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从前…领他们到神的殿里……」 诗42:4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忠心事主25年的牧者,曾因为挚友离世而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在同一周内,他20岁的女儿躺卧在专科医院内,未能确诊病情。在探望女儿的途中,他考虑过停下来,顺道去安慰一位临终的妇人。可是,他心想∶「我怎能说出带有盼望的话呢?我连自己是否相信这些话,也不肯定。」诗篇42篇描述了这种灵命失落的状态,当时......
-----------------------------------------------------------------------------------
迷失
读经: 诗篇 42
「我从前…领他们到神的殿里……」 诗42:4
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忠心事主25年的牧者,曾因为挚友离世而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在同一周内,他20岁的女儿躺卧在专科医院内,未能确诊病情。在探望女儿的途中,他考虑过停下来,顺道去安慰一位临终的妇人。可是,他心想∶「我怎能说出带有盼望的话呢?我连自己是否相信这些话,也不肯定。」
诗篇42篇描述了这种灵命失落的状态,当时诗人失去了他属灵的导航系统。他曾经非常亲近神,曾经体验过一个活泼的属灵生命,曾经知道如何寻找神,曾经教导人认识神。但现在,神好像离他而去了,而且没有留下可以联络的地址。
诗篇的祷告,不是在教会门外提出质疑,而是在信徒群体中表达我们的疑惑。诗人说∶「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然后,他告诉自己∶「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作者甚至勇敢地向耶和华宣称∶「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记念你。」
当我们感到困惑时,用诗篇来祷告可以令我们不致惊惶失惜。耶稣曾经问一位儿子患病的父亲∶「你信我吗?」那位绝望疲乏的父亲真诚地回答∶「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马可福音9:24)
祷告
「神阿,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主啊,求祢帮助我对祢心存盼望,并且颂赞祢∶「我的救主,我的神。」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长沙枪击案是否打醒了我们?
1月10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长沙市晚报大道君逸山水酒店附近发生一起枪击案,一人面部中枪,一人被砖头砸中头部,生死暂时不明。据报道,该枪击事件因债务纠纷引起。因债务问题而引发枪击案,这类事件在南宁刚刚发生过一起。8月19日凌晨,南宁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遭枪击死亡。事发后警方于20日晚间通报称,该男子系陷入债务纠纷与他人斗殴,被他人用自制枪支打伤致死。
这一事件再次折射出当今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心态。我国今年已发生多起枪击案,而引起这些悲剧的原因大多不是非常重大的事件,有些甚至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不少人已经失去了耐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变得因为一件小事就可以大动干戈,甚至制造出持枪杀人的悲剧。
国内外枪声不断!
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国内国外有多起枪击案的报道。3月31日下午,湖南邵东县城发生一起枪击案,黑田铺乡29岁的黄某被另外3名男子当街追杀,中枪身亡。而事件起因仅是黄杰希在与游戏室老板发生口角。4月3日凌晨,邵东县再次发生枪击案,一名8岁男童被当街射中,死于送往医院的途中。8月10日上午,重庆一银行旁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在国内多地发生枪击案的同时,国际上四处也都响着枪声。3月19日,法国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也导致3名儿童1名成人死亡,法全国学校曾于上月20日为之默哀。4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一所大学发生枪击事件,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伤。7月17日,美国再次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17人受伤。而7月16日,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一大型聚会上发生恶性枪击案,造成至少2人死亡。10月21日,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名45岁的黑人男子在妻子工作的美容院制造了一起枪击案,造成至少3人死亡、4人受伤。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的一所小学发生枪击案,共造成28人丧生,其中包括20名10岁以下的儿童……
枪击案的背后的背后……
一个个孤立的事件看似没有关联,但是却折射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深刻问题。我们在关注这类事件并为之感到悲愤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其背后所揭露的问题。
杀人的想法来自于心中的恨。正如耶稣在“登山宝训”里面讲到杀人时,突然话题一转,不再谈杀人的问题,而直指人们心中的“怒气”。“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
人们心中的怒气和私欲滋生了杀人的想法,如果心中私欲、仇恨和怒气得不到正确的管理和化解,杀人的事情还可能继续发生。因此人们心中扭曲的感情需要得到正确的解释和管理,人的内心更需要得到医治和释放。
这些事件看似孤立,却恰恰反映出广泛存在于人们中间的、隐藏于生活深处的共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内心的建造,以致即使发生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变得感情冲动,失去调节内心情感的能力,从而在冲动之下酿成悲剧。
我们需要重视心灵的健康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圣经·箴言》4章23节)。”查看这些枪击案件,贪心和仇恨是造成这些悲剧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人们内心积留的痛苦和伤害,并由此引起的报复行为,而这些因素,都是首先从内心开始的。
这些事件无疑向我们揭示着一个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内心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失去最基本的调解感情的能力。当一个人任凭自己的欲望发展下去的时候,可能还会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事件。
南宁枪击案所造成的悲剧,并非仅仅发生在南宁,也并非仅仅以枪击案的形式在发生着,也许正以其他的方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的身上,只是我们还没有做到动枪的程度而已。
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需要以更加强健的内心去面对。
暴力文化何时息?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枪击案,哪里的枪声都令我们为之一“振”,转而则是无限的悲痛。在我们给处在痛苦中的人们报以深深的同情和怜悯时,也不得不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没有暴力的梦想离我们还有多远?是我们在远离和平,还是和平在远离我们?
