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7|回复: 5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2年06月19日 洗礼和受苦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6-19 05: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 路12:50过去几天,我们谈到洗礼的水不但提醒我们关于洁净和重生的道理,它更提醒我们会被它淹没,而今天经文的信息更令人吃惊。谈到洗礼与基督的关系,洗礼也可以指受苦(我们偶尔会听到人说「用火施洗」,就有这个意思。)当想到前面的十字架时,耶稣感叹说:「我有......
--------------------------------------------------------------------------------
洗礼和受苦

读经: 路加福音 12:49-53
     「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 路12:50
  过去几天,我们谈到洗礼的水不但提醒我们关于洁净和重生的道理,它更提醒我们会被它淹没,而今天经文的信息更令人吃惊。
  谈到洗礼与基督的关系,洗礼也可以指受苦(我们偶尔会听到人说「用火施洗」,就有这个意思。)
  当想到前面的十字架时,耶稣感叹说:「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呀!」祂知道祂很快便要面对极大的痛苦了。
  作为基督的信徒,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藉洗礼与耶稣联合,表示我们也会像祂一样,面对痛苦。
  你或许出自一个回教、犹太教、印度教、佛教,或无神论的家庭,而一旦相信耶稣,你的家人或朋友可能会与你断绝关系了。
  可能你已是多年的基督徒,却从未经历过逼迫或嘲笑。纵使如此,说不定有一天会有邻居、同学,或同事,不欢迎你参与他们的活动,抗拒你的影响力,甚至嘲笑你的信仰。
  跟随耶稣的道路并不是常常平坦的,但它却带来拯救。神甚至能使用我们的受苦,来传扬耶稣拯救的好消息呢。
祷告
慈爱的神啊,祢坦诚又肯定地告诉我们,作基督徒是会受苦的。求祢赐我们勇气作祢的子民,跟随我们受苦的主的脚踪。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基督徒艺人江珊见证生活中的信仰

      提起江珊,很多人并不陌生。她曾以歌曲《梦里水乡》和电视剧《过把瘾》而红透中国的大江南北。其实她的人生并不平坦,但信仰给了她力量,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难题,她都不会抱怨而是理解和感恩。
       她曾经是中国少年合唱团最早一批小演员,并且是第一任团长,很早就接触过圣乐,唱过《奇异恩典》等赞美诗。但是在演艺圈中的生活,是她感觉自己的灵很干渴,总想要抓住什么,但是她也不知道去寻求什么“神”?在昆明,一位方丈为她主持法式。
      当时演艺界中的一位基督徒明星知道此事件后,就帮她认识耶稣,然后又带她去教会和教会的牧师交流交谈,就这样,江珊接受了信仰,有人说是江珊有颗寻求神的心,所以就这样没有迟疑地接受了。
       远志明牧师见证说,3年前的一场布道会中,他在诗班里认出江珊。“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基督徒。江珊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很清纯,笑起来甜蜜。如今她脸上更是挂满了喜乐,比她演《过把瘾》时更内在得多。”他说,“江珊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但从她口中听不到一句抱怨,全是理解和感恩。”
      近期,她又做客凤凰网《非常道》节目。当主持人问到,有信仰的她怎么和孩子相处时,江珊回答的是那么的自信。她认为父母和孩子争吵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真理运行在其间,当自己与女儿有矛盾时,会说“我们一起回到神的面前”,这让孩子知道在母亲之外,在她之上有一位至高者。江珊同时也感慨,“如果你真的能够把孩子带到神的面前,不知道能够省多少心。”
      也许死亡正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或者有很多人怕死。其实江珊也是一样,她表示说,“我以前是一个很怕死的人,我怕死,尤其有了你(女儿)以后,如果死了我会有很多遗憾,我说当然现在如果死亡来到我面前的话,我还是会有遗憾,但是我没有那么恐惧了,因为我知道即使我不在了,你(女儿)也不会没有爱,我不再害怕我不再管着她的时候,她会不会变成一个坏孩子,她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样的恐惧我没有了,当然遗憾还是会有的。”
      她还说,自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工作能力及自己的家庭生活都是神赐的。所以当你明白工作不再是为人而作,养孩子照顾家庭更不是为自己所做,都是为荣耀在天上的父而做时,你会有很大的喜乐和满足。同时也会感受上帝,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可以做。
--------------------------------------------------------------
--------
转载自《基督时报》
----------------------------------------------------------------------


