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1|回复: 0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2年06月28日 圣餐是忠心的保证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6-27 16: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林前10:21很多情歌都是以爱情独特的本质为主题的,而电台也时常播放不同歌手柔情地哼唱「你是我独一的情人。」谈恋爱有一个很重要的底线,就是不应同时向超过一个人唱「你是我独一的情人」;若有人尝试这样做时,就只会造成痛心与分手。领受圣餐的饼和杯,也是同一个道理,就是.....
--------------------------------------------------------------------------------
圣餐是忠心的保证
读经: 哥林多前书 10:16-22
      「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林前10:21
  很多情歌都是以爱情独特的本质为主题的,而电台也时常播放不同歌手柔情地哼唱「你是我独一的情人。」
  谈恋爱有一个很重要的底线,就是不应同时向超过一个人唱「你是我独一的情人」;若有人尝试这样做时,就只会造成痛心与分手。
  领受圣餐的饼和杯,也是同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要对主专一。我们单单接受耶稣的喂养,不去选择从其他来源的食物。
  然而,我们往往没有认真思考这段经文。当然,哪里会有组织或团体说自己所摆设的是「鬼的筵席」呢?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世界上很多有影响力的组织——在政治、商业、教育、娱乐、等等方面——都在向我们供应一些有害我们灵命的食物。
  过去几天,我们探讨过有关圣餐很多的形象。圣餐是我们与神重新立约,在主里合一,纪念祂,盼望祂、寻求祂和宣告祂的筵席。今天的经文帮助我们看到,我们若要让世人知道我们与撒但断绝关系,我们便要专一领受主的餐。
祷告
圣洁的神,求祢帮助我们明白,对祢说「是」,就等于对其他要求我们效忠的权势说「不」。求祢救我们脱离一切凶恶。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婚姻专家:婚姻幸福不是靠丢弃而是靠修理得到

      一微博消息,记者问老夫妇:“维持65年婚姻的秘诀是什么?”老婆婆说:“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教育我们,东西坏了要修理,而不是把它丢掉。”但我们这个年代常听人说:东西坏了就丢掉买新的,拉动经济循环大家都富裕。
      美国爱家协会亲密之旅婚恋情商培训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孙启国对此发表了评论:认为根据心理和婚姻专家的研究发现,99%的婚姻可能都是可以被挽救和医治的。
      孙启国也是潍坊爱家广播心理热线、十笏夜话节目主持人,心理学爱好者和探索者,尤其对家庭教育和恋爱婚姻教育有很大的兴趣。
      婚姻病的时候,也需要请专业的婚姻专家来医治,当然也可以寻求上帝的帮助,也可以寻求一些婚姻课程的帮助。
      如果难以修理,一方面需要先自我成长成婚姻的“武林高手”,可以疏导自己,也可以采取界限保护自己,同时给对方空间和时间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着合适的机会,彼此沟通,投桃报李,婚姻中小小的善意和努力,有时候可能改变婚姻整体!
      虽然我们说修补的东西会有裂痕,但也需要看到,许多修补后的东西的相融性比过去更强大了,在婚姻治疗的临床经验上,我们也看到,许多看起来要死亡的婚姻,经过系统的治疗和帮助,或者参加婚姻课程,最后夫妻两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样,两个人都重新找到爱情的春天!
      许多婚姻没有被挽救,一方面是他们自以为都很努力了但其实还有努力的这间,另一方面可能想挽救但没有合适的辅导帮助资源!用后即弃的心态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婚姻的坚守和背水一战的态度!
     人际关系都需要学习和努力下功夫,对于婚姻爱情关系更是如此。好的婚姻关系是绝对需要下功夫的,不可能顺其自然的达成。
     著名教育专家蒋佩蓉也表示赞同:婚姻值得修理。
----------------------------------------------------------------------
转载自《基督时报》
----------------------------------------------------------------------

标       题:6 月28日
经  节: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以赛亚书五十章4节)

    如果真有谁遭神撇弃,则仅仅只有以下两个理由。一个是:如果我们冥顽不灵,始终不肯接受救恩,自然就会被撇弃;另一个是:如果我们已经得救,却仍然活在罪中,结果也会遭到撇弃。除了这两项,应该没有第三种情况会遭到神的撇弃。因为无论我们处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困难、或是试探,总可以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运用神所赐的信心,在上帝所预定的时间,得到帮助。
      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期盼上帝是徒然的。不管我们的需要是什么,一切帮助都是梦想,我们唯一所该做的事,仍是对神存着盼望。神绝不会受到这件事或那件事的限制,也不会受到二十件事的限制;上帝有千万个不同的方法,祂能借着亿万种方法来帮助我们。
      我们该做的事是:尽管把困难带到主的施恩座前,像天真无邪的孩童,把所有的困难通通向主倾诉。我们软弱疲惫,不管是因困难、试探、损失、十字架引起;或因疾病、环境引起,都可以借着祷告,用主所作过的应许来提醒祂。
                                                                           ─慕勒
  客西马尼园确实是天堂的门路。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你的宝藏在哪里?
经  节: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

