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有人…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 林前3:1213竹子在头四年看来是没有什么成长的,但在第五年,它便会在60天内增高90呎。那么,你认为竹子是在两个月内生长的,还是在五年内生长的呢? 竹子的成长不会如此突飞猛进的,除非它已储存了多年的养份。同样道理,基督徒有时也会迅速成长,但他的成长是源于之前所建立的......
--------------------------------------------------------------------------------
要更新,就要有这样的根基
读经: 哥林多前书 3:10-15
「若有人…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 林前3:1213
竹子在头四年看来是没有什么成长的,但在第五年,它便会在60天内增高90呎。那么,你认为竹子是在两个月内生长的,还是在五年内生长的呢?
竹子的成长不会如此突飞猛进的,除非它已储存了多年的养份。同样道理,基督徒有时也会迅速成长,但他的成长是源于之前所建立的稳固根基。
若耶稣基督是我们生命的根基,我们也可以参与建造一幢灵命成长的摩天大楼。若我们在年青时立志遵守圣经的教导,便会成为正直的人。当基督在我们的生命中居首位,便会看见灵命成长的果效,尽管可能经过多年才见到这个果效。
今日经文说到「若有人用金、银、宝石在基督的根基上建造」,是指他在生活中,持守坚定的信念和荣耀神的价值观。世上的享乐不能带进坟墓里去,它们终会被烧毁;但在基督这根基上建造的任何事物,都不会被审判之火毁灭。
因此,要以永恒的价值,如信、望、爱,在基督已作成的工上建造根基。即使没有实时果效,也不要灰心,因为成长终必来临,这是神的应许。
祷告
父啊,感谢祢赐下基督已作成的工这个稳固的根基,求祢帮助我们以信、望、爱、赦免、复和等建造坚固的根基。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
日本前晚强震五次 恐慌中需寻找上帝同在的平安
基督时报 郑欣荣
3月14日晚18点以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连续发生5次里氏6级以上地震,东京有明显震感。目前尚无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附近核电站及核燃料处理设施均未发生异常。
但是连续5次强震发生于“3.11”一周年后,且与去年地震震源迫颇近,且震源逐渐向东京首都圈逼近,引发东京民众恐慌,不少人相信城市直下型地震灾难即将来临。
日本气象厅称,首次地震于当地时间14日晚6时9分发生,震中位于三陆海域,震源深度约10公里。北海道钏路町及青森县八户市等均有强烈震感,宫城、秋田、山形和福岛县等有不同程度震感。
气象厅发出海啸警报,预测约50厘米高的海啸将抵达东北沿岸地区, 日本青森县八户港观测到20厘米高的海啸,八户港观测到20厘米高海啸,北海道襟裳町青森县陆奥市亦观测到10厘米高海啸。不过,日本当局于当地时间14日19时40分解除全部海啸警报,并在20时解除避难指示。这是去年8月19日福岛县海域地震以来,当局首次发出海啸警报。东京成田机场一度短暂封闭。
去年311日本世纪大地震已成日本人心头巨痛。面对灾难频发,人心恐慌,当地教会希望在灾难与恐慌中送去福音,让人体会心灵真正的平安。311地震之际,国际布道家葛福临亦到灾区布道,万人参加四百人现场决志信主。葛培理布道团近日受访时指出,日本人过去对基督教相对较为排斥,但地震后开始变得柔软接纳,
葛福临牧师在采访中还指出,日本灾区在灾后积极重建这些表象之外,“自杀率、疾病与失业率问题仍在浮现”。根据调查,受灾地区20%的民众有失眠与其他精神疾病。他表示,“因此,日本仍充满着痛苦与苦难”。 日本教会希望福音能够安慰痛苦和苦难中的灵魂。
------------------------------------------------- - --------------------
转载自【基督时报】
---------------------------------------------------- -------------------

标 题:3 月 16 日
经 节:他...来到一棵罗腾树下,就坐在那里求死...(列王纪上十九章4节)
请看以利亚!他惊慌失措、痛苦不堪、彻底绝望,怎会这样呢?不久以前,我们看到他在迦密山被数以千计的以色列人所环境,面对仇敌毫无惧色,信心十足地倚靠上帝,击败了众多的巴力信徒。现在他竟然愁容满面,沮丧至极,全然忘记过去的荣耀,畏首畏尾,还求神取走他的性命。神未曾让他失望过,也没有一次任由仇敌胜过他。 神的儿女怎能失望呢?如果我灰心颓丧,还能被信任吗?难道信心不能像镇静剂那样预防灰心失望吗?先知以利亚这回确实错了!全能的神并未离开他,他是不该消沉、不该逃跑、更不该求神取走他的性命。他应当记得神过去如何奇妙的扶持他,他应当抱着一贯的态度依赖神。以利亚所拥有的特权,我们同样也有。在任何情况下,神的儿女都应该完全的、坚定的信靠祂。祂绝不会离开我们太远,也不会忘记施恩给祂的子民,凡祂所应许的都必然成就。难道我们不是一直在祂眷顾之下吗?神既是我们的倚靠,我们还需要有一丝丝的害怕吗?为何我们竟然忧虑不安呢?
