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40|回复: 4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2年02月18日 瞻仰祂的恩典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2-18 06: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有一件事,…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 诗27:4最近我用了整整一星期,天天读诗篇27篇。一个早上,我发觉自己只是在快速略读,字句只在我眼前掠过,我并没有细心思考其中的意思,因为我只是想着要读完这篇诗篇!当我发觉我在做什么(或忘记做什么)时,我便从头开始慢慢再读。 有两个词语提醒我.....
--------------------------------------------------------------------------------

瞻仰祂的恩典

读经: 诗篇 27


「有一件事,…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 诗27:4

最近我用了整整一星期,天天读诗篇27篇。一个早上,我发觉自己只是在快速略读,字句只在我眼前掠过,我并没有细心思考其中的意思,因为我只是想着要读完这篇诗篇!当我发觉我在做什么(或忘记做什么)时,我便从头开始慢慢再读。

有两个词语提醒了我如何正确地阅读神的话,那就是:「瞻仰」和「求问」,最初我两者都没有做到。往往我只是略略看过便算了,很少有一个「求问」的心。
所以我差点便错过了「瞻仰」那最奇妙的东西—— 「他的荣美」!

有两个胡涂的旅客,他们在秋日游览阿尔卑斯山,下面的山谷和山上的积雪都展示艳丽的色彩;可是他们走路时却垂着头,只看自己的脚,说:「听说这
山上有很美丽的景色,究竟在那里可以看到呢?」我就像他​​们一样啊。

我们时常听到「熟生厌」,意思就是对某些人或事太熟悉了,就会有一种讨厌感。如果我们不留神,只惯性地读圣经,我们便犯这样的毛病。因着神赐恩典让我们瞻仰祂,我们便看到如诗篇27篇所提到的亮光、拯救、保障、安稳、蒙主暗暗的保守、藏在主帐幕的隐密处、高高的盘石、欢欣、怜恤、帮助、指教、神的恩惠。
我们能看到主各方面的荣美,完全是因为祂赐我们恩典,容许我们瞻仰祂,我们绝不应轻率地蔑视了这些恩典啊。

祷告

赐诸般恩典的神,今天我们求祢赐恩典叫我们减慢步伐,好叫我们能寻求祢的面,以惊叹和颂赞来瞻仰祢的荣美和威严。
阿们。

--------------------------------------------------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


不要怕


做老师、做父母、或者做朋友都应该有一种美德,就是不要怕。

决不是说,年轻人说的话你都应该同意。

这不是说年轻人提出大胆的意见,或要这个社会变得更为放任,却要你说:“好的,就这样做吧!”我说我们不要怕的意思是,我们要有不同意他们的勇气,有力量提出相反的意见,和他们针锋相对。
好朋友是能提出忠告、规劝,有时愿意和你争得面红耳赤的人。

我们要甘心情愿给旁人自己去思想的机会,千万别阻止人家去思想。

现在的人都不大愿意用头脑,他们思想得太少。
要是他们能够多花点时间思想,要事情想得清楚一点,他们一定会少做许多不应该做的事。

其实错误的行为和决定,都是想得太少而不是想得太多的结果。
因此,要是有人开始思考,我们不要怕,反而应该鼓励他。

我们应该让人人都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

只许年轻人听不许他们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儿童和少年都有说话的权利。



------------------------------------------------- - --------------------
摘录自
花香满径
-------------------------------------------------- -------------------




标题: 2月18日
经节:心中喜乐,面带笑容...(箴言十五章13节)


若知道一句不够仁慈
或不实在的话,
可能在所爱的人的脸上
刻下了伤痕,
我绝不敢再
讲这一类的话!你说呢?

我若知道微笑能
照亮一整天的行程,
能使沉重的心灵获得纾解,
我绝不会再
板着脸孔!你说呢?


最好的笑容,不是戴上去的,乃是自然流露的。笑容应该是满足、感恩、和喜乐的结果。不但与日俱增,且会发光。内心一旦充满喜乐,自然就面露笑容。使内心欢悦的惟一办法,就是眼神、跟人维持正常关系。诗篇三十四篇5节:「凡仰望祂的,便有荣光;他们的脸必不蒙羞。」
─巴伯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





标题:背起你的十字架
经节: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十六章24节)