标       题:6 月19日
经  节:你若这样行,神也这样吩咐你,你就能...(出埃及记十八章23节)

    无论忍受多少孤独苦楚,
  或走在惊心胆战的路途,
  即使难上加难,
  务必坚持前行。
  切勿因骄阳炙热而退缩,
  也不要因脚跟流血而哀泣,
  竞走既已开赛,
  务必坚持前行。
  爬上岩石嶙峋的苦难山坡,
  手扶犁,心中满怀希望,
  无论日子如何,
  务必坚持前行。
                                                ─安姆斯
      神绝不容许:任何神和我都无法用共同处理的事,临到我身上。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祷告却不相信
经  节: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他们说:「你是疯了!」使女极力地说:「真是他!」他们说:「必是他的天使!」

你可以用理智祷告,却心里怀疑。有时候在这种情况,神照样会回答你的祷告,就像当初彼得被下监,等着被处刑一样。耶路撒冷的信徒没有能力去解救他,他们只能祷告。当神释放彼得时,他们的反应显露出他们怀疑的心态。即使彼得正站在门外敲门,他们仍极力争辩,认为彼得决不可能被释放的!人是否可能作个没有信心的「祷告者」呢?你是否活在一个假像,以为自己求告神就等于有信心,相信祂的能力会满足你的需要?你的信心是否非常软弱,以至于十分讶异神对自己祷告的回应?作为神的儿女,你一定要期盼神会回答你的祷告。你是否求神成全某事,却不愿为了你所祷告的内容,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祷告求灵性复兴,你是如何预备自己面对复兴的来临?如果你祷告求赦免,你是否仍然生活在罪恶感之中?如果你已经祈求神供应你的需要,你是否还担心忧虑?求神加添你的信心,然后开始让自己的生活,反映出你对祂全然的信任。因着祂的恩典,即使你缺乏信心,神仍可能选择要回应你的要求。但如此一来,你就错失信心祷告的喜乐。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 6 月 19日
经  节:『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 』(赛二十八章二十八节)


      我们没有在主的手里被摔碎以前,主不能用我们来做世人的粮食。 『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的。多少时候,主给我们的经历是痛苦的;但是我们的痛苦能使别人的生命得福,那末我们所付的代价,也不算太大了。世上最可爱的东西,往往是从眼泪和痛苦中得来的。 -密勒(J.R.Miller)
      神已经派定我做祂选民的粮食,如果这粮食必须经过狮子牙缝的磨碎才能喂养祂儿女的话,我还是感谢赞美祂。 -意内息斯(Ignatius)
      世上的英雄,医界的伟人,差不多都是由贫乏、患难、不幸,促成的。因为借着苦难,才会生出毅力和忍耐来。父亲的那只旧挂钟能摆动的原因,就是因着下面有重量。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暴风的力量,来催进船只的进港。这就是说:神往往利用人的反对,来激进信徒的信心和工作。
     圣经上最光荣的人物,都是先被磨碎,压伤,然后才成了他人的粮食。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是因为他的苦难最多,顺服也最多。
      雅各也曾遭受过不少难忍的磨炼。
      约瑟必须做过波提乏的仆役,坐过埃及的监狱,才能得到宰相的高位。
      大卫在山上像鹧鸪般被人追逐-又疲倦,又痛苦,至终却成了全国的粮食。
      保罗如果没有受过鞭打和石击,也决不会成为撒家的粮食。他是为王家作磨碎的细粉。
      亲爱的读者,如果神命定你受特别的试炼,当知道在祂的心中,已经给你留着一个特别的地位。 -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七十三25)

       我们当全心全意地爱我们的主。关于这点的重要性,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神所盼于我们的,就是这个。祂不愿意与其他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分享我们的心。即使祂可以得到最大的一份,祂也不能满意。祂要我们全心全意地爱祂。
      神不能容忍竞争。我们的一切都必须全献在祭坛上,这是基督徒得属灵能力的秘诀。一旦活祭献在坛上——不,等最后一份祭物都呈上了——火就从天而降。没有祭坛,就不会有属天的灵火。不管我们对基督的十字架在理智上的领悟有多深,不管我们是否时时在谈论主牺牲的爱,这些都不能给我们带来圣灵的能力。唯有当我们本着爱,甘心情愿地把一切都献在祭坛上,圣灵的能力才会临到我们。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无怨无悔
作者:查思博牧师

