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14|回复: 5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2年03月15日 更新,就像栽种花园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3-15 05: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 约15:4在我们今天所读的经文中,神是一个多渴望栽种上好农作物的园丁。于是,祂开始翻土和播种。 当神翻动我们生命的泥土,可能会令我们感到十分痛楚,但祂这样作,是为我们的益处。坚硬的土地必须先作好预备才能播种,让种籽生长。 当种籽开始发芽,便要浇水。圣灵的水必须浇灌.....
--------------------------------------------------------------------------------

更新,就像栽种花园

读经: 約翰福音 15:1-11


「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 约15:4

     在我们今天所读的经文中,神是一个多渴望栽种上好农作物的园丁。于是,祂开始翻土和播种。

当神翻动我们生命的泥土,可能会令我们感到十分痛楚,但祂这样作,是为我们的益处。
坚硬的土地必须先作好预备才能播种,让种籽生长。

  当种籽开始发芽,便要浇水。
圣灵的水必须浇灌我们整个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祈求被圣灵充满。

当花蕾绽放时,必须吸收充分的阳光去滋润生命。
故此,我们必须继续让神话语的亮光照亮我们的生命。

然后,便要进行修剪,因为神在我们的生命中作工,除去不结果子的枝子,以确保取得最大的收成。

  最后,果子成熟,收成临近。
当我们积极参与教会和身处的世界,与人分享神赐给我们的祝福,别人便会因我们所结的果子蒙福。

更新是一个过程,种籽发芽和生长需要适当的条件,而修剪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残枝会被切除,但整个过程都有神参与在其中。

若我们愿意让神栽种我们生命的话,最后我们看到的大丰收,必会令我们欢呼!

祷告

神圣的园丁,求祢把我们栽种在祢的葡萄园中​​。我们知道当我们常在基督的葡萄树上,我们的祷告必蒙应允,我们的喜乐便得满足,且会多结果子。
阿们。



--------------------------------------------------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

有教会倡传福音新模式:像耶稣常邀身边未信者坐席

基督时报 施迦南

“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2:17(下)

耶稣到世上来,常与税吏妓女这样的罪人一同坐席。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传天国的福音,为要让罪人得拯救,进入永生。作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也要承接耶稣的大使命,给身边的人传福音。近日,北京一教会倡导传福音新模式:常邀请身边未信耶稣的人一同坐席,将信仰生活化,用基督的爱去感染他们。

讲道人分享说,我们传福音给身边的人,不是靠自己,乃是靠主耶稣基督,邀请主复活的大能帮助我们传福音,你是否活出耶稣的生命,让身边的人看到你的改变。

主耶稣呼召门徒时,只说了一句话“你跟从我来”,门徒立刻跟从了耶稣。为什么耶稣的一句话就能够让门徒跟从他呢?是因他丰盛的生命吸引着门徒。

耶稣传道时,与妓女、税吏、长大麻风的这些被社会看不起的罪人坐席非常频繁,难道耶稣只是简单的和他们一起吃吃喝喝吗?一同坐席是爱的行动,如果你不爱一个人,怎么会邀请他和你一同坐席呢?耶稣的爱是如此真切流露在生活中。他是病人的医治者,是门徒的带领者,是跟随者的帮助者。

基督徒也可以常邀请身边的人来教会坐席、吃饭,自己也可以常常款待身边的未信者,这样他们会在生活中真实看到主耶稣的爱,慢慢被感染、吸引过来,这无疑是传福音的好途径。

主耶稣在世时常与门徒一同坐席、吃喝,死后复活也同门徒坐席,今天我们的教会也可以效法主耶稣如此行。这是信仰共同体的联结合一,一起吃喝一同坐席何等美好,因为是爱的共同体,是爱的一家人。

我们是否常邀未信者一同坐席呢?耶稣为罪人来到这世上,我们是在他盟约里的人,耶稣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就是招罪人悔改。如果我们不传福音,在上帝面前是失职的。

不要轻看任何一个灵魂,一个人悔改,也许会带动一个家族、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归主。传福音给身边的人,也许我们的身边是他人的天边,让我们的心从天边回到身边的人身上。


------------------------------------------------- - --------------------
转载自【基督时报】
---------------------------------------------------- -------------------



标  题:3 月 15 日
经  节:天必留祂,等到万物复兴的时候,就是神从创世以来、借着圣先知的口所说的。(使徒行传三章21节)


