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03|回复: 0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5年10月23日 愚昧之路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5-10-23 0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马太福音25:14-30“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太25:25若你居住在资本主义社会,看到有人作风险性的投资,你不会因而感到稀奇;但在古巴勒斯坦,人们一般都会采取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在一个讲究尊卑的文化中,失去财富就等同失去尊严。虽然......
----------------------------------------------------------------------------
愚昧之路
马太福音25:14-30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太25:25

  若你居住在资本主义社会,看到有人作风险性的投资,你不会因而感到稀奇;但在古巴勒斯坦,人们一般都会采取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在一个讲究尊卑的文化中,失去财富就等同失去尊严。虽然将银子埋在地里,被看为是保护财富的可靠方法,但耶稣从建立神国的角度,挑战人们的这种思维模式。
  在近代西方国家,人民的消费习惯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由于经济衰弱,人们对于消费和捐献,态度较为踌躇不肯定。忧心忡忡的人会说:“我要竭尽所能地去保护自己的财产。”这种说法好比这个比喻中的主人公,他将金钱埋在地里,以免有丝毫的金钱损失,不致于失了面子和尊严。
  在生活艰难时期,许多人都认为自保是最重要的。然而,耶稣提醒我们,在神国里的安全感是怎样的: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投资你所拥有的去建立神的国,你会得到加倍的收获。紧握财富的吝啬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我们反而必须慷慨地回应厚赐万物给我们的神。当我们失去慷慨施与的胸襟时,愿我们能想起神对我们说的这些话。
祷告
  慷慨施与的神,求祢除去我那只求自保的思维模式,愿我重视对天国的投资,甚于对今生的忧虑。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今天经文: 马太福音25:14-30
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15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16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
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23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约尔·欧斯汀: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相信神的应许
BYVINCENT FUNARO
     纽约——上周五,湖木教会牧师及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约尔·欧斯汀和家人在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举行的希望之夜活动上,告诉成千上万纽约人,他们“怀有可能性”,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

     欧斯汀和妻子维多利亚,母亲德洛丽丝分享了关于他们如何熬过艰难试炼的见证——但却从苦难中感受到祝福——人们翘首聆听着。
     德洛丽丝见证了与癌症抗争的经历,1981年医生告诉她只能再活两个星期了。尽管得知了初步诊断,她仍然相信神会医治她,而不是怨天尤人,她选择用余下的时间去饶恕那些伤害她的人,并请她伤害过的那些人原谅她。
     她还写信给她的孩子们,以及一位她觉得她厉声对待的牧师,请求他们原谅。
     德洛丽丝说,“当我把给孩子们和那位牧师的信寄走后,感到内心洁净了。你知道,当你原谅的时候,你内心会感到洁净吗?”她打破了医生的预后,将她的长寿归因于神,并永远不放弃在他里面的希望。
     她最后说,“不管你的生命中需要什么,神都会为你做。他爱我,并不比爱你更多。他对所有人的爱都一样。因此,继续相信,直到得到答案。”
     约尔·欧斯汀然后分享说,他父亲——77岁的湖木教会前任主任牧师约翰·欧斯汀在做透析时,鼓励他的儿子讲道。当时约尔只是在教会做视频编辑,以及其他的一些幕后工作。
     刚开始,约尔拒绝了父亲,告诉他,“我不是牧师”,但拒绝之后,感到一股强烈的力量向他袭来。
    “我感觉到内心有如此强烈的力量说,‘约尔,我需要你去做,’”欧斯汀说,“所以我去了,拿起电话说,‘爸爸,我改变主意了。我会为你去做。’”
     欧斯汀解释说,尽管他觉得被呼召,但对他的能力没有信心,并表示他第一次讲道前的一个星期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个星期”。
     他的父亲那周五住进医院,之后他安排欧斯汀讲道,并在电视上收看了那场礼拜。那个周日则成了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天。约翰·欧斯汀死后,儿子感到很茫然。
    “下一个周五,他心脏病发作,他去见主了,”欧斯汀说,“前一两天,我有种在雾中的感觉,但是云雾散去后,我感到同样的渴望,想要继续牧养那间教会。头脑中的一切都很自然地说,'你疯了吗?’但是我迈出了信心的那一步,从未梦想过教会会发展。”
     欧斯汀补充说,“我认为的最黑暗的时刻竟然带我进入最明亮的时刻。”
