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马可福音8:34-38"若有人要跟从我, 就当舍己, 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可8:34 耶稣在宣告即将要面对十字架后, 紧接着说, 若有人要跟从祂, 就要过舍己和背负十架的生活。门徒要放下他们的己意, 不再假装自己作主。如果有必要, 耶稣甚至要求跟从祂的人做好准备放弃他们的财产和地位, 恐怕.....
---------------------------------------------------------------------------
背起十架
马可福音8:34-38
"若有人要跟从我, 就当舍己, 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可8:34
耶稣在宣告即将要面对十字架后, 紧接着说, 若有人要跟从祂, 就要过舍己和背负十架的生活。门徒要放下他们的己意, 不再假装自己作主。如果有必要, 耶稣甚至要求跟从祂的人做好准备放弃他们的财产和地位, 恐怕还有与家人的关系。
今天, 很多地方的基督徒, 因为相信和跟从耶稣而受苦, 敌视他们宗教信仰的人, 可能还会公然迫害他们, 为耶稣的缘故生活受到骚扰或危险的基督徒数以百万。
十字架是信徒为基督的缘故自愿背负的。有一个在我们差会的朋友, 被告知所怀的孩子如果生下来, 将会有崎岖的一生, 她与丈夫一起决定继续怀这个孩子, 借着祷告和大家的支持, 他们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
我的十架可能是承担别人的痛苦, 为别人的困境忧伤。多年来为未信主家人祷告的家庭是在背负十架, 当我们帮助贫困的邻舍、或协助抚养别人的孩子时, 我们也是在背负十架。在那些借传福音得增长的教会中, 很多会友都为别人的创伤和需要而痛心, 这同样是在背负十架。然而, 正如耶稣所说:"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 必救了生命。"
祷告
主耶稣, 我是属于祢的, 我心知道, 祢会吩咐我做一些困难的事, 求祢帮助我背起我的十字架。奉耶稣的名求, 阿们。
今天经文: 马可福音8:34-38
34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 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 就当舍己, 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 因为, 凡要救自己生命的, 必丧掉生命; 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 必救了生命。
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 赔上自己的生命, 有什么益处呢?
37 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38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 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 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 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 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ISIS或已选新继任者 为前伊拉克物理老师
BYSTOYAN ZAIMOV
大量报告称ISIS的领导人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可能在一次空袭中身受重伤,该恐怖组织已选择一名前伊拉克物理老师作为他的继任者。
伊拉克政府顾问,希沙姆·哈希米(Hisham al Hashimi)本周初告诉《新闻周刊》,3月,巴格达迪背部受伤,无法接管每天的工作。他说,阿布·阿拉(Abu Alaa Afri)已被选定作为他的继任者,如果巴格达迪死亡,他有可能成为永久接管者。
“巴格达迪受伤后,他[阿拉]在其他官员的帮助下已经开始来领导Daesh [阿拉伯语,指ISIS],”哈希米说。“如果巴格达迪死亡,他将是Daesh的领导者。”
“他是尼尼微泰勒阿费尔[伊拉克西北部城市]的物理老师,拥有数十本出版物和他自己的宗教(伊斯兰教)研究,”这名政府顾问说。“他是阿布·穆萨卜·阿苏里(Abu Musab al-Suri)[著名的圣战学者]追随者。”
哈希米说,阿拉是一名“良好的公共演说家”,“聪明”,并且比巴格达迪有“更好的关系”,并为该恐怖组织内的其他排名较高的成员喜欢。
很难确认巴格达迪的情况,但美国政府已经表示,并未有证据证明他确实已经受伤。
“我们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巴格达迪受伤或死亡,”五角大楼发言人上校史蒂夫·沃伦(Steve Warren)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变化发生。”
去年十一月,有传言称巴格达迪已在美国领导的一次反恐空袭中丧生,但他再度传出新消息,称伊斯兰武装分子不会停止反抗国际联盟。
“即使只剩下一兵一卒,他们永远不会放弃战斗,因为他们对抗屈辱和不公,”这名ISIS的负责人的录音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战斗,因为除了战斗,他们没有品尝过荣誉和尊严,他们永远不会放弃战斗。事实上,他们是成功的。他们将是胜利者,即使只有一个人留下。他们是胜利者,在安拉对他们确切的支持下。”