天的脚步已到,山上初露光芒。
翘首苦苦等待,夜是如此漫长。
我们终于喜见,君王的美貌荣光;
得胜之日已破晓,我们当齐声颂扬。
   寂静等候,无声无息。
   信徒的祷告,推动了神的灵;
受苦垂死的耶稣,正是荣登宝座的基督,
祂把人的苦痛,视为自己的苦痛。
听哪,远处传来歌声,越来越嘹亮,
那是以马内利的君王,耶稣凯旋之歌!
   锡安哪,起来,迎接祂吧!
   我的灵啊,要赶紧准备,
把一切最甜美、最珍贵的呈给凯旋的君王! ─伯顿
  祂必再来临,统管一切。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





标题:要经历真理
经节: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加福音五章4节)

当神要教导你关于祂自己的真理时,祂会让你在生活中体验这个真理。当群众聚集的时候,耶稣登上彼得的船,由那儿讲道。彼得坐在船上,一整天听耶稣教导群众。耶稣结束讲道之后,让彼得亲身经历祂刚刚对群众的教导。群众刚刚听到真理,而彼得是体验真理。耶稣把祂的教导变成渔夫所能理解的语言。祂叫彼得撒网到水深之处。彼得回答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彼得已经捕了一整夜的鱼,早晨的时候也洗好并补好网,又听了耶稣一整天的讲道。他很累,心里可能没有半点期盼会戏剧化地经历神的作为。然而,彼得顺服耶稣,他下了网,于是圈住一网奇迹,捕获的鱼多得让鱼网险些裂开!彼得大吃一惊,认出自己才刚经历到神的大能(路加福音五:4~11)。彼得发现只要耶稣开口发令,他可以做任何事。因此,耶稣可以改变彼得人生目标的优先顺序,由捕鱼的渔夫变成得人渔夫(路加福音五:10)。彼得的顺服使他更深地认识耶稣。与耶稣更亲密、更强有力的同行,是祂的邀请。神不要你仅在知识上了解真理,祂要你去体验祂的真理。有些关于耶稣的事,非要你顺服才能学到。你的顺服会让你看到更大的启示,及更多服事的机会。

--------------------------------------------------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  题: 3 月 15 日
经  节:『你这虫雅各……不要害怕……我要使你成为有快齿打粮的新器具。 (赛四十一章十四节,十五节直译)



虫与快齿的器具怎样可以相比呢?虫是多么软弱,给我们石头或车轮一压,就会压得稀烂;快齿的器具是多么坚强;甚至能『把山领打得粉碎,使冈陵如同糠秕。 』(十五节)但是全能的神能使虫成为有快齿的器具。神能使个人或民族,借着祂的灵,从虫的软弱到快齿器具的刚强,在历史上留着很深的良迹。所以我们这些虫不要丧胆。王能的神能使我们在四周围患难的环境中变成刚强。靠着祂的力量,我们能叫我们的环境向我们屈服,向我们进贡。我们甚至能随便抓住一个黑色的失望,把它劈开来,从其中抽出恩典的宝石来。神也能给我们像铁那般的意志,所有的难处都能迎刃而解,犹如坚土遇到铁犁那样松散。神既说:『我要使你…』祂岂会不如此行呢? --乔怀德(Dr. Jowett) 基督建造祂的国度,都是用地上破碎的东西建造的。人们所要的是强健的、成功的、胜力的、不碎的;但是神所要的乃是在地上不成功的、失败的、伤心的、软弱的。天上充满着地上破碎的生命,没有一根压伤的芦苇是基督所不能恢复的。祂能使一个被痛苦、忧愁所压伤的生命,变成一架弹出赞美的音乐来的古琴。祂能把地上的失败变成天上的荣耀。 --密勒(J.R.Miller)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弗五29)

在以弗所书第五章第二十五节那里,我们读到,“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句经文里的动词时态是过去式,表示基督舍命的目的,乃为替自己迎娶一位新妇。虽然新妇委身于祂,乃是未来的事,然而祂的预备工作,早已在过去就完成了。

但是在同一章第二十九节里,动词的时态却是现在式,表示主现在正保养、顾惜着祂的教会。另外,它还指出,“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假设一个正常人伤了他的手,他一定会小心加以疗养;假设他的脚受伤了,他也必然无微不至地顾惜它。既然凡人都这么爱惜自己的身子,我们更能推知,基督如今是如何悉心地保养、顾惜着我们了。我们是祂的肢体,正是祂顾惜眷爱的对象。