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马太福音25:21

比尔&#8231;保顿生于美国著名的「保顿牛奶」家族,但他放弃一切名利,往中国宣教。他的朋友都认定他是疯了,竟抛开那富裕舒适的生活。他失踪了好一段日子,及后有人在一个帐蓬里发现他的尸体,拇指下还有一张字条写道:「绝无保留!永不回头!无怨无悔!」

神的儿女,请深思! 「绝无保留」就是不为自己留退路;「永不回头」就是专心按着神的呼召勇往直前,绝不退缩;「无怨无悔」就是「作无愧的工人」(提摩太后书2 :15)。今日,你只需要委身。
当你察验自己的生命时,也许你看到的并非一幅美丽的景象,但别骗自己,你要面对现实,求神帮你重建祭坛,再次把生命献上。

「绝无保留!永不回头!无怨无悔!」──这样方能成事!

杵臼之交
黃瑞西牧师著
    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 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箴言13:20)

    后汉时有一位读书人公孙穆,为人好学,他读书读完了一个阶段,很想再求深造,不过,公孙穆家裡很穷,拿不出这笔钜大费用,正在焦急,忽然听说有一个富户吴裕,正想招僱一批舂米工人,公孙穆一想,不如去做工积点钱将来再进大学深造也不迟。
    他装成一个工人模样,前往应徵。一天,吴裕巡视到舂米的工地来,见到这个工人,不像是做工人的样子,举动斯文,问起原因,原来是一个饱学之士吴裕对公孙穆这种苦学精神,十分佩服,便不顾贫富的悬殊,就在舂米的杵臼前面,交起朋友来。
    在当时的环境,贫富阶级的观念很深,吴裕肯移尊降贵,跟一个穷读书人做成好朋友,算是万分难得的了。吴裕与公孙穆相交之后,后来的人,遇到了一贫一富的好朋友,都拿「杵臼之交」来相比喻。
【灵训】
    交朋友最重要的本分是彼此坚固信心,砥砺德行,在软弱的时候互相扶持,在伤心的时后彼此安慰。一方遇见患难,对方应当救; 一方感受缺乏,对方应当补足。

    你的朋有肯把你的过失告诉你,这是证明他是真爱你;你当特别敬爱他,亲近他,接受他的劝告。友谊决不可因为富贵贫贱而改变,这样的行为是自私自利卑鄙可耻的,更是神所憎恶的。
    世途险恶,人心诡诈,许多没有经验的信徒因为轻易交友,被人利用,被人欺骗,受了很多无谓的痛苦和损失。
    与朋友交往不可一时感情太厚,过往太密,这种交谊很难保持长久。
   「世事静方见,人情澹始长」这真是经验的话。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恩雨大降
黃瑞西牧师著
                      There Shall Be Showers Blessing
                        Daniel W. Whittle, 1840-1901
   我必使他们与我山的四围成为福源,我也必叫时雨落下,必有福如甘霖而降。( 结 34:26 )
   圣灵是神智慧的总结,祂浩大的能力,贯通于宇宙之间。每个基督徒一重生,即有圣灵的内住,运行在我们心中,将我们塑造成合祂使用的器皿,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神与人同居,是一个极大的奥秘。神是灵,神人之间的交通是藉着圣灵,祂是神人之间的道路。信徒若爱主、不贪爱世界、不体贴肉体、愿意与神交通,神就不因人的卑微不配,降卑在灵裡与他们交往。神的灵柔和谦卑,与人同在、谈话、教导、施恩和感化。但信徒若属肉体,对圣灵就不易捉摸得到,更不易听见衪微小的声音和感动了。神的儿女若抗拒圣灵、销灭祂的感动或是出于肉体和血气的作为,妄自作主,就会把圣灵摒诸于门外,并使祂担忧。但愿我们享受与祂同在的喜乐和甜蜜。
   本诗作者 Daniel W. Whittle 1840 年 11 月 22 日生于美国麻州 Chicopee Falls,原在 Elgin 钟錶公司工作,受佈道家慕迪先之鼓励,放弃事业,全心全意投入事奉。在慕迪佈道团中,与 Philip P. Bliss 配搭音乐事工。 1876 年 Bliss 因火车车祸死亡,由 James McGranahan 接续 Bliss 之位置。两人同工直到 1890 年。
   这首「恩雨大降」即是两人合作成果。作曲者 James McGranaham 係 1840 年 7 月生于宾州,是擅长男高音之歌手,但将恩赐为主使用。本诗最早发表于 1883 年出版的福音圣诗第 4 首。
   
