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唱《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神的信实广大)时,这首诗歌的主题是甚么呢?按照我的理解有两方面:信实与恩典。唱到最后——神的一切恩典都是属我,我与神亲近——这是约的中心。 我怎知道耶稣爱我?我怎知道当我亲近他时,他更亲近我呢?都是因为他在他的约里面,他应许我。约的内容就是恩典。恩典是借着约这个整体赐给我们的。我用广东人熟识的烧饱来作比喻。叉烧包里面是肉,外面是皮,耶稣基督就是里面的肉,外面的皮是: 第一层:与耶稣基督联合;
第二层:神称我们为义,成为圣洁;
第三层:(这是福音诗歌最强调的)喜乐、平安、罪得赦免,有清洁的良心和活泼的盼望。有活水江河,直涌到永生。 这些就是在基督里的约。与他联合,称义和成圣,喜乐,平安,盼望,还有清洁的心。这一切的一切是藉神约的应许,在基督里临到我们的。 再用一个比喻。一个橙,下面一半是剥掉皮的,上面一半没有剥皮,这就是“约的图画”。神已经向我们颁布祂的应许。我怎样知道耶稣爱我?因为祂的话告诉我;耶稣也吩咐我要遵行祂的诫命。橙的下面是甚么?下面是我们要遵守的规例法则。这是神给我们的条件。我们把神在圣经里所吩咐我们的事情都归纳起来,不外三种:就是信心、悔改和顺服。 二、“约”的条件是信心,悔改,顺服 今天在教会圈子里面流行的一种说法:神的爱是无条件的。刚才你听到而上面我说,神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不是变成要靠行为得救吗?不是的! 四、五十年前,当奋兴布道家说:神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都明白,无条件是说我们不配得,是神白白赐给我们的恩典。但今天新的复兴派会说:什么是神无条件的爱?是不是我什么都可以做,我可以继续犯罪,反正神会接纳我?这不是圣经的教导,跟基督教所信的正好相反!就是因为有这样新的想法出来,“无条件”三个字才使人很困扰。其实“无条件”这三个字你在圣经里找不到的。很多的字圣经没有的,比如说人跟神“有美好的关系”,圣经没有“有美好的关系”这几个字的。所以我们要从圣经的用字来引伸到我们怎样用字。 神的爱是有条件的。神吩咐我们要信,悔改,顺服;但是我们做不到,神所列下的条件,没有一个人可以满足,要有基督才能满足。基督为我们成全了这条件,圣灵也赐给我们能力,我们亲自来到十字架面前,以信心,悔改,顺服来回应神。我们的意志被圣灵改造了,我们靠着圣灵的能力,以更生的意志来信,来悔改,来顺服。信和悔改不仅仅是我们接受主耶稣那一刻才做的。悔改是一个一生的习惯。 当我们敬拜之时,有耶稣基督在我们和神中间,神就接纳我们的敬拜。这接纳不是我们配得的,只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神先立了约,他先自己委身!当我们献上我们的心之时,我们是在回应神的委身。神的委身变成你委身的基础。你可能是战战兢兢地决志,但神托着你。不管你今天作甚么决志,神都知道,神托着,他叫万事互相效力。在你一生每一个阶段,神给你不同的功课来学习,造就你。这些都是他呼召的一部份。 早期的复兴和后期的复兴不一样。以撒•华滋(Issac Watts,《普世欢腾》的作者)所写的诗歌跟后期教会的诗歌也不一样。早期的复兴不强调一次的决志,他们要问的是,你的灵魂是否已经在回转的状态里?回转的状态就是有真正的信心和悔改。后期的复兴运动,因为世界越来越都市化和工业化,太多人不去教堂,于是史丹利(Charles Stanley)、慕迪(D.L. Moody)、比利•桑戴(Billy Sunday)和葛陪理(Billy Graham)他们就向教会以外的人布道,向很多人布道,这个传统强调一次性的决志。 我们同时是这两个传统的后代。第一个传统说:你是否已经在回转的状态里?第二个传统说:你要不要来跟从主耶稣?