    “有时,当我们失去亲人,或者经历困难,我们认为永远不会像以前那样了,但是失去所爱的人,工作或者关系——神绝不会对此感到吃惊。你的生命没有结束,所以你经历某种失去。你继续前进,你会进入下一章,我相信如果你有信心,这会是更大胜利的一章。”
     见证之后,欧斯汀叫他的妻子维多利亚,儿女亚历山德拉和乔纳森上台,他们整个下午都在带领敬拜。
     他说,他妻子始终相信,他会牧养父亲的教会。
    “有时候,你可以在其他人身上看到他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的事,”欧斯汀和家人站在一起,泪流满面。 “我真的很高兴,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哭。”
     世界宣明会进行简短介绍之后,欧斯汀的家人从台上下来,这位牧师开始讲道,题为《怀有可能性》(Pregnant With Possibility)。
     欧斯汀表示,基督徒有呼召或目的,这可能已经在他们心中了,但他们无法实际看到或预测。同样的,一个女人发现自己怀孕了,却无法看到或抱着她的孩子。
     他说,“仅仅因为你看不到任何事发生并不意味着这不会成为现实。神放在你心中的种子已经生根了,已经有这种观念了。就像那个女人,你可能在一段时间都看不到任何迹象。不过不要灰心,你的时候快到了。”
     欧斯汀解释说,这些可能性可能是梦想着新生意或者医治,信徒会经历巨大的患难,之后这些东西才会来到,就好像要即将临盆的女人痛苦不断加增一样。
     他说,“我在看着那些怀有可能性的人们。不要告自己,你不会成功。你怀有你的命运,丰富和天赋。你把神种在你心里的实现出来。”
     欧斯汀还强调,基督徒不要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论断自己,这非常重要。就是创世记中的撒拉,她80多岁才生孩子,当看似不可能时,信徒仍然可能经历奇迹。
     他说,“不要让你在身边看到的,说服你不去实现梦想。”
     欧斯汀还谈到父亲在一个贫穷的棉花农场长大。当约尔小时候,他父亲曾经告诉他,他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他会牧养一所大型教会。
     他把父亲的梦想描述成“概念”,并说那些看着他的人自然会认为这个壮举不可能实现,但是老欧斯汀从未放弃,后来牧养了一所6000人的教会。
    “他没有让人们说服而不去实现梦想。他没有让环境阻止他。他不停地祷告,相信并且跨出信心的脚步。他实现了神放在他心里的,”欧斯汀说。“当你实现之后,你会走得比之前更远。”
     欧斯汀说,一旦信徒明白,那种可能性就活在他们里面,他们就不需要依赖其他人。他解释说,很多时候,人们在外面寻找方法,但是神已经放在你内心当中了。他们需要相信神的应许。
      他还鼓励观众继续在逆境中前进,当他们决定相信时。
    “疼痛是你即将临盆的迹象,”他说。 “这是你越来越近的标志。这艰难的时刻,也是人们放弃梦想的时候。”
    “这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继续相信,继续努力,你会在合适的时刻实现梦想。你不能自己让这些发生,这在神的手中。”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 10月23日
经节:我...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篇二十三篇4节)
      小子的母亲说:
      小子,我虽拿走你的衣服,
      你也不用担心,好好地睡吧!
      当你早上醒来,你会 更加快乐。
      天父说:我必须为你脱下衣服,
      换上更好的一套,
      因为你的身子和头脑,
      已经过度磨损。
      大哥说:我步下死亡美丽的阶梯,
      把衣服放在坟墓里,
      有一天早上再把衣服穿上,
      急速奔回我天家。
      小弟说:任何病痛我都不怕,
      安眠的时刻一到,
      我会起来跟随你而去。
                              ─麦唐乐
      神十分乐意把人所害怕的,都阻挡在外。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第二次
经节: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 (约拿书三章1节)
     约拿不喜欢神交给他的任务。神指示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敌国尼尼微城。尼尼微是以色列的对敌,是邪恶偶像崇拜的中心。约拿的任务是去警告那里的百姓,即将逼近神的审判,并且鼓励他们悔改。希伯来人憎恨尼尼微人,所以这个不顺服的先知往相反的方向跑,希望神会有不同且较合自己心意的旨意。相反地,神定意要约拿遵守自己原来的旨意(以赛亚书五十五:11)。祂又对约拿说话。祂第二次的指示和第一次的指示一模一样。然而,在这两次指示之间,约拿曾经与波涛搏斗,并在鱼腹中待了三天。这回,他已经预备好要听从神的话,照神的吩咐行。神的话也曾两次临到耶利米(耶利米书卅三:1~3)。但是,耶利米在第一次就听从神的话。神第二次对他说的话,是更完全地启示上回祂所说的话。神接下来对我们说的话,取决于我们对祂上回指示的回应。如果我们像约拿一样,不顺服神早先的指示,神会再次给我们同样的指示。如果我们像耶利米一样,在祂第一次指示时就立即顺服,祂会让我们更深地领受祂的旨意(马太福音廿五:23)。如果你好一阵子不曾从神那里领受任何新鲜的话语,你要回到神上回对你的指示,并且检验自己是否顺服神。主是否仍然在等待你的顺服?要像耶利米一样,第一次就顺服神的指示。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10月23日
经节: 『……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 』(王上八章五十六节)
     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神每一个『不』,都是有理由的。可是祂每一次,总用一些别的方法补救祂的『不』。多少时候,祂的子民在担忧,在烦恼说,为什么他们的祷告还没有得着答应,那知神正在用一个更丰富的方法答应他们。这种光景我们是常看见的,但是完全的启示尚须留待将来才能显明。哦,信心是不会着急的,信心只知道忍耐等候主-等候末日的解释。信徒阿,什么时候神曾拿去你的,而不加倍给你呢?假使神不立刻归还你,怎么样呢?莫非今天是神的末了一天么?难道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以外,祂就没有别的领土了么?我们就是只说今生,也知道神从来不单给我们一个试炼,而不带一些更大的恩赐、更大的祝福,来给我们的。所以知道怎样等候神乃是基督人最高的祝福。 -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幸福河豚 >(&#8226;﹏&#8226;)<