空袭经常针对被认为是ISIS领导人的位置,试图削弱该恐怖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据点。
法新社指出,对抗ISIS的战斗仍发挥效力,据说伊拉克部队和什叶派民兵在最近几个星期,在与恐怖组织的领土争战中取得胜利。但ISIS继续实施攻击,已在伊拉克西部推出了另一进攻。
上周日,ISIS发布其最新的大规模屠杀视频,其中28名两组埃塞俄比亚的基督徒在利比亚被处决。该恐怖组织经常针对基督徒,直接威胁“十字架的国度”。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4月28日
经 节:他们的职任是...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历代志上二十三章28,30节)
今天我听见蓝知更鸟在田园为春光明媚欢呼,
我的心回到多年前的昔日,
便跪在圣子面前祈求。
圣子啊,求你还给我往日的欢笑;
给我愉悦自由的灵,
那昔日曾一路陪伴在我身旁的灵。
祂没有看着我,但从祂眼神,
我了解到祂的回答,
「喜乐并未滞留在往日里,它就在你眼前。」
「紧紧抓住每天的欢乐,
因为欢乐使孩童踊跃,
且使每条溪流与每只鸟儿,
都向着你唱出神所赐下的喜乐。 」
喜乐犹如飘扬在大君王城堡上的旗帜!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耶稣是你的门
经 节: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身为基督徒,我们认为神「打开门」是显明祂旨意的其中一个方式。我们要求神巧妙地策划我们的环境,好得着自己认为最好的情况。问题是我们误解门的意义。耶稣说祂是门,与环境毫不相关,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关掉耶稣所开的门(启示录三:8)。如果你已经以活动代替与神的关系,环境会使你的活动陷入混乱。当你的活动受阻,你可能会以为这道门被关闭。然而,基督是你生命之门,祂会指引你去体验祂要你经历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祂。当保罗与西拉在腓立比被打下监狱,他们在希腊事工的门,似乎会在暴力中被紧紧关闭(使徒行传十六:22~24)。然而,他们真实的处境是主为他们开了一扇门,向过去难以接触的监狱囚犯传福音。这位腓立比狱卒和他的全家,成为腓立比新教会的重要核心份子。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一扇门关了;从神的角度来看,却是保罗与西拉正确地在神要他们去的地方传福音。当人们敌对我们,我们可能会变得失去勇气,或者是担心其他人会怎么对付我们。我们可能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自己认为神所交付的使命。这显露出我们并不是真的相信耶稣是生命的门。如果真的相信,我们会确信自己借着基督,可以完成所有祂交付的使命。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 4 月 28 日
经 节:『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的时候,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俄陀聂。耶和华的灵降在他的身上。 』(士三章九节,十节)
神一直在预备祂的勇士;等到时期满了,祂就把他们放在适当的地位上,世界就要惊异,不知他们从何而来。
亲爱的,让圣灵用各种不同的方1法栈来预备你罢;一等到宋了一步手续毕,神就要安放你在适当的位置上。
有一天要来,像俄陀聂一样,我们也将坐在宝座上与基督一同掌权,管辖列国。可是在那荣耀的日子以前,我们必须让神预备我们,犹如神在古珊利萨田的苛政之下预备俄陀聂。神在地上预备一个俄陀聂,在天上就预备一个宝座。 --信宣
每一个人必须先经过患难的隧道,煞后才能走上胜利的大道。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时间证人
你喜欢看推理小说吗?罪犯作案时巧妙安排时间证人,让他可以免被怀疑。侦探却凭著蛛丝马迹,解破疑点,终于把坏人绳之于法,情节叫人拍案叫绝。对于真正的无辜者来说,时间证人总能为他洗脱嫌疑。 爱一个人能否找来时间证人呢?你们的父母,见证你们情投意合的当儿,是如何难捨难离;给你们证婚的牧师,见证你们相爱委身的一刻,是多麽幸福;你们的孩子,见证你们在婚姻旅程中,开花结果的阶段;你们的亲友,见证你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丽爱情故事。 你们要珍惜这份爱恋,因为你们早已成了一台戏,供世人和天使观看。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自省(哥林多后书十三章5-11节) 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5节)。 不要问你把圣经读了多少次,乃要问圣经把你读过多少次?圣经的道理你行过多少?不妨每日实行一节圣经。一个强壮的基督徒,并不是逃避试探的人,乃是受试探而得胜的人。所以约瑟比大卫强得多。 你可以把钉子从牆上拔出来,那钉痕仍留在牆上,不能拔出来。不要犯罪,罪的痕迹使人作千古恨!时时发出痛苦的回忆。 死海是盐海,它的水有「进」无「出」,罗得的妻子成了盐柱,她「进」了所多玛,捨不得「出来」。你们是「世上」的盐,要调和在你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不是死的盐海,也不是死的盐柱,你们是活动的盐,捨己为人的盐。「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可九50)。 亚伯拉罕和罗得「吵架」,外人窃议。