1. 心地枯乾软弱可怜,非藉圣灵难复兴;主大慈爱己经应许,必赐灵恩如大雨。
   2. 必赐灵恩有如大雨,圣灵已经大降临,今将我罪尽都承认,到主足前献我心。
                                 (副歌)
      恩雨,降恩雨,愿主圣灵充满我,虽已蒙恩略为滋润,还渴望大赐恩雨。
               *凡是人按着自己能力做的事,仅有短暂的影响;
             惟独藉着永远的灵完成的事,能存到永恒!── 陶恕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旷野的筵席》6月19日
   「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启1:10)
    谁有资格来研读启示录?在约翰自己的历史里,我们找到了答桉。他第一个异象不是看见事情,乃是看见耶稣基督自己。约翰虽曾靠在耶稣的胸前,但他一定要再一次遇见那位使他仆倒在灰尘中的永活主,只有那时他才蒙指示去瞭解那些「将要成的事」。凡没有首先看见约翰所看见的异象,就没有资格去研读以下的记载,因为我们需要先有看见了主耶稣,才能装备整齐去面临争战。
    从前约翰是认识主的爱,现在是亲眼见到祂的威荣,从前他认识主耶稣是一位慈爱的救主,现在更认识祂是一位荣耀的王。除非我们先如此遇见祂,并仆倒在祂脚前像死了一样,不然,一切将来之事的知识,只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和自高,最后且导致溷乱或甚至不信。这卷书宣告主的争战,祂向一切抵挡祂国度的宣战。这卷书的目的,乃在向我们显出耶稣基督是宝座上的君王,只有这个看见,才能产生属灵的战士。


《灵命日粮》 6月19日
奴隶解放日
读经: 罗马书6章15-23节
金句: 「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僕。」(罗马书6章18节)
     在1865年6月19日,林肯总统签署《解放宣言》两年后,高登&#8231;格杰将军在德克萨斯州的贾文斯顿市,宣读了第三号将军令﹕「特告德克萨斯州全体人民,根据美国总统的解放宣言,所有的奴隶都已自由了。」那时,虽然德州有些黑奴还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但大部分奴隶开始欢庆得到自由。为纪念这一天,德州政府便把 6月19日定为官方节日──「六月解放日(Juneteenth)」。
     耶稣在十字架上也昭示了《解放宣言》。25年后,保罗写信给罗马的信徒,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仍不明白,从罪中被解放意味着什么。他们以为在恩典之下就可以继续犯罪(罗马书6章15节)。所以保罗运用大家熟知的事实,提醒他们在耶稣基督裡的地位:就是我们顺服谁,谁就会是我们的主人(约翰福音8章 34节)。因此,我们若继续犯罪,就仍是罪的奴僕。
     另一个选择是作义的奴僕。救恩其实意味着我们所受的辖制改变了。我们从前是罪的奴僕,但因着耶稣所赐的自由,我们现在已将生命献给义了。
弟兄姊妹,让我们活出已经得着自由的身分──就是脱离罪的綑绑。MW
                                  救主破除罪权势,
                                  早已赢得真胜利;
                                  靠主脱离罪綑绑,
                                  他能战胜我仇敌。
                          只有基督的奴僕才有真自由。