     日本河豚料理起源于山口县的下关市,下关市位于日本本洲的最西端,这裡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尤其以盛产河豚鱼闻名。
     河豚遇上敌人时,能够将大量的水份吞入胃中,让自己的体积变大,吓走敌人,圆满的样子成为河豚的特徵,也成为山口县食肆的招牌挂饰。河豚肉脂肥美,味道鲜美,是极品的刺身用料。但是由于河豚的皮肤、血和内脏均蕴含毒素(Tetrodotoxin),只有专业资格的料理师傅才可以负责切鱼。料理师傅由学徒开始受训,至少要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才能把河豚刺身切得薄如纸张、晶莹剔透。他们将切好的河豚肉片排放于彩碟上,薄薄的河豚刺身若能呈现碟子上的花纹,他们的刀功才算合格。
     河豚的日文发音「子ぐ」(fugu)接近日文「不遇」(fuguu,子ぐう)。「不遇」是遭遇不佳或不得志的意思。所以山口县一带的食肆改称河豚为「子く」(fuku),那是「福」的意思,一音之差,使河豚料理变为幸福的食物。好与坏的观感是包含主观的因素,当喜爱的时候,哪怕有毒也能找出追捧的原因,而且更会为牠添上美名。犹如爱情,也是包含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执意地爱,不断发掘对方的好处,而且为伴侣添上讚颂,就能把平淡的婚姻转化成幸福的关系。>(&#8226;O&#8226;)<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不同才干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僕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著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僕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著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裡。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裡。』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僕人丢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齿了。」马太福音廿五14-30。
     耶稣被卖之前,祂的门徒一直以为神的国快要降临,他们即将看见一个在地若天的社会。可是耶稣多次以主人往外国的比喻,教导他们即使祂离开了,他们仍要忠心为主工作。在这比喻裡,神按着我们的能力赐下不同的恩赐,好叫我们能在神的工作上发挥出来。事奉神不只是年青或初信时满腔热情的衝劲,乃是一生之久,因为恩赐越用越能发挥它的作用,不用的话便作废了。神要求的是忠心,不论效果如何,因为神会把更多的工作託负我们。
     主人将他的家业交给三个僕人,按著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吩咐他们运用所託管的本钱做生意。一个给了五千银子(五个他连得),按照当时工人的工资,每天一钱银子计算(太廿2),五个他连得相等于五千个工作日(等于十六年)的工资。以现在的工资计算,假若每人每天工资二百港元,十六年内约得一百一十万元,数目不菲,用作投资买卖的话,应有可观的回报。那位获二他连得的人约有五十多万元的资本,仍大有可为。那领一他连得的有廿多万元的资本,却把钱埋藏在地里,不事生产,也懒得把钱拿去银行赚取利息。勿忘记他们都是主人的僕人,可能依旧每日支取工资维生。当主人回来时,那领五千和二千的分别赚了五千和二千,主人称讚他们又良善、又忠心。
     至于那领一千的,没有尽责去工作,生命枯萎又没有目标,可以想像他一生活在恐惧战兢之中,他明明知道有一天要向主人交帐,但他却没有胆量,惧怕失败,不肯尝试,他的日子一定十分难过,寝食不安。这比喻对基督徒是一个严重的警告,我们应该各尽其职事奉神。大多数人属于那二千和一千的,只有很少数是属于五千的,但无论我们有多少才干,在神的工作上都可以用得着,发挥肢体的功能,尽忠事奉神和荣耀神。注意那把一千埋藏了的结局是「丢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齿了」,和稗子的结局相似(太十三41-46),是指那些名义上是基督徒的人,虽然受了洗,加入了「教会」,却完全没有神在心中,只是为己而活。
--------------------------------------------------
摘自《源于的词语和谚语》苏美灵著
-------------------------------
“惧怕人的,陷入网罗。”(箴二十九25)
    以前有两个人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其中一个后来接受基督作他的救主。但很凑巧的,这两个人性情都很羞怯。那个蒙恩得救的人不敢告诉另一个人这件事情,另一个也没勇气问这位悔改信主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同事改变了。
    在公司里他们同在一张桌子办公,每天都得面对面。然而一个不敢说,另一个也不敢问。最后那个信主的人再也忍不住了,经过迫切祷告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对他的朋友说:“我是个非常胆怯的人。这三个月来,我一直不敢告诉你我已经相信耶稣了。”他的朋友回答说:“这三个月来,我也一直想问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对人怀有畏惧之心,你可以记住一点,也许人家也很怕你呢!这样可能对你有帮助。鼓起勇气,说你当说的话。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你的明证是什么?
