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94|回复: 2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4年05月02日 最重要的成分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5-2 06: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彼得前书2:21-25"(基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 彼前2:24 罗宋汤源自乌克兰,是一道很受欢迎的汤。正统的罗宋汤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蔬菜和肉,但......
---------------------------------------------------------------------------
最重要的成分
彼得前书2:21-25
"(基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 彼前2:24
  罗宋汤源自乌克兰,是一道很受欢迎的汤。正统的罗宋汤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蔬菜和肉,但它一定包括一项重要的成分 ——就是赋与罗宋汤最著名的深紫红颜色的红菜头。若没有红菜头,便不是罗宋汤了。
  你知道什么是基督教信仰中最主要的成分吗?就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对,认真的基督徒有时会辩论基督教信仰中某些信条或原则,然而,苦没有十字架救赎的信息,便不是基督教了。
  伟大的神学家马丁路得这样说∶"若不认识十字架的道理,没有人可以说他明白圣经…十字架本身就是我们的神学。"
  我们有一个历史性的好消息,就是基督已经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以无罪代替了有罪的。我们为此感恩,跟从祂的人的灵命现今已得蒙医治,得到了新的生命!我们凭信心与基督的十字架和祂的复活联合,我们过新的生活,又把自己献给神,成为祂公义的器皿。
  有些人很喜欢创新,他们借用基督教名义,注入了新的宗教思想和信仰。然而,他们的中心信息若不是基督的十字架,他们传讲的便不再是福音了。
  十字架显明神的慈爱和怜悯的能力,它更赐给我们得救的盼望。
祷告
主啊,感谢祢差祢的儿子到世上来为我们死,求教我们因着感激祂的死,而活出荣耀祂的生命!又求祢帮助我们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来跟从祂。奉耶稣名祈求,阿们。

今天经文: 彼得前书2:21-25
21 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22 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
23 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
24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25 你们从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怀疑儿童遭遇性侵时,该怎么办?
    耶稣以悲悯的言辞来评价那些太过现实、汲汲营营于今日这扭曲、破碎世界之人,预告他们将面临的灾难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章6节)
    人,成年人,能以许多非常痛苦的方式让孩子跌倒,耶稣对此行径给出了令人恐惧的警告。相对而言,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再沉在深海里反而是一种善行了。
    对儿童的性侵害是最令人发指的恶行之一,是对信任和权威的魔鬼般的伤害,造成身体、精神和灵魂的伤害并留下终身伤痕。
    一个叫GRACE(Godly Response to Abuse in the Christian Environment,基督教环境中以属神方式应对虐待,以下简称GRACE)的事工组织正帮助那些遭受过性侵犯的“小子”们,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该组织进行教会机构内和其他基督教组织中的性、身体、心理和属灵虐待的独立调查,支持用多种举措为受害者带去希望与治愈。基督教组织应该是“安全”的地方,不过GRACE发现从南卡罗莱纳州到东南亚地区都有基督教组织涉及性侵事件。
    记录表明性侵遍布于不同的教派、组织。性侵是基督教宣道会(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简称CMA)在非洲、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寄宿学校中经年累月的问题。塞内加尔的凡达(Fanda)寄宿学校里,西非“新支派宣教团”(New Tribes Mission)宣教士的子女们,受到12个成年人在性、身体、感情和属灵方面的虐待。刚果长老会的寄宿学校和卫理-长老会的宿舍中,宣教士子女也遭遇虐待。美国基督教背景的大学里事关强奸、性虐待的调查和诉讼也正在进行之中。
    真相无可讳言,儿童性侵犯无所不在。我们有责任去保护那些最弱小的人,为他们仗义执言。如果你问:我能做些什么呢?当我保护我们中的“小子”时,怎样做才算考虑周到呢?
    应该意识到哪些“应该不应该”的事情呢?
