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 太13:5在某些地方,石头常常用来提醒人,坚固根基才有最好的土壤。农夫特别容易察觉到,石头似乎是破土而出。每年,他们都要在春天撒种前把石头拾起,但其他石头很快又会再现。在耶稣用比喻教导人的地方巴勒斯坦,也......
-------------------------------------------------------------------------------------
播散与招聚
读经: 马太福音 13:1-9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 太13:5
在某些地方,石头常常用来提醒人,坚固根基才有最好的土壤。农夫特别容易察觉到,石头似乎是破土而出。每年,他们都要在春天撒种前把石头拾起,但其他石头很快又会再现。
在耶稣用比喻教导人的地方巴勒斯坦,也有岩石的地面。耶稣讲述的故事往往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就像今日的经文,耶稣在农地谈及信心,而那些浅显的故事,却寓意深长。藉着那些故事,耶稣让人明白在神的国里,新生命是何等奇妙的。
在今天所读的经文中,耶稣讲述一个在不同土壤撒种的故事,但故事背后有什么意义呢?耶稣解释,种籽就是神的话,它播散四处,但种籽散落在不同的人心里,有不同的领受。有些人听见神的话,但拒绝接受;有些人接受了,却心里刚硬如岩石,没有空间让种籽生长;又有那正在发苗的种籽被世界所累,给挤住了;最后,也有些人真心受教,神的话和祂的爱得以在他们里面生长,得到美好的收成。
今天,若从你的心中取一撮土壤的样本看看,你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土壤呢?
你又想成为哪种土壤呢?
祷告
天父啊,祢把生命之道赐给我们,但愿我们事奉祢和在世上建立祢的国时,它会向下扎根和向上成长。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从《非诚勿扰》到《一九四二》:中国电影中神职人员形象渐趋客观
冯小刚的电影多年来独树一帜,风格浓郁,不过其实冯氏电影风格一直在演变,从最初的《甲方乙方》里的京味幽默一直蔓延至《非诚勿扰》,同时还有《夜宴》的失败转型,再到《集结号》的深刻转型,以及去年的《唐山大地震》借灾难来展现人性,冯小刚可以说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沉淀,其电影也呈现越来越深刻的人性思考。有意思的是,在冯小刚感悟人性、电影内涵日益丰富的路上,他对于宗教的认识也一直在增加。这点或许可以从他最近几年的作品中看出些端倪。
11月22日,基督徒影评人、《透过电影看人生》的作者石衡潭博士透过微博分享了他观察到的这一变化,“在中国电影中,能够出现不被诋毁、歪曲、嘲笑的牧师形象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非诚勿扰》中,神父是被秦奋调侃的;在《让子弹飞》中,神父是被忽视的;而《金陵十三钗》中的神父是冒充的。希望《一九四二》中的牧师更接近真实。冯小刚长进了。 ”
石衡潭博士的这段话中道出了这几年中国著名的四部电影中有关神职人员的镜头与情节。这里,我们也可以一一回顾下:
《非诚勿扰2》:搞笑版的忏悔让人忍俊不禁
导演:冯小刚
葛优饰演的秦奋在日本时追笑笑时去教堂忏悔,说过自己做过的错事,从早上说到晚上,神父实在受不了了,求葛优旁边地区一个更大的教堂,说:“您的罪太多了,我们这个小教堂装不完啊….”几分钟的情节让无数人忍俊不禁。
《让子弹飞》:神情淡定被人遗忘的神父
导演:姜文
小六的葬礼上,一位神情特别淡定的神父出现念悼词:“因为天父依照他的恩慈和美意,容我们这位姐妹,容我们这位兄弟,放下今生的担子,我们就亲切地将它放入土中,他们本是尘土,现在,他们依然是尘土,我们知道这一切的生命气息,都在永生的慈爱的天父手里,而且他将应允永生赐给... 阿门”,片中神父的镜头很少,加上淡定的神情,让人很难留下什么印象。
《金陵十三钗》:假神父最终因妓女的气节灵魂改变
导演:张艺谋