作者:查思博牧师
以诺┅┅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希伯来书11∶5
    以诺得著的明证是“神喜悦他。”那么,你的明证又是什么呢?你是否花了一生讨自己喜悦?如果你操劳一生只为物质的享受,又不肯施与的话,答案便不用多说。你又是否要讨人的喜悦?有许多信徒都堕入这个陷阱,例如∶害怕被人嘲弄而不敢派发福音小册子,於是我们在这种害怕被排斥的压力下,往往错过了为主作见证的机会。但耶稣提醒我们∶“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马太福音10∶33)。
    神的儿女,有好些势力正伺机叫你跌倒并使你妥协。当天使准备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时,他们给罗得一个机会把女婿带走,但他们听到罗得的警告时反嘲笑他∶“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创世记19∶14)。这是什么一回事?他们是否猜透罗得那些不见得光、又不光彩的往事?可以肯定的是,当罗得最需要一个有力的明证时,他没有。今天,神要寻找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你想要罗得的明证,还是以诺的明证?──由你来选。
沧海一粟
黃瑞西牧师著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诗8:3~4)
      宋苏轼有一天和朋友坐了小船,到赤壁下去游玩。到了赤壁下面,苏轼触景生情,不觉又怀起古来。他感于世事的变化无常,所谓英雄豪杰,转眼成空。于是议论起从前曹、周,在赤壁打仗的事来。苏轼的客人对他说:「当年曹操领着大军,攻陷了荆州,打下了江陵,顺着长江向东吴进发,战舰连接了千里,旗帜遮蔽了天空,凭着船栏吃酒,横着长矛作诗,真是不可一世的英雄,而现在到那里去了呢?我和你二人,在江渚捕鱼砍柴,和鱼虾、糜鹿做伴,坐着一只小船,在这里举杯喝酒,生命短促得像蜉蝣一样的寄生在天地间,身体渺小的和沧海里的一粒粟罢了。我们的一生实在太短暂!那里能像长江一样的无穷无尽呢?」
     「沧海一粟」是比喻极渺小之意。
【灵训】
      人类肉眼所见,最广大的乃是穹苍。穹苍里面充满无限的奥秘和奇妙。举目看天,常常引起世人的遐想。人类所能知道的宇宙奥秘,实在无多。人类生存在这样广漠无垠的宇宙当中,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况且人生的岁月有限。数十年的光阴,好似白驹过隙。生老病死,全都是苦。所谓「百忧煎其心,万事劳其形」,有谁能够避免?圣经描写人生转瞬即逝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5–6,9–10)拿世人与宇宙相比,真是微小得很。
      虽然如此,人生仍是有意义的。我们须知人为万物之灵,人类乃神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而成,我们若笃信救主,则人生必成为无比的丰富。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羔羊是配得荣耀
黃瑞西牧师著
Worthy Is The Lamb
Don Wyrtzen, 1942-
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祢创造了万物,
并且万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创造的。 (启 4:11)

    基督是万有的中心,这位中心的基督在启示录里,被称为「羔羊」,这是何等美丽的名字。此名字特别说到主耶稣的道成肉身,每当我们提到主耶稣是神的羔羊时,就令人想到祂的温柔与谦卑。这个谦卑、温柔,都是神生命的美德,是我们人所学不来的。
    神的羔羊完全顺服父神;受苦的时候,没有声音;被人弃绝的时候,没有声音;受鞭打的时候,没有声音;钉十字架的时候,没有声音。祂为着我忍受了一切的苦难并受死,完成了救赎。祂来到地上,每一件都是为着我们的:降生、在地上卅三年半的生活、受钉、复活、升天,一切的一切都为着我们的好处。
    为神的羔羊所成就的一切,让我们颂赞祂,因祂是配得荣耀的。
   「羔羊配得荣耀」乃一首很流行的现代圣诗。根据启示录 5:12 的经文而作。作者(词曲) Don Wyrtzen 为美国著名之Singspiration Music 出版社总干事。此诗作于1970 年,当他在墨西哥城协助Luis Palau 举行布道大会期间,某日读到启示录5:12 「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有感而写。
    Don Wyrtzen 1942 年8 月出生于纽约Brooklyn,系「国际生命之道」创始人Jack Wyrtzen 之子。受其父之薰陶,十几岁就开始创作诗歌,高中毕业,即已完成许多作品,其父将它出版,载于「生命之道诗集」中。 1963 年毕业于慕迪圣经学院后,再入King's 学院获音乐学位。 1939 年毕业于Dallas 神学院,奠定神学基础。并在Dallas 神学院教音乐及担任该市西北长老会音乐主任。曾与名作家John W. Peterson 在音乐事工上同工。
    他表示作诗之目标及将神的眞道以简单、吸引人的音乐方式表达出来。
被杀的羔羊是配得,被杀的羔羊是配得,
被杀的羔羊是配得,去接受:
权柄与丰富,智慧与能力,尊贵与荣耀和颂赞!
