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然如水 于 2019-6-10 07:25 编辑
摘要:出埃及记 3:1-10“我下来是要救他们...领他们...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 出 3:8我和我的一个儿子养了些蜜蜂。我们从神园子中的这些迷人的小动物身上学到很多。蜜蜂是生态系统中较复杂的一个角色,尤其是...... ------------------------------------------------------------------- 流奶与蜜之地 出埃及记 3:1-10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领他们...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 出 3:8 我和我的一个儿子养了些蜜蜂。我们从神园子中的这些迷人的小动物身上学到很多。蜜蜂是生态系统中较复杂的一个角色,尤其是从它为果树和蔬菜授粉来看。渐渐地我们愈来愈对蜜蜂变得尊重和喜爱了,所以我很纳闷蜜蜂只在圣经中出现过几次——还是以顺便或消极的方式。 但今天的经文的确用“奶与蜜”来形容神要带领祂子民去的丰盛应许之地。这个短语在他们的历史中出现过一次又一次。一个流蜜之地标志着水果蔬菜的大丰收,因为那里有许多蜜蜂为植物和树木传花授粉。它们酿出的蜂蜜实际上是它们自己的食物,然而它们也“分享”给我们和其它生物。 蜜蜂酿造了甜甜的蜂蜜,为神园中的生态作出了贡献。但我相信它们自己是不会因为没有受到嘉奖而不高兴的。在神的世界中,它们是“奇妙可畏”的受造物,只单纯去做神交给它们的任务。蜜蜂也教会我朴素地做自己的工,“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加拉太书6:9) 祷告 神啊,我为着蜜蜂以及它们的工作感谢祢,它们以水果和蜂蜜祝福我们。求祢教导我们在祢的国中学像蜜蜂,去分享祢创造的丰盛。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今天经文:出埃及记 3:1-10 1 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2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 3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 4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 5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 6又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 7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 8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9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 10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耶稣排他的真理 这个世界关注数目。生意人争绩效讲销售额,政客们夺支持票数;甚至是教会也在不断的期望出席率增加。但是耶稣从不在意跟随他的人数众多,因为他知道他们的心是怎样的。(约翰福音6章64节) 在今天经文中发生的事情是在耶稣行神迹喂饱了众人之后。结果,更多的人注意到他,但是当他向众人宣讲一些难懂的事实后,很多又马上离开了他。 耶稣告诉他们不要因着今生的好处寻求他,而是要为得着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6章26-27节) 他称天父派他来是要赐生命给世界的(约翰福音6章28-36节) 耶稣宣告他会救所有天父赐给他的人(约翰福音6章37-45) 他公开声明他是唯一见过天父的人(约翰福音6章46节 耶稣说他会把自己的肉与血给那些相信他的人(约翰福音6章47节-55节) 他说明只有那些接受他的人才会有永生(约翰福音6章56-58节) 耶稣本质上是宣称他就是神,是人得救的唯一道路。但在经文66节中说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信息,却让“门徒中多有退去的”。在现在,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大部分人就近主耶稣是为想得到更好的生活,但是很快便四散开来,因为耶稣排他性的真理貌似冒犯人。耶稣告诉我们,不要试图淡化真理,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放胆传讲真理,信靠神会打开人心。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6月10日 经 节:祂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祂。(诗篇一百十六篇2节) 借着望远镜,可以眺望百万哩外的太空;借着内室的祷告,可以与神亲近,比起望远镜与天堂更接近。 ─牛顿爵士 蒋夫人宋美龄的母亲,每天习惯登上她家三楼的一个密室,花许多时间寻求神的指引。每当别人请她提供意见,她总是说:「你要等到明天,让我有足够时间求主指引,然后才能给你建议。」她所谓的请示主,并非花个五分钟求主赐福子女,或得到快速的答案。而是长时间等候主,直到明确感受到神的指引。 在星辰满布的夜晚和大白天的正午,每天别忘了与神约会。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至于我和我家
