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看旧约历代志下五章十一至十四节所载,当时圣殿建成,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洁,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众子众弟兄都穿细麻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o……说耶和华本为善,它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这一段记载,充分地描绘了圣乐的伟大,也是衡量是否真正圣乐的标准,此情此景,哪裏有甚么自娱自乐的成分?完全是一种无私的崇敬和奉献。 我们再从启示录中看到将来在天国的十四万四千人歌颂神的情景(启14:1-7),这种新歌的歌唱也绝不是一种感官的自娱自乐,而是r群众在天上大声说,哈利路亚,救恩荣耀、权能,都图乎我们的神』,这才是圣乐的真正目的和作用,也是圣乐的唯一标准。 同时圣乐是与教会和教会礼仪有密切的关系,而礼仪又与教会及崇拜有密切的关系。神是无所不在的,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敬拜神,但神却更喜爱它的子女在圣殿中敬拜他。因此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时,就有会幕的建立,大卫和所罗门也按照神的吩咐建造了圣殿,又在圣殿中,派立了祭司,在祭司中又安排了专门歌唱和掌管乐器的祭司。这就说明了有教会存在的必要,同时也必须有专门从事圣乐工作者的必要。神是喜爱它的子女在圣殿中敬拜它,颂扬他,人们在自己家裹可以敬拜神,但那不是教会,正如保罗在可林多前书12:12中所说的: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只有肢体结合在一起时,才是一个身子,保罗特别在林前12:28中所说的,神在教会中所设立的各种专职的工作者,这才是教会,那么圣乐工作者在教会中特有的作用就是荣神益人,不然你的感谢固然是好,无奈不能造就别人(林前14:17),就毫无作用。基督徒奉耶稣的名聚集在一起,在它的圣殿中敬拜他,这是神所喜悦的,所以耶稣引用经上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路19:46),教会是敬拜神的中心。因此有了教会必然有崇拜的礼仪,有了礼仪才有分门别类的祭司,也必然有专门负责圣乐的工作者,他们唯一任务就是荣耀神,造就信徒,圣乐的性质和功能也就十分明确了。它是极为崇高、无私而庄严的;我们既明确了圣乐的性质和功能,就给我们确立了一个圣乐的要求和标准,给我一个选择好的圣乐的标准圣乐是一种无私奉献,而不是一种感官上的满足和自娱,我看这个标准,就给予我们今後思想甚么是荣神、造就信徒的圣乐的有力依据。 再者,从审美的层次上看,真正的圣乐与流行倾向的『圣乐』,也有高低之分。那些以感官自娱为主的音乐,只具有浅层次的审美价值,而真正的圣乐的审美应是深层次的对神性美的体验和领悟,也即保罗所言:我们不但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只有用悟性歌唱,用心灵去追求,才能达到一种审美的超越,而实现对神本体的审美观照,达到一种审美的极境。这也就是我国先秦老庄美学中所谓的大美』,也即对自然无为的『道』本体的审美观照,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审美,因而是一种最高的、绝对的美。基督教圣乐以颂赞为祭,在审美上也应把握这种『大美』的审美极境,才能真正感应神性的伟大,而进入至美至乐的最高审美境界。使人神同一,实现荣神益人。而这种审美境界是流行音乐所无法企及的。 圣乐的流行化使得圣乐的审美层次愈趋浅薄,一时追求感官的愉悦,而离悟性的歌唱愈来愈远,因此与神的伟大也愈来愈疏远,似乎与神处於平等地位,也就愈加背离了圣乐荣神益人的主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24 09:33 , Processed in 0.0544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