暴力和可能源自曾经受到的伤痛,而这样的伤痛没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也让我们思考,在物质文明以高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内心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失去了最基本的调解情感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从各个方面而来的压力,从日常生活而来的压抑,这些都导致我们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致我们对自己心灵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 白,人们的内心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当仇恨进入心中之后,不能有效的管理,失去最基本的分辨的能力,任凭自己的欲望发展下去,这样的悲剧很难避 免。开始只是给自己带来伤害,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之中;进一步发展,就会把这一痛苦转嫁给他人。
若是人们内心所积留的痛苦和伤害得不到抚平和医治,人们的心灵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我们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外在的物质生活,忽视心灵健康的重要性,这样的悲剧仍可能难以避免,在加利福尼亚、在美国、在世界各地。
诚然,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人们的内心却变得非常的空洞而无内涵,人们的追求变得非常物质而失去力量,人们的生活变得相当肤浅而没有深度。
假如我们生活的焦点得不到转移,我们内心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暴力事件可能会再一次发生,和平可能将成为无限期的梦想。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 1月13日
经节: ...没有人的时候,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 (马可福音四章34节)
人生宜向前看,不宜向后看。只要展望将来,这就是你得冠冕的秘诀。这也是前人历经沧桑所累积到的结论。
无论是忧是喜,无论是行是止,暂时的休息也好,不断的奋斗也好,我们都能确定所做的事都必然会有结果。
我们常常只不过窥见一小部份,就以为全盘了解神的计画。坦白说,「等待」跟「信赖」往往是人生最后才学会的功课。
崇高的加利利的基督啊!
这是我对你的信心,
无论我处在任何处境,
你都先经历过了,
即使是在令人迷惑的小径
或在阴霾的狂风中,
你都领教过了。
─福利曼
主啊,我们跟你一起走上永恒路,欢唱永不疲乏的乐歌;这歌绝不似婴孩饮泣,而是像天使在穹苍中吟唱,永恒回荡天际。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神的话语能对症下药
经节: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希伯来书四章12节)
神的话是否曾经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当你读经时,是否有些经文让你的心里过不去?你是否发觉自己听道时,经文似乎针对着你?若是如此,你正经历一件真实的经验,就是神的话语是活的。神知道你的心思意念,审查你的动机。神对你说话一定有目的。神知道你的心,祂知道你需要什么,才能让你的生命与基督的生命一致。如果你的口舌犯罪,神的话语会强调舌头。如果你记恨他人,神的话将使你面对祂饶恕的准则。如果骄傲是你的生命的营垒,神的话语会让你看到谦卑。无论你需要对付自己任何一种罪,你会发现神的话语正向你揭示这个弱点。回避聆听神对你说话,能使你逃避被判罪不安的感觉。你也许可以忽视读经,远远避开被管教的场所。你也许可以回避那些会提醒你圣经真理的人。然而,最好的回应是祷告,就像诗人所说:「神啊,求?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诗篇一三九:23)让神的话语指出你的罪与不纯洁,并且用水借着道,完全地洗净你的罪(以弗所书五:26)。总要借着神的话,将你的生活与神向你特意说的话连结起来。神的话句句都要当真,要知道神的话语可以鉴察你的心思意念。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1月13日