    应该:意识到儿童性侵害是非法的,必须报警。
    应该:意识到孩子常被认识的人性侵。
    应该:意识到孩子很少在性侵方面说谎。
    应该:意识到体罚可能会很暴力,但儿童性侵通常不涉及暴力。
    应该:意识到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否认发生的事情,或者改变说法。
    应该:意识到性侵通常是阶段性的,如果没有被阻止,问题会更严重。
    不应该:轻易不相信,无论多难以置信。
    不应该:用无视的办法来把性侵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应该:让性侵者未经质询就被轻松放过。
    不应该:让性侵成为“家庭”或者“教会”的秘密。
    请记住耶稣说过:“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马太福音18章10节)
    当你怀疑有性侵事件发生时……
该如何让秘密浮出水面呢?
&#8226;祷告,寻求神的超然智慧。
&#8226;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远离那些可能引起不安或危险的人和地点。
&#8226;提问“你是否经历过一些不舒服,或者让你疑惑的事情,有没有人用你觉得不舒服的办法触摸过你?”
&#8226;仔细听,重复一遍对方说了什么,然后问:“我理解得对吗?”
&#8226;提那些“带有导向性的问题”时要注意,比如“他们曾**你吗?”
&#8226;让儿童性侵领域的权威和专家来询问大部分问题,由此得出真相。
&#8226;交流时要相信孩子。
&#8226;明确说明侵犯者是错的。
&#8226;确保孩子不会受责难。
&#8226;肯定“说出实情”是做正确的事情。
&#8226;交流中不要用使肢体语言,除非你得到许可,比如“你想我握着你的手吗?我能拥抱你一下吗?”即便对方回答“是”,要是你觉得对方有所犹豫,就要慢慢退回来。
&#8226;通过展示真挚的爱和同情心来提供一个平和、安稳的环境
    记住……
   “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唯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箴言20章5节)
    那何时才能通过圣经真理,把希望带给他们呢?
    我如何告诉他们神的心意?
    告诉孩子……
&#8226; “没什么会让你失去神对你的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利米书31章3节)
&#8226; “你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神,神定会理解你。”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得前书5章7节)
&#8226; “当你向神寻求帮助,他必医治你的伤口。”
   “耶和华我的神啊,我曾呼求你,你医治了我。”(诗篇30章2节)
&#8226; “有耶稣当你的救主,你能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8226; “神对你的人生有个奇妙的计划。”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29章11节)
    神将在极黑暗诡诈的世界中保守那些“小子们”远离跌倒的任务托付给了你我。让我们一起以神话语中的永恒真理和神心中无尽的慈爱来帮他们站立得住吧。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5月02日
经节:...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约翰福音十六章22节)

    位旅游瑞士的观光客,独自来到一处游客罕到之地,发现一座花园,在好奇心驱使下,他前往敲门。老园丁出来应门,打开沉重的大门请他进去。老人很高兴接待访客,并带他参观花园。
  「您在这里多久了?」访客问。
  「前后二十四年。」
    「在这段时间里,园主常来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的?」
  「十二年前。」
  「园主时常写信给你吗?」
  「他从来不写信。」
  「那么谁付给你工资呢?」
  「他的代理人。」
  「代理人常来这里吗?」
  「他也没来过。」
  「那么谁会来呢?」
    「我几乎都是独自一人生活,即使陌生人也很难得见到。」
    「可是你把花园整理得井然有序,树木扶疏茂盛,好像等候主人明天驾临。」
    「先生,应该是今天!我等的是主人今天莅临。」老人如此回答。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神完全的保护
经节: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