圣经并没有要求我们做一次的决志,却清清楚楚的吩咐我们,要信靠耶稣的宝血和他的复活。我们可以使用一次性决志的方法,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我想,也许只有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第二代、第三代基督徒可以勉强准确地说出,他是在哪一天,哪一个钟点决志归主的。这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就是你有没有真的信心和悔改,你有没有真的跟随耶稣基督。 现在的教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牧师会在台上吩咐我们做一次性的决志,要我们的意志经历一个“存在式的危机”,这让我们觉得比较舒服。没有错,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敬拜是使用我们的信心和顺服,来到神面前悔改认罪,同时敬拜他,跟他说:我愿意跟随耶稣。 有一次,一位在美国长大的韩裔青年来找我,他说;“我每个礼拜天去做礼拜,我求神用他的律法来定我的罪,然后,我愿意神在耶稣基督里面宣告他赦免我的罪。”早期中古时代宗教改革的礼仪往往表达这一点。从第三、第四世纪开始,圣餐的祷告有几部份: (1)赞美神的创造,赞美他掌管一切; (2)赞美耶稣基督; (3)求圣灵降临,用他的道来让我们感觉到耶稣是真的; (4)我们认罪悔改, (5)最后,我们求神差派我们出去。 这些都是敬拜的一部份。七天里面,六天我们工作,一天向神亲近。将我们工作的果子带来献给他。不过小心不要犯错误,别把圣餐的饼和杯也当作奉献,献上给神,那是神给我们的。我们把自己和工作献给神,然后我们求神帮助我们,差遣我们,在下面的六天里为他而活。 三、“约”是丰富而有内涵的 创作圣诗人的人,负责选诗歌的要知道,神的约和约里面的福份是丰富的,在耶稣基督里的福份是丰富的。敬拜有些时候是很兴奋的,打锣打鼓,欢喜快乐,因为神来了,我们好像军队操练那样来朝见神。我们恒常的敬拜也知道,一个欢庆很快结朿之后,又回到这个约的内涵中,与神亲近,要我们节奏慢下来,是优美的慢,不是拖沓的慢,拖沓的慢跟优美的慢是两回事。 不过我们现代人太忙了,要我们安静在神面前很不容易。所以往往在安静祷告中用一些音乐来帮助我们。三百年前,清教徒(Puritan)和无宗派信徒(Quaker)大概不需要这些。天主教和圣公会,他们教堂本身的建筑叫他们很安静,不需要弹奏一些安静的音乐来帮助他们。相信我们大部份都不是活在这环境里面。所以我们要学习快,学习慢,学习很热闹,也学习很安静。还有一点,大声不等于快,小声不等于慢。有些小声很快而大声很慢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我们的思想、情感都很丰富,也很复杂,所以,诗篇里面的情感是各式各样都有的。 让我们做成熟的基督徒,在敬拜上有长进。首先最重要的是多读旧约,所有的诗歌,还有整本的旧约。我不用提及新约,因为大家都很熟识新约,比旧约熟得多。 最后,我们用一点敬拜的时间来结朿。 【附录:研讨问题】 1. 你最心爱的诗歌有那三首?它们来自哪些时代?它们的歌词反映出怎样的敬拜? 2. 在你事奉的教会或团契,在诗歌的选择上有多元性吗?传统圣诗占多少成分?现代诗歌呢?这个比例反映出选诗者怎样的教会历史知识和灵命成熟程度?(包括对研读圣经的操练,特别是对旧约的认识) 3. 你最不熟识的是教会历史上那些时期的圣诗?你是否有简单的进修计划,研究不同时期的圣诗? 4. 在未来的两年之内,你可以如何增加自己对旧约敬拜的认识?对三一神的属性的认识? 5. 你的教会或团契,可以订出怎样的节目或计划,集体的学习敬拜的圣经基础,和圣诗的历史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