你最珍惜的东西,就是你的宝藏。你投资最多钱与时间的地方,是你的宝藏。你最关心的话题,是你的宝藏。其他人对你的认识,就是你的宝藏的最佳指标。大部分的基督徒很快就自称,神在他们心中是最重要的宝贝。然而,他们的行为往往透露出他们的宝藏不是神,而是一些属世的东西。有些基督徒发现,他们很难讨论自己与神的关系,却能很轻易地闲聊,谈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嗜好。有些基督徒发现自己很难奉献金钱,却能花大把钞票在休闲活动上。有些人能大胆地向陌生人推销产品,却非常羞于向人提及我们的救主。有些人花上百个小时做义工,却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服事神。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宝藏在哪里,检讨你的时间与金钱投资在哪里,你的宝藏就在那里。你的宝藏反映出你最喜爱的思想与话题。要你的朋友告诉你,他们认为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问你的孩子,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别人对你的宝藏的看法,也许会让你惊讶不已。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 6 月 28日
经  节:『见天上有门开了。 』(启四章一节)

      你一定记得约翰为神的道,并为耶稣作见证,曾囚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一个凄凉、冷落、荒野的监狱里。离开了以弗所的亲人;断绝了教会中的交;所接触的,尽是些不相投的俘虏。在这种境遇之下,神会给他这样大的异象。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神给他开了天上的门。
      我们也记得雅各曾开了父家,躺卧在一个荒寂的旷野里,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一头顶着天,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
     不只这两个人,还有许多信徒,从世界的眼光看来,他们的境遇未必能使他们得到这种启示;可是事实上,还有许多信徒,从世界的眼光看来,他们的境遇未必能使他们得到这种启示;可是事实上,他们都曾看见天上有门为他们开了。
      许多囚犯俘虏,许多被痛苦的铁链束缚在病榻上的长期受苦者,许多孤单漂泊的旅客,许多被家务缠累不能来聚会的妇女们,都曾看见过天上的门为他们打开了。
      但是有条件的啊!我们要看见天上的门打开,必须知道怎样生活在灵里;必须有一个清洁顺服的心;必须像保罗一样将万事当作有损的,以认识我的主基督耶稣为至宝。等到我们把神当作一切的一切的时候,等到我们一举一动都蒙祂喜悦的时候,天上的门自然也会为我们打开了。 -译自日诚报(Daily DevotionalCommentary)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四8)
      造成思想贫瘠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太浮滥。要学习保守我们的思想,不要浪费它。运用你的心思,但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事物上。你是否正在读圣经?那么就不要将心力分散在琐碎难解的经文中。重要的是你认识了圣经的作者本身,至于你能否解明那些琐碎的难题,就无关紧要了。你是否关切属灵的生活?那么就不要将理智的思考耗费在属灵的难题上。这些不是靠思想能解决的,必须靠神的启示与光照。
      我们必须每天训练自己的思想,切莫以为神要抹煞理性。要知道,祂只是希望我们控制涣散的思想,使之顺服基督。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情绪问题
作者:查思博牧师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
箴言25∶28

我们会以“手柄飞脱”来形容一个发脾气的人(这是指当木匠正要用锤子时,锤头竟从锤柄上松脱下来)。这种意外会导致三种恶果∶

首先,锤子会变得毫无用处。当你发脾气,你同样会变得一无是处∶你失去了尊严与控制能力,怎样相劝都没有意思。

第二,脱掉的锤头会伤及任何被它击倒的东西。子女会带著因我们的忿怒而结的疤成长,直到离世的一刻。也许,我们意识不到这种创伤会祸及下一代,也可能根本没想过自己会发脾气,但恶言恶语必会带来伤害,最终会变成一种虐待──子女会模仿这些恶言恶语,用以对待他们的子女,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忿怒的影响力相当深远。

第三,弥补因忿怒而造成的损失需时甚久。发脾气的人可能瞬间就平伏下来,但那些受伤的人却难以痊愈,就如所罗门说∶“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言16∶32)。