--------------------------------------------------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真正的友谊
作者:查思博牧师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
箴言18∶24


如果你一下子就能数出五个真正的朋友,你真是很有福!所罗门说,如果你想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先要作一个真正的朋友,怎能做到呢? “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有时我们会向朋友说逆耳的忠言,但如果他接受不了这些真心话,你俩的关系就根本没有价值可言。每个人都有过失,真正的朋友就会不顾一切指出你的过犯,为要帮助你解决问题。经上说∶“朋友乃时常亲爱”(箴言17∶17),保罗以感激之心述说那些在狱中陪伴他经历患难的人。

吉姆告诉我他刚获释的时候,第一个跟他结交的人就是葛培理的儿子葛弗林。葛弗林供应他的起居饮食,并身体力行支持他。某一主日,克林的母亲露丝邀请吉姆返教会,又安排他坐在自己旁边,就是专为家庭而设的长椅,并把他介绍给所有弟兄姊妹认识,后来更邀请他到家中作客。这一切都使吉姆感动不已,因为他有好些朋友是有福同享,却不能有祸同当的。


与其求神给你一个真正的朋友,例不如求他陶造你成为别人真正的朋友。


自相矛盾
黃瑞西牧師


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雅2:14)

「韩非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卖长矛和盾牌的人,先夸说自己的盾牌很坚固:「不管什么利器都不能刺穿我这个盾牌。」后来,又吹嘘自己的长矛说:「我这个长矛非常锋利,
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这时旁边有人应声问:「拿你的长矛,刺你的盾牌,看看怎样?」这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被问得答不出话来。

从此以后,凡见有人故意夸大事实,或编造谎言,弄得前后情节不相符合,就根据这个故事,说他是「自相矛盾」。
或者自己的言语行动,前后不能一致,就说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

【灵训】

许多人心里都存有奇特的矛盾,说实在,没有一个人在凡事上是完全一致的。而在我们的四周围不难发现「双重人格」的人,他们或许是社区教会中慷慨的捐助者,也可能是主日学的教师,或执事会中的一员;但当他们工作的时候,却表现完全不同的性格。他们勾心斗角,苦心经营,不惜使对方垮台破产。他们的信仰使他们在主日对会友表示爱心,但在另一个社会中的生活就判若两人,一点爱心也没有。

有的人是信仰上坚强的护卫者,为保持教会的纯洁奋不顾身;但同时对与他们意见不同的人,却表现的丝毫没有爱心。

还有教会中的领袖,对于事奉的心志很坚定,&#8203;&#8203;又有恩赐与热心,却和家人难以相处;他们在生活某一领域中表现了一副属灵基督徒的样子,但在家人面前简直
像魔鬼。

「双重人格」是神所恨恶的,「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太7:15)。让我们反省,是否过着「自相矛盾」的生活?
 

-------------------------------------------------- ------------------------------
摘自《366中国成语典考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



《旷野的筵席》 3月15日

「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撒上2:1)

    当哈拿向她年幼的儿子告别时,从天然方面来说,这可能是她最悲伤的时刻了。但我们在她身上找不到任何懮苦或自怜的迹象,反而看见了从她心里,涌出那种独特的喜乐——就是那些将一切完全奉献给神的人所有的喜乐!以哈拿来说,对于神的利益,她的魂似乎经过一个实际的操练,而她生命中的心头宝,乃是以神的利益作为奉献的目标。撒母耳尚未出世之先,她已经向神许了愿。当婴孩还小的时候,她已在等候这一天了。她给撒母耳断了奶。现在时候到了,哈拿将孩子送还给神,这样她获得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新喜乐,那就是完全以神之事为念那些人的喜乐。她的诗歌洋溢着得胜的喜乐,在数世纪之后成为马利亚灵感的泉源。


王建宣谈人生
王建宣

        圣经上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所能矜夸的只是劳苦愁烦。很多人辛苦一辈子,后来却发现都是一场空。人生在世七、八十年,最后什么都带不走,我们用双手经营的一切,又有哪一样东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呢?可是我们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缺乏智慧,我们为这些带不走的世俗事物,花费了太多的心力,但是对于死后究竟去何处的永生问题,却不愿付上一点精神,这究竟是聪明还是不聪明?