我的力量来源
王建瑄
    一个人力量的来源可以有多方面,我也不例外,但其中最重要者,则有两种力量来源,也就是说在我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时,最能帮助我、给我支持的力量有两项。
    第一个来源就是人民的鼓励。在公职生活裡,尤其最后担任政务官的阶段,时时会遇到困难、打击、抹黑,使我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但是民众的及时鼓励,使我勇气再生,例如在爬山或集会场合遇到不认识的民众,他们会很诚意的对我说:「看到你就看到了中华民国的希望。」或是「中华民国官员都像你这样,中华民国就有救了。」类似鼓励不胜枚举。当遇到压力见诸新闻媒体时,民众更慰问有加,送花不断。看到这些鼓励,使我觉得无论再受多麽大的委曲,无论再大的辛苦,我都愿意承担下来,心中不时出现:「我一定要为他们打拼」,力量就这麽来了。
    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来自我的信仰。我是基督徒,我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死裡复活的神,当然我也相信圣经的话语。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或是难以抉择时,我就把一切交给上帝。我相信只要凡事尽心尽力,上帝必会带领我、保护我。有一道诗歌说:「天父必看顾你,时时看顾,处处看顾」。「时时看顾」是说上帝无时无刻都在看顾你,「处处看顾」是强调上帝无所不在的保护着你。只要我们行事为人符合圣经的话语,上帝就必与我们同在。
    有一个基督徒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与上帝同行于海边的沙滩上,沙滩上留有两排脚印。不多久,这位基督徒发现沙滩上只剩下一排脚印,他就大声的对上帝说,为什麽上帝不再看顾他,让他一个人孤独的行走于沙滩上呢?上帝说:「孩子,我没有离开你,是我把你抱在怀里走,沙滩上所留的脚印是我的,不是你的。」
    有一次我在佈道会上引用这个故事,会后有位女士问我,那个基督徒被上帝抱在怀裡走,怎麽自己都不知道呢?没错,上帝时时看顾处处看顾我们,我们多半时间都是不自觉的。我们常常自以为了不起,以为靠自己可以成功的完成一切,殊不知没有上帝的保护,我们就随时会跌倒,甚至成为一无所有的人。
    现在我离开了公职,成为立法委员,所遇的困难及黑暗比以前更多,但是我深信上帝的话语,只要尽心尽力,本公义行事,上帝终必眷顾,一切就安心无惧,力量也就来了。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接受上帝让祂为你力量的来源吗?你可以这样祷告:「天父上帝,我相信你是创造主,谢谢你赐下独生爱子耶稣基督,做我的救主,使我得着永生。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阿们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科学与信仰》
-------------------------------------------------- --------------------
亚居拉,百基拉的苦难(一)-他们家里的教会
经文:
徒十八1~28;林前十六19
钥节:
亚西亚的众教会问你们安,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他们家里的教会,因主多多的问你们安。(林前十六19)
参考经文:
罗十二11;十六3;加一11,12
提要
