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马太福音18: 21-35"你们既是神的选民...主怎样饶恕了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西3: 12-13 借贷的常规很清楚: 如果你向人借了钱, 你便要在指定的日期归还债项。在耶稣说的故事中, 仆人欠了王一大笔钱, 还债的日期到了, 但......
---------------------------------------------------------------------------
不按常规的做法!
马太福音18: 21-35
"你们既是神的选民...主怎样饶恕了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西3: 12-13
借贷的常规很清楚: 如果你向人借了钱, 你便要在指定的日期归还债项。在耶稣说的故事中, 仆人欠了王一大笔钱, 还债的日期到了, 但他却无力偿还。 仆人便恳求说: "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他没有讨价还价, 他只是求王多给他点时间而已。 按照规矩, 王可以给仆人多些时间, 或把仆人卖了来抵销债项的。然而他知道, 仆人根本没有能力还这债项, 而第二个做法又实在太严苛了。 于是王决定不按常规去做, 他免了仆人的债, 让他重得自由。 之后, 仆人遇见一个欠他一点钱的人, 但当这人恳求他多给他点时间, 他竟不肯, 要把他下在监里。 王听闻这件事后大怒, 他说: "我不坚持常规, 免了你的债, 但你竟然转过头来因同样事情惩罚另一个人。所以你要自食其果! 你去坐牢吧! " 今日, 神有没有赦免我们呢? 我们会同样赦免别人吗? 赦免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向人表达爱的新方法, 我们可以把赦免的恩典送给任何一个人。 祷告
仁慈的主, 感谢祢赐我们赦罪的恩典, 这本是我们不配得的。求祢帮助我们效法祢的榜样, 把这恩典传开。奉耶稣的名求, 阿们。
今天经文: 马太福音18: 21-35
21 那时, 彼得进前来, 对耶稣说: "主啊, 我弟兄得罪我, 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22 耶稣说: "我对你说, 不是到七次, 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23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帐。
24 才算的时候, 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 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 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年轻亿万富翁夫妇不留财产给孩子 捐赠1000万美元
曾承诺将其28亿美元的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而不是留给他们的孩子们的年轻亿万富翁夫妇,决定资助1000万美元给启蒙计划(Head Start)作为应急资金,以帮助7000名因为政府关闭而面临困境的孩子。
国家启蒙联盟(National Head Start Association) 在周一新闻公布了这消息。这份捐赠来自慈善家劳拉(Laura)和约翰·阿诺德(John Arnold)。
“因为劳拉和约翰·阿诺德捐赠的1000万美元的紧急资金,这周,超过7000名的儿童能够继续返回启蒙教室”。
“由于华盛顿政府的僵局,2014年的启蒙项目的还未获得拨款。该资金将用于援助已经关闭或面临关闭的启蒙项目。”
“近50年来,启蒙计划一直是我们国家超过270万最贫穷的儿童,在他们踏上美国梦的旅程中,一扇获得机会的窗口,” 国家启蒙联盟执行主任雅丝米娜·雅芬奇(Yasmina Vinci)说道。“阿诺德的慷慨行径集中体现了天使投资的含义,他们无私地帮助启蒙儿童项目,以确保这些儿童去幼儿园的道路不因为政府无力为他们提供财政支持而中断”。
新闻发布上也指出,如果政府这个月继续关闭,另外将有11000儿童面临失去全面启蒙服务的危险。如果政府继续关闭超过11月1日,那么更多的启蒙计划,遍布美国41个州的8.6万儿童将失去获得该项目的补贴资金。 “我们认为,因为立法机构的集体失败而让这些来自贫困及工作家庭承受这样的代价,是非常不公平的,”阿诺德说在NBC新闻报道中说道。 39岁约翰·阿诺德先前是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经理,根据《福布斯》杂志,其财产价值28亿美元。他和妻子有三个孩子,现在运行“阿诺德基金会”(Laura and John Arnold Foundation)。
根据他们的公关加里·拉尔森(Gary Larson)的消息,这1000万美元属于他们个人捐款。