经 节: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事奉神不是约书亚惟一的选择。他大可在埃及那异教的环境, 持有他自己的宗教信仰及承继家族的遗产。他也大可接受自己居住所在地的邻居们,所拥有的偶像崇拜宗教信仰。这些选择看起来似乎比敬拜真神要来得容易多了。然而,约书亚已经亲眼见识到神的信实(约书亚记廿三:14)。他相信他的主是惟一真神,事奉祂将带来胜利与祝福。约书亚决定要独排众议事奉神,也定意要教导自己全部的家人尊荣主。在战场上,他相信神必赐下胜利;而在自己家中,他知道神也会给他属灵的胜利。你也是一样,你必须决定自己到底要事奉谁。你身边有各式各样受人欢迎的宗教,它们大声叫嚣引你重视,要你对它们忠诚。如果你是在基督教家庭背景长大,你可能选择接受你的父母及祖父母的信仰。如果你不是在基督教家庭背景长大,你也可以选择像约书亚一样,拒绝异教信仰,并且开始一个事奉神的家族。倘若你全心全意要事奉神,你的榜样会给家人带来丰硕的祝福。倘若你把信心建立在神的身上,你四周的人会亲眼看见你的信心,他们可能也会决定要相信祂。要像约书亚一样,选择全心全意放胆地事奉神,你将会看到神如何祝福你的家庭。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6 月 10日
经 节:『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罗八章二十八节)
使徒保罗所说的范围何其广阔!他不是说『我们晓得有几件事』,或者『多数的事』,或者『快乐的事』,他乃是说:『万事』。从至微的事到至大的事,从至可爱的事到至可怕的事。
『万事都互相效力』-它们正在『互相效力』;并不是『万事已经互相效力』,或者『将要互相效力』;这里所用的动词是现在式。
恐怕这时有人要说:『耶和华阿…你的判断,如同深渊,』(诗三十六篇六节);可是天使在天上答应说:『耶和华在祂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祂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 』(诗一百四十五篇十七节)
『万事都互相效力』。所以顶不悦目的黑色和灰色也是必须的;有了它们,才可以使你们图画美丽。
悲音和哀调是必须的;有了它们,才可以使你的音乐动听。
尖锐的齿轮是必须的;有了它们,才可以使你的机器活动。
今天我们所学的信心的功课乃是:『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约十三章七节)-马克特夫(Macduff)
在一千件试炼中,并不是五百件是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的;乃是九百九十九件,加上一件,能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莫勒(George Muller)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 多年前我读到了一段著名的祷文“如果无法改变,愿上帝给我耐心;如果可以改变,愿上帝给我勇气;当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变时,愿上帝给我智慧。”这段祷文很有意义,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并应用一生的。 的确,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很多事情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作为现实,上帝已经安排了,我们只能接受;一些事情,我们在上帝的帮助下,,却可以改变。但是,如果我们一样也做不了,要么不接受现实,要么不愿意改变,我们只能陷入无休止的烦恼、内疚和沮丧。 有人说,忧愁是麻烦到期之前的利息。实际上,上帝愿意让我们学会信靠他,而不用支付这个“利息”。“卸下你的重担给耶和华,他必承受。”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决战史密夫
《史密夫决战史密妻》(Mr. & Mrs. Smith)是一部包括动作、爱情与黑色幽默元素的电影。史密斯夫妻两人都是顶尖的职业杀手,却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经历六年平淡的婚姻生活后,彼此都感到婚姻毫无生气。直到有一天,双方被各自的杀手组织指派同一项暗杀任务,才让两人惊觉枕边人原来是敌对的皇牌杀手。两人因此重新认识对方,一起出生入死,互相帮助,才能摆脱杀手组织的追杀,更燃亮了真正的夫妇感情。
现实裡的婚姻关系,有很多夫妇就像电影中的史密夫与史密妻,相对经年,却不知道对方的真正个性,甚至漠不关心或不愿瞭解对方的感受,以致夫妇两人在家裡活像两个顶级的杀手相遇,勾心斗角,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实在令人惨不忍睹。难道真要经历一场巨变,夫妇才懂得珍惜彼此的关系?