─JTW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

标题:圣洁是没有特例的
经节: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 (出埃及记四章24节)
摩西刚刚才收到历史上最伟大的委任书。他要作神的器皿,拯救以色列民,且要领他们到应许之地。他要去领导他们,使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作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十九:6)。然而,摩西自己并没有顺服神所有的命令,他从未为自己的儿子行割礼。摩西忽视神这条命令为时已久,神的反应是预备要击杀摩西。在这里,这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将要被处死刑,然而,他尚未执行神给他的任务呢!摩西不能厚颜地忽视神的命令,同时又被神使用,执行祂的圣工。如果摩西没有马上顺服,他一定会丧命的。摩西学习到,对神而言,圣洁是没有特例的。当神定规给祂的百姓,祂对那些领袖们肯定有同样的要求。神要摩西达到更高层次的圣洁,好使用他去拯救几百万的百姓。神必须在使用摩西带领祂的百姓之前,大大地调整摩西的生命。你是否一面事奉神,却同时忽视神某个命令?你的生活方式是否犹如神对你的不顺服视而不见?你在生活中是否严格地应用神的标准,如同你要求其他人应用在生活中一样?
--------------------------------------------------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 题: 3 月 16 日
经 节:『这事以后,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情……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 』(路五章二十七节,二十八节)
马太的奉献是一个非常的奉献。他是一个税吏,有钱可捞、有势可依。可是主耶稣只说了一声『你跟从我来』,他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这是何等少有的事呢! 主并没有给他更高的职位、更丰的薪水。我们顶愿意舍弃,如果我们能赚得更多。马太却不然。他明知一跟从了这拿撒勒人耶稣,生的功名就此断送,并且还要遭人轻视,可是他情愿跟从耶稣。这是何等难能的事呢! 他跟从主耶稣,就是无形之中承认他已往生活的错误。而且,以前的同伴,不免给他许多难堪嘲骂。可是他并不顾虑这些,他甘心跟从主。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呢!他跟从主后,『为耶稣大摆筵席』(二十九节)。欢欢喜喜的接待他所跟从的主。许多人跟从主是忍痛的、不得已的;许多人跟从主是硬着颈项、咬紧牙关的;许多人跟从主是流泪、叹气的。能够甘心跟从主已是少有;能够乐意跟从主更是罕见。马太不只甘心,且是乐意,这是何等可贵的事呢!主今天仍盼望在我们中间找见马太。 --选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赛五十4)
这段经文乃是有关耶稣基督的预言。“受教者的舌头”,可解释成一个肯操练自己,有学习心志的人。属灵长进的秘诀,就在虚心领受神的教导。我们必须将心思、意志、灵里都向着神大大敞开,随时为属天的启示预备一条通道,好让这启示能透进我们的心怀。当我们年轻开始从事主工时,我们往往自以为已知道一切该知道的属灵知识,因此就固执己见,以至周遭的朋友常常不能与我们沟通不同的意见。
不肯受教,乃是拦阻进步的一大障碍。一个人不肯学习,怎么可能会有进步呢?哦,但愿神能帮助我们脱离这种不肯受教的愚顽心态。但愿我们能透过各种途径,谦卑、毫不迟疑地领受神乐意教导我们的。这样,我们必能在基督的学校里有丰富的收获。
--------------------------------------------------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道成肉身 作者:查思博牧师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约翰福音1∶14
耶稣不仅口传,更是身传;他不单传扬爱,更身体力行∶给饥饿的人饱足,照顾患病的人,扶起跌倒的人。耶稣不单在主日才这样作,就连星期一至六他也是道成肉身。
耶稣也宣讲宽恕的信息,于是就宽恕鞭打和钉他在十字架上的人;他又给税吏马太一个机会写下马太福音这卷书,多么奇妙的爱!至于约翰网不到鱼、事业走下坡,对耶稣来说也不算什么,因为每个与主同行的失败者也有机会成功。他们都领受同一个指示∶“跟从我。”
在属灵争战的层面上,耶稣有四分之一的精力是用在敌挡魔鬼和赶鬼的工作上。天还未亮他就祷告,甚至常常通宵达旦;请细想,耶稣所作的不就充份表现出道成肉身这真理吗?
