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马太福音20:1-19"'因为我作好人, 你就红了眼吗? '这样, 那在后的将要在前; 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太20:15-16 在我们思想人怎样及何时归信基督时, 让我们听听教师和作家Lewis Smedes的意见吧, 他指出, 主对"资深"基督徒感到难过, 因为他们看不起初信主的基督徒。"资深"基督徒往往因有些人太迟和......
---------------------------------------------------------------------------
迟来进入神的国
马太福音20:1-19
"'因为我作好人, 你就红了眼吗? '这样, 那在后的将要在前; 在前的将要在后了。" 太20:15-16
在我们思想人怎样及何时归信基督时, 让我们听听教师和作家Lewis Smedes的意见吧, 他指出, 主对"资深"基督徒感到难过, 因为他们看不起初信主的基督徒。"资深"基督徒往往因有些人太迟和太容易进入神的国而感到不满。初信主的人有时会向我透露, 有些人真的曾经对他们表示过不满。
在这个比喻中, 有人做了很多个小时的工作, 但工钱却和后来才被雇用的人一样多, 我们不难明白他们的心情, 我们也会抱怨说:"不公道啊!"那些曾在葡萄园工作的人大概同意, 灼热的太阳、坚韧的藤蔓、和讨厌的黄蜂, 令修剪藤蔓和采摘葡萄成为苦差, 较长的工作时间理应拿较多的工钱。然而, 这个比喻纠正了我们的想法, 神是世上葡萄园的主人, 我们要知道这是神的工作, 工作了多少个小时不是问题, 重要的是园主的慷慨, 工钱是由祂决定的。
既然如此, 我们对迟信主的人便不应该存有偏见, 早信或迟信, 他们不应受到无礼的对待。我们能够进入神的国, 完全是本乎神的恩典, 我们得着恩典, 是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功劳, 而祂的复活便是我们得恩典的保证。我们进入神的国, 或早或迟, 都没有关系。
当然, 如果干脆拒绝救恩,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祷告
主啊, 求祢赐我一颗接纳人的心, 去接纳初信主和比我迟认识祢的人。如果我还未认识祢, 求祢现在就引领我。奉耶稣的名祷告, 阿们。
今天经文: 马太福音20:1-19
1 "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
2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 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3 约在巳初出去, 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4 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所当给的, 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5 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 也是这样行。
6 约在酉初出去, 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 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
7 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 到了晚上, 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 给他们工钱, 从后来的起, 到先来的为止。'
9 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 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10 及至那先雇的来了, 他们以为必要多得; 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11 他们得了, 就埋怨家主说:
12 '我们整天劳苦受热, 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 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
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 我不亏负你, 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
14 拿你的走吧! 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 这是我愿意的。