愿你能爱惜身边人,二人同心享受快乐的婚姻生活,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争执上。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超过人所能理解的爱 园主还有一位是他的爱子,末后又打发他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可十二6) 耶稣所说的葡萄园比喻中,葡萄园是指以色列;园主是神;众多被派的仆人是先知;他的爱子是耶稣的自称。比喻清楚地显出神无比的忍耐,他一次又一次地差派先知去劝喻;也清楚地显出以色列的罪行,先知一个接一个的被他们苦待,什至杀害;比喻更清楚的指出他们在设计谋害耶稣,但主仍给予他们机会回转。 其实主耶稣说这比喻,不单是要警告他们,更是把父神的心向他们显露。「还有一位」:说明了父神已尽所能,给予机会;但以色列依然固执的反叛,把神的仆人通通拒绝,什至杀害。「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父至终要差子,不是为审判,乃是为挽回(参约三17)。「是他的爱子」:这决定对父神来说是绝不容易。他要把我们这样的罪人灭绝是更轻而易举之事,但最终他决定让圣子代替我们:「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以他为赎罪祭。」(赛五十三10) 神的爱就是如此超过人所能理解! 转载自《灵修静思》陈明斌著 ----------------------- 基督徒也要忌讳 有些基督徒以为信了耶稣以后,甚麽也不必忌讳。这是十分错误的态度。例如: 1. 本月金句,不要写本月经文。有一次在菲律滨某教会讲道,看见他们出版一种月刊。月刊只有四页,封面右则印有一句圣经金句,上面印著四个字说:「本月经 文」。这四个字并没有印错。可是,散会后我请该会的牧师把这四个字念一次,他问我有甚麽不妥?我说,请你把这四个字中间的两个字念一遍,他一念之下,马上 感觉不妥,脸也红起来。于是我建议,把这四个字改为「本月金句」。他点头称是。 2. 廿多年前,有一班神学生在香港农曆新年到郊外去作露天佈道,有一位从泰国来的男学生在讲「永生与永死」的道理。本来很好,但他在短短十五分钟的佈道中,竟 然廿次题及「死」字。在新年期间,中国人都不愿听到这个「死」字。佈道完毕,我对他说:「在新年期间,对外佈道,切忌用死字。其实死字可以用不同的字句来 代替,比方百年归老,走完人生道路,安然去世,与世长辞等都可以。不要以为基督徒百无禁忌,便可以随便说话,要顾念到未信者的心情,他们对死字有反感,便 应避免使用。」 3. 香港每年都举办一次工展会,参观者人山人海,非常拥挤,有些基督徒利用这大好机会到工展会内分发福音单张。可是有一次看见满地都是福音单张,是人们拿到后 看见单张上面有四个字:「出生入死」,便把它丢在地上。原因是未信耶稣的人对此四个字十分反感。他们以为「入工展会者则生,出工展会者则死」,谁愿意看这 种不吉利的单张呢?其实可以改为「信耶稣得永生」,「永生就在眼前」,「神赐你永生」或「你要得永生吗?」不必把死字印在单张封面上。基督徒也要忌讳,不 可不注意,免得使人跌倒。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份……。”(启一9) 在启示录第六章第十节里,我们听到呐喊之声,“要等到几时呢?”发出这怨叹的人,发现他们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他们呼求神替他们伸冤,快快施行审判。当然,假设任何人有理由缺乏耐心的话,就是这些已睡的圣徒了,而非那些活着的信徒,因为这些已睡的圣徒已经等待得更长久。即使这样,神还告诉他们,忍耐的时刻尚未穷尽。
约翰在这卷讲论审判的书——启示录一开头,就称自己在耶稣的忍耐里有份。这是富有深意的。一旦神的审判完毕,圣徒就无需再忍耐。使徒约翰在提笔写审判的主题之前,先宣告说,他仍活在忍耐的领域之中。当神将其震怒倾倒在地时,忍耐的时限就要过去。但在那时刻未到之前,约翰呼吁神的子民要与他一起忍耐。--------------------------------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信仰问答/葛培理 单单藉着祷告就可以医治抑郁症吗? 问:我的医生一直努力让我服用药物,因为他说我患有抑郁症,但我不想服用。