    亚居拉「Akulas(ak-oo'-las)─GK207」名字之意:「鹰(an eagle)」;百基拉「Priscilla(pris'-cil-lah)─GK4252」名字之意:「年高得邵、有价值的(ancient)」。他们是一对爱主的夫妇,愿意为主全然摆上,生命如鹰展翅上腾(赛四十31),又如精金可羡慕(诗十九10)。他们原定居在罗马,因为罗马皇帝革老丢于主后52年,下令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境,他们才从意大利来到哥林多居住。他们以製造帐棚为业,二人同出同入,同心劳苦,一起服事,除了亲手作工,自我养生之外,也供应同工。他们一生的转捩点,就是在哥林多遇上了同样会织帐棚的使徒保罗。保罗因和他们同业,就投奔他们,和他们「同住作工」,长达一年半之久。(徒十八1~3)保罗在哥林多停留期间,三人一起祷告,一起默想上帝的话语。亚居拉和百基拉从这位初代教会最伟大的圣经导师身上,获得丰富的属灵知识,他们在旧约圣经中找到了弥赛亚应许中的救赎主,甚至讨论各种神学问题。这期间奠定了他们深厚的友谊,他们从保罗身上接受了最严密的圣经课程,这对他们日后的服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保罗受惠于这对虔诚的夫妇也相当多,他们提供保罗家庭的温暖和基督裡真实的爱,并且在福音上忠心的与他一同劳苦,事实上在保罗的书信中对他们的推崇,超过所有的同工。?
    后来保罗决定离开哥林多,前往以弗所,他们也与他同去。等保罗再离开以弗所,访视安提阿教会时,就「把他们留在那裡。」(徒十八18~19)也因为他们「留在那里」,遇见了上帝另外一位僕人亚波罗。这是上帝的安排和恩典,使用他们对真理的认识,来开启亚波罗的眼睛,使他能明白福音的真实。这位大有学问、内心火热的亚波罗,虽然熟悉旧约,能言善道,可惜他的信息不够完全,仅知道「约翰的洗礼」,而不知基督十架的救恩,他们在听完亚波罗的讲道后,就邀请他到家裡来,以谦卑的态度,将救恩之道向亚波罗详细讲解。亚波罗因此受教,在传福音上大得能力,以致他后来被称为使徒。(徒十八24~28)亚波罗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上帝的恩赐以外,乃是因为百基拉与亚居拉默默的教导和付出。今日的钥节,清楚明载他们的家,就是教会。当时他们留居以弗所,奉献自己的家,供人聚会。不论迁居何处,他们的家永远是主的教会。这是何等美的事奉,是多麽荣耀主的见证。「教会」之重要,不在于华丽的建筑和设备,而是弟兄姊妹同心合一、彼此相爱的聚集,热心敬虔的事奉和荣耀讚美的敬拜。
默想
1.「家庭教会」是初代教会的特徵,也是他们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当时他们面对的是罗马帝国勐烈的逼迫,需有随时准备好为主受苦,甚至受死的心志,就是有像百基拉和亚居拉这样的圣徒,才使教会能在各地开花结果。他们爱主的心志与作为,实在难得。亲爱的,真正的事奉,是受苦的事奉;真正的奉献,是全然的献上。
2.到了以弗所,保罗把他们「留在那裡」,这又是另外一种顺服,若非如此,他们就无法帮助亚波罗了。真正的服事,不是随自己的喜好,乃是顺服圣灵的带领。
苦难的金言
1.走信心的道路:如果是一道江河,当我们脚一入水的时候,江河便会变成乾地。如果是一扇铜门,当我们向前推进的时候,铜门便会自动展开。如果是一座高山,当我们奋勇前进的时候,高山便会倒入海中。──Henry Clay Trumbull
2.我们的上帝是我们心田的农夫,祂常常来耕垦我们的心田,我们应当忍着暂时的痛楚,仰望前面收穫的丰富。──Shan
苦难的经文
1.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髮。(徒十八18)
2.他在会堂裡放胆讲道,百基拉亚居拉听见,就接他来,将上帝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徒十八26)
3.亚西亚的众教会问你们安。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他们家裡的教会,因主多多的问你们安。(林前十六19)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要向祢唱新歌讚美称颂祢,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我们或生或死,祢都要以超出我们所求所想,无与伦比的奇妙方式来赐福,这是我们深信不移的。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转载自《读经日程》
------------------------------------------------------------
19-6-2012