15 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 因为我作好人, 你就红了眼吗? '
16 这样, 那在后的, 将要在前; 在前的, 将要在后了。"
17 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 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 对他们说:
18 "看哪, 我们上耶路撒冷去, 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
19 又交给外邦人, 将他戏弄, 鞭打, 钉在十字架上; 第三日他要复活。"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亚美尼亚大屠杀100周年纪念 近150万基督徒被杀
BYSTOYAN ZAIMOV
4月24日,世界领导人及宗教领袖纪念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100周年。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于奥斯曼帝国手中,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基督徒屠杀事件。
“我感谢所有到这里的人们,再次确认您对于人的价值的承诺,没有什么被遗忘,100年后,我们还记得,”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Serzh Sargsyan)在埃里温的献花仪式上说。
BBC报道称,法国总统奥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参加了仪式,向被害者致敬。
奥朗德说:“我鞠躬纪念受害者,我来告诉我的亚美尼亚朋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人民遭受的悲剧。”
他补充说,“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乃是和平行为”,并谴责世界各地对少数族群的压迫及出于宗教动机的杀戮。
普京坚持认为,“不存在任何可以进行大屠杀的正当理由。”
俄罗斯总统补充说:“我们对亚美尼亚人民表示同情,他们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悲剧。”
亚美尼亚人民及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1951年,近150万人(其中大多是亚美尼亚的基督徒)在奥斯曼帝国迟暮之年死于饥饿或驱逐出境等。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建立的国家,一直强烈反对将其描述为“种族灭绝”,并声称死亡数字要小得多。
土耳其总理艾哈迈德·达武特奥卢说,他的国家在自己的纪念仪式上与亚美尼亚“分担痛苦”,但他反对称此为种族灭绝。
这个词引发大量争议,本周早些时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食言,该称1915年这桩大屠杀称为种族灭绝后,亚美尼亚裔积极分子表达了他们的愤慨。
“总统的妥协代表一个国家的耻辱,”亚兰(Aram S. Hamparian)说,他是位于华盛顿的美国亚美尼亚全国委员会的执行主任。“这是对真理的背叛,对信任的背叛。”
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期间曾承诺,不会回避使用这个词,但现在白宫已经表示,不想与土耳其的关系变味。
在上周梵蒂冈举行的纪念仪式上,教宗方济认为,1915年的亚美尼亚受害者因信仰被屠杀,并称该事件是“种族灭绝”。这激怒土耳其,召回了其驻教廷。
《电讯报》报道,亚美尼亚教会举行了历史上最大的封圣,在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外,追封150万殉道者。
“在亚美尼亚人遭屠杀的严峻年份,数百万人民被连根拔起,预谋被屠杀,通过火和剑,尝到了酷刑和悲伤的苦果,”亚美尼亚使徒教会(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的带领人Karekin II说。
““封圣给我们基督徒的生活,给国家的生活带来了新生命、恩宠和降福。”
梵蒂冈促进基督徒合一理事会主导东正教关系的加布里·埃尔(Gabriel Quicke),周五也参加了在埃里温的纪念仪式。
“亚美尼亚的历史是一段旅程,因为他们就像亚伯拉罕,总是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同时也见证一个世纪前的可怕的暴行”,他说,根据梵蒂冈电台。