创世记十三章7节应该这样译:「亚伯拉罕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当时迦南人和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他们看见或听见了,多么不好意思)!争吵缘故甚多,但不外为名、为利、为权。外人窃窃私语,神名受辱,你家中是否以感谢和讚美代替埋怨及争吵? 信心的眼睛是长在头顶,往上看,仰望神;爱心的眼睛长在两边,往旁看,看顾人;盼望的眼睛长在前面,往前看,注视目标——就是基督。 基督教是唱诗的宗教,每次聚会一定要唱诗,如果把唱诗改为哀哭,没有人会信耶稣。基督徒也应该是唱诗的信徒,不要只在聚会时才跟著大家一同唱诗,每天在生活中都应唱诗,勉励自己,也可以感动人,增进健康,吓走仇敌「魔鬼」。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何必问我的名,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创三十二29) 雅各在雅博渡口与天使摔跤之后,很好奇地想知道那个“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的人是谁,但那人不回答他。在那个摔跤者来的时候,雅各不知他是何许人,在他离开时,他也没有搞清楚,他只知道他自己的名字已经被改成以色列——而且他的腿也瘸了!这是圣经里唯一的一次神不向祂的仆人显明自己的名字。 凡被神摸过的人都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难以替这种触摸下定义的原因,因为神不要我们等候这类的经历。即使我们束手苦候,也得不着。神希望我们的眼目定睛在祂身上,而不在这些特殊的属灵经历上。雅各只知道他遇见了神,而且他的腿因而跛了。瘸了的腿就是遇见神的证据。当神以祂的方式在我们身上做工时,其结果是明显的,因此我们就无需再枉费口舌去说了。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陈明清楚 作者:查思博牧师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腓立比书4∶6 我们会把自己的问题与所有人分享,就是不向那位真正能替我们解决问题的神倾诉。神说∶“将你们所要的告诉(我)。”今天你有这样做吗?有否与神谈谈某些你特别著紧的事呢?如果你向他陈明清楚,他就会给你清楚的指引。耶稣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麽,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马可福音11∶24)。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祷告必蒙应允,你会怎样回应神呢?难道你不会赞美他吗?你传福音时岂不更有信心吗?
也许你在信心上有挣扎,今天神就要对你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麽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马太福音18∶19)。把你的信心与别人的信心连结起来,在神的宝座前倍增其果效,齐心就能成事。假如某人请你为他代祷,你亦要谨慎回答,不要只在口头上答应,更要以行动配合!圣经是给世人的,不独是给你一人的!神也在圣经里训示我们要互相代祷,彼此鼓励和分忧。 今天就来到神的跟前,“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的门是向你敞开的,他也诚邀你进去。
低首下心
黃瑞西牧師
你的言语低低微微出于尘埃。 (赛29:4)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因谏迎佛骨,宪宗大怒要判他死刑,幸好宰相斐度救了他,宪宗才判到他到潮州去做刺史的官。他到任之后,便到民间去追问人民的疾苦,他听说鳄鱼聚在恶溪,不时伤害人畜,害得老百姓们不能够安居乐业。于是韩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派部下们带着一只猪和一只羊,投进恶溪的潭水里,去让鳄鱼们吃个痛快,然后又限令它们至迟在一星期的时间内,要全部迁到南面的大海里去生活,如果不听从的话,就要挑选精明干练的射手,用犀利有毒的箭把它们全部杀光。
「祭鳄鱼文」中有「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的句子,后来的人​​就引用「低首下心」这句话,来比喻向人低头,陪小心,听人家的命令。就是屈服在权威的下面。
【灵训】
在耶稣受魔鬼的试探中,「魔鬼带祂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祂看,对祂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退去罢。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祂。』」(太4:8–10)
这就是撒但常用的伎俩,只要向它低首下心,它就答应给你一点甜头吃。许多愚昧的信徒常常经不起引诱,结果是先甜后苦,悔恨不已!基督徒处世原则,最要紧的是能分辨谁是值得我们屈服的,如果他的权柄不是神而来的,不必惧怕其威胁,不须低首下心。主耶稣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祂。」保罗也说,我们只须在父面前屈膝,因为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从他得名。 (弗3:14)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睡主怀中歌
黃瑞西牧師
Asleep In Jesus! Bless Sleep!
