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杰斯·雷纳(Jess Rainer)和我正一起进行一项大型研究项目,研究对象是千禧一代,也就是在1980到2000年间出生的那代人。我们特别调查了其中1200名年龄稍大的人,也就是出生在1980到1991年间的那个群体。该研究项目在几个层面上都有很有意思的发现。不过,其中最令人吃惊的,乃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在性方面的观点与之前几代人有着显著不同。
我是二战后婴儿潮的一员,自认属于是引领1960年代“性革命”的那代人。不过我完全没想到,我三个儿子所属这代人的性观念变化得如此激进。这对基层教会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请允许我在此总结这方面的五个影响。稍后我将具体解释。
1,大部分的千禧一代,包括千禧一代的基督徒,并不觉得婚前同居是错误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到教堂后,当听见我们说这样的行为是有罪时,会觉得很吃惊。教会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将决定教会影响这代人的努力能否取得成功。
2,尽管社会认同同性婚姻的潮流在增长,但持正面积极观点的人也遍布千禧一代中。选择无视这情况的教会能够对
文化产生正面影响的希望则微乎其微。
3,如果教会成员对那些在性方面持不同于圣经观点的人表现出尖锐、不关爱的态度,那千禧一代会很快退出教会。不幸的是,许多千禧一代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信圣经的教会都充满了拿着威斯特布路浸信会宣传牌那样的人,喊着 “上帝恨
同性恋”。尽管大部分教会都不是这样的,不过仍有一些基督徒仍在加剧这样的成见。
4,讽刺的是,千禧一代不会紧紧追随那些(在性、同性恋方面)不定罪的教会。那些在圣经提及的性方面持妥协立场的教会并不会吸引、并留住千禧一代。尽管千禧一代在性方面的观点和行为上的确更趋自由,他们仍把教会当成一个应该是保守、甚至反世俗文化的地方。
5,那些能够在爱中说出真相,展示出爱的教会拥有更大的机会。前面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了,不过现实越发如此。比如,我们教会的很多成员,要他们以一种能展示出基督之爱的方式来接纳同性恋,对他们来说还是勉为其难的。不过,这就是我们教会、基督徒所在的世界和文化氛围。我们可以选择或者介入或者退出。
千禧一代总人口大概有7900万。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基督徒。确实,按照我们在调研中的估算,这代人中大概只有15%的人是基督徒。因此,这就意味着这一代人中有超过6700万不了解基督的男男女女等待着传教的事工。
我们能为文化的状态而哀叹。我们也能从文化中撤退。或者,我们也能选择像耶稣爱罪人那样爱着这些罪人。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与去违背、调和圣经已有的定论。不过,我们也不应该、不能够忽略了去显示耶稣对需要他之人的爱,这些人同样需要耶稣,和你我一样。
(翻译:尤里)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5月06日
经 节: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道书三章11节)
某一个秋日清晨,阳光映在露珠晶莹剔透的叶片上。一个女孩沿路走下来,脸颊红润,头发则被风吹乱,眼睛睁得大大的,因为她满怀信心与盼望。
她很快地看了四周一眼,显然夏天已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把照顾大地的责任移交给秋天。
她心情愉快的说:「这世界多么美丽啊!我多么高兴来到这世上,前面漫长的日子是值得喜爱、也是美好的!」
到了人生的正午,艳阳虽把树叶晒干,但金黄色的阳光却穿过原野,映在女士的眼上,在这样美好的时光,她含情默默地望着身边的男子。
她的生活十分写意,嘴角透露出她对爱情的满意。她和他手牵着手,望着落日的余晖。返家时她依偎在他的胸膛o,低声说:「这世界多么美丽啊!我真高兴能够靠在你的身旁,并且彼此深深相爱。」
夜幕低垂,时间过得飞快。人生清晨钻石般的梦早已远离,黄金色的正午也已经不再。
这位妇人独自在园中徘徊,头发业已斑白,疲惫的眼神望穿深邃的黑影,似乎表示愿意卸下世上的劳苦,进到神所预备更美的家乡!