不管代价如何,你的「十字架」是神的旨意。背起你的十字架是个抉择,你绝不会被迫背起十字架。你可能有身体上的问题、有一个悖逆的孩子、或面对经济的压力,然而千万不要将这些当作是你要「背负的十字架」。你的十字架不是你所面对的环境,也不是你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你的十字架乃是自愿一同与祂受苦,如同祂为我们死而达成救赎的目的一样(腓立比书三:10)。保罗说自己受苦倒觉得喜乐,因为他知道借着这些痛苦,可以帮助其他人得到灵性的成熟(歌罗西书一:24)。我们倾向于想立即由「舍己」跳到「跟随耶稣」。然而,除非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否则永远不可能跟随耶稣。在某些方面,神的救赎大工惟有借着苦难才能达成。诚如基督要忍受苦痛才能带来救恩,你也必须经历一些苦难,好让神把救恩带给你周遭的人。直到门徒知道耶稣是基督,耶稣才与门徒谈及十字架(马太福音十六:21)。若不先确信耶稣是基督,你将永远不可能忍受十字架的苦楚。一旦与基督的关系稳固,祂会让你知道你的十字架是什么。基督教不可能没有十字架。如果你期待与神的关系,是永远不需要忍受苦难或不招惹麻烦的,那么你绝不能以基督为榜样。十字架是神的旨意。首先,你得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然后才能跟随基督。

--------------------------------------------------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题: 2月18日
经节: 『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可十一章二十四节)


我有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的祖母应许给他一本邮票簿。可是过了许久,她并没有给他,也不再提。这孩子也并不放在心上;可是,当他的同伴来看他的礼物时,他一件一件把收到的礼物拿出来给他们看了之后,总加上一句: 『祖母给我一本邮票簿。 』我听他说了好几次,很是希奇,所以我特地叫他到我面前,问他说:『乔琪,你并没有从你祖母那里得到一本邮票簿。你为什么常对你的同伴这样说? 』他脸上起了诧异之色,似乎希奇我会发这样一个问题,他回答说:『妈妈,祖母既应许了,这就等于我已经得着了。 』我就不能再说什么,免得伤他的信心。一个月过去了,邮票簿仍是无着落。一天,我要试试他的信心,就对他说: 『乔琪,我想祖母已经忘记了她的应许。 』他很快,很坚持地说:『不,妈妈,她涑不会忘记。 』我望着那亲爱的、深信的小脸,看见他现着很正经的样子,好似要辩服我方才所说的话一般。过了一回,他脸上现出了喜悦的光彩,说道: 『妈妈你想我好不好现在写一封信去谢谢她的礼物呢? 』我说:『我不替你规定;可是,你可以试一试。 』这时候神用光照亮我,给我看见了一殷丰富属灵的真理。几分钟之内,他已把谢信写好寄出了,回来的时候,嘴里还唱着欢乐的歌儿,证明他对他祖母的信任。不久,回信来了,里面写着: 『我所亲爱的乔琪:我并没有忘记我对你的应许--一本邮票簿。我想照你合意的样式去买,可是在本臹买不到;所以我就到纽约臹去函购。寄到了以后,一看,仍旧不对,所以我又到芝加哥去函购了。你所爱的祖母』他读完了信,脸上带着胜利的气概,对我说:『妈妈,我不是告诉过你么?祖母既应许了,这就等于我已经得着了。 』他的心里,从来没有疑惑过,这就是『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 』(罗四章十八节)他深信邮票簿一定会来的。他信他的祖母进行,不久信心就变成了事实。人们常要在神的应许上先有眼见,但是我们的主对多马说,也对那些跟从祂而怀疑的人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约二十章二十九节)--让滋夫人(Mrs.Rounds)


------------------------------------------------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

“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你虽不认识我,我必给你束腰。”(赛四十五5)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看到一件非常稀奇的事。古列——征服巴比伦的波斯王——并不认识神,然而在这章经文中,他却被形容是神的受膏者。在圣经中,受膏者常常是指神所拣选,用来成就祂特殊的旨意,为祂执行特殊任务的人。

因此,古列王在此代表属世的政府在神眼中的地位。他虽与神没有什么个人的关系,然而他却在神的手中,为成就祂的旨意。一切属世的权威都在神手中。一代的君王崛起,另一代的君王衰微,而神却凌驾一切之上。关于古列,神不是单单形容他是“我的工具”,而称他为“我的受膏者”。历史上的王国兴衰更替,都是在神的控制、选择之下,为成就其智慧美善的旨意。


--------------------------------------------------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旷野的筵席》2月18日

“……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加5:13)