我承认我情绪低落,但是神不是应许过我们,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就医治我们吗? 答:抑郁症,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是找出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得到妥善处理。 例如,抑郁症(我听说)通常是由脑化学失衡造成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通常适当的药物可以治疗。如果你的医生认为这是由你自身问题而造成的,我会鼓励你听从他的建议。上帝赐予医生和医学知识给我们;使徒保罗的最亲密的同伴之一是路加,被他称为“亲爱的医生”(西4:14)。 是的,在某些情况下上帝可以干预和医治我们,我们当然应该以祷告的心来到他面前,无论我们面对的什么问题,包括身体或情绪问题。圣经告诉我们“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祷告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我们生病时我们不应该寻求医生的意见,。如果我摔伤了我的胳膊,我会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同样情感的问题也是如此。上帝爱你,他要你变得更好。让诗篇的话鼓励你:“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诗71:20)。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人靠衣装
作者:查思博牧师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罗马书13:14
最近一本名为《人靠衣装》的著作非常畅销,不错,衣装能发出一种信息,譬如说,将军一身官服自然会令人联想到权威,使人肃然起敬,他的官服好像代主人说:「这儿归我管。」
也许撒但现在对你不屑一顾,然而,一旦你「披戴主耶稣基督」,他马上会转头就走,只因他每次与基督抗衡总是大败而归、落荒而逃。保罗说:「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渐渐变坏的;……并且穿上新人」(以弗所书4:22,24)。
你要每天为自己「穿上新人」,如果有好些信徒能腾出一点打扮外表的时间「装扮」一下心灵,我们就会持续得胜,得着永恒的祝福。
只有尽力研读主道以及祷告,才能靠着「衣装」得胜。 欣欣向荣
黃瑞西牧师著
你起初虽然微小,终久必甚发达。(伯8:7)
陶渊明是晋朝浔阳柴桑人,性情高尚文雅,学问非常渊博,诗文都很好,他不喜欢荣华富贵,饮酒赋诗,游山玩水是他的嗜好。后来因亲老家贫,勉强当了祭酒的官,因不惯于官场上的应酬,不久即辞职,后来又当了彭泽令。
他才当了八十多天,朝廷差了一名督邮到县裡来,他的部下教他戴着帽,束了腰去迎接。陶渊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着腰地迎接权贵。」当天即交回印鑑辞了官不做,回到家裡去了。
陶渊明回到了家里,作了一首辞,记述这件事。辞的题目叫「归去来辞」,其中有一句「欣欣向荣」。这篇辞写得很好,成为一篇有名的文章,一直流传到现在,许多人都喜欢读它。
「欣欣向荣」指个人,家庭,或国家,生气蓬勃发展,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灵训】
追求卓越,期望事业欣欣向荣,是每个人的梦想。如何使这梦想成真?圣经裡给了我们答桉,也是神的应许,记载在约伯记第八章5至7节,共有三个条件,如果谨守遵行,保証你「起初虽然微小,终久必甚发达。」那就是:
1.「殷勤的寻求神」─「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箴13:4);「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甚麽好处都不缺。」(诗3 4:10)。殷勤的寻求神,表明不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2.「向全能者恳求」─「你们若奉我的名求甚麽,我必成就。」(约14:14)祷告能支取神的应许。