埃尔补充说,听到教宗使用“种族灭绝”一词他感到“高兴并惊喜”,并指出,这是教宗首次公开用这个词形容1915年亚美尼亚基督徒屠杀事件。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4月27日
经 节:...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五十章20节)
困难其实是一项恩典。它能削平我们的棱角,把我们磨得美丽匀称。所以我们要忍受磨练,被试验时也当喜乐。困难若能适时对付,则危机将化为转机。遇到困难总要喜乐、冷静沉着,安息在主的怀里。
困难既来,无须刻意设法拦阻,更别抱怨,以坦然的心情面对现实,就把它当作福分。你若因为困难而烦躁,痛苦和疾病将会随之而起。
有一天我们会希奇地发现,原来困难竟是蒙恩的前奏。
神既然耕耘,目的是为了播种。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道 路
经 节: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如果每日与神同行,你不需要寻求神的旨意,因为你已行在其中。如果每日谨守顺服、与神同行,你总会行在神的旨意中。圣灵的职责是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走在神的旨意之中。每日紧密地与神同行,保证你会正确地走在神要你走的路上。若完全拒绝圣灵的能力在你身上运行,你可能会离开神的旨意。门徒从来不需要问耶稣自己接下来要往哪里去。他们只要看耶稣往那儿去,跟着走就对了!耶稣是他们的「道路」。只要拥有耶稣,他们不需要地图。我们常常宁愿自己拥有一份将来的地图,而不要依靠与「道路」的关系。执行一个计画,似乎比培养一份情谊,要容易得多。我们可能会十分关心自己的未来,而忽视今日与神同行。耶稣永远不会给你一个代替品来替代祂。祂是到达天父那儿惟一的道路。这就是清楚明白神对你说的话,是那么重要的原因了(以赛亚书三十:21)。如果已经迷失方向,你不会了解神所启示的新作为。如果想要知道神的旨意,花时间培养与耶稣的关系,并且学习分辨祂的声音。祂十分乐意指引你前面的道路。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4 月 27 日
经 节:『不住的祷告。 』(帖前五章十七节)
许多人都已为『不住的祷告』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实行的命令。现在让我们听一个女佣人的见证:
『早晨,我一开眼睛就祷告说,主阿,求你开我心里的眼睛;我穿衣时,就祷告说,愿我穿上基督的义袍;我洗脸时,就求主洗净我;我作工时,就求主给我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我点火时,就求主在我里面重新挑旺我的爱火;我扫地时,就求除去我心里一切的污秽;我吃饭时,就求主给我隐藏的吗哪与纯净的灵奶,我管小孩时,就仰望父神使我作祂命的儿女。我一天到晚都像这样祷告。我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供给我一个意念来祷告。 』--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情书 浪漫的人都爱写情书,而且必定要亲手写,绝不能用电脑打印出来,因为列印出来的信是欠缺感情,而且她可能会怀疑你一式多份送给不同的女士。 写情书难不难?大概不难。首先随心所想,把心意写出来;再重複阅读,把重点修饰收紧。最后选择一张有品质的纸张,用心把内容抄写一遍。只要真心地写,准能写出一封感动她的情信。万一真是毫无写作灵感,不妨抄一段情诗送给她。 「你的嘴唇是粉红色的小邮票,我的心是甜蜜的情书,一封一封地寄往未来幸福的岁月…」(中国诗人罗门) 试想想这个情境:她会偶然把收藏的情信拿出来细看,甜丝丝的表情不禁呈现在脸上⋯你说值不值得你在信裡花言巧语呢?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同工抑同攻(哥林多后书六章1-10节) 我们与神同工的……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1、4节)。 一切在圣工有份的人,都是「同工」,并且「与神同工」,无论是牧师、传道人、长老、执事、妇女部、青年团、唱诗班、佈道团、主日学部一切职员,虽然各人的工作不同,但在神的面前,他们的地位无大小之分,乃是平等的。 神既然用那一个人,那人在神眼中便有属天的价值,我们作同工的便应与他合作,为神用他而快乐感恩。至于妒忌同工被神使用或重用,乃是一种罪行。因为妒忌之后便有攻击。攻击同工,甚至联群结党攻击一人,可称为同攻,这种攻击不是攻击人,乃是攻击神,破坏神的工作,岂能无罪? 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神要人所做的一切圣工,所以神要用很多人,祂也盼望所有祂的工人能同心合意去发展圣工。今日教会时常有彼此攻击的事件发生,羞辱主名,拦阻圣工,破坏神的计画,这些人断不能逃避审判与刑罚。 