“阿诺德了解到,政府关闭对这名多儿童的启蒙计划造成影响后,非常触动,所以他们亲自出面,不是通过基金会,而是个人提供援助。”拉森说。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10月12日
经节: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 (诗篇三十九篇9节)
听说园丁有时为使一株玫瑰,长出更艳丽的花朵,会让它有一阵子享受不到阳光和水分;让它静静地在黑暗里,掉落一片片的叶子,好像存心整它,置它于死地。
当那株玫瑰的叶子全部掉光,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孤立在那里,但就在同时,新的生命却开始萌芽;接着就长出新绿柔软的叶子;开出来的花朵也比以前更艳丽。
天上的园艺也出于同一手法,当一个属神的人进入天庭,必须先把属世喜乐的叶片通通掉光,才能长出新的、属天的花朵。
我的环境阴霾无比,
祂用慈爱温柔的眼神看我,
我猜祂必然是外地人,
对我的困境一无所悉,
「你是谁?」我有气无力地问。
「孩子,」祂说:「这里是我们
约好会晤的地方。若非如此,
你就无法在爱中和我相见...
我就是基督。 」
神要做一件奇妙事,往往会从困难开始;若祂要做一件非常奇妙的事,就会从「不可能」下手。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敬虔与迫害
经节: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摩太后书三章12节)
活出敬虔的生命并不能够使你免受苦难。保罗说,你的生活愈是没有瑕疵,你愈有可能受逼迫。根据保罗所说:「只是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提摩太后书三:13)当这个世界愈来愈沉溺于罪恶,世人会愈来愈无法忍受敬虔。黑暗不能忍受光;当你的生命愈加显出神同在的同时,你心里要有数,自己将面对黑暗的反对势力。你那像基督的性情会冒犯那些悖逆神主权的人。你可能最近才悔改,向着顺服神迈开新的一步。也许因为祂才刚嘉许你的顺服,你正期待能马上经历神的祝福。然而,你反而遇见反对势力。那些迫害甚至可能是从其他基督徒的误解而来。也许你顺服神,而你的行动还是受指责,没有人称赞你。如果你是真诚地跟随主,不要灰心。保罗警告那些想敬虔度日的人,会遭受逼迫。当这些事发生在你的身上时,不要惊讶。这个世界将神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它当然也会敌视任何活在圣灵大能下的人。迫害可能是你基督徒生活的最佳明证。耶稣曾经警告,世人憎恨祂──世人的救主。所以,祂的门徒被误解或错待,是不可避免的(约翰福音十五:18)。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10月12日
经节: 『把约瑟下在监里…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的尽都顺利。 』(创三十九章二十至二十三节)
如果神应许我们因为事奉祂的缘故被下在监里的话,祂必与我们同在;这样监狱反成了世上最幸福的地方。约瑟知道这个。所以他在监狱里并不愤懑,并不沮丧,也并不反叛。如果他有一点点不甘心的表示,司狱也决不会这样信任他了。约瑟连自怜的心也没有一点。让我们记住:什么时候我们容让自怜的心进来,什么时候我们就完了。约瑟把所有的事情欢欢喜喜地交托神,所以司狱把所有的事情文托约瑟。主耶稣阿,当我被囚在监里的时候,求?叫我能信靠、能喜乐。求?借着我在监狱里完成?的工作。 -选我已经学会了喜爱黑暗;因为处境越黑暗,主的脸越光明。 -盖恩夫人(MadameGuyon)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3) 耶稣才开始对门徒谈到祂将被钉十字架,受死复活的事,彼得就插嘴进来。基于对主的关爱,他劝主说:“主啊,万不可如此。”“你得怜惜自己啊!”也难怪主要那么严厉地斥责他。因为对主而言,自怜乃是出于撒但的意思。祂进而驳覆彼得的劝阻说:“不只是我必须上十字架,”祂告诉门徒,“凡一切跟从我,作我们徒的人,都必须钉十字架。不要以为我是唯一必须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我走的路你们也要走。” 在彼得内心深处,他狠清楚这点。当他奉劝耶稣要“怜惜自己”时,他不仅表示对主诚挚的爱,同时无意之间也流露出他对自己的态度。他内心狠想逃避十字架的苦难,以保留自私的生命。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解开心结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们站著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可福音11∶25
对於这段给门徒的经文,也许你会质疑∶“真的有人能将怨恨收起吗?”答案是有的,神曾经帮助我宽恕别人,那麽你呢?