有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在忙过独生女的婚礼,回到家里后,相对而坐,叹了一口气说:「唉!时间过得真快,想不到我们的女儿都已经结婚嫁人了。想到我们自己结婚时的光景,都还历历在目。」不错,时间就是这么快,而且是你愈怕它快,它愈是过得快,抓也抓不住,留也留不住,只有灭少,绝不增加。正如圣经上所说,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当我们一生忙碌,最后退休,或是儿女个个远离,而自己又觉得体力一日不如一日,没有眼镜就变成了瞎子,头发不仅变白而且稀稀落落,上个楼梯也会气喘半天,久久不能呼吸平静。这时虽然事业、地位、财富都能差强人意,甚至出人头地,可是想想未来似乎已是来日无多,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想到有朝一日老伴若是先走了,我该怎么办呢?想到岁月即将度尽,我又要到那里去呢?土葬或是火葬真的就是我们的归宿吗?肉体倒下去的时候,真的就是生命终结的时候吗?想到这里,不免感到人生了无生趣,同时对生命的未来更是充满了疑惑。


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天父那里去。」主耶稣又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致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所谓「出死入生」,就是说当有一天我们肉体生命倒下时,我们另外的一个生命会从死亡的肉体中跑出来,到天父那里去,那就是永生,肉体的死亡只是永生的开始,想到这样的永生,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命未来的去处,更可以战胜肉体死亡带来的恐惧,属世的生活突然变得有盼望而生趣盎然了。


       各位朋友想通了吗?快来相信耶稣吧!相信祂,祂就必与你同在,时时同在,处处同在,使你今生得平安,来世得永生。

--------------------------------------------------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



《灵命日粮》 3月15日

有用

读经: 路加福音19章29-40节

金句: 「主要用它。」(路加福音19章34节)

    主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差派两个门徒进城为祂牵一头驴子,并告诉他们:「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它,你们就说:『主要用它』」(路加福音19章31节)。

   
当我们接近日暮之年,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我还能为主所用吗?我是否还能参加事奉,好让我的余生充满意义?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神需要你,如同祂需要那头驴子驮祂进入耶路撒冷的街道,祂总需要一些人或物来完成祂的工作,祂有许多你可以做的工作。

    或许你仅有一项简单的任务要做,就像那头驴子,只为主跑一趟路;或者你可以参加一项长期的事奉,在有生之年一直做下去,直到主召你回天家。你也可以和他人分享信仰;为他人代祷;或是借着默默地助人、探访以表达爱心;或是伸出援手等等。
总之,你可以做的事多著呢!

   
在眼下的此刻,你我必须坚定、耐心等候,借着祷告、读经及倾听,让自己做好准备,好让主随时能使用我们。

当祂需要你时,你准备好了吗? DHR

天父我已准备好,

无论何时将我召;

竭诚为主传福音,

        余生只为你燃烧。
Anthony

无论年龄和能力如何, 神总有事情让你去做。


迦南妇人的苦难--照妳所要、给妳成全
经文:

太十五21~28;可七24~30
钥节:
耶稣说:「妇人,妳的信心是大的,照妳所要的,给你成全了罢。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可七28)
参考经文:
王上十七8~16;加三26
提要
主肉身的弟弟雅各布强调:「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二17)这也是主在世时所要求于人的。今日经文记载:「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阿,戴维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言不答。……那妇人来拜祂,说:主阿,帮助我。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阿,不错。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妳的信心是大的。照妳所要的,给妳成全了罢。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太十五22~28)整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令人讶异,其实无所不知的主,在试验妇人信心之前,早已知道她拥有不屈不挠的信心。主延迟响应妇人的要求,必有其更高的旨意和目的,为的是赐下更多的怜悯与恩典,也叫门徒知晓何谓真正的信心。多少时候我们会担心,主是否已听见我们的呼求?是否已看见我们的苦情?亲爱的,当明白主有祂的旨意,有祂的时候,主的恩典和怜悯必然临到,那也是你荣耀主的机会。
起初主对迦南妇人的祈求一言不答,保持缄默,但她拒绝:「不!」的答案,想到女儿的痛苦,她跪拜在主面前呼喊说:「主啊!帮助我!」即使主用严峻的话进一步的拒绝她:「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她的信心越压越活、越炼越纯,她谦卑地回答:「狗也吃主人桌上掉下的碎渣儿。」这位妇人诚恳、坚决的信心深深吸引了主。她并不因耶稣似乎冷漠严峻苦涩的话语感到沮丧,反而将它转化成更亲密接近的机会,她对女儿有无比的爱,对基督的信心是如此强烈,她那不屈不挠的信心,将绝望变成盼望,使她的祈求得蒙应允。上帝的仆人司布真对她的信心之路,作了精彩的诠释:「上帝试炼妇人信心的方法,以缄默不语、令人沮丧的回答来看出她信心的力量为何。但在整个过程中,主是欣悦的,并且在暗地里支持此事。当祂试炼足够时,此事已炼如金般可贵。因为祂在以下这句可记念的话语中,盖上尊荣的印记──妇人,妳的信心是大的。照妳所要的,给妳成全了罢。」她通过主对她信心的试炼,她被主赞美具有大信心,并且使她的女儿得着医治。何等奇妙!她不断敲门,直到门为她而开,这是真正祈祷者应有的态度。信徒阿!苦难不是问题,我们对主的心和态度才是关键。