保罗有许多被攻击的经验,但他心里靠主常常喜乐,因为他自觉清白,在凡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在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中,我们知道保罗先后有几位同工,他不断举荐、夸讚他们,从来不攻击任何同工。 保罗对于「论断人」有如下的宣告:「所以时候未到,甚麽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著称讚」(林前四5)。 假如以攻击别人作为自己「成功」的方法,则该人的「成功」,将「成空」,他外表的属灵,实乃「属零」。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 神永恒的荣耀是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彰显的(21节),然而神现今的荣耀,乃是靠教会来发挥祂那丰富无比的大能,因为从这段经文,我们看见神的荣耀乃是藉着现今运行在我们里面的大能大力来衡量的。 因此祂的子民乃是流露神大能的门户。神计划在这属世的时空内所施行的大能,往往因人合作的有限而受到削减。因此我们应当奋兴教会里的祷告事奉。神今天在上海及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旨意,就端赖当今的教会在祷告的事奉上摆上多少而定。主耶稣说:“凡祈求的就得着。”如果我们连这件简易的事工都做不好,我们对神还有什么用处呢?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素质、阶级与属灵气氛 作者:查思博牧师 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
希伯来书12∶27
耶和华经常以各种试炼重整我们,用风暴攻击我们根基不稳之处。神使用一个人之前必先劳其筋骨,他们要学习抛弃眼前的东西,抓住永恒的东西。有些被神使用的人要在病房中醒来,耳朵里响著医疗仪器发出的声音,才惊觉自己本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一点价值也没有;有些人则要等到身边最重要的人一声不响地离去,才惊觉这一点。约伯就尝透这种经历,他原本一无缺欠,谁知一觉醒来一切都化为乌有∶他百病缠身、子女死去、婚姻又成了一场笑话。这时,你会意识到“那不被震动的”是指甚麽──值得我们为之而摆上生命的东西。
正如素质、阶级与属灵气氛。素质不是指你拥有的知识,而是指你的身分;阶级不是指你有多少资产,而是指你的言行举止,尤指你待人接物的态度;而属灵气氛也不是一种文化习俗,而是指那种追求基督样式的生活方式,不仅是遵守律法、讨好别人,而是要讨神喜悦。这就是保罗称之为“神在基督耶稣里最崇高的呼召。” 日出代表你的生命又短了一天,请你把生命投资在那些永恒的东西上。 投辖留宾
黃瑞西牧師
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太25:35)
陈遵是汉朝杜陵人,性情豪爽,在京帝末年时做京兆尹的官。当时公府中的官吏都很俭朴,只有陈遵衣车华丽,每日出去饮酒,对于公事时时荒废,常被科罚。小吏们去告诉他,也根本不放在心上,反叫小吏注意他被罚满一百次后,再来告诉他好了。
后来他因剿匪有功而升官,四方豪杰都仰慕他的名,特地去拜访他。陈遵喜欢喝酒,每次大宴会的时候,等到客人到齐后,往往把大门关起来,把客人们马车上的縺头(古称辖)投到井里去,即使客人有要紧的事,也不让他回去。
曾经有一个刺史,为了公事去见他,也被他留住喝酒,不放他回去,那位刺史因还有事要办,心里非常着急,结果由陈遵的母亲从后门把他放出去。
后人把这故事,说成「投辖留宾」,形容主人好客。
【灵训】
自古以来,中国人习以好客为常。婚、丧、喜、庆,离不开宴客,即使穷乏,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席开无数桌,宾主尽欢才散。
三百六十五天,有名餐馆,家家人满为患。不论谈生意,接待亲友,或有特殊事情或节日,各家餐馆大排长龙,一位难求,这也凸显中国人着重吃的明证。
这种吃的风气,也成为中国教会「本色化」之一,以吃来招揽人。近年更流行在餐厅开会,举凡:「同工会」「长执会」「聘牧会」「xx筹备会」都在餐馆见面,出席率必高,不致流会。还有许多机构团体,利用餐馆或以吃为号召,举办「xx周年庆祝会」「筹募款项餐会」… 虽然是热闹,但是,席中若无位置为主耶稣保留那就太扫兴了。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再相会 黃瑞西牧師
God Be With You
Jermiah E. Rankin, 1828 – 1904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林前 16:23)
正如月有圆缺,人间总有聚散。在这动荡的世代,为了生活,为了追寻美好的梦想,人们往往要离乡背井,异地而居,时间有长有短,空间有近有远。最感伤的是要与亲朋好友说道别之时刻;最快乐的是,团圆相见的喜悦。