诗八十五1-13
1耶和华啊,你已经向你的地施恩,救回被掳的雅各。
2你赦免了你百姓的罪孽,遮盖了他们一切的过犯。(细拉)
3你收转了所发的忿怒和你勐烈的怒气。
4拯救我们的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叫你的恼恨向我们止息。
5你要向我们发怒到永远吗?你要将你的怒气延留到万代吗?
6你不再将我们救活,使你的百姓靠你欢喜吗?
7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得见你的慈爱,又将你的救恩赐给我们。
8我要听神 — 耶和华所说的话;因为他必应许将平安赐给他的百姓 — 他的圣民;他们却不可再转去妄行。
9他的救恩诚然与敬畏他的人相近,叫荣耀住在我们的地上。
10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
11诚实从地而生;公义从天而现。
12耶和华必将好处赐给我们;我们的地也要多出土产。
13公义要行在他面前,叫他的脚踪成为可走的路。
这是一篇团体的祈祷诗。

「雅各」(1节)— 即以色列选民

1. 诗人怎样申诉国中的苦况?
2. 诗人称呼神为「拯救我们的神」,这称呼背后有甚麽含义?(参第4节)
3. 蒙神拯救后,诗人怎样向神发出赞美?有什么内容?



诗人称呼神为「拯救我们的神」,但随着这个称呼,诗人又难以明白拯救人的神为甚麽仍把苦难加在人身上,一连串的问题,一方面叙述国中的苦况,一方面也要申述诗人心中对神的矛盾 — 你要向我们发怒到永远吗?你要将你的怒气延留到万代吗?你不再将我们救活,使你的百姓靠你欢喜吗?
  「死亡」,在人的经验中其实有很多重意义,撇除了肉身的死亡和灵裡与神隔绝的死亡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也可以有很多如同死亡的感受。当不幸在刹那间降临;当人生找不到继续前行的目标或一个可以让生命延续的点;又或许当手上的工作告一段落,再无牵挂之馀,同样可能会产生如同死亡的感受。
  古时以色列人认为有人遭遇不幸就如死亡一般,所以「求你救活我们」的意义是求神使人回复昔日美好的光景,重拾生之盼望。其实,我们相信神的拯救的深度,跟我们对死亡的感受的深度成正比,一个深觉自己在死亡边缘的人,他所发出的拯救呼声是最强烈的。
我可有觉得自己是「死过翻生」的人?若有,这是一种怎样的经验?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阿们灵修机,每日灵修必备佳品。立体声、重低音、圣经朗读、赞美诗歌、名牧讲道……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6-19 0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 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箴言13:20)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07: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竭诚为主》 6月19日

    热诚的事奉

    你爱我么? ……你牧羊我的羊。
    (约二十一16)

        耶稣并没有叫人追随祂的思想,而是要你看顾祂的羊,使他们因认识祂而得着滋养。我们把事奉的工作,视作事奉主;但耶稣基督却视我们与祂的关系为事奉,而不是我们为祂所做的工作。做门徒,是基于对耶稣基督的忠诚,而不是由于服赝一套信徒规条。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没有争议,也没有强逼,只直截了当地——[你若做我的门徒,必须专心归我]。一个人被圣灵摸着了,就说:[我如今认识了耶稣是谁。
    ]这就是专心归依的根源。

        时至今日,我们已把信条代替了个人的信仰,所以致力于事工的人多,而一心归服耶稣基督的人却少。人不要归服耶稣,只想致力于他所创立的事工。他们只认耶稣为同志。主首先顺服的,是祂父的旨意,而不是人群的需要。他之所以救人,是顺服父神的必然结果。我若只致力于人群的事工,不久就会精疲力竭,落到爱心冷淡的地步;但若我爱耶稣基督,就是认把我当作地席,我仍要服侍他们。门徒生活的秘诀就是全心归依基督。
    那生命的特征是隐藏不露,就如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不久就萌芽生长,改变整个田园的景象(约十二24)。

    祈祷◆愿祢感动我的灵,使他被祢所充满,直至涌溢。
    愿祢透过我的意念思想,直至我形成[在基督耶稣里的心怀意念]。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0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定神
      赖若瀚

    我告诉他们我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我,并王对我所说的话。 (尼二18上)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雷根站在柏林围墙前说:「戈尔巴乔夫先生,将这围墙拆掉吧!这围墙必须拆掉,因为它不能敌挡信仰、真理与自由的力量。」许多人认为这是苏联对东欧的控制瓦解的开始。 1989年11月,柏林围墙果然倒下了。柏林围墙是信仰与自由的难阻;而耶路撒冷的城墙却是信仰与自由的表征。
    因此尼希米向当时的百姓发出挑战:「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

    尼希米领导百姓重建城墙时,自始至终抱着一种谦卑的态度,强调神如何透过波斯王的手帮助他(参二8),这句话也在以斯拉记被引用(参拉七
    28,八15, 18),可见他常常看见神的手在背后动工。

    作为领袖为什么要常常强调神的作为?这表明他认定圣工是属于神而不是他自己的。人虽有所贡献和作为,但最终成就一切的仍是神自己。
    当领袖们能抱持这种谦卑的态度,对神的子民也有鼓舞,更有动力参与神的工作。

    事奉神的人必须常常敏锐于神的作为,服膺神的带领,否则事奉很容易变为展示才能、实现自我的手段,偏离事奉的真义。

    dsu_paulsign:classn_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07: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性与驭性

    有人会问: 个性天生, 任之放之, 反璞归真, 不是更好吗?何 必 改 造 ?有 没 有 可 能 改 造 ?