律法主义必定产生内心的骄傲,因为凡要持守律法,就必须运用意志力,去反抗自己天然倾向。这样的努力,必然使我藐视,或可怜那些没有像我如此努力,及那些虽已努力,却是失败了的人。我的努力,就使我产生有一种优越感,而叫我孤芳自赏,傲岸寡合,虽能勉自抑制,不露诸形色,但逐渐便不大愿意和那些我认为灵性低落的人一同祷告。这就是持守律法所产生的恶果。但我们的神是太伟大了!祂对门徒的带领,不限定一种固定的方式。别人不需要模成我的样子,只要同形于基督的死便够了(腓3:10末一句直译)。殊途同归有何不可!苹果的酸味,乃是尚未成熟的标记!但成熟了的苹果是甜的。如果神真在我里面做了一点工,我就发现我和一些与我经历不相同的圣徒相处,绝没有任何难处。




进入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所以被叫做应许之地,是因为上帝应许祂的百姓可以拥有这块地,它的疆界广大长远,以致眼目不能及,那里青葱翠绿、花果繁盛──好一个「流奶与蜜之地」。

但是当以色列人离开了埃及,却没有享受到上帝为他们所预备这地的祝福。
事实上,纵观以色列历史,他们极少完全享有应许之地。

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经历到上帝为他们预备的祝福呢?
是上帝没有能力遵守诺言吗?

每一个应许都有两种层面:其一是应许本身;其二是接受应许的人。
上帝已经实践第一部分了;祂一再告诉百姓说:「这地属于你,快去占领!」但是由于他们不信,因而失去应许的祝福。

上帝对祂儿女所说的话都充满了应许,祂应许赦免你的众罪(约壹1:9);为你预备一切的需用(太6:31-34);赐给你丰富、满足的
人生(约10:10);免于忧愁(腓4:6-7);让仁爱、喜乐、和平、忍耐、节制……等等充满你(加5:22-23)。

上帝已经尽了祂的责任,祂既应许你,就准备在你的生命里实现这些应许。你要怎么响应?
是恐惧、怀疑和冷漠一如当年的以色列子民,或是交托、信靠及顺服?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是上帝给人类大的应许,祂多么希望能在你生命中遵守自己的诺言,你愿接受吗?如果你愿意,可以如此祷告:「亲爱的耶稣,我愿意用祷告来与您交谈,过去我不认识您,去我的生命有许多的偏差,受过许多的伤害,也犯过一些罪,求您亲自来调整、医治、宽恕,进入我的生命,成为我的救主,恢复我与上帝原来美好的关系,蒙受上帝的祝福。奉耶稣的名求,阿们。」若你做了以上的祷告,你已是上帝眼中新造的人,请与发这单张的教会联络,他们很乐意与你见面,更多的为你祷告。


--------------------------------------------------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




陈明一切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要提醒我,你我可以一同辩论;你可以将你的理陈明,自显为义。
以赛亚书43∶26


  陈明不是乞求。神应许我们有权柄将所有事情带到他的跟前,陈明自己的理据;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也有特权与天父直接对话。

我牧养教会那段日子,儿女还未成年,生活更显紧张忙碌。我每天都要处理同工的运作、预备财政预算、安排日程种种烦琐的事务,简直与时间竞赛;但我给同工一个明确指示∶“不管何时,只要是我的子女来电,你们也要马上把电话接给我。”

神今天也要跟你定下同样的协议∶你有权柄运用他的名和他的话,也有著圣灵的安慰和引导,指示你当走的每一步──多麽美好的安排!这样,纵使你被攻击,你的信心也可丝毫不减。



今天,按著神的道陈明一切,因为他应许∶“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麽,我必成就”(约翰福音14∶13),这是何等的特权!




《灵命日粮》 2月18日

赞美诗班

读经: 诗篇89篇1-8节

金句: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诗篇89篇1节)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听到布鲁克林会幕诗班演唱的情景。他们有将近200人,都来自布鲁克林最糟的社区,他们有的曾是吸毒者,有的曾是妓女,如今他们都已得救。现在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向 神歌唱。
当唱到神在他们生命中所行的救赎与赦免时,他们脸上闪着泪光,泪水滑落脸颊。

    看着他们时,我感到自己好像少了什么。我6岁时就信了主,因此他们唱到神如何施行奇妙拯救时,所表现出来那种深深的感恩,我感受不到。
神救我脱离的罪,不外乎是类似咬我妹妹一口这样的事,这怎能算是一个有意义的见证呢!