每逢面对秋空皓月,总让人的心绪为之牵动不已,特别中秋月圆,像征着人间的团圆,也含带着人心的一种向往,可是现实的处境却不尽然,而且往往聚少离多,徒增望月兴叹感怀。古诗人说「问君何事轻别离,人生能几团乐月」、​​「恨君恰是江楼月,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这些古诗名句,道尽了人间聚散的无奈心情,生离死别乃人之常情,无人能免。基督徒为了神的使命,亦常经历别离之苦。然而我们确知信徒在世只是客旅,永生才是归宿;在世有别离,但在永恒里没有分散、没有死亡与痛苦。在世虽然漂泊,在永恒中便要与主及众圣徒长相聚首,那是好得无比的。
本诗作者Jeremiah Rankin 1828 年1 月2 日生于美国New Hampshire 州的Thornton,于麻州Andover 神学院毕业后,历任东岸数个公理会牧师,直到1889 年担任华盛顿哈佛大学校长为止(该校为美国著名黑人大学)。据其自述写这首「再相会」的来历如下:「这首诗写于1882 年,当时想到人们别离时总是要说再见,英文「Good-by」二字的意思即「God With you」(神与你同在),所以我就以基督徒的信仰,说明愿主与你同在直到再相会的深意而作成此诗。 」该诗出版后,首次在他牧养的华成顿第一公理会堂唱颂。
作曲着William Gould Tomer 1833 年10 月5 日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作曲乃新泽西州的小学老师,南北战争时曾参加战事。 1896 年这首诗歌用在他的安息礼拜中。 1. 愿主同在直到再相会,主为良师当指导你,主为牧人常看顾你。
2. 愿主同在直到再相会,主翅膀下将你覆庇,天上吗哪日日赐你。
3. 愿主同在直到再相会,若试炼危险临到你,主用大能膀臂护你。
4. 愿主同在直到再相会,主以爱为旗招引你,罪的死亡不能害你。
(副歌)
再相会,再相会,靠主恩得再相会,
再相会,再相会,靠主同在直到再相会。 *我对天堂不会感到陌生,我的神,我的天父,要把我接到永无止境的福乐里去。 ── 司布真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假神?真神?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世界上有很多名词,每一个名词都代表一样东西,比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海,日月星辰,鸟兽鱼虫,各样的名词代表各样的东西,即便动词和形容词也都有实际的代表,没有一个词找不出它的实体来;因为先有了实体,才有名词,打开辞源一看,每一个词都有它的解说。
有人对于「神」这个名词却偏说没有实体,试看世界各国的辞典,都有「神」字,并且世界上的人无论先进的、后进的、古时的、近代的;有知识的、无知识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敬神的意念。难道全世界的人都错了吗?就是那些不信神的人,他们的良心也不能肯定的说没有神。那些敬拜假神的人,他们是敬拜错了,因此有人就以为他们所敬拜的不是神而说无神。假神、不是神,这是对的;真神却是有的。
有假神,也就证明有真神,若不是真的,就没有假的;先有了真的,然后才有假的;比如市面上冒牌的东西,必是先有了真牌的东西,而后才有冒牌。假的不可信,真的不可不信。
世界上也有一些东西是某一地区所独有的,那没有这东西的地方,就没有这样的名词,所以有好多东西只好用外地名称的原音;就是所谓的外来语。但是各国所共用的东西,各国就都有这个名词,比如日月星辰是世界各国所共知的,所以各国也都有这几个名词,也都有同样的解释。神也是如此,全世界只有一位神,所以全世界各国都有神这个名词。神是灵,人的肉眼不能看见,但在人的灵裡可以体会到祂,并且还可以藉著受造之物,知道祂的存在。就像瞎眼的人,虽然看不见太阳,但藉著太阳的热力就感到有太阳的存在。
圣经中很清楚地说明了神的事,神是创造宇宙万有的,是管理人生命气息的,是赏善罚恶的,是公义慈爱的,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因为人的眼是肉眼,所以不能看见属灵的神;有很多东西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好像人的思想是看不见的,却是实在有的;神也是人所看不见的,也是实在有的。
人所造的一切东西,都是人看不见的思想所设计而产生的,照样,宇宙万物,是人不能看见的神所创造的。神虽然藉著受造之物叫人认识祂,但人不能与祂接近,因为祂是灵。因此祂就差遣自己的独生子主耶稣来到世间,成为人的样子,来拯救世人。
主耶稣来到世界,曾藉大能显明祂是神,叫长大痲疯的洁淨;叫死人复活;叫风浪海平静;用五饼二鱼叫五千人吃饱;医治各样的病症,处处都证明祂是与世人不同的神;最后,为担当人类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祂的肉体死了,埋在坟墓中;但到第三天,祂又从死裡复活,就是祂是神的凭据。有从祂而建立将近两千年并传遍全世的教会给祂作见证;还有不可增添、不可删减的圣经给祂作见证。(摘录「神恩惠的福音」)