没有一件撒但做的事能够使你惧怕(提摩太后书一:7)。耶稣挑选出天父所赐给祂的十二位门徒,并小心地护卫他们不受恶者的侵害。耶稣差遣祂的门徒进入危险的困境,然而,祂为他们祷告,祈求天父的大能完全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翰福音十七:15)。同样地,耶稣说我们是祂的羊,是牢牢地掌握在天父强壮的手中(约翰福音十:28)。没有一个地方比在全能神的手中更安全,你相信吗?还是你害怕撒但或别人怎么对付自己?使徒约翰鼓励我们不要惧怕:「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约翰一书四:4)这不只是神学上的观念,更是一个让你完全放心的事实。这不只是一个默想家人安全的真理,而是一个应许,让你在面对逆境或世人威胁时,能紧紧握住的应许。你的作为透露出你的信仰。如果你过的是惧怕、充满忧虑的日子,不管你嘴巴怎么说,你已经证明自己对神的护佑没有信心。你要有信心,相信耶稣不断地为你向天父代求。如果你完全相信祂,你不会有任何惧怕。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5 月 02 日
经节:『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祂的国统管万有。 』(诗一百零二篇十九节)

有一次,在初春的早晨,我刚开门出外,一阵残酷、无情的冷风,吹着一阵灰沙,向我扑来。我急躁地埋怨道:『我巴不得这风…』-我意思要说『不再有』;可是这三个字在我喉间搁住了,说不出来。在我途中,这件事继续停留在我脑海中。一个天使来了,手中执着一把钥匙;他说:『我的主人吩咐我把这一把钥匙给你。 』我带着惊奇的口昒问道:『这是什么? 』天使说:『掌管风的钥匙,』说罢便不见了。现在我应该非常快乐了。从此可以随我的心愿,随便对付我所厌恶的风了。我急忙跑到山上,风的库房就在前面。我上去把东风、西风、北风的门关了,用钥匙锁上;又把南风开得更畅一些;我顶得意地说:『世上再没有残酷、无情的冷风欺人了。从此植物月月开花,季季结果;年初到年终,都是和暖、可爱的气候…』言未毕,一股热气从门里冲出来,把我的手灼得痛彻肺腑。地上的青草一霎那间都转黄了,我的得意之作摧残了全世界的生命。我发急喊道:『我闯了多大的祸啊!我没有想到它们的需要!我真是多么愚蠢! 』又惘怅、又羞愧,我求主再差遣祂的天使来把钥匙拿去;我同时应许说我以后决不敢再掌管风的钥匙了。看哪!主自己站在我旁边。祂伸出有钉痕的手来把钥匙拿去,把其余三扇门都打开;空气中调剂了许多冷风,顿时觉得满身凉快了。我这时就想到:我是谁,竟敢埋怨主所安排的呢?祂把钥匙挂在腰间。我问道:『主阿,这风的钥匙是?经管的么? 』祂答道:『是的,我的孩子。 』看哪!我又看见我生活中所有的钥匙都挂在那里。祂看见我脸上带着惊奇之色,就问我说:『我的孩子,你岂不知道我的国统管万有么? 』我回答说:『主阿,是的。既是?有钉痕的手-满有爱的手-使用那些钥匙,叫我遭遇平安或患难、喜乐或忧愁、顺境或逆境,从此以后,无论什么事情,我就不再埋怨;都要信靠、安息、赞美。 』-披尔斯(Mark Guy Pearse)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鲁益师
   《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的作者鲁益师(C.S.Lewis)是爱尔兰裔知名作家及基督教护教家。他是受人景仰的学者,在剑桥大学担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英语学的教授。其著作包括儿童文学、中世纪文学研究及神学论文。
   他讚歎「爱」令世界上一切都美丽起来;爱能克服一己的欲念、能征服人的贪欲。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婚姻:「她和我尽情的享受爱,每一种形式的爱,严肃的或欢悦的、浪漫的或实际的,有时如狂风暴雨一般戏剧化,有时如穿上柔软的拖鞋一般舒适、平淡。我们的心窝或躯体,无一缝隙不被填满。」然而他结婚的当时,已经年近花甲;而且所爱的女人因为罹患骨癌而住进医院。他们就在病房裡举行婚礼,往后只能共度四年婚姻生活。
   鲁益师表示:「我万万想不到,在人生第六十年头裡,我能够经历到另一次人生中的喜悦;这种喜悦,只有在二十多岁时的经验堪可相比。」
原来爱不在乎长久;在乎懂得珍惜。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摩西用嘴说了急躁的话。”(诗一百零六33)
       以色列百姓在旷野经历神三十多年之后,仍然是那么叛逆不驯;他们一缺水,就攻击摩西、亚伦。就神那方面而言,祂已预备好要供应他们的需要,且授命祂的仆人摩西拿杖吩咐磐石出水。但摩西在遭到以色列百姓如此蛮横的抨击之后,深深被激怒了。他愤慨地痛责他们一顿,然后举杖击打磐石两下。他犯错了,然而水仍然从磐石汩汩流出。