求神帮助你好好控制情绪。

城下之盟
黃瑞西牧师著
    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诗89:34)

    春秋时,楚国派兵去攻打绞国,在绞国的南门外驻了兵,然后故意派一部份人上山上砍柴作燃料,却又故意不派兵去保卫那些砍柴人。绞国的士兵知道了这些採薪人没兵力保护,便出动了一批兵力去追捕,结果拘捕了三十多人。第二天,绞国的兵士都争着上山捉人,一直追到山里去了。这时,楚军便悄悄的开到北门,阻断了绞军回来的道路,并在山下埋伏。待绞国兵士下山,便中了伏击,绞国城内兵力单薄,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绞国打了个大败仗。没奈何只得跟楚国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绞国便从此作了楚国的附庸。
【灵训】
    这是一个讲究立约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签订贸易互惠之约,石油输出国对于油价的共同约定,或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协定等等,双方人马郑重其事的在庄严的会议厅中,大议桌上,双方同时在约书上签名,今后行事依此为准。

    立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结婚、工作,租屋都离不开约书。可是,毁约的事情却越来越严重,甚至好朋友之间也有背信的,国与国之间更是见利忘义,所立之约,逐渐形同废纸,毫无约束的力量,「约」有何意?
    但是,感谢神!在神与人之间也有「约」。虽然旧约,人类不断的失约,后来神又与人立了「新约」,是用耶稣基督的血所立的(林前11:25)。这约,是爱的约,在神永不会失约。与神立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是永生的约,你何不在已经用主的宝血签好的约书上,签上你的名字呢?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所知大事
黃瑞西牧师著
                      Ask Ye What Great Thing I Know
                      Johann C. Schwedler, 1672-1730
      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林前 2:2 )
    新约圣经裡面,主耶稣的名字共有120个左右,如以马内利、耶稣、基督、神的羔羊、人子、好牧人、葡萄树、世界的光、道路、真理、生命等等。为甚麽神规定祂这麽多名字呢?因为神太奇妙、太伟大了,没有一个名字可以代表祂整个神性,可以包括祂的权能。
    人类所能理解的名字,人类的文字中能表达出来的名字,都不能代表神的完全。因此神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原文的意思是:「我就是」。祂是起初、祂是现在、祂也是末了。祂是我们一切的一切。你缺少甚麽,只要在「祂是」下面加上甚麽,祂就成为你所需要的甚麽。
    啊!神的慈爱太大了,难怪诗人对神说:「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诗 16:2 )
    这首「所知大事」的作者为 Johann C. Schwedler ,他是德国的一位牧师和圣诗作家。人的一生,自小即充满许多问题,例如:「人生的意义是什麽?」「什麽是人生真实的喜乐和实际?」等等。
Schwedler 牧师为回答这些问题而作此诗。此诗一连发出许多问题,但最后的答桉却都是一样──「乃我救赎主,耶稣」。耶稣是人生一切问题的答桉。
    本诗原作为德文,英文係由 Benjamin H. Kennedy( 1804-1889 )译于 1863 年。作曲者乃 Henri A. C. Mal。
                      
