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关于基督教圣乐路向问题的浅见

2011-5-7 13:10| 发布者: Q蛋| 查看: 7096| 评论: 0|原作者: 马革顺

摘要: 基督教圣乐的传统源辽流长,它是随着教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美的,最初的圣乐如希腊圣诗、拉丁圣诗,属於单旋律的安波罗修圣ffi(AmbrosianChant),贵鈎利ffi(Gregorianchant)而发展到多声部的复调作品,又经马丁路德 ...
    基督教圣乐的传统源辽流长,它是随着教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美的,最初的圣乐如希腊圣诗、拉丁圣诗,属於单旋律的安波罗修圣ffi(AmbrosianChant),贵鈎利ffi(Gregorianchant)而发展到多声部的复调作品,又经马丁路德的倡议,圣乐从由神职人员专司而成为与会众共同歌唱的德国圣诗,由此扩展到英国圣诗、美国圣诗、福音诗歌等。随着各国各民族圣乐的发展、丰富,福音的传播更为广泛,深入人心。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时代的圣乐中许多优秀作品,成为不朽的经典著作,而被人仟吁恒久地咏唱流传。这些圣乐的瑰宝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与作品所表建的深厚的神学内涵,完美的结合。通过演唱弘扬了圣道;救世主的伟大被传颂,被赞美,被感恩,使信徒内心得着平安、喜乐与慰藉,促使神与人的合一。由此可见,圣乐的性质是r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13:15),以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3:16),那就应是一种完整的奉献,而绝不能有任何杂念;应以无残疾,无瑕疵的祭品来奉献的。也因此圣乐应是以极其庄严神圣,虔敬的心情,以及力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赞颂至善至美的神,达到r荣神益人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圣乐的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无疑也要不断创新、变化、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圣乐r荣神益人』的主旨是必须坚守的,这是圣乐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然而今天,这神圣的使命正面临一种挑战和考验。由於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潮水般的冲击,教会的音乐崇拜中出现了世俗化,流行化的倾向,不少青年人热衷於用流行音乐来改造圣乐,以致在教堂裹响彻了音调轻盈,浮躁,节奏强烈刺激,追求感官自娱,而缺乏虔敬奉献心情与崇拜气氛极不协调的r圣乐。且这种倾向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教会的许多有责任心的圣乐工作者不无忧虑,都在认真思考圣乐何去何从的问题。

 笔者是教会中的一个平信徒;是教会中的一个圣乐义务工作者,对於圣乐没有作过专门研究;只是凭着对主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圣乐事工。所以对於圣乐的流行化倾向,也是藉着自己的责任心来表明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以感官自娱为主的圣乐,是与传统圣乐荣神益人的主旨相悖的,因此不应在正式崇拜中采用,为了论证上述观点,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圣乐在历史上历来只有雅俗之分、等级之分的,例如:神剧,完全是一种以宗教为题材的圣乐作品。但在当时它是与世俗的r歌剧』相并行,所以只能在演唱及演讲厅Omtohum这种建筑中举行,而不能在圣堂中演,因此神剧也就命名为OmtOhO。可见真正的圣乐是极其纯洁,崇高,庄重的。必须有合乎敬拜感情与气氛,而不应有任何自娱和自乐的色彩,当然有不少神剧的内容是符合圣乐的标准。日後在欧洲特别在美国对此有所放宽。这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十五节教导我们r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目的是为了r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14:12)倘若音乐追求自娱自乐,则必然淡薄了对神的敬拜心情,也忽略了造就人的功能,那就背离了荣神益人的主旨而不足取。

123下一页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23 21:58 , Processed in 0.0524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