3.「清洁正直」─动机要纯正,惟有清心的人才能见到神,看见神的赐福。为神图谋大事的存心,是神所嘉许的。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黑夜来临 黃瑞西牧师著 Now the Day Is Over
Sabine Baring-Gould, 1834-1924 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祢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诗 4:8 ) 在现代的生活中,许多人的心灵难得有一刻是安静的,好像人们都觉得忙碌不停的生活,才是充实和有意义。然而心灵缺乏安静,却是生命的一大危机,因为当心灵疲乏不振时,我们就没有能力去控制一些外来的压力,或是内发的私慾。白天坐立不安,晚上无法入睡。 一个能「安然躺下睡觉」的人真是有福的,这种福气惟有耶和华神能够赐下。经上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赛 48:22 ),但基督徒藉耶稣已与神和好,因此独有耶和华可使我们安然居住。 今天你是否落在困苦的日子中?或者彷彿在四面楚歌的境况中?被生活的重担压抑,力不能胜,夜夜失眠?那麽,你当将一切忧虑卸给神( 彼前 5:7 ),就能因倚靠神而享安睡。 本诗是一首晚祷歌,是作者为主日学儿童写的。根据箴言 3:24「你躺下,必不惧怕。你躺卧,睡得香甜。」为基础而作。首次出现于 1865 年 2 月 16 日的 Church Time 杂志上。 作者 Sabine Baring-Gould 1834 年 1 月 28 日生于英国 Exeter 係出自贵族之家,早期在德国和法国留学。后来成为英国最着名的多产作家,其作品甚广,包括历史、传记、诗词、小说及英国民谣的拓荒者。 大英图书馆目录列出他的书目较同期的作家还要多。他也是名诗「基督精兵」的作者。 1. 白天刚才过去,黑夜临眼前,
天上晚霞消逝,暮色遍人间。
2. 求主怜人困倦,赐甜蜜睡眠,
蒙主温柔祝福,我们闭双眼。
3. 虽然长夜漫漫,我不感恐慌,
天使展翅护卫,停留在我旁
4. 直等黎明日光,照耀我床上,
起来志虑清新,向我主仰望。 *不可以无所事事,也不可作不足取的事。 ── 约翰卫斯理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患难中领悟恩典(恶性脑瘤)
袁润耀
我的儿子,七个月大罹患恶性肿瘤,经过一年零十天照钴六十……等等化学治疗,最后还是被上帝接走了。那时,我几乎要崩溃,我对上帝发怒、呐喊:「上帝啊!让这孩子活过来、活过来,否则我要辞职不干、不当牧师,我不再事奉你了。」
回想儿子治疗过程,受尽各样折磨,看在为父的眼裡心都快碎了。
那一天,儿子发生痉挛送医急诊,当时抱著儿子,心中犹存的踏实感,在得知他患绝症时,立即转化为强烈的失落感,癌症得医治的见证处处可闻,我身为牧师,是上帝的僕人,岂不更受恩宠吗?我的孩子一定会得痊癒的。
我祷告,全家人都祷告,教会弟兄姊妹也加入祷告行列,我们努力用坚固的信心,情词迫切地在上帝面前祈祷:「上帝啊!这小孩是牧师的儿子,能被你医好,可以见证你,可以让许多人来信耶稣。」我像固执的孩子,对父亲硬求。
「坚持己见」其实是想命令上帝成就自己的期望,但上帝大过一切,祂永恒的旨意岂是人类可左右的呢?事件的整个过程,上帝要我看见祂的恩典够用,祂的大爱在孩子病痛中彰显,医护人员被主预备有很好的配合,对于我这个有限的人,虽然不停地祷告,看的却是病情不断的恶化,不论照钴60或其他化学治疗一概毫无果效,无能为力的我,眼睁睁地看著孩子幼小的生命一点一点的逝去。
当孩子昏迷的那三、四天,我意识到孩子无望了,我和上帝闹起脾气,用威胁的口吻向祂祷告:「上帝啊!让这孩子活过来,活过来,否则我要辞职不干,不当牧师,我不再事奉你了。」软弱到快要崩溃,我想,从今以后再也无法事奉上帝了,但全知全能的上帝却怜悯我,圣灵的同在和感动,使我思想到,在苦难中,在病难中,我要的到底是什麽?只是让现状改变,让自己的期望得到满足吗?还是藉此经历真正得到生命的更新和成长呢?上帝是呼召我来事奉祂呢?还是来指挥祂的呢?
如今,我仍然是牧师,稀奇主的慈爱挽得住颗灰冷的心,再度燃起生命的火焰,经过苦难的洗礼让我能成为安慰使者,传道不再传属灵的高调,而是传真生命。在世上,上帝虽未救活我的儿子,却是复活了我,在天上,我深信有一天必要与我的孩子团聚,在那裡不再有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伤。感谢上帝,不论我在安逸或患难中,祂永远是我的帮助和力量,祂的恩典永远够我用。哈利路亚!