       因着他这冲动之举,神责备摩西,意思似乎是说,“我看见我的百姓干渴,我很愿意供应他们水喝,你为何要责骂他们呢?”显然摩西的表现,给以色列百姓一个错误的印象,以为神就像他那么凶暴、无怜悯之心。让我们从这段经文得着警惕,不要因着我们个人的失败而使别人对神也产生误解,以为我们所表现的错误态度就代表神的态度。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忍耐之桥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应许的。
希伯来书10∶36
    最近撒拉·额拜作了一个忍耐的比喻∶“忍耐是一道连系神的旨意与应许的桥梁。如果你在桥的一端遵行神的旨意,他的应许就会在另一端等待你;但惟有忍耐才能领你跨过这桥!问题是,各人要跨的桥长短不一!”多麽发人深省!只有神知道你要跨的桥有多长∶有时你只需走数步就到达应许那端,但有时又好像永远也走不完。如果你今天正处於这光境,就要思想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你是否按著神的旨意而行?他对你的心灵说些甚麽?他的话语又对你有甚麽启示?你要诚实以对,只因你遵行神的旨意才可得著应许。其次,你是否凭著耐心与信心而行呢?也许你会质疑耐心如何能使你得著应许,请看看亚伯拉罕的生平,神在他一百岁时才赐他儿子,经上说∶“他不考虑他自己的身体”。听到吗?神是无限的,因此你不必理会自身的限制,只要学像亚伯拉罕“┅┅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罗马书4∶18-21),且要活在神的话语里!

每天坚固信心;无论你做甚麽,都要为神将要成就的事把荣耀归给他。
沉鱼落雁
黃瑞西牧師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箴31:30)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所灭后,越王勾践,想用美人计来断丧吴王的志气,以达复仇的目的。当时有一个美女名叫西施,每日在溪边浣纱,溪中的鱼,见到西施的美丽,也觉得羞惭,不敢浮上水面,都沉到水底去,后来她被献给吴王,由于西施貌美,迷惑了吴王,不理国政,勾践终于复国。
    汉元帝时,挑选天下的美女,入宫当宫女。当时有一美女王昭君被选,奸臣毛延寿因得不到贿赂,故意把昭君的画像弄得丑陋,把真的一幅送给番王,番王见昭君美丽,向汉朝索取,如果不给,就要派兵攻打作为要胁。
汉朝为了避免战争,不得已献出王昭君求和,王昭君在出寨时,空中飞过的雁,惊讶她的美丽,竟堕入到树林里面。
    后人称赞女人的容貌美丽无比,往往用「沉鱼落雁」来形容。
【灵训】
    古今中外,选美活动已是极平常之事。圣经中亦曾提到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举办选美女为王后之记载,结果,以斯帖获选为王后。圣经中没有强调以斯帖的美貌,却不断提到人人都喜悦她(帖2:9,15),因为她是敬畏神的人,有属灵的气质,发出基督馨香之气。
    箴言第卅一章30节是妇女的良箴。受世俗潮流所趋,今日妇女都唯美是尚,争妍斗丽,奇装异服,甚而坦臂裸胸露脐,浓妆艳抹,仿佛妖精,以肉感为能事,殊不知这不过是无见识之举。经上说:「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箴11:22)我们都知一旦铅华洗去,丑陋毕呈,所以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彼得,保罗都劝人不要以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提前2:9,彼前3:3–4)人生的美丽,乃在乎内里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因属灵的美,圣洁的美,温柔的美,端庄的美,惟有敬畏耶和华的人才能得着。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耶稣恩友
黃瑞西牧師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Joseph Sciven, 1819-1886               
                         …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
                             已经都告诉你们了。
(约 15:15)
    圣经中,主耶稣与我们有多种关系,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乃称我们为「朋友」。在今天尔虞我诈,亲离友弃的社会里,祂永远是我们最忠心的朋友,甚至为我们舍命—「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我是谁呢?仁人吗?圣者吗?我只是一个渺小而满有亏欠的人!耶稣竟然为我而死,耶稣是谁呢?祂乃是神尊贵的独生子,竟然为我舍命十字架使我的罪得赦,这样的爱难道还需要解释吗?都已经如此向我们显明了!