被杀的羔羊,是配得荣耀,被杀的羔羊是配得尊贵与荣耀!

*基督身体的合一,不是将来天上的事,及是今天在地上的事。 ── 倪柝声
--------------------------------------------
转载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人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许本爵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常因受到周遭一些「不确定」、「难以掌握」的人、事、物影响而感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若这种焦虑与不安长期出现在生活中,又无法有效克服,便引起一些慢性的疾病,如胃病、心脏病等,甚至癌症,丧失宝贵的生命。
    正如一首西洋民谣:「因为少了一颗钉子,马蹄就掉了;因为掉了一个马蹄,马就失蹄了;马失蹄了,将军就跌下马来;因为将军跌下马来,仗就打败了;因为打了败仗,国家就灭亡了。」千万不要轻看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日子久了,它是会致人于死地的,我们需要认真用心去对付。
    传统上的教导:我们行事为人应该符合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便是亲友、师长、父母的「期望」和「看法」的综合体。我们很在乎他们的想法,并尽力迎合他们。殊不知他们的看法、观念及期望会因时、因地及因人而异,使我们莫衷一是。更何况的人的资质禀赋不同,兴趣背景各异;客观环境的条件也不断变更,往往十之八九,事与愿违。若以如是的「自我意识」为中心行事为人,则莫需有的焦虑不安、紧张及恐惧势必无法避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平安与喜乐,似乎是可「遇」不可「求」。
    克服焦虑和不安,若单凭知识,注定行不通。
    医学研究探讨人恐惧的原因,有一个原因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人自知有罪,惶悚恐惧,心不得安宁。圣经上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裡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淨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一章8至9节)因此上帝派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我们脱离罪,道成肉身为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受罪的刑罚。我们只要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并接受耶稣做救主,就可以彻底消除内心深处的罪恶感。
    有人查考圣经中「不要恐惧」的字眼,若将同义字统统加起来,共有三百六十五处之多;可见圣经中消除恐惧的妙方之多。
    我成为基督徒之后,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完全以上帝的旨意为中心;坚信上帝的话--记载在圣经裡--永远不改变;上帝与我变成父子关系,祂对我的一生有最美好的安排和计画,我得到了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和喜乐。原来平安与喜乐既是可「遇」,也是可「求」的,只要以上帝为中心,必带来平安与喜乐。
    亲爱的朋友,你也可以得到免于恐惧的自由,只要你立刻做这样的祷告:「天父,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感谢你愿意赦免我一切的罪。我愿意接受耶稣做我的救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奉耶稣的(阿门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你们也要去吗?(约6:67)
     有很多人离弃了基督,不再与他同行;但使你变心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过去有什么原因吗?耶稣不曾彰显他是足够的吗?今晨他对你说:“我岂向你作旷野呢?”(参耶2:31)当你一心信靠耶稣的时候,你曾受过迷惑吗?你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你的主是一位最慈惠、最宽大的朋友吗?并且当你一心相信他的时候,你的心灵不是就得到所期望的平安了吗?你能梦想到比他更好的一位朋友吗?那末,你切莫厌故喜新,追求虚妄。
     至于现在,谁能迫使你离弃基督呢?当世人百般围攻我们的时候,或是在教会中受大试炼的时候,我们觉得能枕首在救主的怀中是一件有福的事。这是今天我们这些在他里面得了救的人所有的快乐;若这快乐满足了我们的心,我们还应当想到变节的事吗?谁肯以精金易渣滓呢?我们如果得不到更好的亮光是绝不当丢弃光的;照样若没有一位更爱我们的出现,我们也不当离弃我们的主;这既是一件绝不可能的事,我们就当永远抓住他,使他的名永远在我们的膀臂上作为印记。至于将来,你能想到有什么事会使你叛变,或是使你背弃旧元首而投效在新元帅的麾下吗?我们想不会。若我们能享长寿——证明他是不改变的。