亲爱的朋友,你的肉体、心灵都感到疲累了吗?病痛让你感到沮丧吗?帮助我的上帝,也能帮助你。
你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天父(上帝),感谢祢将独生子耶稣基督(耶稣──救主的意思,基督──君王的意思)赐给我,且为我死在十字架上,又为我复活。赦免了我在生命中所犯的许多错,许多罪。现在我愿意相信并接受耶稣成生为生命的救主,求祢卸去我心中的忧虑,怜悯我,医治我。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祝你早日康复》
----------------------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罗14:8) 若是神愿意,我们各人都能在一得救的时候上了天堂,我们绝不需要在这里作什么样的准备工作才能得永生。一个人可能当他在一信耶稣的时候就上了天堂,与众圣徒一同在光明中承受基业。不错,我们的成圣是一种长久而继续的过程,但在我们肉体未死,还未进入幔子里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完全的;可是,这并不要紧,因为神若愿意,他能使我们的不完全成为完全,并能把我们立刻带到天堂之中。 那末,我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呢?神愿意他的儿女在乐园之外多耽延吗?为什么永活神的军兵还在战场上浴血苦战呢?一声令下他们不就得胜了吗?为什么他的儿女还东跑西奔,像在迷宫中到处流窜一样呢?他一启齿,他们不就到了他们所盼望的天堂了吗?答案是这样:他们在这里“是为主而活”,并使别人知道神的爱。我们在地上好像撒种子的人,撒播好种子;像耕田的人把田地耘松;像宣传救恩的使者一样。我们在这里是“世上的盐”,好使世人蒙福。我们在这里为的是要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上荣耀基督。 我们在这里是为他作工,并“与神同工”。愿我们的生活实现人生的目的。愿我们的生活热诚、有用并圣洁,“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现在我们切慕与他同在,并要天天想到我们的心已与他同在他的宝座上,虽然我们耽延在此,可是我们当时时听“起来!与我同去”的呼声。 --------------------------------- --------------------------------
《旷野的筵席》 6月10日 「坐」,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当我们在行走或站立的时候,我们两条腿要支持我们全身的重量。然而,当我们坐下的时候,我们全身的重量,就移置在我们所坐的椅子上了。当我们行走或站立时,我们会逐渐感觉疲倦,但当我们坐下一会儿时,我们便觉得很舒适了。在行走或站立时,我们要耗费许多力量,但当我们一坐下,便立刻轻鬆了,因压力不是落在我们的肌肉与筋腱上,而是落在我们本身以外的东西上。在属灵的事上,也是如此。「坐」就是把我们全部的重量——我们的担子,我们的自己,我们的前途和一切,都卸释在主的身上。我们让祂负责一切,而中止自己的负荷。 「祂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2:6) 《竭诚为主》 6月10日 [你们求也得不着,因为你们妄求。你求的若是今生的事物,而不是从神来的就是妄求,就是出于实现自我的欲望。你愈是实现自我,就愈不会寻求神。[寻找就寻见。去实行吧,聚精会神在寻找方面。你是全心寻求神,还是在受刺激痛楚之下,向神没精打采地哀求?寻找,要专心,那你就寻见。
[你们一切乾渴的都当就近水来。你是渴慕神,还是漠然不关心——只满足于自己的经历,以致对神再无所求?经历是个通道,不是目的。要谨慎,不要把信心建筑在经历之上,那铿然之声必随即响起,加以责难,因你无法把所找到的传给别人,你只能叫他羡慕你所得着的。
[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要亲近神。叩门——那门是关闭的,叩的时候你会心惊胆战。[洁淨你们的手——稍为用力一点叩,就会发现自己的污秽。[洁淨你们的心——这一层更加深切了;这是你很真诚逼切,什麽都肯做了。[要受苦——你曾否因你内在的光景,在神面前受苦?这时你已没有丝毫自怜了,只有一种因诧异而来的心碎,因发觉原来自己的本相是这样的。[自卑——叩神的门是一件卑躬屈膝的事——你要与那被钉十架的大盗同叩门。[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祈祷◆
噢,主啊,但愿我对你有更活泼的感应,而你的丰盛一直与我同在。
《灵命日粮》6月10日 父母之爱 读经: 哥林多前书13章 金句: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 喜剧演员汉尼.杨曼常说:「我有两个很棒的孩子,五个孩子当中,能有两个棒的就很不错了!」 的确,父母对孩子长大后是否成才,多少都有些自身的看法。有些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很满意;但有些父母,却对孩子的决定表示不安、甚至失望。等孩子翅膀长硬、离开家后,父母该如何以积极的态度继续关心他们呢? 哥林多前书13章就有很好的答桉。很多人称这一章是圣经中「爱的篇章」。保罗在此说,不论言语、知识、牺牲自我的服事,就算再大的恩赐,若是没有爱,也算不得什麽(第1-3节)。一切行为,要能感动人,必须以爱为基础。而爱的影响,也是绵延不绝。因为「爱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第4-8节) 尽管孩子长大后,不需要父母的意见;但他们仍看重父母的爱。所以不管孩子年龄大小,教养儿女,身教比言传更重要。DCM 求神怜悯,恩赐万民; 基督做主,家庭幸福; 平安喜乐,来自天庭; 常相左右,日复一日。 基督之爱,永不止息。
