音乐可以很明显地传达明确的信息,也可作为见证福音的工具。音乐与歌词可互补、相辅相成,音乐的风格与性质可传达福音之真理与神学的思想。依前述「媒体本身即是讯息」的理论,若音乐的媒体与福音的信息冲突,则会破坏传达福音的宗旨。Calvin Jonansson曾就福音与流行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目的作些比较,以下简述之。(参阅Calvin Johansson:Music and Ministry:A Biblical Counterpoint, Hendrickson Publishers,1993:pp.42-55.)福音是什么?流行文化是什么?福音是关心个人,每个人都是上帝特有的创造,故有完整性,也强调重质、全人全心投入、独创性的创作;但流行文化是求标准化、大量生产、重量而不重质,是使人易见、易欣赏的。

  福音不是为物质的;而流行文化则是追求利益与报酬的。

 福音是创造性的,我们有上帝的形像,所以要有创造性、有艺术的表现;而流行文化是标新立异而不是为艺术,是以迎合人的喜好为中心。

  福音是主张牺牲,耶稣为达到拯救而牺牲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流行的文化是要得到回报,以赚钱为目的。

福音是关心人的恩赐如何培养,如何做忠实的门徒、管家,发挥才能;但流行文化只是考虑消费的容易度,不鼓励思考与义务。

  福音是重喜乐由内发出的见证;而流行文化则为娱乐,让人获得一时的快感,且有逃避现实的效果。

  福音是追求高水准,鼓励向上;而流行文化则重标准公式,质的好坏不重要,只要人喜欢就可,不必求长进。

  福音是超越成功的原则,乃为传达真理;但流行文化则是以能达到成功为优先,以赚钱、迎合人的兴趣为重。

  福音是纯真面对实存的精神,脚踏实地的表现;流行文化则是较浪漫、自我安慰、虚伪的感觉。

  福音是鼓励人达到最高的标准,有如天父的完全;但流行文化则只在讨人喜欢,是满足于廉价的、二流的。

  福音是强调从心底发出的谦卑;而流行文化则是求刺激、感官的满足。

  福音是追求永久的价值;而流行文化则是短暂的、过度性的。

  以上Johansson之分析让我们明了,福音所追求的与流行文化所标榜的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虽很难完全百分之百地遵照福音的方法行事,但我们绝不可盲从而被导至流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否则,我们不是忠实的管家,没有将上帝赐给我们的才能好好地发挥。

  四、方法论的神学检讨

从上面福音与流行文化之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对教会音乐的质、内涵与风格的坚持及其所传达之信仰见证,绝非一般流行文化所能胜任的。因此对于今日有些教会偏重以流行文化的媒介做礼拜及传达基督教信息的方法须做一些神学的检讨。

  有些教会主张只要能引人信主,带领人敬拜上帝,用任何方法都没关系。因为「敬拜赞美」的方式很多人喜欢,参加的人也多,容易受感动而成为基督徒,可达到宣教的目的,所以毫无顾忌地使用。然而,我们不认为只要能引人信主,任何方法都可用,因错误的方法也有可能达到一些结果。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时,在米利巴因无水可喝而埋怨,上帝叫摩西用杖指磐石让水出来,但摩西似乎不太情愿而以杖击打磐石二下(民数记20:11),虽然水出来了,百姓也止了渴,但结果怎样?耶稣的学生犹大看耶稣所走的路不是他所期待的,所以出卖耶稣,似乎达到了耶稣拯救世人的目的,然而,犹大若没有出卖耶稣,上帝就无法让耶稣完成十字架的救赎吗?上帝有主权,可以 自己的方法达成 所想成全的事,人为的方法不一定是对的,且当付出代价。摩西所付出的代价著实太高了,虽然他的功劳非常大,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迦南地,但结果摩西自己无法进入,犹大最后也自己吊死。上帝依其主权可令任何事件发生,以达到 的旨意,这并不是意谓著人可以做不合上帝旨意的事(参阅Johansson 1993:58f)。保罗不鼓励罗马人多犯罪,上帝的恩典就会更多。人对所做的事要负责,圣经教训我们要达到上帝所期待的标准,人的作为必须诚实方能传达福音的精神及内容,人须顺服上帝,方能作公义的事。教会音乐不与这世界之流行音乐相同,为的是要改换民心、传达福音的精神,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方法论是在人的手中,人要向上帝负责,其结果也是在上帝的手中。我们无论如何做都无法逃避上帝的审判,所以我们在教会若只用「敬拜赞美」而摒弃所有其他的方法,我们也将面对上帝的审判。