她用颤抖的手去关大门之际,再回首看所走过的路,全都笼罩在银色月光之下。突然来了一位身穿白袍、脸露荣光的人,伸出双手迎接她。
「这世界多么美丽啊!」她低声说:「很感谢主,让我在爱中度完了这一生。」
─学生耀西宏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安于奴隶的现状
经 节:就向他们说:「愿耶和华鉴察你们,施行判断;因你们使我们在法老和他臣仆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递在他们手中杀我们。」
人可能安于奴隶的处境,一点也不想为自由付出任何努力。希伯来人作埃及人的奴隶,已有四百年之久。奴隶的身分代表他们没有自由做神要他们做的事,也没有行动自由。摩西已经告诉以色列人如何得到自由,但比起讨神的欢喜,他们更关心工头的反应。对他们来说,得到自由意味着激怒他们所事奉的法老王!也就是,他们一生所事奉的埃及人,可能会攻击他们。由奴役中被释放得到的自由,似乎不值得他们耐心忍受那不可避免的艰苦。当神释放我们得自由时,我们通常得付出代价。哀伤可以是捆绑的另一个形式,然而,我们可能愈来愈安于奴隶的现状。我们可能安于恐惧的生活,却不晓得如何安心度日。照着毁灭性的恶习与罪恶的生活方式,我们可能比较喜欢熟悉的环境,而不愿去经历被释放后的未知。我们可能已明白地认出朋友的坏影响,却情愿拒绝神的心意,不愿得罪我们的朋友。这个情形实在令人难以相信,以色列人居然因为摩西改变他们从小的奴隶生活,而心生不满。你是否安于被某项恶习捆绑?你是否惧怕改变多过惧怕神?你是否愿意让神在你身上动工,好能够释放你?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5 月 06日
经 节:『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 』(诗二十五篇十四节)
神有祂的秘密,敬畏祂的儿女们都可以知道的。神对付他们的手段,在外表看来,常是残忍、可怕的。只有信心能看到深处,而说:『这是神的秘密。你只能看见外面;我却能看见其中包含着的意义。 』金刚钻和翡翠都是藏在顶粗大的石中的,它们的美丽和价值在外面一点都看不出来。荒野中的会幕,在外面并不能看出其么价值来。岂知里面尽是宝贵的东西,虽然外面仅罩着一层顶难看的海狗皮。亲爱的,神也许送你一包顶宝贵的东西。不要难受,如果外面的装琪顶难看。你可确实知道:里面定规包着爱和智慧。如果我们用信心接受,我们就是在黑暗中,也可以看见:在里面有的秘密。 -信宣(AB Simpson)亲爱的,环境压迫你得非常利害么?不要推开它去,是窑匠的手。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兰花
种花的人都知道兰花是最难培养的植物,但兰花的造型雅緻,是很多惜花者的至爱。兰花原本生长于山上,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适宜,才能健康生长。养兰花的老前辈表示,单是浇水之法,也需研究三年的时间才能掌握窍门。为了配合不同的种植环境,种植者要自行摸索一套适合的培植方法,别人的经验只能当作参考。 如此说来,怎样才能种出一棵美丽的兰花呢?是用特别的泥土、要控制适宜的室温,还是供给恰当的水份呢?其实秘诀是要爱它!当你爱它,你就会不惜一切地去瞭解它、栽种它、欣赏它。
婚姻相处之道犹如种植兰花,别人的幸福之道未必适合你的家庭,因为最瞭解你的家,就是你自己。请多花时间认识你的伴侣,找出一套属于你们的沟通方法,不断探索和维繫彼此的关系。真心的爱她,才能掌握你们的幸福窍门。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他又祷告,天就降下雨来,地也生出土产。”(雅五18) 神已明言吩咐以利亚去找亚哈王,告诉他神将降雨在地上。然而一直等到以利亚祷告之后,祂才降下雨霖。神并不是经常独自实行其旨意,祂总是等候我们藉着祷告与祂合作。不错,以利亚必须先知道这是出于神的旨意,而且知道神至终必采取行动;但他不能以此作为借口,而不恳切祷告求神降雨。
我们若以为人的祷告能发动任何事情,那就错了。圣经告诉我们,是神先定意要做某些事,然后祂再将其旨意显明给人知道。人的职分就是认识祂的旨意,然后求神成就它。这才是真正的祷告,也是神所要我们行的。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遭遗弃的考验
作者:查思博牧师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约翰福音1∶11
要是我们早料到翌日就会被某人出卖,不知有多少人愿意跟这人共渡最後一夜呢?耶稣愿意,即使别人并不信实,他仍愿意以诚待人。你遭遗弃和被虐的经历,正是你学习在基督爱里成长的好机会,耶稣就学会恳求天父宽恕那些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多奇妙!
且看你如何面对遭人遗弃,就看出你是否真正对自己和世界永死,死人绝不会因遭遗弃而感到伤痛。另一方面,遭遗弃却又能处之泰然的,正是灵命最成熟的表现──表现出基督的样式。
旧约时代,如果祭司身上长了疥,就不可替子民献祭给耶和华(参见利未记21∶20)。疥就是未愈之伤,当你灵里的创伤还未痊愈时,你言谈间就会表现得不耐烦,也无法按著神的心意作工。你需要被医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被遗弃的考验,才能再次以爱触摸别人的生命,好叫他们得以完全。
求神帮助你活出这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