男主演就是一个神父,可惜是个假神父。贝尔饰演的这名假神父其实之前是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的“二流子”美国入殓师约翰的形象。一登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流浪汉兼酒鬼的形象,冒险来南京城里的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原本是为了给英格曼神父收尸挣钱,但是到达教堂后发现英格曼神父被日本人的炮弹炸得尸骨无存,教堂只有14个刚满12岁的教会女学生以及被英格曼神父收养并承诺神父要保护女学生的乔治时,他决定先在教堂休息一下,看看教堂里面有没有钱、酒或其他值钱的东西,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教堂应该有募捐的钱和食物,而且他也不甘心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教堂,最后却空手而回,他要把教堂中值钱的任何东西搜刮走。
随后,秦淮河的14位风月场的妓女们也逃难到教堂,约翰坐在教堂的楼顶窗口看见这些艳丽风骚的女子时,一直在吹口哨,并且与玉墨打情骂俏。乔治与玉墨都要求约翰帮助他们逃离南京,约翰都直接或间接地拒绝了。
约翰的转变是从日本人入侵教堂,企图强奸摧残那些女学生开始,特定的环境促使了人性的觉醒。当约翰意识到日本兵闯进教堂时,他本能地想着如何保命,他想躲进柜子却又很难进去,当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神父服装,灵机一动拿一面红十字旗当道具或者说挡箭牌,出来后上演了电影中假神父约翰人性的大爆发,把一面巨大的红十字旗子挂起来,一段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宣讲暂时制止住了日军。这是约翰身上的人性开始的觉醒。而在与这些风尘女子相处的过程中,约翰的人性可以说经历了觉醒到升华的阶段。在寻找豆蔻她们的路上,他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看见满街的尸体,尤其是看到豆蔻与香兰被日军虐杀的场景,约翰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爆发出来,再加上书娟以及玉墨对自己由当初的失望到现在的依赖态度的转变,使得约翰从一个贪生怕死,贪财好色之徒变成了舍生取义,英勇无畏,拯救女学生的真英雄,当然他在拯救女学生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的那个原本卑微的灵魂。
《一九四二》:乡村牧师手拿十字架安慰灾民
导演:冯小刚
张涵予在片中饰演的是乡村牧师,他经常手拿十字架到处传扬福音。有影评人说:“他在逃荒路上用棉衣为小女孩堵伤口,并把《圣经》按在伤口上仰头祈祷,等来的却是炮火的一幕实在是让人感动,让人震撼。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位完全没有自己,完全舍己的爱。”
对于《一九四二》中的乡村牧师一角色,张涵予分享说,“这个角色是以往电影中都从未有过的,很新奇很独特,我很享受塑造一个人物的过程,我觉得让我短暂的生活在他的世界里是件特别幸福的事。”
你将发现,在神面前灵命要有长进,你就得先对目前的情况感到不满。一切的进步都是起始于不满。你必须被逼到一个地步,觉得自己已走到路的尽头了,那时你才会想办法再找一条出路。 基督就是我们的出路。在我们里面的基督,能代替我们应付外界各种的需求。我所遇见的试探若是骄傲,基督就是我的谦卑——只要那时刻我肯空出地位给祂。当我的情感被扰动起来,基督就是我的忍耐。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样需求,都可藉这奇妙生命所涌出的各样美德而获得解决。在我有需要的时刻,重新发现基督的能力,此即表示我的灵命在神面前又有了新的长进。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作者:查思博牧师 摸我看看!
路加福音24∶39
其实耶稣向多马暗示∶“摸我看看──我是实在的!”你敢於这麽说、敢於让人看清你的优点和缺点、并知道你是实在的吗?我们既是基督的肢体,就必须开放生命让人察看!快快去掉面具,揭开那层掩饰挣扎和缺点的无稽宗教面纱,并对世人说∶“来吧,摸我看看──我是实在的。我并不完美∶我常与子女争拗,也与恶习搏斗,更没有按著耶稣的教训常常读经、祷告;然而,我是神的儿女,他改变了我的生命,深信他也会改变你的生命!”