经节: 『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罗八章三十七节)
得胜有余!得胜有余并不是仅仅得胜,乃是得胜到一个地步非但不输,而且还攻陷敌阵,掳掠战利品。我们如何可以『得胜有余』呢? 『得胜有余』必须在一个受试炼、逼迫的处境中,方能得到。所有的试炼都是绝对必需的,试炼可以使我们的灵命坚固。这好比磁器上的画,必须经过火烧,才能永久存留;也像山岭上的香柏木,必须经过疾风的摇动,才会扎根更深。我们所遭遇的属灵战争,实在是一种变相的祝福;我们的大仇敌撒但,原是被利用来训练我们,为要我们得最后胜利的。相传古时弗利家(Phrygia)民族,每次战胜仇敌后,总把敌人的血吸尽,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把敌人的体力和胆量加进自己的身体中去。不错,胜一次试炼,就是倍一次我们属灵的力量。因此,以后我们不只能胜仇敌,而且还能掳掠他们,使他们站在我们的战线上替我们争战。以赛亚说:『他们要向西飞,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一同掳掠东方人,伸手按住以东和摩押;亚扪人也必顺服他们』(赛十一章十四节)。非利士人是他们的敌人,但是他们不只能战胜非利士人,而且还能骑在与他们不两立的敌人肩上一同掳掠别人。正好像聪明的水手能利用大风的推动来前进一样;所以在我们属灵的生命中许多不利的逆境,因着那加给我们恩典和力量的,都是使我们进入更深、更完全的机会。我们巴不得能和保罗一样说:『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腓一章十二节)。 --译自更丰盛的生命(Life More Adundantly)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七25)
如果主时时关心自己所承受的大苦难,祂怎能承担别人的重担呢?但祂没有这样。相反的,祂终日都为别人的疾苦奔波劳碌,仿佛祂没有属于自己的重担似的。因着怜恤众人,祂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仿佛除此之外,祂无事可做似的。而且祂也不只是怜恤与祂同时代的人而已,祂对此时此地的我们,照样也充满同样深厚的怜悯。也许你常常觉得没有人关心你。在这种时候,你的重担似乎特别难以忍受,而属世的朋友也都爱莫能助或无法体谅你的苦衷。
然而你身边有一位朋友,随时愿意替你背负重担。祂虽坐在高天的宝座上,然而祂肯降尊纾贵,视你为祂至亲至爱的朋友,真切地关心你的福祉。当你处困境时,祂与你感同身受!会立刻来到你身边扶持你。求告祂吧,祂长远活着。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神愿意祝福你所作的工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
箴言16∶3
神愿意参与你所有计画、为你一切决定咨询,并荣耀你生命每一个层面。倘若你也愿意,你的计画定能实现,所种的必得结果。
如果有人告诉你神只关注事工或你的灵命,请抓紧这应许∶“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6)。听到吗?神看重你一切所行的事!
摩西对神的子民说∶“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指能力、启示、主意和技能)是他给你的”(申命记8∶18)。试想,神对你的生意、事业以至整个生命定下主意有多好!神的主意总是叫人意想不到的。更重要的是,那位赐“白热灯”给爱迪生、启示弗雷明如何从一块发霉的面包中提取“盘尼西林”的神,也愿意成为你的神、你的天父!如果你愿意挪出时间,他还愿意跟你促膝谈心哩!
你今天有跟他谈谈吗?