    但那时圣灵却提醒我说,若在年幼时我未蒙恩得救,谁知道我今天又会流落何方?
如果他没有教导我事奉和节制这些品格,谁知道我又会在哪条毁灭之路上绊跌?

    因此我清楚明白,我也欠他一份救赎恩情。在得救之人所组成的诗班中,能使我们配得一席之地的,除了「得救使你脱离了什么」之外,还有「得救使你不至于去做什么」。
所以每个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都可以加入这赞美诗班,来欢唱:「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诗篇89篇1节)JS

他对于我、何等信实;

回首前尘,恩典处处。

虽我心疑,甚至不信,

       他是何等、何等信实。
Cymbala

得救之人诗班中,赞美之声齐颂扬。

马太的苦难(一) --他就起来、跟从耶


经文:
太九9~13;十1~4;廿一28~32;路五27~32
钥节: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太九9)
参考经文:
太十七24~27;廿八19;可二13~17;三18;六7;路六15;徒一13;二14;五18,27,40~42
提要
马太「Matthaios(mat-thah'-yos)─GK3156」意思是「上帝的恩赐(gift of Jehovah)」原是迦百农的一个犹太税吏,一个背叛同胞,专替罗马政府收自己同胞税金的税吏,是犹太人所不齿的,他们甚至将税吏、娼妓等同罪人看待(太九11;路五30)。然而,主的怜悯和拣选竟然临到他。那天,他正坐在税关上收税,主呼召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太九9)路加福音更仔细地描述:「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路五28)马太所撇下的,比众人还多︰可观的财富、有利可图的职业,声势显赫的权力,应主呼召,他就毫不犹豫地撇下这一切,起来跟随了主,这是真正的舍己。随后,马太在家里大摆筵席,广邀同业和好友与耶稣一同坐席,他公开见证他的重生,此举引起法利赛人和文士的批评,也引出了主的名言︰「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1,32)马太不但悔改归主,痛改前非,并且立刻跟随了主,为主作见证。
马太蒙召之后,生命被主翻转,不再重视名利地位,成为一个谦卑隐藏自己的人。我们之所以知道马太是一个税吏,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告诉我们的。其他两卷福音书只提到马太的名字,并没有提到他的职业。(可三18;路六15)他却在自己所写的马太福音中谦卑的自称为「税吏马太」(太十3),甚至使用「税吏和娼妓」这样刺耳的称谓。(太廿一31)对于他为主所作的事和见证,他不多着墨,反倒谦逊地隐藏自己,(可二15;路五28,29)他的生命前后对照反差极大。马太曾和其他圣徒参加耶路撒冷的祷告会,一起等候圣灵的降临,也曾和彼得一起向几千人讲道,他与众使徒一同坐牢,一起受审,同被拷问,为主受尽羞辱。(徒一13;二14;五18,27,40,41)他一生积极在犹太人中间传讲福音,长达15年之久,见证耶稣基督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他所写的马太福音书也是针对犹太人的。他后来转到外邦人中,继续谦卑服事传扬主,在古实传道,设立教会,领多人归主,他走遍非洲各地布道,传说,主后六十年,他被人用刀杀死,最后为主殉道而死。亲爱的,主的门徒用他们的生命来服事、跟随主,你呢?

默想
1.若「税吏马太」能蒙主呼召、罪得赦免、跟从耶稣、成为使徒,那么世上就没有任何一个罪人,是主所不能拯救的;也没有任何一样罪,是主所不能赦免的。亲爱的,主的慈爱是无限的,主的怜悯是深广的,主的赦免是完全的。来到祂施恩坐前,必得恩惠、蒙保守。
2.马太从税吏到门徒,从罪人到圣人,其间的转变,是否带给你任何启示﹖他对自己的过去毫不隐瞒,对主的呼召坚决服从、不惜牺牲一切的态度,是否让你惊讶﹖他对传福音的坚持,对主的忠心,为主受辱的以身殉道的精神,是否使你感动﹖「税吏马太」真正成为「上帝的恩赐」,成为众人的礼物了。你是否也愿为主摆上一切,来荣耀祂?