甘地说过∶“要是让我找到真正像基督的基督徒,我定是其中一个。”假如甘地真的加入我们的行列有多好。他所认识的基督徒虽宣扬爱,却歧视他人;他们虽以公义教训人,却不断加深贫富的悬殊。
现在就“变得实在”一点吧!耶稣被称为“好牧人”,而“好”这个字也可解作“迷人”。你是否迷人?你带著甚麽进入不同的群体?究竟你的生命叫人振奋还是消沉?要是我们所宣讲的耶稣招人讨厌,就该被送进监狱。在教会里,你所需的属灵经验应有尽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影响力和名声又如何?你能否对那些与你同住、同工的人说句“摸我看看”呢?
说到底,神也会察验你是否里外一致!
磨杵作针
黃瑞西牧师著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加6:9)
「磨杵作针」这成语本出自「潜确类书」,书中叙述了一个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他少年时候读书未成,就荒废学业,到处游玩,有一天,看见一个老妇拿着一条铁杵在石上磨,李白问她说:「老婆婆你磨这铁杵有什么用?」那老妇人说:「我要把这铁杵磨成针。」李白深为老妇人的话所感动,便立即回去,从此立志发奋苦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
后人便用「磨杵作针」这成语来鼓励人不折不挠的坚持学习,奋力进取。
【灵训】
有一个青年写信请教美国一个著名牧师:「从事那一种行业最容易?」这位著名的牧师兼神学家回答说:「孩子!你干脆不要当编辑,不要学法律,也不要当牧师,不要出海经商,不宜从政,也不要去行医,更不要种田、当兵,最好什么都不要学,也不要动脑筋,因为这一切都不简单,我的孩子,你所降生的世界是艰巨的,在这世界上,我想只有一个地方最容易打发日子,那地方就是坟墓。」
这个故事清楚告诉我们,人生无捷径,每一行业,每一条路都必须下功夫,尤其是基督徒,虽然路窄、困难多,也一定要勇敢靠神行走。 「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12:1)。作基督徒是必须要付上代价的,就是接受艰难的考验,仍然前进,不致半途而废。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欢欣感谢
黃瑞西牧师著
Rejoice, Ye Pure in Heart
Edward H. Plumptre, 1821-1891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 (哈 3:18)
在今日这个时代,人一旦物质丰富,或少年得志,就容易心高气傲忘记神。难怪神给人那么多锻练试验,人心不经试练是不会精纯的。
我们的心真难控制,小小引诱可使心灵外骛,一个被世界物质吸引、不断向外奔放的心灵,只有遇到人生的艰难才能收敛回归。向外放的心灵,充满傲气,使人忘记神;向内收的心灵,满怀谦卑,令人感恩投向神。
中国人视「富贵不能淫」为人生之美德,而作为基督徒,还要「富贵不能忘」,不要忘记神的恩典,更要存感谢的心,归荣耀与神。
「欢欣感谢」这首诗的作者Edward H. Plumptre ,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Anglican 教会牧会。他是旧约学者,曾参与圣经之修订,并翻译无数的拉丁圣诗,自己也出版了许多册诗集。
这首诗作于1865 年,是为了一年一度在英国Peterborough Cathedral 举​​行的诗班节庆而著。各地区的诗班从不同的乡村集合在圣堂时,边行进边唱该诗。
此诗第一次出现在Hymns Ancient and Modern 诗本是在1868 年,该诗本在过去那两个世纪于英国是家喻户晓的。
1. 心中清洁的人,应当感谢欢唱;基督十架为你圣旗,高举同声颂扬!
2. 奔走人生长途,一路歌唱不停;自幼到老,昼夜颂赞,祸福不消歌声。
3. 最后行完路程,享受快乐安宁;世上旅客在父家中,福乐永远丰盈。
(副歌)
欢欣,欢欣,欢欣感谢歌唱!