 亲爱的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6月10日
经节:“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加福音十五32)
亲爱的弟兄:
与耶稣同行,我们一定要认识耶稣的心,在福音书里,我们一再看到耶稣与法利赛人的不同。法利赛人看重知识,高举律法规条,以人的传统废掉神的义;耶稣却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爱成全律法。这一?人一再与耶稣对峙,也受到耶稣毫不留情的谴责。 在浪子故事里,大儿子这角色某程度上也与那个趾高气昂地祷告的法利赛人相似。这反映了一个可悲的现象,大儿子对父亲尽责尽力,勤于职守,却一直都忽略父亲的心。难道他每天早出晚归,路过家门时,竟都对悲伤等候浪子回头的父亲视如不见吗? 试想,如果那个回头悔罪的小儿子,遇到的不是父亲,而是这个兄长,他得到的会是什么对待与际遇呢?他的收场与结局会是怎样呢? 试想,我们这些在教会门槛内的信徒,在经历了主的恩典宽恕之后,对那些迷途的失羊,那些心灵有需要的人,那些沉迷罪恶世界的朋友与肢体,到底抱?怎么样的心态呢? 当然,抗拒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甚至先知约拿也因为厌恶尼尼微城的罪人而做了逃兵。可是,在思想罪与罚、爱与恕的平衡时,我们有没有从浪子的父亲,以及约拿故事中天父的反应,得?一点启示,贴近天父的心多一点呢? 思想:如果我们属主的人对回转的罪人,都像故事中大儿子对小儿子的态度一样,我们天上的父会怎样呢?我们的教会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体呢? 心语:求圣灵光照我,赦免我随意论断别人与主关系的偏执。求主开启我心,让我认清天父的恩慈与爱,真心接纳回转的罪人。 尼希米记 尼希米记是旧约最后的一卷历史书;书中主角尼希米与玛拉基先知乃同一时代。本书记载尼希米返回犹太地,重建耶路撒冷城牆。 大纲: 尼希米为耶路撒冷馀民祷告 一章 尼希米求王淮许往耶路撒冷视察 二章1-16节 鼓励百姓重建城牆 二章17-20节 重建城牆及城门 三章 尼希米与敌人对峙 四至六章 统计百姓人数 七章 以斯拉领导百姓诵读圣经 八章 复兴 九至十章 改革 十一至十三章 尼希米记十一至十二章 重点:居耶路撒冷的民众;祭司和利未人名录;城牆落成礼;恢复圣殿敬拜。 钥节:还有管理神殿的西莱雅。⋯⋯还有他们的弟兄在殿裡供职的⋯⋯(十一11-12) 七章四节说:「城是广大,其中的民却稀少,房屋还没有建造。」有谁愿意进住耶路撒冷?到那裡去找人住在其中呢? 「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馀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1-2节)还有「法勒斯的子孙共四百六十八名,都是勇士。」(6节) 此外,就是事奉神的人,他们有「管理神殿的」,有「在殿裡供职的」,有「管理神殿的外事;祈祷的时候,为称谢领首的」(16-17节)。这些人的生活就是事奉神,他们的工作就是敬拜神。 耶路撒冷的建立,为要显明神和祂的国;要显明神,最重要的是事奉。住进耶路撒冷的人,是以事奉为目的。事奉就是尊荣神、高举神、敬拜神、祷告神、称颂神。 委身于神、事奉神的人居住在耶路撒冷裡,神荣耀的见证和祂的国就彰显出来,神丰盛的恩典也充满在祂的子民中。 默想: 主说的「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是甚麽意思?我们忙碌地生活,心是住在耶路撒冷?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活水 所罗门和玛拿西是两个极不相同的主;一个是建筑圣殿的人,一个是践踏圣殿最厉害的人。这两个王的父亲都是最好最敬畏神的人,为什么一个这样的好,一个那样坏呢?所罗门的好和玛拿西的坏是我们所当注意的,我们仔细研究圣经,就知道他们好与坏的根源在那里。
所罗门是大卫的儿子,大卫生所罗门是在他犯了大罪之后;玛拿西是希西家的儿子,希西家生玛拿西是在他蒙了大恩之后。按理来说,犯了大罪之后当生不好的儿子,蒙了大恩之后当生好的儿子,为何适得其反呢?这是值得我们再进一步研究的。
大卫犯了大罪之后,心中极其痛悔,甚至于精液耗尽,骨头枯干,等到得了神的赦免和安慰之后,他心中的纯洁和倾向神的意念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所以他那时所生的儿子是如此好;比他一切的儿子都好。
希西家呢?是蒙神恩典最大的时候,他在恩典中时间长久了,在物质方面也丰富起来,心中起了骄傲的意念,神又离开了他,因此他生了一个儿子是犹大国最坏的一个王。圣经中几次记载犹大国灭亡是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又因他流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耶和华决不肯赦免。
所以我们当是常鉴察我们的心,不使骄傲留在心中,当保守纯洁谦卑的心,与神同在。
「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十八12) ---------------------------------
转载自张家坤之<<活水>>