默想
1.苦难是信徒信心的试炼石,人的信心若不经过严厉的试炼,就无法得着升华。诚如乔布所经历:「祂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主对迦南妇人信心的试炼,造就了她信心的升华。她明白,抓住主不放,乃是得着主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面对苦难、得胜苦难、超越苦难的秘诀。
2.迦南妇人以信心的手,抓住握有医治恩典的主;以爱心的手,抓着被鬼附的女儿,她成为一个活的信心导管,让基督医治的大能,流到她所爱的女儿身上。信徒阿!让我们成为别人在苦难中的导管,将主的大能和恩典,分享给一切需要爱的人吧!

苦难的金言
1.祢是我藏身之处,祢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诗篇卅二7
2.人生如渡洋海,不免遭遇风浪,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舵柄,它就是上帝的信实誓约和在基督耶稣里不止息的爱。──Shan

苦难的经文
1.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妳回去罢。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可七29)
2.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可七30)
3.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十七20)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道成肉身的战争多么壮烈,我们在世的争战不致到流血的地步。哦!主阿,祢已战胜世界、黑暗死亡的权势,我们所面对的撒旦不过是一个注定失败、受永刑的仇敌,我们有何惧﹖借着祢的恩典,我们也已得胜世界。所以,我们要常常保喜乐!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

转载自《读经祷告》
-------------------------------------------------- ------------------------------


15-3-2012


路六28上,35-36
28.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35.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36.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耶稣教导门徒学习如何追求像天父的爱。

1. 人对那些咒诅自己的人有何感受?
2. 怎样才能超越这些感受而为他们祝福?


   
世人的爱是相对性的,你待我好,我就待你好;你攻击我,我就攻击你。「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这么的公平。可是这却不是爱,实际上只是防止人不互相伤害而已,完全达不到爱的要求。
  爱乃是自发的,无论对方怎样,爱并不会因对方而改变。追求爱的生命,是要在每日生活的琐碎事情上学习和体验,然后慢慢转化而成的。耶稣教导我们:「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那怎么可能!且慢,我们真的要追求爱的生命吗?就让耶稣的话再一次进入我们内心世界。
  祝福不是无奈与被逼的反应。当你不能为咒诅你的人祝福时,就表明你的心对他已经产生了恨意。对方的恨与你的恨交缠,结果就是互相撕杀,只有爱才能化解恨。能祝福别人的人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乃是倚靠神的爱。当你真的经历到神的爱时,祝福就是一种自然的行动,它是充满力量,令咒诅你的人感到震惊与害怕,不久,恨就会败落,爱摄服了恨,这样咒诅你的人就会完全的改变了。
我应怎样为那咒诅我的人祝福?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入团契

x
阿们灵修机,每日灵修必备佳品。立体声、重低音、圣经朗读、赞美诗歌、名牧讲道……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3-15 0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的园丁,求祢把我们栽种在祢的葡萄园中&#8203;&#8203;。我们知道当我们常在基督的葡萄树上,我们的祷告必蒙应允,我们的喜乐便得满足,且会多结果子。阿们!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竭诚为主》 3月15日

    惊惧的训练

    跟从的人也害怕。
    (可十32)

        在开始时候,我们自认为清楚认识基督耶稣便欢喜地变卖所有,投身在爱的劳苦中。但如今却不敢这样自信了。耶稣走在前面,看来多么陌生。 [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稀奇。
    ]

        在耶稣身上有另一面叫门徒寒心,使他们整个属灵生命似乎喘不过气来。这超奇的一位,面如坚石,步伐稳重,令人震栗起来。他不再是策士同伴,因他心里所想的,我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有惊愕的份儿。初时我自以为很了解他,可是现今却不敢如此自信。我开始体会到:他与我之间,有了距离;我不再与他亲热了。他在我前面,却不转过身来。
    我不晓得他到哪里去,那目的地显得极其遥远。