1. 你问我知何大事,使我心激动如此?
                         谁的名有大荣耀?我获得何等珍宝?乃我救赎主,耶稣。
                      2. 谁是信仰坚基石?谁使我开口歌诗?
                         谁为我罪作中保,救赎我与神和好?乃我救赎主,耶稣。
                      3. 这是我所知大事,使我心激动如此;
                         信靠祂代死恩拯,祂已胜死亡权能。乃我救赎主,耶稣。
         *十字架屹立在那通往荣耀的路上,十字架要除掉拦阻我们真正认识
                         在荣耀裡之基督的一切事物。 ── 约翰达秘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爱必须付诸行动
王建瑄
   有一次参加旅行团到义大利观光。在博物馆及庞贝癈墟的遗址裡,我曾看到一些大理石製类似小花台的东西,大约比人矮一点。导游让大家猜那究竟是甚麽东西,作甚麽用的。大家七嘴八舌的也猜不出所以然,后来导游说,这是当时罗马帝国有钱人用来呕吐食物的。因为那个时代尚无冰箱等可以冷藏食物的器具,面对好吃的东西,自己吃不了,又捨不得给他人吃,而夏天吃不完又会坏。所以就自己拼命吃,吃不下了,就想方法让它吐出,胃空了又再吃。
    旅游团的客们听了,心中都在咒骂古代罗马有有钱人的自私和毫无爱心。天下有那麽多苦难的人,世界上天天有人饿死,吃不了的,为甚麽不送给别人吃呢?但是后来我想想,在台湾还不是如此吗!我们因为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每天吃进去的卡洛里超过用用掉的,因此就会发胖。为了能继续享受美食,所以我们去运动,希望把吃进去的卡洛里吐掉。我们不也是在吃卡洛里,然后又吐卡洛里吗?我们为甚麽不发挥一点爱心,把多馀的食物不要吃进自己的肚子裡,把它送给贫穷的人,我们的爱心比古罗马人更大吗?
    圣经箴言书上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耶和华就是基督徒所信奉的神,是一位全智全能的上帝。我们常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因为锦上添花会有不错的回报,怜悯贫穷的则多属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是圣经上说怜悯贫穷的就等于是借给耶和华,耶和华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何等尊贵而有权柄,借给他还怕没有回报吗?这圣经其实是要告诉我们,爱的付出是不必计算盈亏的,耶和华神必会暗中察看,诚实报应。诚如圣经申命记所言:「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裡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一切所行的,并你手裡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
    所以怜悯贫穷或帮助他人等有爱心的事是神所肯定的事,大家应该努力去做。爱可以缩短大家的距离,但是爱必须付诸行动,不能只是停留在言语上。圣经约翰一书上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大家放弃吃了吐,吐了再吃的自私恶习,将我们的爱心输送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亲爱的朋友:读了这份单张后,你愿意相信耶稣吗?你可以这样祷告:「上帝啊!我需要你,求你帮助我有爱心,付上行动。奉主名求,阿们。」(阿们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科学与信仰》
-----------------------------------------------------------------------

《旷野的筵席》  6月28日
   「既受浸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西2:12)
    唉呀!有些人因所受的教导,竟把埋葬看作一条进入死亡的路,他们想要藉此达到死亡的目的!让我强调的说,除非我们的眼睛被神开启,看见我们已经在基督里死了,并与祂一同埋葬,那我们就没有权利可以受浸。我们踏进水里的原因,是由于我们认识到,在神的眼光中我们已经与基督同死了!我们就是为此做见证。神对这个问题是很简单而清楚的。「基督已经死了,我已经把你包括在祂里面。现在,你对这事实有什麽反应和表示呢?」我要怎样回答呢?「主阿,我相信你已经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我「阿们」你所给我的死和埋葬。」祂已经带同我进入祂的死和坟墓(并复活),我现在要求受浸,乃要公开承认这一个事实。