Margaret Mackay, 1820 – 1887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
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帖前 4:14)
基督徒对于死亡的观念与一般人不同,「不是死了,是睡着了」──这是从主耶稣来的观念。当拉撒路死了,耶稣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约11:11)主耶稣不说:「死了」,因为死了的人是永远不再起来的,睡了的人,还要再醒过来的。
保罗在帖前4:13 也是说,「论到睡了的人……」。徒7:60 说到司提反被人用石头打,结果也是睡了。今天我们每一个重生得救神的儿女,在走完世途后都不是死了,而是睡了。因为有一天,我们都要复活的。
「死」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似乎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失去了世上一切的享受与宴乐,故感到悲恸无望。然 而「死」对于基督徒却有益处(腓1:21),它使我们息了世上的劳苦,安息主怀中,享受属天福乐,是荣耀的盼望。
这首「睡主怀中歌」的作者是苏格兰长老会一位女信徒Margaret Mackay。 1820 年生于Inverness,1887 年逝世,享年67 岁。其所著诗文颇多,丈夫是国陆军里一位有名的将官,此诗写作背景如下。
某次,与友人驾马车前往Devonshire 野外散步,路过Pennycross 礼拜堂,见里面之庭院极别致,于是立刻停车入内观赏。该院内前面是墓园,坟墓周围有青翠的花树,因此极为清幽恬静,她们就在园中来回徘徊,当她走到一座坟墓前,发现墓碑上刻着:「在主睡了的人」几个字,这种幽静之环境与触目的字句,便成为作者写这诗的灵感。
此诗最早于1832 年爱丁堡的The Amethyst 年刊内发表,适合用于安息礼拜。 1. 睡主怀中何等清福,从未有人醒来哀哭,清静安宁和平快乐,不受任何敌人束缚。
2. 睡主怀中何等平安,醒来定能蒙福无边,救主权能彰显之日,再无忧愁祸患艰难。
3. 睡主怀中虽离亲族,醒后相逢更加欢乐,睡主怀中无穷清福,从未有人醒来哀哭。 *死亡是开启永恒之宫的伟大钥匙。 ── 约翰弥尔顿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不要忧愁
李道生 美国的柯达相机老板乔治.伊士曼先生是个大财主,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裡都有他的连锁店,可以说是24小时都在做生意,在西半球天亮了,开门做生意;东半球天黑了,就关门睡觉。等到东半球开门做生意,西半球就关门睡觉了。当他登上纽约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顶瞭望四面八方时,放眼望去纽约市的各大银行都有他的存款。他可以说是富甲天下的大富翁,他的财源收入不是以月、日来计算,而是以秒钟来计算。
世上的一切享受,伊士曼先生都享受尽了。他虽然什么都有,却只少了一件,那就是心中没有上帝的信仰,没有耶稣的同在,没有主耶稣,就没有平安。别人看他是富有的,他的内心却是十分忧愁、痛苦;他所住的是豪华别墅,可是昼夜失眠,因此忧愁更加厉害,无法排除。最后他想藉著环游世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安乐的地方,来解除他的苦闷。结果世界是游遍了,愁苦反而更加沉重起来,于是他由失望而灰心,由灰心而绝望,便寻短见,终于在1932年3月14日上午吞枪投海自杀了。
我们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年寒暑而已,转瞬就要过去。诗人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天地之间就好像是万物的旅馆,我们人不过是寄居的客旅,这样虚浮无定的人生,很快就要和这世界分别,好像作梦一样,就算是欢乐,究竟还能有多少时候呢?李白把人生的光景描写的淋漓尽致。
这世界上一切的物质条件、丰富的财宝、美好的环境,都不能完全满足人的内心需要;也不能填补人生的空虚和苦闷,万事万物都在改变,转眼成空,如云烟消散。
如今我们所盼望的不是在这地上,乃是天上,因为主耶稣基督曾经给我们这样的承诺,主说:「你们心裡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们也在那裡。」(约翰福音十四章1至3节)主叫我们不要忧愁,因为这样的忧愁会使人悲观、失望、自寻苦恼,以至绝望,而落到如同乔治.伊士曼这个大财主的光景一样,最后只有以死了此一生。
耶稣基督是一位从死裡复活的生命之主,是上帝的独生儿子。耶稣来世上拯救世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从此接受耶稣做救主的人就不再忧愁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了。祂复活升天以后,为我们预备了住处,就是那在天上美好而永久的居所,那裡是更美的家乡。到了世界的末日,耶稣还要再来,接我们到天家与祂同住,有了这样盼望的人生,在世上就没有空虚和失望,不再忧愁和挂虑了。