现在是时候跳出神学理论的框框,道必须在你的家里、办工室,甚至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肉身。
行动才是最实际,人们最想看到的不是你,而是主耶稣。
自嘲自解
黃瑞西牧師
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罗1:22)
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过葡萄架下,它看见一串串成熟的葡萄从架上垂下来,心想:「这葡萄这么熟,一定很好吃,味道一定又甜又新鲜,可能比枣儿可口。」它越想越爱吃,于是纵身一跳,想摘下一些葡萄来吃,可是因为葡萄的架子很高,它摘不到;再纵身一跳,仍然摘不到。它试了好几处,都摘不到一颗葡萄,弄得疲乏极了,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狐狸摘不到葡萄,一路上便自言自语地说:「那葡萄一定很酸,没有什么好吃的。」其实狐狸很想吃葡萄而摘不到,才这样自我安慰一番罢了。
后来的人,凡是看到人家做了,自己不能达到目的,遭遇了失败之后,没有尽力去争取,只作着自我安慰的,就叫做「自嘲自解」。
【灵训】
灵命要成长,不是单单知识方面强就可以达到的,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实际加以应用和操练。彼得劝勉信徒说:「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知识和恩典是要平衡的,齐头并进。
有些很会「听道」的信徒,常跟随「名嘴」到处跑,一闻何处有「名议员」开特会,必趋之若骛,不容错过。自己以为「如鹿渴慕溪水」,听道愈多,就以为愈属灵,结果造成骄傲。记得雅各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畏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以为听道听多了就是属灵,那是自欺,听道和行道必须兼顾才合经训。
人常自嘲自解,为自己的失败或懒惰找理由、借口予以掩饰。例如教会不增长,就自我安慰说:「我们是重质不重量。」星期日不去聚会,跑去访友逛街游乐,就自解说:「神是看内心的,不重形式。」吝于奉献金钱,就自我辩护说:「我心已奉献了,何况神悦纳寡妇两个小钱,只要捐得乐意就好,不有乎多少!」以上这些似是而非的谬论就是信徒灵命成长的绊脚石。
-------------------------------------------------- ------------------------------
摘自《366中国成语典考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

《旷野的筵席》 3月16日
「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
如果神预定和安排的计划要获得成就,那么,祂借着天使向马利亚所说那活泼的话语,就必须先在她身上得着自由的通路。神一说话,马利亚的信心就响应,因而神迹便实现了。但可怜得很,我们许多人以为只要信仰纯正,并在心思里无条件赞同真理的话,就感到已经够了。可是,除非真理在我们的深处产生果效,不然,无论是赞同或不赞同,事实上可能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有当真理开始在人的生命里产生重大而又改变的工作时,区别才会显现。人若有大量的圣经知识,而仍缺少真理作工的内在经历,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要在神伟大的计划中给神使用,基要的原则乃是:当神的话一临到我们个人身上时,我们不仅以头脑,更要以内心来响应。我们是否能像马利亚那样祷告来回答神呢?
人生重担几時了?
林宜春
报上记载,现在台湾也有许多肾脏病人,像欧美那些有钱人一样,到大陆、非洲、印度等落后地区,向活人买「肾脏」。由这件事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总是喜欢活,希望活,想尽办法也要活下去。人的本性不愿意死,甚至是惧怕「死」,因为不知道死后将往哪里去。可是,根据一项统计,台湾地区每年约有四千多人的死因是--自杀。为什么呢?我发现古人的一句话,很适合来形容他们--「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一个人如果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欢喜快乐的事;相反的,每天却要背负很多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日,痛苦的活下去,当然,他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更多的人,虽然没有自杀的行动,却常有自杀的念头。他们并不是没有勇气自杀,只是觉得有责任继续活下去。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为了父母,不愿让父母伤心难过;有些人是为了儿女,不愿让儿女没有依靠,所以继续背负痛苦的重担,勉强自己活下去。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人生在世,因为没有和创造世人的神,有正常的生命连结,所以在魔鬼的辖制之下,必须背负许多重担。有时是事业的重担,有些人事业面临危机,周转不灵,甚至必须向高利吸血鬼(地下钱庄)借贷;有时是感情的重担,所爱的人移情别恋;或是疾病的重担,遍寻良医、吃遍各方良药,病仍不得医治;或是家庭破碎的重担、夫妻感情不睦;或是学业的重担,也曾有人受不了学业的压力而自杀,或是精神错乱… …人世间,真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重担。