一薰一莸
黃瑞西牧师著
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 (林后6:14~15)
春秋时,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先用龟卜一下,结果不吉利,改用蓍草的筮法,结果却是吉利的。献公说:「那就依筮吧。」卜人说:「不可,因为卜辞上说: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意思是说献公专心爱骊姬太过份了,必将改变他原来爱太子的本心。献公原已有三个好儿子,即太子、重耳及夷吾;专宠骊姬的结果,便会使他舍弃原有的爱心,将从前的爱子疏远,而爱骊姬那一群人。这样,一群好人和一群坏人是不能相安的,即使经过十年之久,那臭气仍然除不清。当时献公一心爱着骊姬,所以拒绝了卜人的劝告,立骊姬为夫人。后来,晋国一直在不安的政局下过了十年,和卜辞说的话竟成了一种巧合。这故事见于「左传」。
「一薰一莸」,意即一香一臭,犹如一美一恶、一好一坏,绝不相同,不能相提并论。
【灵训】
圣经中强调两分法,没有骑墙、脚踏二船之途。例如:两条门路、两种果树、两等根基、属灵与属肉体,属天与属地等。我们只能择其一,因为两者并不相容。
雅各书4:4说:「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这里所指的世俗乃指世俗的风俗习惯与信仰而言。也是指撒但所掌握的权势而说的。所谓世界代表了敌基督的总体力量。所以说与世界为友,就等于与神为敌。爱神的心与爱世界的心,不能兼而有之,使徒约翰凭他多年信心的体验,清楚地告诉我们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
基督和撒但,光明和黑暗,是绝不相通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思想、信仰、价值观也迥不相同,两者可说是「一薰一莸」了。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要遍传福音
黃瑞西牧师著
From Greenland’s Icy Mountains
Reginald Heber, 1783-1826
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
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太9:37-38)
传福音是基督徒的天职,是每一个信徒的责任。耶稣对所有的门徒说:「父怎样差遣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人们。」主耶稣顺服父神的命令,被父差遣钉十字架,完成了救恩。我们亦当顺服主耶稣,受差遣把福音传遍天下。
「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耶稣所看见的是人内心的空虚,彷徨无依、被世界之神弄瞎了眼,陷在黑暗里的光景。我们所看见的往往是人的外表,似乎一样都不缺(启3:17)。求神给我人们属灵的眼睛,看见主所看见的—人人需要救恩。更求主差派我们去收割已发白的庄稼。
这首由Reginald Heber 写于1819年的圣诗,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差传诗歌。他被列为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的名作家,虽只作了57首圣诗,但每一首至今仍广泛被使用,真是罕有之奇才。
在其牧会期间,一直有强烈的宣教心。其作品影响当代更正教注重宣教。 1822年其热爱宣教之心终获付诸行动—被差派到印度,出任Calcutta 的主教。尽忠事主三年之后,因身体软弱,不幸英年早逝,死于43岁之年。
此诗来源乃1819年当Heber 在Wrexham Vicarage 探视岳父时,被请求为下主日的差传崇拜写首诗而作的。据说,经数​​分钟的默祷,这首「要遍传福音」之圣诗立即诞生了。
1. 从格陵兰冰雪山到印度珊瑚岸,从赤道南广洋处,肥美海岛千万;
许多城市和农庄,无数茂林花壤,都闻有人声呼唤,求解罪恶锁链。
2. 到处花木飘阵香,暖风滋花终年,风光秀丽堪夸美,惟人邪恶不堪﹗
天父丰盛的恩德,纵然广施人间,世人仍旧是蒙昧,反去敬拜偶像。
3. 我等既得真智慧,福音光亮心眼,应将生命的恩光,照亮昏暗人间﹗
“救恩﹗救恩快来享﹗”遍传这快乐声,直到普天下万民,认识基督尊名。
*只有两类信徒:一种是不能传讲耶稣,一种是不能不说。 ── 密勒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鬼计多端
叶明翰牧师
千百年来,我们在〈红〉的民俗中打滚,但真正有谁知道,〈红〉的意义呢?难道〈红〉只代表吉祥、好运、避邪吗?多数的乡亲确信〈红〉具有威力,不仅是一种表徵,而是有驱邪压煞的作用。不然乡亲就不会那麽在意了,就是因为他们认定〈红〉有避邪的功效。
为什麽乡亲们会这样谨守民俗禁忌不敢违背,是因为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叫人不敢不信。当人用尽一切的智慧与方法,仍然不能改善所遭遇的困境,无法解决身心的痛苦时,潜意识裡往往会想,是不是来自超自然的力量(鬼神)的干扰与伤害?因此,产生了许多自圆其说的解释,如灵魂受苦、魂离人体、中邪、运气不好、触犯禁忌、风水不好、被人诅咒、被鬼附身、犯冲、相剋、犯煞等等。那麽,要处理这样的问题,只好用传统的民俗禁忌,加上民间宗教的仪式,以压煞,驱邪等,来与病魔一博生死。
当人越怕失去平安,撒旦就製造更多的事端,让人不平安,好叫人自动来投向牠,进入牠的掌控。民间祭拜鬼神的规矩礼仪非常複杂,拜每一位神明的日子、时间、方向、祭品、摆设、烧的金银纸等都不同,不能弄乱搞错。
在祭神的礼仪上若疏忽犯错,会遭来神明非常严重的谴责与惩罚,给全家遭来厄运,轻一点的是生病、赔钱、事业不顺利,严重的话,还会煞死人。这是民间一般人流传下来的经验,谁敢说不信呢?小时候,常听大人警告小孩,不可以用指头指神明,这要犯大忌,犯不敬之罪,神明会生气,神明一生气大家就遭殃了。有时小孩懵懂无知,犯到神明,晚上就发高烧,老祖母和妈妈就要赶紧赔罪去,向神明说好话,用牲礼来讨好牠。
事实上,民俗禁忌、巫术、术数等,是撒旦用来辖制人的一个管道。它已成为一股很大的力量,深深的在影响我们的社会,牵制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
民间习俗和禁忌,能传衍千年历久不衰,让民间百姓信守不渝,我们不可忽视这股来自隐密处的黑暗权势。其实,撒旦能显灵来指点人的迷津,治病,给人获得财利。牠以此为饵来迷惑人心,扩展牠的势力。但不可忽略的是,跟随撒旦的结果,到底会怎麽样呢?