*对天父的一个感恩念头,其本身就是一个祷告。 ── 勒斯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战胜病魔
戴俊德
我自幼生长在基督徒家庭中,先父是牧师,为牧养信徒而牺牲性命,我年方十三,借赖先母守节扶养成人。我虽自小有基督教的信仰,但1951年7月间,在新竹市一次布道会中,才真正体会主耶稣为世人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圣灵感动我内心伤痛不已,始于该年7月29日受浸归入主名下。从此我的人生有了极大的转变,愿意奉献与主。 1959年2月间,进入圣经学院和神学院深造,毕业前​​后在丰原、永和、三峡、三重等地拓荒布道。 1966年3月被差派至台北市信德堂牧会,直到1988年8月退休,但仍传福音,从事造就培灵等圣工,且多次回大陆探亲、传道,继续为主作见证。 1992年1月间由台安医院检查,得知摄护腺肿大,解小便困难,最后住进荣总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断定是摄护腺癌,且是第四期的症状,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腺和骨骼内。家人得此消息,十分难过,但我反觉得这是神给我最好的警钟,使我知道在世年日无多,更须为主争战。
一、苦难中迫切祈求:当苦难来临,此时只有将世间俗念尽都丢掉,所有心思意念归向神,真正体会到患难生忍耐。小便不通需多次通尿,并携尿袋,个中滋味,若非亲身经历,实难以体会。主叫我在痛苦中,更体会到祂在十架上所受的苦楚,激发我爱主更深,能以受苦的心志,作为兵器,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二、病痛中恳切寻求:当我在病痛中,国内外教会都为我迫切代祷恳求,有一次在荣总医院作骨骼扫描的准确性,约经历半小时,此时觉得灵魂脱离身体,看见一片茫茫幽暗,突然有一个意念进入我心里说:「我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我的灵魂立刻回答说:「主阿!我是属您的人,我也爱您到底。」然后又听见说:「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些话语,乃是在极其安静中,灵魂专一寻主时,所得之回应。当我所有愿望,都专注在主耶稣身上时,立刻感到无比的平安喜乐。
三、无望中急切叩求:当医生宣告此种绝症,我只有不住的呼求主。在静静的叹息里,得主安慰的话语:「无望中之望。」我是属主的人,无论是生是死,总是主的人,也唯有借着耶稣基督,才能进到父神的面前。
人在绝望中,神乃是我永恒的盼望,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倚靠耶和华上帝,由祂来带领你吗?你可以做一个祷告:「天父上帝,我愿意专心仰赖耶和华,不靠自己的聪明。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人物见证》 -----------------------------------------------------------------------

《旷野的筵席》11月26日
「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太20:6-7)
「闲站」这个字(希腊文为「亚谷士」ARGOS)可以大大的帮助我们了解保罗所叙述,那从罪恶里得释放的真理。因为它就是罗马书六章六节所用那字的字根。那里保罗写到罪身的「灭绝」,意即借着十字架「使之失败」,「失去作用」等。 「罪」这旧主人仍然在那里,但在基督里那个服事罪的奴隶(旧人),却已经被处死,因而被废弃。同时,他的肢体也不被雇用(失业)了。从前那赌博的手,现在已失业了,从前那咒诅人的舌,现在也已失业了,而这些肢体现在可被用「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6:13)。在这种情况下,当你对主的问题回答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那你就是向主求职,并得以被雇进入祂那最有恩赏的事奉中。 「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太20:4) 《灵命日粮》 11月26日
掩面不看
读经: 哈巴谷书1章1-5节
金句: 「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哈巴谷书1章13节)
我是个新闻迷,喜欢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些时候,一些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会让我觉得自己像个正在看恐怖电影的孩子。我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想掩面躲开不看。
神对邪恶的态度也是一样。神多年前就警戒以色列人,若他们偏向邪恶,他必定掩面不顾他们(申命记31章18节)。以色列民真的行了邪恶,神也确实不再顾念他们(以西结书39章24节)。
先知哈巴谷并没有背弃神,但他却与其他背弃神的人一同受苦。他问神:「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哈巴谷书1章3节)
神回答这个充满疑惑的先知,告诉他,即便邪恶模糊了神的面容,使我们看不见神,但这也不表示他不管不问了。神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5节)。神会审判犹大,他也会审判巴比伦人的侵略和罪恶(哈巴谷书2 章)。最终则是:「惟义人因信得生」(2章4节)。
当世上所发生的一切令你感到沮丧时,把新闻关掉,打开圣经。故事的结局神已经拟妥,邪恶绝不会得胜。 JAL
主啊,我们赞美你,因你过去所展示的权能,
也因你未来得胜的应许。
它们驱走了我们心中的恐惧,
让我们更有信心!阿们!