一次,史·韦利华於聚会里拒绝为一位女士祷告,她向他问个究竟,他解释∶“因为你心里对一位姊妹充满怨恨。”於是,她勉为其难的走到那位姊妹跟前,与她冷淡、形式地握握手。但韦利华向这位女士嚷道∶“如果你再不悔改,好好修补与她的关系,只会永死。”当五千多人以期待的眼神凝视她时,她倒在那位姊妹怀里痛哭,恳求她的宽恕,那位姊妹也同样回应她。她俩此举感染了在场所有人,会众纷纷为著过去的怨恨和从没解决的纠纷彼此宽恕。这时,韦利华再次向这位女士嚷道∶“来吧,现在我可以为你祷告了!”但她说∶“不必了,神已医治了我!”
不知彼此宽恕是否让祷告蒙应允的关键呢?今天请花点时间好好细想,并细读马可福音十一章22节至26节这段经文。
当你饶恕别人,就能得著神为你预备的一切
顽石点头
黃瑞西牧师著 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彼前3:1)
莲社高贤传中记载着下面这一件类似神话的故事:
有一个叫竺道生的人,信仰佛教,对佛家的道理颇有精深的研究。有一天,他独自一个跑到虎丘的深山里去。找到了许多大石头,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搬下来,整整齐齐地放在一块儿,把它们当作徒弟看待。他每天从早到晚,便像学校里老师教导学生一样,对着石头不厌其烦地给它讲解涅槃经。奇怪得很,不久,那一群大石头听了些道生讲的归真还本的道理时,却个个点起头来。
这是无稽的神话,当然,完全不值得相信的,不过人们却从这个故事引伸成「顽石点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人耐心教育,能够动人,感化力是无限深切的。
【灵训】
人未认识主之前,心里刚硬,顽固如石。及至受了主耶稣爱的感召,无不口称基督为主,愿意为祂尽忠到底。
一个充满基督爱心的信徒,其生命富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使不信的人因他的美好见证而受感动。我们的信仰,不是教条,也不是止于头脑知识,乃是生命的见证。这个时代,人人都好为人师,喜欢去教导人,喜欢用口去教训人,但是言教不如身教。能言不能行,是多数好为人师者之通病。
要发挥我们信仰的影响力,不在于是否善言,乃决定于是否能行,是否言行一致,有好的品德见证,散发基督的馨香之气。如果家里还有不信的亲人,要使他们顽石点头,你必须要付上爱心、宽容、忍耐的代价,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可收成。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何等的大奇妙
黃瑞西牧师著 The Wonder of It All
George Beverly Shea, 1909–
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谋略奇妙,祂的智慧广大。 (赛 28:29)
我们所以知道神的智慧广大,也是一面看见祂的谋略奇妙的缘故。圣经中所记载的故事,处处披露神奇妙的谋略。最早的故事,是亚当与夏蛙的故事。亚当夏蛙因受魔鬼的引诱而堕落了。结果他们被魔鬼所掳掠去了,于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受魔鬼所辖制;表面看,好像魔鬼得胜了。但是神有祂奇妙的谋略,祂反而借着人来败坏魔鬼。神差遣祂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站在人的地位上败坏了魔鬼。
神有丰富的智慧,神有伟大的计划和旨意,祂更有达到计划和旨意的方法与途径。我们人愚拙的智慧,并不能成全神的旨意和计划,反而会破坏神的工作。我们当谦卑俯伏,每件事都求祂率领,因祂所带领的是最好的,最有智慧的,最奇妙的。