有位妇人被丈夫遗弃之后,成为乩童,进而受撒旦的控制利用,虽然撒旦也让她得了不少的名气和财富,但撒旦终究还是不放过她,不让她过平静正常的生活,害她几度被送往精神病院。她甚至以自杀的方式,要来逃避解除邪灵的綑绑和困扰,可见人在撒旦权势下,那种恐惧、不安、痛苦的生活是何等可怕。事实上,撒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人在恐惧中来归顺牠,受牠的控制,小心别上当。
你可以这样祷告(祷告就是与上帝说话):
「亲爱的上帝,感谢您将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耶稣--救主的意思)(基督--君主的意思)赐给我,且为我死在十字架上,又为我复活。救主耶稣啊!我需要您,现在我打开心门,接受您作我的救主,求您赦免我在生命中所犯的许多错,许多罪,并担当我旧命运所带来的咒诅。现在求赐给我新生命与新的命运,使我成为上帝的儿女。奉耶稣的圣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谈运说命辟邪妙方》 -----------------------------------------------------------------------

《旷野的筵席》12月13日
“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创13:8)
当亚伯兰刚从埃及地——从那一次错误的旅程——回转到迦南地时,神所赐给他的那地,对于他无疑的便显得更加宝贵了!可是,他现在需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新功课,那就是:不要对属于自己的产业,紧握不舍。他也许要据理力争说:“如此珍贵的恩赐,我该付上一切的代价去保有它。”当父神将一些东西赐给我们后,我们岂不也是这样抓牢不肯放手吗?但亚伯拉罕很清楚的看见他必须放弃他所保有的,而将优先权让给他的侄儿罗得,任由罗得选取他所要的一切。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需学习的功课。我们能否信靠神,让祂为我们保管祂所赐给我们的?我们永不可凭着天然的“占有欲”去抓住我们所得的和所有的。神既然赐给你了,祂就是赐给了你!我们不需要挣扎着去保留神所赐的。其实如果我们以患得患失的忧虑心情去维持神的恩赐,那我们就真的可能会失掉它。惟独那些我们可以放心交托给祂的,才能够在实际上真正的成为属于我们的。

《灵命日粮》 1月13日
经文诗歌
读经: 歌罗西书3章15-17节
金句: 「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歌颂神。」(歌罗西书3章16节)
颇受爱戴的圣乐作曲家彼得生(John W. Peterson),擅于创作经文赞美诗歌。我青少年时参加教会诗班,就演唱过他创作的清唱剧「耶稣快来了」。经文选自提摩太后书3章1-2节:「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然后他描写末日时会看到的恐怖景象(2-7节)。他的音乐节拍平稳,让我至今仍记得那段经文。
虽然我们中间有些人很难把经文背下来,但经文诗歌却有助于我们记住经文。若我们分析一些脍炙人口的圣诗及合唱曲,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取材于圣经。因此,我们可以借着音乐加强记忆,把神默示的话存在心里(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比如「打开我的心眼」(以赛亚书6章9-10节;以弗所书1章18 节),或是广为人知的「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诗篇119篇11节,105节),这些诗歌也都取材于圣经。把这些话藏在心中,口中自然就会涌出赞美的诗歌。
无论你的嗓音如何,当你在神面前唱经文诗歌时,在他耳中都是甜美动听的乐音。 CHK
你是神所拣选,
向祂高歌颂赞;
借着诗歌旋律,
述说主行奇事。 Anon.