--------------------------------- 亚萨的等候(三)──除祢以外,没有爱慕经文: 诗七十三1~28 钥节: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七十三25) 参考经文 代上十六4~7;廿五1~2;伯四十二1~6;诗七十四;七十九;八十三;雅四8 提要 这是一首极其宝贵的诗篇,是许多陷在苦难中等候的信徒共同的心声:「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他们的眼睛因体胖而凸出,他们所得的,过于心裡所想的。……看哪,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诗七十三3~5,7,12)而义人的遭遇,却是苦难重重:「至于我,我的脚几乎失闪,我的脚险些滑跌。……因为我终日遭灾难,每早晨受惩治。」(诗七十三2,14)就在等候的困境中,圣灵进入他心中,他领悟说:「等我进了上帝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他们被惊恐灭尽了。」(17~19)这使他顿时豁然开朗,虽然外在的环境并没有改变,但他的心境和眼界却改变了。以致他能专心仰望等候那位超越一切的主,并看见苦难背后的荣耀。
于是圣灵领他经历主更丰盛的引导,因此他深情地向主告白:「然而我常与祢同在,祢搀著我的右手。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裡。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但我亲近上帝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祢一切的作为。」(诗七十三23~26,28)这确是亲眼见主之人才有的经历,这篇千古的祷告,不但让上帝得著无比的荣耀,也使一切在受苦中的等候者,得著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亲爱的,当仰望这位创始成终的主,除祂以外,别无所靠;除祂以外,别无所求;除祂以外,别无所爱。若能如此,一切的等候就微不足道了。
默想 1.「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七十三25)这样的告白透露了对上帝那种情愿、单纯、专一的爱。唯有这样的爱,才能使我们对主的等候显得宝贵。亲爱的,这是否也是你在等候的事奉中,对主的祷告呢?
2.主的同在、主的搀扶、主的引导(诗七十三23~24)是我们在等候时的保证。祂应许要接我们到荣耀裡,永远与祂同在。目前所有的苦痛、忧伤和等候都是暂时的,惟愿我们能对主说:「主阿,祢是我生命的唯一。」亲爱的,不要怕!主与你同在。
等候的金言 1.等候的信心为一种明确与坚定的注视,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马丁路德 2.信心等候的生命,是在争战中成长的。── 罗炳森师母
等候的应许 1.然而我常与祢同在,祢搀著我的右手。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裡。(诗七十三23~24)
2.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七十三26)
3.但我亲近上帝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祢一切的作为。(诗七十三28)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是那真光,祢来为要照亮那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祢是世界的光,那跟从等候祢的,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传五18-20 18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19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20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传道者看见人若能享受神丰富的供应,人生即使短暂,也是快乐的。
1. 传道者看见神赐人有丰富的资财,但为何还有那麽多人感到不满足? 2. 人如何能藉着信靠神的心,去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3. 财富给人的好处是甚麽?很多人积极去赚取财富,但最后却不能享受,这有意思吗? 才能使一个人完完整整的献身于与自己完全不同,且更伟大的事物。」
真正丰盛的人生乃在于无论是苦涩、是蒙冤、是顺利、是喜乐的年日中,都不斤斤计较记在心头。人生的美善,乃在于能享受神所给予的生命,并领悟享受他所赐予的赀财。 一个享受生命的人,是能看透神在人生中所安排的美善计划,并且愿意在其中顺服神的计划与赏赐,当他的生命全然投入在神裡面,察验一切关乎生命的作为时,他就能与神共识生命的不同形态,了解生命的限制、需要与丰盛,神也答应人心内的祈求,这是人生真正的喜乐。既蒙天上的神悉心眷顾,人还有甚麽渴求?岂不存悦服的心敬畏神吗! 弟兄姊妹,把你的眼目思念从环境、物质和慾望中转过来,投进神裡面,你就会发现在神裡面的人生是最灿烂与丰盛的! 今天我是在计较自己拥有多少,还是享受一种在神裡知足而丰盛的人生?-------------------------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