  我不是完全反对「敬拜赞美」,而是要大家思考如何选择短歌,如何适当地运用在礼拜中,达到敬拜与灵命成长、成熟的效果。基于历史与神学的观点,经刚才所作的比较,我们已知道流行音乐在教会音乐中的地位甚低,甚至有害,且影响基督徒信仰人格的成长。所以我们应再进一步思考,感情和理性平衡的问题,「敬拜赞美」或是流行性的诗歌可能很有感性,让人快乐、感动,有时也可感受平安、满足。但人还有理性的一面。一个人不能完全只有感情或完全只有理性,这两方面要互相平衡。如果「敬拜赞美」的教会过于感情化,缺乏理性,而传统长老教会的礼拜过于理性化,完全没有感情,两个都有问题。为了满足感情而牺牲理性,或相反的做法都是须要谨慎处理的。因为人本来就具有两方面的特质,如何配合则是艺术技巧的问题,也是信仰表达的层次问题,所以作乐歌唱是用到人的创造力及艺术的本能,技巧的表现慢慢地培养、训练就会愈有想像力,我们若只唱短歌,不去学唱更长更艰难的歌,或只唱十九世纪的歌,不唱其他时代教会的歌,会变成营养不良,若只追求简单,则永远无法进步。

  记得好几年前,北京儿童合唱团来台湾演出时,一些台南儿童合唱团的家长们反应,北京儿童合唱团唱得很好、很美,好像是天使的声音,而台南儿童合唱团唱我所作的「龟笑鳖无尾」很难听……。作为一个台湾人,我要表现出台湾的特色,所以,我不用西洋方法作曲,和声也不照西洋的传统,那些孩子为了唱这首歌,费了很多的功夫,唱的效果也很现代、很台湾,但北京儿童合唱团所唱的全部是属于黄自时代的作品风格,是十九世纪西洋歌曲的型态,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将中国现代的音乐表现出来,只有表现以前不中不西(或中西合璧)的型态而已。我并不是说以前的不好,我向那些儿童的家长们说明,「你们的孩子已开始训练在吃牛肉乾,而北京儿童合唱团只在吃糖果,那一种较有营养?那一种较有价值?」。今日台湾的教会,是不是只有在吃糖果,很甜、很好吃,不用嚼也会溶化,会众在享受很简单、甜蜜的音乐,就好像一下子就进入天堂,真容易,真好。但这是不够的,对音乐的品尝能力若不提升,理性若没发挥功用,完全被感情控制,我们无法成长。礼拜中若只唱这类简单的歌,会变成在娱乐,但我们的礼拜绝不是在娱乐。礼拜时因看见上帝的荣耀而发现自己的罪性,遂向上帝求赦(以赛亚6:5),也因上帝的恩典而向他献上感谢与赞美,但我们的礼拜可以停留在感谢和赞美吗?我们聆听上帝的话语、宣扬上帝的公义与审判之后,决志要关怀社会事工,继续行公义、怜悯,为上帝国努力,这都是礼拜的一部份,这似乎是注重「敬拜赞美」的礼拜方式较弱的一部份。我将这些优缺点提出来让大家思考,如何使感情和理性平衡,赞美与行公义配合,才能使敬拜更有意义,人的信仰更能进步。

  五、从音乐立场批判音乐之价值

音乐是民族与地区性的语言,每一个民族文化的音乐审美观都不同,一个文化认为好听的,另一个文化可能认为丑陋。在台湾我们大致只懂得一种音乐语言,即西洋音乐,而不懂得世界其他许多不同的音乐。其实世界上有五大音乐系统:1.中东系统,2.印度系统,3.中国系统,包括东亚各国,4.印尼系统及5.希腊、罗马西洋系统。我们若相信音乐才能是上帝的恩赐,为什么我们放弃其他四个系统,只取其中之一种(西洋的)来成为我们唯一的系统呢?很高兴台湾的社会已较为开放,音乐厅里已开始有不同民族的音乐在增广我们的听野,不过我们教会中所用的诗很少台湾人作的歌,有的话也很多是穿上西装的歌。各地的人依上帝赐给他们文化所表达的信仰,难道没有价值吗?他们的信仰见证难道不能成为你我信仰表现的一部份吗?难道一定要西洋的与西洋型态的歌才有价值,才能表达我们的信仰吗?如果各位有机会去访问欧美的一些教会,你会发现他们已经在唱亚洲的圣诗。二十多年来笔者曾参加国际性大型的礼拜不下数百次,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圣诗都是欧美之外世界各国包含台湾的圣诗,但对这些圣诗,台湾的教会似一无所知,也似无兴趣使用。

  在此我们也须检讨一个民族是否运用其艺术表达其信仰,是否将最好的献给上帝?音乐质的高低乃依各民族特有的文法、价值与审美观来判断,非在此一言两语所能了解的。但音乐素材巧妙的运用,词曲优美的配合,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多声部富有变化的处理,在不同的民族都会给人一种高度艺术的满足感。既使是简短的圣诗,只要是信仰与艺术的结晶,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不会因赶不上流行而被淘汰的。音乐能表现信仰与艺术,如果音乐的质较差,水准较低,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当然就低,若将这些较无艺术价值的音乐拿来表达我们的信仰,以此奉献给上帝,我们怎能荣耀上帝?怎能感动对音乐、艺术较有素养的人来教会?怎能令他们向往、追求、进入较深的信仰层次呢?我们台湾的教会必须扩展我们对整个基督教历史的优良教会音乐遗产及当代各民族(包含我们自己)教会音乐的研究与使用,不可只停留、满足于「敬拜赞美」与十九世纪福音诗歌的领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0 16:21 , Processed in 0.0782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