赞美诗是敬拜者赞美神的馨香之气!
雅各以扫之争
经文:
创世记32-36章 中心思想:
创世记32章 提要
三十二章到三十六章中,阴谋家雅各蜕变为上帝的仆人。离开舅舅拉班之后,雅各对势必将与疏离日久的哥哥以扫重逢,感到十分害怕,但在与以扫团圆之前,他必须先与上帝和好才行。在雅博渡口,他与耶和华的天使较力,雅各坚持要得到祝福才让天使离去,天使向他保证,上帝永远同在,并给他一个新名字-以色列(「与上帝较力」之意),从此雅各就成了跛子。经过一场激动的重逢之后,雅各回到了迦南,在那里上帝重申对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应许-应许他子孙众多,同时也要赐他们一个新的国家。 第32章 | 第33章 | 第34章 | 第35章 | 第36章 | 与上帝相遇 | 与以扫重逢 | 为底拿复仇 | 重返伯特利 | 细数以扫后裔 | 雅各与上帝及兄长合好 | 雅各再奉献自己 |
每日与主同行
成为一个富有的基督徒,在上帝的旨意里是否可能?
这个问题一定会惹来亚伯拉罕或雅各一阵暗笑,因为这两个人在他们的时代都是富甲一方的财主,尤其是雅各,很明显的看出是个蒙上帝祝福的人,可以得到庞大的产业,三十二章十节就是他个人的见证:「你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诚实,我一点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如今我却成了两队了。」雅各第一次渡约且河的时候,所有的只是手里的杖和背上的衣服而已,二十年后,却领着两队人马带着上帝全部的祝福回来。
看看上帝给你的一切,上帝使你成功顺利,会下会是要你成为别人的祝福来回报祂呢?如果的确如此,谁是那个上帝带到你生命中的「别人」呢?如果上帝要你想到某人,请把他的名字写在本页的空白处,愿耶稣在使徒行传二十章三十五节的话敦促你在今天就付诸行动吧!
默想
上帝使人成功的时候,注意!
起先雅各一无所有,后来在二十年中积蓄那样庞大的财富,以致于当他回迦南的时候,可以送给哥哥以扫五百八十头牲口作为礼物,而且他的家庭预算丝毫不受影响。
金言
管家是一个一无所有,却负责每一件事的人。 --------------------------------------------------------------------------------
载自<<读经日程>>
--------------------------------------------------------------------------------
但四10-18 我在?上脑中的异象,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大声呼叫说:『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抛散果子!使走兽离开树下,飞鸟躲开树枝。树墩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使他经过七期。这是守望者所发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这是我--尼布甲尼撒王所做的梦。伯提沙撒啊,你要说明这梦的讲解;因为我国中的一切哲士都不能将梦的讲解告诉我,惟独你能,因你里头有圣神的灵。」
尼布甲撒王对但以理能解梦的肯定程度如何?他怎样作这判定呢?
「事工得以步步推进,皆归因于祷告。所以祷告是每个新的得胜之预备,以及一切成功的要诀。」
皮尔逊

祷告能否应验,与人的灵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惟有与神关系密切的人才能认识神,知晓神的心意。他们就按?神的心意祷告,神也喜悦透过这样的祷告来成就祂自己的计划。
「惟独你能」充分表达了尼布甲尼撒王对但以理的信心。明显地,这句话并不是说但以理是全能者,乃是指出他与那位全能的神定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在灵里领悟神自己的启示和心意。这异象既是来自神,就只有属神的人,并与神有亲密相交的人,才能明白这异象的意思,取得这异象的解释,其他的哲士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以理有美好的灵性,也有恒切的祷告操练,他能看见属灵的世界,透视神永恒的计划,洞悉神自己的心意,所以他在世人眼中具有属灵的影响力。今日我们是否像但以理一样,被神的灵充满与拖带,可以让人看见我们的灵性,使人在生命的危机关头下仍能对我们有「惟独你能」的信心呢?
别人对我的灵性有信心吗?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