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要我们和这个源头接连上,我们心头的重担,便得卸下。我们便得着力量,得以轻省的生活。神的儿子--耶稣,为了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辖制,亲自来到这世上,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日复活,升天,回到祂荣耀的宝坐。只要我们来相信祂,祂便能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辖制,让我们心中有喜乐、有平安,你就不会再觉得「生有何欢?死又何惧?」了。相反的,你会觉得生命多么美好,多么有意义!你也会像我一样,学习诗人来歌颂神,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圣经,诗篇十六篇11节)
朋友,你也可以接上生命的源头,在这个世上得享安息,拥有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福乐。你可以这样祷告:「天父上帝,谢谢你赐给我救主耶稣基督,我相信祂是你的儿子,并且为我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我的罪得赦免以后,你就赐给我平安和喜乐。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

《灵命日粮》 3月16日
大起大落
读经: 马太福音21章1-11节
金句: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马太福音21章5节)
主耶稣把欢庆的气氛搞砸了。星期日,祂像一位得胜的君王进入耶路撒冷,众人大声呼喊:「和散那!」挥舞着棕树枝欢迎祂,这位医治者、赐人大智慧者到了,众人都崇敬荣耀祂。
那周出了什么差错?是什么把「和散那」变成了「钉他十字架」?主耶稣说了众人不愿听的话时,情况就开始恶化了。我们来看看祂做了什么。祂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马太福音21章12节)。祂说税吏和娼妓要比那些看似虔诚的人先进神的国(21章31节)。祂告诉人们要纳税(22章21节)。在这之后,祂宣告宗教领袖有一连串的祸事:「你们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23章13-31节)。
这正是主耶稣,公义的救主,唯一完全的人,是神成了肉身。祂不是在城里跟人比声望,祂的任务是宣扬真理施行救恩,这使祂付上生命的代价。
让我们思想主耶稣在耶路撒冷这大起大落的一周,并称颂祂的完全和慈爱,这爱让祂走上十字架。 JDB
耶稣你是我公义,
是你为我把罪担;
让神永驻我心田,
你死带来真平安。 Anon.
神的慈爱从主耶稣的钉痕手流出。
耳聋舌结之人的苦难-指头探他、唾沫抹他
经文:
可七31~37
钥节:
耶稣领他离开家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罢」。(可七33,34)
参考经文:
诗八一13;来三2
提要
主的医治并非一成不变,祂总是按着对方的需要,量着他们的信心,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治疗。这是出于祂对世人的怜悯与关怀,总是用人所能了解的方式和态度,接纳人的软弱和不足。当耶稣从推罗西顿回来时,绕道低加波利来到加利利,有许多病患闻声而来,恳求主的医治,主也都医治了他们。(太十五30)但在众多求治者中,马可特别记载这位被带到主面前耳聋舌结的人,并且描述了主医治他的整个过程,想必有其独特的理由。「耳聋舌结(kophos mogilalos)」,原文是耳朵听不见,讲话有困难的意思。虽然,主只需要一句话,他就能得医治,但主却费了极大的工夫,来帮助他建立信心和盼望(可七33~34)。亲爱的,我们只要肯就近主,将我们的艰困和不能带到祂面前,恳求祂,就必蒙主的怜悯和帮助。
主对他的治疗,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1)耶稣将他带离群众。主单独与他相会,导引他心中的信心和盼望。信徒若能学会在安静中与主单独相会,是极大的恩典。(2)因为他听不见,主用指头探入他的耳朵里,这细微的动作,显示主的体谅和慈怜。如同主触摸瞎子的眼,藉此让他能体会主的爱,来唤起他的信心和盼望。(3)主将唾沫抹在他的舌头上,表达主超自然的能力降临在他身上,让他接受主大能的膏抹。(4)接着主「望天叹息」。祂望天是对耳聋者的一个标记,显示祂医治的能力是由天而来,祂叹息是对迷失受苦的人类,发出深切的怜悯同情。(5)最后主说:「以法大!(Ephphatha)」意思是「开了吧!(Be opened)」主的大能一发出,这人立刻得着释放,先是耳朵开了,能听到声音,接着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何等奇妙!主的每个动作背后,都彰显出主细微的怜悯和大爱,主在每位儿女身上也是如此,祂在乎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祂关心我们所受的一切苦难。
默想
1.在信徒的苦难中,主会按着各人信心的大小来帮助。因祂应许:「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不错,主必赐下够用的恩典,给祂受苦的孩子。
2.在苦难中,我们有时也会患了「耳聋舌结」的疾病,耳朵发沉,舌头麻木,听不见圣灵微弱的呼声,也无法在主面前求祂帮助。然而,不要怕,主的爱何等细微,主的医治何等彻底,勇敢来到主面前,必得着完全的医治。
苦难的金言
1.我们若能忍耐、降服,我们在痛苦中,必有更大、更有用的事奉。──Evening Thoughts
2.只有与上帝不断发生新鲜的接触、住在基督里,能使我们生命中的瘦牛和细穗不见。──Messages for the Morning Watch
苦难的经文
1.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祂按手在他身上。(可七31~32)