朋友,你若愿意相信上帝和祂的儿子耶稣,你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耶稣,我愿意接受你的救恩,求你作我生命的主,享受你所赐的丰富生命。祢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奉耶稣的名,阿门。」(阿门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神,就是我们的神……(诗67:6) 我们不多用神所给我们的灵福,真是一件令人希奇的事,更希奇的事是我们不多使用神自己。虽然他是“我们自己的神”,可是我们却不常用他,也不多求他。我们很少来到主的手下与他商量!我们常是独行己事,毫不寻求他的帮助!我们在困难中常是自己背着我们的重担,而不会把它们放在那能扶持我们的主的身上!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我们的神好像在说:“孩子啊!我是你的。来吧!按着你的心意使用我吧;你可以随意到我的仓中,你越常来,必然越受欢迎。”他也曾说:“你们可比吩咐我。”我们若不能自由使用神的丰富,乃是自己的错。你既然有这样一位朋友,并且他这样的邀请你,你就可以从他取得你天天所需要的。他像一位一呼百诺的仆人一样等待你的吩咐。你既有一位可求的神,为什么要忍受缺乏呢;你既有一位帮助你的神,就不要怕也不要灰心丧胆,到你自己的宝库选取你所需要的吧——你所要的一切那里都有。要学会使神成为你的一切,他能供给并且成为你的一切。多使用你的神吧!在祷告中使用他。要常到他那里,因为他是你的神。你能把这么大的权利弃置一旁不加利用吗?要把你一切的需要都告诉他。时时凭着信心多多使用他吧!若黑暗之君遮掩了你,你要用神当作你的“太阳”;若强敌围困你,你要以耶和华为你的“盾牌”;因为他是他百姓的太阳和盾牌。若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道路,用他作“引路”,因为他必指引你。你无论何时何地,要记住神都能作你合时合式的需要,并且他能作一切你所需要他作的。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旷野的筵席》4月27日
「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启13:10)
一些看来很难再忍下去的圣徒在呼喊:「要到几时呢?」但很有意思的一点乃是,约翰在这本论及审判之书的开始,竟形容自己是「你们的弟兄,又是在那耶稣里同患难,同国度,同忍耐的。」启示录这本书给我们看见,到了一个相当的地步,神最终放弃了忍耐而执行审判。忍耐之所以需要,乃因审判尚在将来,但审判的日子一到,就无需再忍耐了。可是在目前,那时刻仍未来到,而我们也如同使徒约翰一样,仍须生活在忍耐的时代中。拔剑来抗暴拒恶并不难,然而甚至那些殉道的圣徒,神还是告诉他们要等候片时,直至人数满足的时候(启6:11)。神对不忍耐总是否定的,祂本身就是恒久忍耐。让我们取用神的忍耐,来显示我们在祂里面的真实信心。

《竭诚为主》4月27日
你要什么?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耶四十五5)
你是否正为自己图谋大事?你不是求成为一个伟人,而是为自己向神求大事。神盼望你与他更亲密的关系,过于领受他的恩赐,他要你认识他。大事是偶发的,会来也会去;神从来不会给我们一些偶然的东西。其实,与神建立正常的关系是最容易不过的,除非我们所要的不是神,而是他所赐的东西。
你若单向神求东西,那末在撇下一切归神的路上,你还未踏上第一步,你不过是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作基督徒。[我曾经求神给我圣灵,但他并没有给我预期的平安与安息。]神马上就会指出原因——你根本不是寻求主,只是为自己有所图谋。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你要的可以向神求,但是你所求的若不对,就得不着。当你与神亲近,就不再是求东西了。[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那么为何还要求呢?这是要你们更认识他吧。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神啊,求你以圣灵给我施洗。]神若不应允,乃是由于你尚未完全归顺他,你还有些事不肯做的。你肯不肯扪心自问:你向神所求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些?神总是为了最终的完美,而不顾现今暂时的好处。他不会只令你现今快乐幸福,而是为那最终的完美而作工——[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
祈祷◆
主啊,当我今天向你发声,愿你的亮光和恩典临到我们。愿我们[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