        耶稣基督要发掘人一切的罪孽与忧苦,使他显得怪异。看见他这一面时,我们就不认识他了。对于他生命特异之处,也辨认不出来,所以根本不知道从何跟随他。
    他走在前头——一位陌生的领路者——我们却不能与他并驾齐驱。

        要过门徒的生活,这种惊愕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但有一种危险,就是回到自己的火场中去,点燃着自己的热心(赛五十10-11)。
    当惊愕莫名的黑暗临到你,要忍耐直到它过去,因为从这经历中出来后,跟随耶稣就成为说不出来的喜乐了。

    祈祷◆想到将来,我的心是何等不安;犹幸我并非老是如此,所以我赞美你。但愿除你以外,我再无须抓紧任何东西!求你使我的热忱不减退,也不松懈下来。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主不怕难为情
    黄天赐


    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路七37至38)
    一个妇道人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捧着耶稣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还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耶稣的脚,何等难为情!但她感到需要耶稣,爱耶稣,没有拘泥于那些世俗的成见。
    今日我们作基督徒的,跟这个有罪的女人比较起来,反而有许多不及之处。试想想,多少时候我们为主作见证时畏首畏尾,不敢表明自己是基督徒,不敢传福音,在同侪中有人讲起不义的事或黄色笑话,也不敢发表意见,与大家一起打哈哈... ...。这样我们当然不能为主作见证,影响社会,或有果效地传福音。
    你若觉得为主作见证难为情,要知道主为你钉十字架之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赤身露体公开受刑的。这样,你还能觉得为主作见证太过分,代价太大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入团契

    x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7: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3.15从“世界第一商人”犹太人的商道看诚信要诀
    基督时报 叶一
        3.15总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诚信”,层出不穷的假事件也让社会各界愈感诚信的迫切需要,今年CCTV3.15晚会的主题便是“共筑诚信,有你有我”。而作为享有“世界第一商人”美誉的犹太人,他们的诚信是全世界有口皆碑,他们的诚信商道可带给我们“共筑诚信”以亮光和启发。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犹太人虽然历尽艰辛和屠戮,人口甚至还不到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不仅产生了爱因斯坦、毕加索等世界伟人,同时也产生了无数的亿万富翁,并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命脉,赢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美誉,这一定不是偶然的,诚信便是犹太人经商之道的核心之一。
    《福布斯》杂志的美国四百大富豪排行榜中,最富有的四十大富豪有45%是犹太人。美国1/3的百万富翁是犹太人。美国大学中,20%的教授是犹太人。在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中,犹太人的比率是非犹太人的两倍。美国家庭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比率,犹太人是非犹太人的一半。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美国人当中,有31%是犹太人;所有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有25%是犹太人。而在美国,犹太人的总数共有590万,仅占美国总人口的2%,足见犹太人在美国的成功。
    犹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诚信、契约精神则是有口皆碑,而作为犹太人精神源泉的便是《圣经》。上帝通过《圣经》把犹太人训练成为一个遵守律法的民族,而最有名的便是《摩西十诫》——“不可崇拜偶像,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奴仆、牛驴、钱财……”。总之,作为一个务实与理性的民族,犹太商人很早就致力于维护商业的道德与尊严,他们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
    有一个犹太人先祖诚信经商的故事,那故事大意是讲一个犹太商人在集市上,从一个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回到家,家里人一见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洗澡。恰好此时,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很大的钻石,光芒四射,家里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所赐的礼物,当家里人兴高采烈地把这颗钻石带回家时,犹太商人却平静地说:“我们应该把这颗钻石还给那位阿拉伯人。”
    家里的人不解,犹太商人严肃地说:“我们买的是驴子,不是钻石,我们犹太人只能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于是把钻石送还给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见到钻石很惊奇,对犹太商人说道:“你买了这头驴,钻石在这头驴身上,那你就拥有了这颗钻石,你不必还我了,还是自己拿着吧。”犹太商人回答道:“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还给你。”
    两千多年来,大多数犹太人就是这样,经商的时候一直恪守着诚信的圣经原则,圣经的《箴言》28章20节:“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所以他们认为诚信经商是商人最大之善,在生意场上,他们最为看重诚信,对于不诚信的人,他们是无法原谅的,“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3-15 2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7 07:32 , Processed in 0.09909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