2.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沬抹他的舌头,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罢。」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可七33~35)
3.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祂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众人分外希奇,说:「祂所作的事都好,祂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吧也叫他们说话。」(可七36~37)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落在患难中要常常向祢祷告,不但如此,无论在顺境或逆境,无论是安逸或落难,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祢的同在、祢的扶持。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
转载自《读经祷告》
-------------------------------------------------- ------------------------------

不要怕,我与你同在
事奉,是在祷告中进行的。
因为使用我们做事的是神,神的心意要临到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样,在祂同在下,必有恩典与能力。
「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你是我从地极所领来的,从地角所召来的,且对你说:「你是我的仆人,我拣选你,并不弃绝你。」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以赛亚书 41:8-10
事奉多年后,渐渐,我细味到,神与祂的仆人同在。哗!这是何等美好,神同在!就因有神同在,每次在事奉中都可以叫我们不要怕。
每当事奉前,我在祷告中寻索,以心灵预备,我祈求神带领,因这事奉是一件神同在的事;在事奉当中,我心默默祷告,在面对的人和事里,尽心去完成,让它成为一件美事;在事奉之后,我在回想中感恩,当我这样做,我往往找到事奉神的喜悦。
然而更宝贵的,我找到神的同在,使我下次更专心事奉。
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有祂与我们同行,生命就充满意义。
朋友,各位奉主耶稣之名去承担事奉的,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之前为事奉的祷告,甚至在迎接事奉之前的考虑、寻思、然后踏出事奉等等,主耶稣不就已经与我们在一起吗?所以,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就有很多很多感恩,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
进入事奉时更美,我们会面对事奉带来的困难、沮丧、眼泪、压力;但另外我们也遇着喜乐、信心的倚靠,甘心的顺服、等候和祷告蒙应允的雀跃等等,那时主耶稣就与我们一起,大家一言一行,大家的笑声、关怀、陪伴、慰问、说话,都是让主耶稣的爱临到我们的时刻。所以,我们的事奉不是徒然的,是主亲自临到,祂要与我们一同作工。
朋友,看到吗?在事奉中与神同行的人就有四个「看见」。
第一,看见神,也看见神在看着我们,这看见是从圣灵来的,好去为天国努力!
第二,看见生命,主耶稣在我们里面,祂更新了我们,使我们有生命,有生命就有平安、喜乐和爱,如是者,事奉者就充满着主同在的光。
第三,看见真理,主耶稣要透过我们的行事为人活出真理,尤其是因信称义,宽恕赦罪的真理,叫人得以自由。
第四,看见服侍的对象,我们看见每一个我们接触到的人都是主耶稣所爱的,主何等想帮助、扶持和拯救他们,让我们看见作在他们身上的事,就是作在基督身上的事!
不要害怕,神在我们当中同行!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路六28下,35-36
28.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35.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36.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耶稣教导门徒学习如何追求像天父的爱。
1. 怎样才算是凌辱?
2. 怎样为那些凌辱自己的人祷告?
被人凌辱是一种很深的痛苦,因为受辱的人完全处于被攻击的处境而无法自辩,而且凌辱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加以攻击,因此受辱的人感到自我生命被撕裂,内在出现很深的创伤。
试问受辱的人又怎能为凌辱你的人祷告呢?若是祷告,又会是什么内容呢?追求爱的生命,最好是默想主的生命。「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这句话,完全可以在主的身上找到答案。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一夜之间犹太群众都由拥戴祂而成为攻击祂,很多兵丁、官府的人都在凌辱这位救主。对于一群自己曾为他们付出爱的人,现在竟转过来侮辱自己,耶稣受创之深是可想而知的。但主在十字架上祷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耶稣为他们的罪向神求赦免,这就是爱了!
尝试为那凌辱你的人祷告,求神赦免他们,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开始从神的爱里去面对这些人。你会更体会他们的无知和软弱,同时,你更会认识何谓爱。跪到神面前,为一些曾侮辱你的人祷告。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