苦难的金言
1.活泼的信心在得到上帝的应许以后,立刻能发出赞美和感谢来。──Mathew Henry
2.许多上帝最宝贵的工人,都是从平庸的人群里召出来的。──Geo. Matheson

苦难的经文
1.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太九9)
2.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纔用得着。」(太九12)
3.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就是上帝,惟独祢是良善的,当我们死在罪恶过犯中,祢的怜悯临到我们,用祢的大能将我们救起。在我们一切患难和痛苦中,祢以慈爱善待我们。主阿,我们感谢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转载自《读经祷告》


18-2-2012


[td]
  


申十12-22
12「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 神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 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奉他,13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14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 神。15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16所以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不可再硬着颈项。17因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 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18他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19所以你们要怜爱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20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 神,事奉他,专靠他,也要指着他的名起誓。21他是你所赞美的,是你的 神,为你做了那大而可畏的事,是你亲眼所看见的。22你的列祖七十人下埃及;现在耶和华──你的 神使你如同天上的星那样多。」

作者劝导以色列民要遵守神的律例和教训,并且关心社会贫困的人,因为这是得福的途径。

1. 神是一位怎样的神?
2. 神为何要为孤儿寡妇伸&#60841;?
3. 在埃及寄居的生活对以色列人有何启迪?

1. 神是一位怎样的神?
2. 神为何要为孤儿寡妇伸&#60841;?
3. 在埃及寄居的生活对以色列人有何启迪?




「懒散和怯弱是灵修生活的两大敌人。」
多玛斯&#8231;麦纯
 
神的怜悯是本于祂的爱,从而引发祂的行动。祂满有能力,却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因祂的本性,以色列百姓才能蒙神的拯救,从一个寄居为奴的民族,改变成有地、有土的国家。在这光景中,神提醒百姓:当记念自己曾作过寄居者,也要默想神是一位怜爱的神,就当怜爱寄居的。
 你今日成为何等样的人,岂不是出于神的怜爱吗?我们既尝过这恩典的滋味,就当学效神的怜悯,怜恤有需要的人,谁是你所知的寄居者呢?谁是你的邻舍呢?不是在你身旁的人么?不是你天天见面的人么?你看见他们的困苦吗?看见他们内心的挣扎吗?你要怜爱他们,因你也曾受困苦,却已得神的怜悯。!
 
我是否常记念自己蒙怜悯的日子?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入团契

x
阿们灵修机,每日灵修必备佳品。立体声、重低音、圣经朗读、赞美诗歌、名牧讲道……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7: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竭诚为主》 2月18日

冲破苦闷的动力

起来吃罢。
(王上十九5)

   
天使没有给以利亚异象,没有向他解释圣经,也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他只吩咐以利亚做一件最简单的事——起来吃罢。我们若从不曾沮丧,就不是真正生活过的人;只有水晶体才从不会沮丧。
人,是会苦闷低沉的,就是会死亡的东西;你对自己的估评里,总要把沮丧的可能性计算在内。

   
神来临,并不是给我们异象,只是吩咐我们做最寻常的事。沮丧往往令我们转离神创造的寻常事物,但神来到,却感动人做最简单的事。我们以为神绝不会在那些事物里面,谁知稍有行动,就发现他在那里。这样的感动临到我们,就是对抗苦闷低沉的一种动力;要跟着做该做的,依神的感动去做。反之,若我们故意做什么,企图去胜过沮丧,就只会变本加厉;我们若照神的吩咐去做,沮丧就会消失。随即可以起来,遵神的旨意去行。
这时,已进入生命的另一更高境界了。

祈祷◆噢,主啊,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我外在的生活中,我几乎是完全无力去彰显你和你的美善。
愿主我的神的美善,在今天临到我身上。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7: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里没有惧怕

我们在天上的父... ...。(路十一2)

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 ...。」古时的犹太人与中国相仿,对神的观念主要是以敬畏为主,而且是畏多于敬。就中国人而言,这是情有可原的;但就犹太人而言,这是说不通的。因为整个旧约,都指出他们何止是神的选民,更是神的儿女;耶和华岂单是他们的神,更是他们的父。(参玛二10;赛一2,这只是其中两节)

神这样提醒他们是叫他们明白,神与他们要建立的是爱的关系;因为「爱里没有惧怕」(约壹四18)。可惜,犹太人自义的心态驱使他们有一段时期连「耶和华」的名也不肯直称,何况称他为父呢!故此,当耶稣公开称神为父时,犹太人越发想杀他(参约五18)。

我少时有一邻居的家庭是不准称他们的母亲为妈妈的。一天,其中的一个小女孩跑到我母亲面前问道:「我可否也叫你作妈妈呢?」原来在她弱小的心灵中,她需要能称为「妈妈」的母亲。其实,全人类被造的心灵更需要一位他们能称为「父亲」的神!

  陈明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入团契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9-19 04:40 , Processed in 0.0982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