    个性不可能抹杀, 却可以被改造, 犹如璞玉经过雕琢, 不会失去其本质, 却能使其光泽呈现, 潜藏的美质更显露, 最要紧是自知优劣所在, 然后去芜存菁。
    所以一个人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的禀性?据心理学家估计共有十馀种类别个性的理论, 有分为四型、 三型、 两型、 九型不等, 有些大同小异, 有些差别较大。这些虽然都是人为的划分, 并不完全准确, 但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最重要的认识是从与人交往得, 知已可以帮助知彼, 知彼可以帮助知己。哲学家齐克果曾说: 我们要「 主观」 待人, 要「 客观」 待己─ ─ 所谓主观待人即代入别人的处境, 客观待己即从别人的角度来看自己, 能如此知己知彼才有丰富
    的收获。

    中国文化很注重人际关系, 个人的人格靠二人的关系来决定( 例如五伦中之君臣、 父子、 夫妻、 朋友、 兄弟都其特定规范) , 可是个人若没有独立的个性, 何来真我?不 过 是 角 色 的 重 叠 。善于扮演角色, 跟经过磨练而成熟了的个性有天渊之别, 两者同样很有弹性, 随对象的转变而有不同的表现, 但扮演角色者出自期望, 礼教的压力; 成熟的个性则
    出自甘心选择, 爱心的动力。

    有人说十五岁至卅五岁这阶段最易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个性, 人长大了不是更成熟, 就是更懂得扮演, 更掩饰真我。
    成熟不是收藏, 乃是承认自己还有棱角, 还可以改变, 还可以为了爱的缘故放弃一些权利。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十九至廿二节有很好的诠释: 「 我虽是自由的( 有独立自主) , 无人辖管, 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 为要多得人… 。 向什么样的人, 我就作什么样的人。 」 这种「 弹性」 也是耶稣基督差门徒出去时勉励他们要「 灵巧像蛇、 驯良像鸽子( 太十1 6 ) 。 灵巧若
    出于私心可以变狡骨, 若出于爱心就是智慧。 驯良可以是无知, 但出自成熟的个性则是真善美的配合。

    咀 嚼 生 命 粮 : 林 前 九 2 4 - 2 7

    穿 上 走 路 鞋 :

    选一位知心的朋友, 请他坦诚地把你个性中应改良的地方告诉你。

    试用下列的工具了解你的个性:



    P e r s o n a l P r o f i l e S y s t e m


    M y e r s B r i g g s T y p e I n d i c a t o r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4-8-22 08:53
  • dsu_paulsign:classn_01: 555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6-19 1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 “你要给祂取名叫耶稣,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一:21)

    因为耶稣也是个人子,因此祂也有个名字,祂的母亲,祂的朋友叫祂耶稣,但他们很少想到这名字的意思,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也极少人明白这名字所包含极宝贵的意义——祂要将祂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许多人想到祂钉死在十架上,许多人想到祂在天上为我们守望代祷,但我们可曾想到祂在天上每天所渴望的,就是要尽其所能的向我们显示祂自己,并且渴望每天得到我们的爱与讚美。

    基督徒常祷告求上帝将他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却不知道这工作要怎样做成。事实上,又真又活的耶稣,要向我们显现祂自己,藉着祂爱的力量与吸引,我们变得喜爱真理,恨恶罪恶,就是这样藉着与祂每天亲近,才得以脱离罪恶的捆绑。也就是说,我们带着罪恶的本相,存着诚心来到这位圣洁的上帝面前,这位救主要以祂爱的力量,驱逐我们心中的黑暗与罪恶。就在我们与上帝相交亲近时,圣灵就动工在心中,让我们明白上帝的心意,赐下得胜罪恶的力量。

    喔,亲爱的弟兄姐妹,每天要殷勤拨时间到主的面前来,你会嚐到与圣洁的上帝在一起的甘甜,并视耶稣慈爱的邀约,为一天最美好的时光;若你能每天按时地与耶稣单独相处,你会经验到祂的同在,使你一整天都能行在祂的旨意中,并且爱祂、服事祂,藉着这样不间断的沟通,你将学会属灵生命成长的祕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10-25 04:23 , Processed in 0.13554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