不要因邪恶沮丧, 神有最后定论。
主的苦难(五十七)─看妳儿子,看你母亲
经文:
约十九25~27 钥节:
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看妳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十九26,27) 参考经文:
太十二46~50;路十一27,28;约二4 提要
当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大多的门徒都离祂而去,站在耶稣十字架旁的只剩四个妇女和主所爱的门徒约翰。圣经记载:「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妳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十九25~27)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发出第三言,是对祂所爱之人的预备,祂顾念人的需要和软弱。祂的心是何等敏锐和细腻,主的爱是何等深广和完全。从进深属灵的层面来默想,主耶稣对祂肉身的母亲和所爱的门徒所发出的命令,隐含了信徒与祂生命的联结与合一。因为主将借着祂复活的生命,分赐给所有在十字架下仰望祂的人,使所有信祂之人都能合一。还记得主曾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十二50)前面祂对悔改强盗所发的应许,是用罪人的救主身份而说;如今祂对马利亚和约翰,则是以生命之主的身份所发的命令。
从实际人性的需要来看,主耶稣挂在十字架上,此刻,祂不忘把母亲交托给约翰,请约翰视马利亚如同自己的母亲;从此,约翰就接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负起照顾她的责任。耶稣为什么将祂的母亲托付给约翰而不给祂的肉身弟弟呢?很可能当时耶稣的弟弟仍然不相信祂。(约七5)但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主耶稣对约翰的爱与信任,他们之间关系亲密。耶稣知道,在约翰家里,马利亚更加渴慕上帝,也可以帮助火热约翰事奉上帝之心。约翰看待马利亚为以色列最伟大的母亲,他照顾这位有福之人的晚年,相信马利亚对约翰的信仰及他对主的认识必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她也必定提供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数据给约翰,使得他能详细真实地描绘这位救主。我们的主,一方面向天父完全顺服、全然尽忠,另一方面也向祂肉身的母亲尽人子的本份,使祂在神性或人性中都没有亏欠、无可指摘。
默想
1.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时,做了一件奇妙的事,就是将母亲托付给祂所爱的门徒。十架底下,主说:「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这是何等的爱和怜悯。那位万有之先就有的主,竟然顾念祂肉身的母亲和祂所爱的门徒,将他们摆在一起,好让他们互相扶持和照顾。亲爱的,其实主是顾念一切的,祂也必顾念你一切的需要,放心交托祂。
2.约翰受托照顾马利亚,好像主将所爱的母亲交托所爱的门徒,其实主也将约翰交在马利亚手中,在后来的年岁中,他们必定有极美的属灵交通和飨宴。信徒阿!在教会中,我们也需要有更多的约翰和马利亚。
苦难的金言
1.四周遭患难之地是上帝所设立的信心学校,在那里我们受到信心的训练。──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2.野地里有新鲜的露珠,有清洁的空气,让我们退到那里去呼吸罢!──Andrew Bonar
苦难的经文
1.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四15)
2.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3.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是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拯救,这是我们在黑暗痛苦中可支取的应许。虽然我们软弱无力、我们忧伤哀哭、我们面临绝境,但祢必赐下祢的能力、祢的安慰、祢的拯救,我们要时刻仰望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
载自<<读经日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