本诗之词与曲皆由George Beverly Shea 所作。据其追忆,该诗写于 1955 年。当时他正在去苏格兰筹备布道会之途中,与邻座之旅客聊天,而得到的灵感。该旅客好奇问他,布道会是什么?为何葛理翰讲完道,那么多的人走到前面去?如果能去参加就知道那是何等的大奇妙……。 「何等的大奇妙」就促使他产生本诗之动机。
George Beverly Shea 1909 年生于加拿大​​。在1940 与1950 年代,是美加大型的青年布道会之歌唱家。后来参加葛理翰布道团,成为举世闻名之歌唱布道家,其名歌「我宁愿有耶稣」已成为其标记。
1. 日落西沉的景色真奇妙,日旭东升也真奇妙;
但我心中最希奇的大奇妙,就是奇妙的神爱我。
2. 春风秋雨四季真是奇妙,日月星辰造物奇妙;
但我心中最希奇的大奇妙,就是奇妙的神先爱我。
(副歌)
哦!何等的大奇妙!何等的大奇妙!每当想起神爱我。
哦!何等的大奇妙!何等的大奇妙!每当想起神爱我。
*基督信仰是能够产生行动的信仰,也是必须以行动来证明的信仰。要是办不到,
就不会是基督信仰。 ── 巴克莱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现代人与命运
叶明翰牧师
根据调查发现:「关于算命的行为,现今不只是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教育程度愈高的去算命的比率就愈多。」其实按一般的想法应该像瞿海源先生所说:「接受现代教育愈多,对命运的看法应该比较理性,也应该比较不会去算命。」然而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却是相反。
过去我们认为「命运」这套理论,只能对老幼妇孺和乡卒小民产生影响,但是今日的报章杂志却告诉我们,从元首人物、政界显要、民意代表、工商人士等各阶层,都有不少人沉迷在其中,若是不灵不验,「算命」这玩意该会自然消失,为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尤其在这高度文明,科学昌盛的时代还能大行其道呢?
反观今日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不断的在改变,多数人以名利、地位、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成就。人为了追求这些虚浮的荣华富贵​​,往往淡化了可贵的婚姻关系,忽视了家庭幸福美满的基本原则。加上国内这些年经济文化快速的变迁,政经人士变化和异动,使人对所拥有的名利、地位、金钱和婚姻关系深觉无力掌握。因此,为了确保明天的地位,维持今日的成就,并保有理想的婚姻和钱财。只好依靠「算命」,这就是它在今日仍能兴盛的一大主因。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命理学」这些年经由许多高级知识份子深入研究、分析,推算甚至写下程式输入电脑,使「命相学和算命学」有很大的突破,因此「算命,相命」这一行如虎添翼,吸引许多知识份子,政界人士去尝试与接受。加上报章杂志大肆渲染,推波助澜之下,演变成无法遏止的现象。
谁都知道一个原理,一定先有「真」的,才有「假」的出现。而且「假」的一定模仿得和「真」的一模一样,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种「弄假成真」的技俩,一向是撒旦推销自己的手段。如果基督徒拿不出真货,又硬说别人的是假货,那么,谁能相信你说的呢?要知道,上帝禁止我们去算命或相命,并非就等于告诉人没有命运或是不可信。相反的有真产品,才会有冒牌货出现,就是因为真有命运这回事,撒旦才能从其中动手脚耍出「以假乱真」的花样。
为什么「算命」能让人信以为真呢?如果我们能从圣经中,去查考圣经对命运真正的启示。那么,我们就能有真理的根基来分辨真假。因为只有在真理的光中,才能看出民俗信仰的盲点,揭开其中的真相。
你可以这样祷告(祷告就是与上帝说话):