     若我们贫穷,有什么能比那使我们丰富的基督呢?当我们患病之时,耶稣为我们铺床;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期望呢?当我们死的时候,经上不是说:“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愿我们与彼得一同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旷野的筵席》10月23日
   「耶和华的使者哈该,奉耶和华差遣对百姓说……」(该1:13)
    神将先知讲道的恩赐分给祂的仆人,而又将先知赐给教会。先知是一个与神有属灵历史的人,他在生命里经历过圣灵组织的工作。有些准备出来事奉主的传道人问我们,一篇讲道需要准备多少天?那答案是最少十年,或者接近二十年! 「越久越好」这句格言,至少在这件事上通常是正确的。对于神来说,一个传道人在神面前的重要性,不下于他所讲的道。神所拣选的先知,就是那些在生活中受神对付,而结出合神心意之果子的人,这样的果子,就成为神定规在今时代使用资讯之原料。
    我们有一个专一的目的,就是要叫人认识主。神把我们摆在环境中,叫我们遇见难处,我们就有一个很大的需要,叫我们不能不去寻求认识主。你对于主的认识要完全,就自然而然你所要经过的要相当多,要有新的对付、新的管治,对于基督也就有新的认识,一天过一天对于基督的认识增加,就能够供应教会。


《竭诚为主》10月23日
绝非如此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
   
主绝不会助长我的偏见,他要把我们清除。我们以为神对我们特有的偏见很感兴趣,深信他不会像对付别人那样对付我们。[神对别人当然要严厉,但他知道我的偏见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们必须知道——[绝非如此!]神不但不会偏袒我们的偏见,反要特意清楚它。让神的旨意铲除我们的偏见,并看它怎样施行。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道德教育之一。神并不看重我们带什么给他,它只要求一事,就是我们无条件的顺服。
   重生后,圣灵便开始在我们里面创造新人。有一天,我们里面的旧东西一点也不再存留;那旧的尊严没有了,旧的态度也没有了,我们只属于神。我们怎样得着那没有私欲、没有自私、不受挑逗、不存恶念、恒久恩慈的生命呢?唯一的办法是不让半点旧生命存留,只单纯地信靠神;这信靠叫我们不再求神的恩典,只求神自己。我们有没有来到一个地步,神可以收回他的赐福,而毫不影响我们对他的依靠?我们只要看见神作工,就不再对发生的事情操心,因为我们确实信靠那位世人所看不见的天父。

祈祷◆
噢,主啊,当我们看见你,一切事情变得何等简单和充满荣耀!愿我今天能看见你,并且单独与你在一起。


《灵命日粮》 10月23日
笑口常开
读经: 诗篇126篇
金句: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章22节)

     一位法官下令,禁止一名德国人在树林里放声大笑。嘉庆·巴汉菲,是一位会计师,被跑步者的代表告上法庭,罪名是巴汉菲震耳欲聋的欢笑声干扰了他们跑步。如果他再被逮到,就会面临6个月的牢狱之灾。 54岁的巴汉菲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树林里去大笑,以宣泄压力。他说:「大笑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一样。」他认为开心的大笑能营造喜悦的心境,对他的健康和生存十分重要。
     喜乐的心在生活中至关重要。箴言1 7 章2 2 节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一颗喜乐的心,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信主的人,心中深藏着恒久的喜乐,这喜乐不是建基在那些微&#8203;&#8203;不足道的事物和环境上,而是建立在神救恩的根基上。借着他的儿子耶稣基督, 神赦免了我们的罪,让我们恢复了与他应有的关系。这救恩带给我们无限的的喜乐,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改变(诗篇126篇2-3节;哈巴谷书3章17-18节;腓立比书4章7节)。
但愿你今天就来经历认识耶稣基督的喜乐。 MW
                                                                     
略尝主恩滋味,
知道 神属我;
喜乐泉源不止息,
圣哉!无法言喻! Newton
无论是晴或是雨,心中有主自欢喜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题:10月23日
经节:“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诗篇一0三4)
亲爱的弟兄姊妹:
    跟一位朋友聊天,她们一众姊妹向一位癌病刚愈的朋友传福音,一起看一个癌症病人的见证录影带。朋友告诉我,这见证的结局,病人没有痊愈而过世了,但在主里经历的喜乐平安却是真实而深刻。
    一位牧师说得好,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死去------毕竟每个人都有一死,而是我们如何活着。
    我们活着的每一刻,有没有活出基督徒生命的真善美------在苦难中有喜乐,在艰险中有平安,在逆境中有盼望,在逼迫中有宽恕,在困境中有勇气... ...