《灵命日粮》 6月28日
「业余」基督徒
读经: 哥林多前书1章18-31节
金句: 「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哥林多后书5章14节)
    多年来,「业」这个词不断被重新定义,失去了原意的光彩。英文的这个词源于拉丁文amore,意思是「爱」。所谓业馀者,就是只为了热爱某件事而去做的人。
    而照今天的思维模式,有报酬意味着你是属于专业领域的人,代表你在这一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人们才愿意付钱买你的劳务。相对的,「业」代表的是较为次等的技能或才干。
    然而,当我们阅读圣经时,我看到一个不同的价值体系。在主耶稣的时代,那些宗教领袖利用他们的职位为自己谋取权利和声望,而不是去服事人。主耶稣并没有按人的标准,去拣选那些有智慧、有能力或是高贵的人(哥林多前书1章26节)。他寻找的是愿意跟从他,乐意受教去服事的人。
    现今的世界和主的时代颇为相似, 神仍在寻找「业」基督徒,就是那些单单因爱驱使而服事主的人。因耶稣的爱激励我们,我们就能像先前的门徒和使徒一样,藉着效法主耶稣爱人、服事人的榜样,向世人宣扬 神的爱。JAL
                      主耶稣,我爱你,因你先爱我,
                      被钉十字架上,为赎我罪过;
                      你戴荆棘冠冕,受凌辱陷害,
                      若我曾爱耶稣,如今更亲爱。
                      爱邻舍便是爱 神的证明。
以拉都的苦难--管理银库的信徒
经文:
徒十九21~22;罗十六24;提后四20
钥节:
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徒十九22)
参考经文:
罗一13~17
提要
    以拉都「Erastos(er'-as-tos)─GK2037」名字原文之意:「心爱的(beloved)」是保罗的同工,曾与提摩太一同被差派到马其顿传道(徒十九21~22),后来定居于哥林多(提后四20)。他在该城身居要职,担任「管理银库」的人(罗十六24)。关于以拉都,新约圣经虽然仅有这三处记载,但已清楚交代他的背景,使后人能了解他的为人和事奉。他在教会中是个平信徒,在当时的社会,是个管理银库,具财务能力的专业人士。他可能拥有极高的收入和地位。据路加的记载,他是帮助保罗的人,保罗曾吩咐他与提摩太一同前往马其顿处理教会事务,及协助传道的事工。他属灵的生命经过操练更加有深度,保罗一向看重同工的特质,着重忠心和顺服,以及对福音真道确切的认识。以拉都能随从保罗,想必是符合保罗的期待,才能跟在身边,与保罗同工并且帮助他。保罗在他的书信中,常常提出同工的名字,并且纪念他们所作的。虽然这些人不像保罗那麽多恩赐和能力,也不像保罗那麽有名望和受敬重,但他们却是与保罗在福音战场上一同争战过的人,他们在福音的扩展上,一样是功不可没的。
    以拉都后来在哥林多住下了(提后四20)。圣经未交代这是出于以拉都的决定,或是保罗要他留下的,可以肯定的是,他顺服圣灵的引导,在那裡帮助哥林多的教会和信徒,为主的道,打美好的仗;为福音,谦卑事奉主。考古学家在哥林多某铺石的广场内,发现了一块重新被使用的石头,上面刻着拉丁碑文:「以拉都,公共事务委员,承担此铺设费用。」(本资料出自更新传道会出版之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2155页注释)。传说这碑文极有可能是保罗提的。以拉都果真是热心公益者,也是个敬虔爱主之人,他的生命成为主的见证和荣耀。他在政府中身居要职、地位突出,仍能忠心跟随主,勇敢为主作见证,他的生命和事奉必定是美善的,保罗在殉道前仍然不忘记提他的名纪念他。以拉都确实是主所心爱的,也是众信徒所心爱的,因为他的生命成为别人的祝福,更是荣耀主的生命。亲爱的,不论身在何处,不管环境如何;或艰困、或平顺,或贫乏、或有馀,或低微、或高位,惟愿我们能忠心跟随事奉主到底。
默想
1.虽然以拉都在社会中身居要职,但他仍然勇敢成为福音的帮助和出口。基督徒啊!如果上帝赐给你机会,无论再高的职位,再大的权柄,你都没有理由在福音面前,成为一个沉默的人。这是主给你的机会,当勇敢地为主作见证!
2.人若能谦卑跟随主,凡事尊主为大,帮助主的僕人和信徒,就能成为别人的祝福,成为荣耀主的器皿。以拉都的生命留下美好的见证,他是被主视为「心爱的」人。惟愿我们在主眼中也能如此。
苦难的金言
1.一个有信心的人,从不向后退的;他在遇见仇敌的地方,立刻拦阻仇敌前进。── Marshal Foch
2.无论如何黑,无论如何凶危,只要用信心和上帝作一敏捷的联合,得胜立现。──Marshal Foch
苦难的经文
1.于是从帮助他的人中,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徒十九22)
2.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士,问你们安。(罗十六24)
3.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提后四20)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求祢赐我们恩惠能有真谦卑,来跟随祢、事奉祢,在凡事上尊祢为大,藉我们赐恩福予人,成为荣耀祢的器皿。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转载自《读经日程》
------------------------------------------------------------
28-6-2012

约八31-38
31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8203;&#8203;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32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33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34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35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36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37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38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
耶稣向犹太人解释真自由。

1. 「真理」(32节)— 即神的启示。
2. 「自由」(32节)— 指从罪中得释放。

1. 为什么犹太人容不下耶稣的道?什么是耶稣的道?
2. 犯罪就是罪的奴仆,没有自由,试默想人是怎样被罪恶缠绑?
3. 耶稣对自由的理解,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自由可贵,是绝大多数人所向往的东西,「不自由,毋宁死」道出自由的价值比死还大。
  现代人不断争取更多的自由,而一般人对自由的理解是不受他人或环境的约束,强调人的自主性,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有自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即可),然而,这些自由都是很容易使人落在罪中的自由,人美其名说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所做的大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基督的真理开启了另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只有透过基督的拯救,人才能得到。这种自由不是争取回来的,而是上帝的赐与;这种自由不是任意妄为的自由,而是能够有所不为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无束无拘的自由,而是甘愿受约束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会使人落在罪中,而是令人从罪中得释放……。
  基督的拯救赐给人自由,从此我们就要作个自由人,活在真理和恩典之中。
我是不是感到有行善的自由?心裡认为是善的事情,我够不够胆去做?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10-25 04:23 , Processed in 0.0934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