朋友,你也渴望拥有不再忧愁的生命吗?你现在就可以得到。你只要向神祷告:「天父,谢谢你派耶稣来作我的救主,我愿意接受耶稣的救恩,邀请耶稣住在我心裡,做我生命的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求你记念向你仆人所应许的话,叫我有盼望。(诗119:49) 无论你有什么需要,你都能从圣经中找到正合适的应许。你因为你的道路崎岖,你的身体软弱就灰心丧胆、萎靡不振吗?这里有一个应许:“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当你念到这应许的时候,你把这应许带到赐应许的神面前,求他成全他自己的话。你追求基督、渴慕与他有更密切的交通吗?这一个应许像星一样地照着你:“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把这应许常带到宝座前,不要求别的,只要再三到神那里说:“主啊!你曾说过这话,求你照着你说的行吧。”你因罪而痛苦、你的过犯像重担一样压在你的心头吗?听听下面的一段话:“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你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求他赦免你,你却能抓住他自己(黑字写在白纸上)的话求他照办。你想你是神的孩子,而你怕会被摈弃吗?若这是你的情形,把下面的恩言带到宝座面前祈求吧:“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若你觉得失去了救主同在的快乐,心中便忧伤地到处寻找他,要记住下面的应许:“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我离弃你不过片时,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你的信心要饱餐神自己的话,无论你有什么惧怕和需要,用父自己所签出的支票到信心的银行兑现吧!你要说:“求你记念向你仆人所应许的话。”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旷野的筵席》 4月28日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林前12:18)
请你告诉我,身上哪一个肢体是更好的?是手呢?是脚呢?当你思想到这个问题时,你会无从比较,因为各肢体的功用不同,而又同样的不可或缺,然而有许多信徒,竟轻看神对他个人的呼召,当他们不能成为他们所钦羡的那肢体的时候,他们就放弃了他们在身体上作肢体的地位。这种情形,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廿五章所描述,那些仆人们凭才干领银的比喻。在这比喻里,有人领五千,另有人领二千,但整个比喻的重点系于那个领一千的。这里的危机乃是:那领一千银子的弟兄,将他的恩赐埋藏起来。他或者自问:「我既然不能在身体里占一个显著的地位,那么占不占其他地位又有什么要紧呢?」请你记得,这是绝对要紧的!因为这比喻教训我们,如果二千能另赚二千成为四千,那么一千也能成为二千的。我们就是借着这样运用属灵的功能,才会发现生命。因着那领一千银子的肢体将恩赐扣住了,教会的生命就受到拦阻并且贫乏下去。

《竭诚为主》4月27日
你要什么?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耶四十五5)
你是否正为自己图谋大事?你不是求成为一个伟人,而是为自己向神求大事。神盼望你与他更亲密的关系,过于领受他的恩赐,他要你认识他。大事是偶发的,会来也会去;神从来不会给我们一些偶然的东西。其实,与神建立正常的关系是最容易不过的,除非我们所要的不是神,而是他所赐的东西。
你若单向神求东西,那末在撇下一切归神的路上,你还未踏上第一步,你不过是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作基督徒。[我曾经求神给我圣灵,但他并没有给我预期的平安与安息。]神马上就会指出原因——你根本不是寻求主,只是为自己有所图谋。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你要的可以向神求,但是你所求的若不对,就得不着。当你与神亲近,就不再是求东西了。[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那么为何还要求呢?这是要你们更认识他吧。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神啊,求你以圣灵给我施洗。]神若不应允,乃是由于你尚未完全归顺他,你还有些事不肯做的。你肯不肯扪心自问:你向神所求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些?神总是为了最终的完美,而不顾现今暂时的好处。他不会只令你现今快乐幸福,而是为那最终的完美而作工——[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
祈祷◆
主啊,当我今天向你发声,愿你的亮光和恩典临到我们。愿我们[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