    患病的姊妹看完那见证,并没有受死亡的阴影影响,反而说因着这病,她学会珍惜------珍惜生命,珍惜家人,尤其感激丈夫与她共度患难,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这位姊妹身上,耶稣不单治好她的病,也医治她的心,医治了她对生命,对丈夫的看法。
    又有一位精神有问题的姊妹,被家人送到疗养院,一位甚有爱心的基督徒,每夜不断地为她祈祷。果然,她很快便从疗养院出来,跟我们分享她的心情:自己由对丈夫怀抱苦涩与许多不满,最终懂得感谢和欣赏丈夫对她的关怀照顾。
    皮诺曼(诺曼文森特皮尔)对正面的思想情绪与医治的关系,有深刻的见解:“每位曾对事情稍加思考的人都知道,医生所说的愤怒,憎恨,怨恨,敌意,嫉妒,报复等态度,会导致身体的耗损。更正确的说法是,你可以自己体验在一阵烈怒之后,低落的情绪会引起胃部的不舒服,身体受情绪的牵引而产生不良的化学变化;无论是在持续地暴怒或压抑怒气的状态下超过一段时间,都会使身体精神状况便糟。“
    试想如果耶稣正在你心门外叩门,你也极愿意祂进入,可是,总好像有什么拦阻?主的脚步,你想那是什么呢?
    一位作者曾说:“隐藏的恨意无论如何细微,即使是一个猜忌的想法,愤怒的思维,责难人的念头,都有可能阻碍我们与神的接触。”
    此刻,安静下来,细想一下,在你心思意念,内心深处,可有什么拦阻主耶稣进入,为你施下完全医治的能力?
   “主啊,我的心愿都在你面前,我的叹息不向你隐瞒,... ...我要承认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忧愁。”(诗三十八9,18)
心语:求你挪去我的愚昧,光照我,除去我心中一切拦阻我,让你我隔绝的毒污,以仁爱和慈悲为我的医治。
路加福音
    作者路加是希腊人,一位医生,曾多次陪同保罗出外传道。本书约写成于主后80馀年,在罗马或该撒利亚。作者记载耶稣的事最详细完美,为要证明耶稣是万民的救主;祂的慈爱遍及所有人:儿童、妇女、外邦人和罪人,在当时犹太社会中所轻视的,都被耶稣所看重,特别的体恤、接纳和拯救。本书主旨可以总括在主耶稣的一句话:「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大纲:
〔1〕完全人的降生和祂的家庭 1-3章
〔2〕完全人受试探,祂的家乡 4章
〔3〕完全人的事工 5-21章
〔4〕完全人被卖、受审和受死 22-23章
〔5〕完全人的复活 24章
路加福音六至七章
重点:耶稣是安息日的主;挑选十二门徒;登山宝训;治病;施洗约翰的问题;有罪女人蒙赦免。
钥节:耶稣对他们说:「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那样是可以的呢?」(六9)
    神六日创造天地,第七天安息了;神赐福这一日,定为圣日。人是在第六天被造的,他的第一天就是安息。神是何等希望人得安息!
犹太人非常重视安息日,因为安息是神为人所预备的,也是十诫中的一诫。因此他们在这诫命上定下了许多条例和规范,本意是善良的,却是不能成就神心意的安息,反成了人的枷锁和束缚。
    神差祂儿子降世,为要释放人,使人得安息,因此耶稣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5节)又在另一个安息日中,主看见一个右手枯乾的人,便动了慈心,要使他得安息;只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却在窥探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祂。耶稣便对他们说:「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那样是可以的呢?」
    难道不可以等多一日?对主来说,祂不愿人多受苦一天。面对一个在病患、陷在苦困中的人,我们把教会条例告诉他,还是把他带到主那裡?规条是需要的,但若重视规条过于爱心,就不是行善,反而行恶了。
默想: 我们在主日敬拜神,有否进入神的安息、得享安息呢?原因何在?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衹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创二19至20)
  亚当看遍了神所有创造地上的活物,其中有极美丽的,有极玲珑的,但亚当找不到一个作自己的配偶;虽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动物在他眼前,他仍是孤单。就是因为这许多的活物和亚当不同灵、不同生命,所以彼此不能相交,彼此不能相通,彼此不能相合,彼此不能相爱。
  今天我们得与神的儿子相交,作了神儿子的配偶,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在我们里面,有了儿子的灵,儿子的生命;所以我们原来虽然是人,却成了神儿子的配偶。我们与基督所发生的关系,不再是神与人的关系,不再是造物的主与被造之物的关系,乃是有非常的关系,极宝贝的关系,是在生命中有关系,在灵里有关系。我们能与神的儿子彼此相交,彼此相通,彼此相合,彼此相爱,成为一体,成为一灵。这是何等宝贝的救恩!神把我们救到了何等的地步!有一天基督在祂荣耀中降临,就要把我们接进荣耀中和祂一同显现,永远和祂同住。
  「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歌八14)
  「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祂。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启十九6至7)

-----------------------------------------
转载自张家坤之<<活水>>
-----------------------------------------

约拿的等候(二)── 遮盖他头,脱离苦楚
经文:
    拿三~四
钥节:
    耶和华上帝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拿四6)
参考经文
    路二32;十一29~32;罗九14,25;提前二4
提要
    约拿的不顺服,并不能改变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上帝「安排」了一连串的神蹟等候祂的僕人顺服在祂的引领中。圣经记载:「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于是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拿三1~6,10)何等奇妙,当圣灵工作尼尼微全城的人悔改了,上帝赦免了他们,接受他们的信心,免除了立即性的审判。然而约拿却为此向上帝生气,因为他所宣告的噩耗并没有出现。