「亲爱的上帝,感谢您将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耶稣--救主的意思)(基督--君主的意思)赐给我,且为我死在十字架上,又为我复活。救主耶稣啊!我需要您,现在我打开心门,接受您作我的救主,求您赦免我在生命中所犯的许多错,许多罪,并担当我旧命运所带来的咒诅。现在求赐给我新生命与新的命运,使我成为上帝的儿女。奉耶稣的圣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 谈运说命辟邪妙方》 ----------------------------------------------------------------------------- 
《旷野的筵席》10月12日
「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
我们要这样祷告:「愿你的国度降临!」假如神的国度能够自动降临,祂就不必吩咐我们如此祷告了。但神的子民必须祷告,因为神的工作,是借着神答应祂子民的呼求而成就的。 「愿你的旨意成全!」是的,但在哪里成全呢? 「在地上!」因为这是今天神的旨意唯一尚未成全的地方。然而神的国度要怎样才能被带到地上来呢?是要借着受造者的意志与创造者的旨意联合一致,将撒但那背逆的意志除掉。因为祷告总是牵涉到三方面,就是:向着神,为着人和反对鬼。在地上我们要借祷告来反对的,就是抵挡神旨意的撒但。可是神不单独行动去对付那叛逆者。祂等候我们以祷告与祂同工。主当日教导门徒的祷文,不只是我们祷告的标本,更是神心意的启示。
《竭诚为主》10月12日
与神同步
以诺与神同行。 (创五24)
一个人属灵生命与个性的考验,不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乃在平凡无奇的时日中所行所作。人的价值视乎他在隐藏时对普通事物所抱的态度(比较约一36)。要达致与神同步的境地,是一件痛苦的事,那是属灵上[第二阵风]的经历。学习与神同行,总有跟不上他步伐的困难;但一旦跟上乐,所表现的唯一特质,就是神的生命。个人的生命在与神结合中​​隐藏乐,所表现的只有神的步伐与能力。
与神步伐一致是不容易的,因为一开始与神同行,就会发现我们才走了三步,他已在老远乐.他有他作事的方法,我们必须学习饼接受操练,才能以他的方法作事.耶稣[不灰心,也不丧胆],因为他从不以他个人的观点去行事,乃是以他父的观点,我们也要如此.属灵真理是在薰陶下学习的,而不是靠头脑的推理.神的灵改变我们看事物的态度,于是从来不可能的事,也变得可能乐.与神同行,就是与神联合.要做到这个,需时甚久,但要持之以恒。不要因现在的痛苦而放弃,不久,你会得着新的异象与目标。
祈祷◆
主啊,如此众多的活动,如此众多的事情,如此众多的人!愿你因你的荣耀,以宽大的心胸和美善的属性来赐福今天。

《灵命日粮》 10月12日
孤儿与寡妇
读经: 玛拉基书3章1-6节
金句: 「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雅各书1章27节)
我上班路上通常需花25分钟,为了消磨时间,我喜欢上了有声书。近来,我在听狄更斯的古典小说《孤雏泪》(Oliver Twist)。故事中,有一段内容太令人伤感,让我不得不暂停一会。尽管我知道这本书最后以喜剧结束,但一段虐待可怜孤儿的情节,仍令我心里很难过。
神关心穷人的悲惨光景,孤儿寡妇在他心中具有特别的位置。玛拉基写道, 神会审判那些不敬畏他、欺压孤儿寡妇的人(3章5节)。
身为基督徒,我们不仅不能利用弱者,更有责任帮助有需要的人。基督徒应该关心 神所关心的人。对于那些失去配偶或无依无靠的孤儿,我们应该找机会给予他们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援。
你认识需要帮助的寡妇吗?你认识遭遗弃或因父母去世、离异、服兵役而无人照顾的孤儿或孩童吗?雅各书告诉我们,真正属灵的印记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1章27节)。 HDF
求主开启我眼睛,
看人如你天上察;
赐智加力来行动,
让人看见你爱深。 K. De Haan
心里有越多基督的爱,就越能将爱分给别人。 仆人的卓越表现经文:
马可福音8-10章
中心思想:
马可福音9章
提要
当反对耶稣传道的势力逐渐增加时,在加利利公开活动已经不安全了​​,于是祂横越低加波利、该撒利亚腓利比及比利亚等地区,好避开川流不息的群众及宗教领袖的死亡阴谋,耶稣在地上服事的最后几天,祂开始预备门徒面对耶路撒冷的死亡之旅,在那里祂的生命将要画上休止符──而门徒要开始担任他们报好消息的角色。
第8章 | 第9章 | 第10章 | 分饼的教训 | 预见的能力 | 在比利亚传道 | 「你是基督」 | 「我的爱子」 | 「大卫的子孙、耶稣」 |
每日与主同行
「现在看这里──我有权利!」
的确!做仆人并不意味你没有权利,而是为了别人的好处甘愿放弃所拥有的权利,真正的为仆之道是基于爱,而不是强迫。
想想耶稣所拥有的权利:祂是上帝之子,世界的造物主;「与上帝同等」(腓2:6);「与上帝同在」(约1:2)然而祂却选择生在马槽里──以一生的岁月向被社会遗弃的群众传福音,而不是统治诸王。
就权利来说,祂足以享有皇室的特权,但祂「取了奴仆的形像…就自己卑微……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7,8),在这么做的时候,祂以身作则成为门徒的榜样,「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门徒」(可9:35)
在你家、办公室、教会或社区里,是否总有一个你希望别人能代劳的工作──一个你认为不值得做的工作?为了不让别人来服事你,采取主动,当作服事主吧!毕竟,服事是一种爱的礼物,因感怀上帝赐你的大爱而赠送别人。
默想
我说,我说,我再说
如果一句话很重要,遇到时机恰当就会重覆再三,看过马可福音八章三十一节、九章三十一节、十章三十三节后,牢记在心。从这些经文中,你能说出耶稣一生的重心是什么吗?
金言
服事是一种爱的礼物,因感怀上帝赐你大爱而将这大爱赠送给人。
----------------------------------------------------------------------------- 

路十八1-8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耶稣设一个比喻,以一个不义的官,尚且为妇人伸冤,来比喻一位公义的神,必为祂的儿女伸张正义,来勉励信徒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信德」(8节)-----指信心。

1. 寡妇得到不义之官的伸冤,秘诀在哪里?
2. 为什么她会这样的坚持?
3. 祷告可以怎样映我们对神有希望?
你有没有经历过虽曾多次的祷告,神却没有行动,因而对祷告、对神开始灰心?相信无数的信徒都有此经历。人只有在困苦中,才可以看见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缺乏力量。
时间的考验正在无情地揭露我们生命底的无能、意志的脆弱,并缺乏从信念产生的力量。今日我们实在须要重新肯定自己的信念,去面对每一个生命的困境。
当们正面对一些困境,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甚至连祷告的力量也都失去,原因是来自内里对神的灰心及失望。耶稣在此勉励我们不要失望,一个不义的官尚且忍不住要为寡妇伸冤,理由是不想再受缠扰,更何况是我们这位有公义、慈爱和怜悯的神,祂怎能忍心看?我们受苦呢?祂要在我们中间成为我们的希望,到了时候祂必有能力去解决一切的问题,只是现在时候未到,祂期望看到祂的儿女是有信心的,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对祂持定不变的信念向祂祷告。
你对神有希望吗?这希望不是一种感觉,乃是一种信念,因为祂是一位慈爱、公义的神,这样你才能向祂有不灰心的祷告。
有哪件事我已放下很久没有向神祷告呢?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