    圣经描述:「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麽?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华阿!现在求祢取我的命罢,因为我死了比活著还好。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麽?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裡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拿四1~5)约拿狭隘的心胸和偏狭的种族主义,使他体会不到上帝宽恕罪人的心肠,分享不到上帝看见罪人悔改的喜乐。上帝「安排」一颗篦麻、一条虫子、炎热的东风,来提醒等候约拿,能明白上帝无比的慈爱和怜悯。(拿四6~11)亲爱的,我们的主多麽体恤无知愚顽的人,祂忍耐等候我们成长,但愿我们能体会主的心。来吧!让我们在祂的爱和光中行走,等候祂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
默想
1.在约拿书中我们发现,万物都顺服等候上帝的安排:暴风雨、籤条、水手、大鱼、尼尼微人、东风、蓖麻、虫子等等,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顺服了上帝的命令,除了这位宣称要跟随服事上帝的约拿之外。但愿在服事的道路上,我们不要走约拿的路,要凡事顺服谦卑、仰望等候上帝的安排引导。
2.上帝用许多的「安排」来调整、教导、训练、等候约拿的顺服。在我们生命中,上帝也为我们作了许多的「安排」,来操练我们。惟愿我们欢喜接受、顺服等候上帝为我们所作的每一项「安排」。
等候的金言
1.祂听到你的歌唱,祂就弯下身来,慈祥的脸上带著微笑,非常高兴的听著。然后祂说:「孩子,唱下去,我在听,我正要下来拯救你;我将爲你承担重负,只管紧靠著等候我,路途不久就会逐渐平坦。」──J.J.
2.危急的时候,是祷告等候最恳切的时候。以利亚在迦密山顶屈身在地,将脸伏在两膝之中等候。虽然没有出声的话语,他的全人已经与上帝合一──与上帝同心合意地反对恶者的势力。这是我们等候祷告时所当有的态度。──C.H. Spurgeon
等候的应许
1.于是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拿三10)
2.耶和华阿!……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拿四2)
3.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乾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拿四10,11)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有时祢让我们行在信心道路中等候,我们却常常不耐苦闷的黑暗总想自己努力摸索前进,结果是遍体鳞伤。主阿,祢的方法,祢的脚步,常常到最黑暗的时候,就渐渐临近。黑暗不过是舞台精彩表演的布幕罢了。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23-10-2015
约八1-11
1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2清早又回到殿裡。众百姓都到祂那裡去,祂就坐下,教训他们。3文士和法利赛人带著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4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5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麽样呢?」6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著告祂的把柄。耶稣却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7他们还是不住地问祂,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8于是又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9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10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11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经文记载一位行淫时被捉的妇人给带到耶稣跟前,按律法可以处死她,但耶稣在尊重法律也不宽容罪的原则下,给了那女人自新的勇气和机会。

1.耶稣与法利赛人对待那行淫妇人不同之处在那裡?
2. 耶稣怎样安慰那妇人?
3. 耶稣的行动是藐视律法吗?
   



淫乱是犹太法律中一项极严重的罪行,犯者是要用石头打死的。一个行淫的妇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捉且给带到耶稣面前,面对这情景,耶稣的处理却是令我们感到震惊。
耶稣的处理方法,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思想的:一、不要自以为义审判其他人。人都喜欢定别人的不是,因为这行动的背后,正显示了自己是那麽公义、正直,所以当有一个人犯罪且被揭发,众人都喜欢做法官审判别人所犯的,但自己有没有犯罪,别人是否受伤害,却不在意,这是耶稣明显提示出来的。二、耶稣表达了爱罪人的心,多于只审判罪,耶稣跟那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是承认她有罪,不定她罪并不是纵容罪,而是要挽回这妇人的生命。她已受到当得的刑罚,她早失去了尊严,她面对恐惧、忍受创伤,耶稣完全明白,祂以爱安慰她,鼓励她重新做人,不要再犯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想过安慰那些犯姦淫的,我们不断用鄙夷的眼光审判他们,使他们无法回转,永远活在痛苦中,这是我们的悲哀。
 我以甚麽态度去对待那些曾犯姦淫罪的人?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2 18:10 , Processed in 0.1033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