    此诗自1857年完成以来,不知带给了多少人得到慰藉与鼓舞。 Joseph Sciven 于1819 年生在爱尔兰柏林的一个富裕家庭中。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结婚前夕,其未婚妻突然意外溺毙,悲痛之余乃决定离乡别井移居加拿大,以免触景伤情,时为二十五岁,从此他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乐于施舍,慷慨助人,特别关爱贫穷人,与哀恸的人同哭。
    有一天,远在都柏林的母亲病重,却无法在其身边照顾,于是写了一封安慰信,信中内容即此诗歌。不久,他自己也生病,有位朋友来探访他,在其床前发现此诗的草稿,于是好奇问是否其杰作,他却谦逊地回答:''这是主与我共同完成的''。很巧, Joseph Sciven 亦溺毙而死,葬于安大略湖边。请默想这首动人的诗歌:

1.耶稣是我亲爱朋友,担当我罪与忧愁;何等权利能将万事,带到主恩座前求。
多少平安屡屡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未将各样事情,带到主恩座前求。
2.是否软弱劳苦多愁,挂虑重担压肩头;主仍是我避难所,来到主恩座前求。
亲或离我友或弃我,来到主恩座前求,在主怀中必蒙护佑,与主同在永无忧。

               *真实的朋友乃是那些加强我与耶稣友谊的人。 ── 吴汉斯
-----------------------------------------------------------------------------
摘自
《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人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许本爵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常因受到周遭一些「不确定」、「难以掌握」的人、事、物影响而感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若这种焦虑与不安长期出现在生活中,又无法有效克服,便引起一些慢性的疾病,如胃病、心脏病等,甚至癌症,丧失宝贵的生命。
    正如一首西洋民谣:「因为少了一颗钉子,马蹄就掉了;因为掉了一个马蹄,马就失蹄了;马失蹄了,将军就跌下马来;因为将军跌下马来,仗就打败了;因为打了败仗,国家就灭亡了。」千万不要轻看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日子久了,它是会致人于死地的,我们需要认真用心去对付。
    传统上的教导:我们行事为人应该符合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便是亲友、师长、父母的「期望」和「看法」的综合体。我们很在乎他们的想法,并尽力迎合他们。殊不知他们的看法、观念及期望会因时、因地及因人而异,使我们莫衷一是。更何况的人的资质禀赋不同,兴趣背景各异;客观环境的条件也不断变更,往往十之八九,事与愿违。若以如是的「自我意识」为中心行事为人,则莫需有的焦虑不安、紧张及恐惧势必无法避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平安与喜乐,似乎是可「遇」不可「求」。
    克服焦虑和不安,若单凭知识,注定行不通。
    医学研究探讨人恐惧的原因,有一个原因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人自知有罪,惶悚恐惧,心不得安宁。圣经上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裡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淨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一章8至9节)因此上帝派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我们脱离罪,道成肉身为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受罪的刑罚。我们只要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并接受耶稣做救主,就可以彻底消除内心深处的罪恶感。
    有人查考圣经中「不要恐惧」的字眼,若将同义字统统加起来,共有三百六十五处之多;可见圣经中消除恐惧的妙方之多。
    我成为基督徒之后,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完全以上帝的旨意为中心;坚信上帝的话--记载在圣经裡--永远不改变;上帝与我变成父子关系,祂对我的一生有最美好的安排和计画,我得到了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和喜乐。原来平安与喜乐既是可「遇」,也是可「求」的,只要以上帝为中心,必带来平安与喜乐。
    亲爱的朋友,你也可以得到免于恐惧的自由,只要你立刻做这样的祷告:「天父,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感谢你愿意赦免我一切的罪。我愿意接受耶稣做我的救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奉耶稣的(阿门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旷野的筵席》 5月2日
     「这样,他使耶和华的约柜绕城。」(书6:11)
      这处经文单独题到约柜,似乎作者不理会以色列全群的子民,曾如何凭信心围绕着耶利哥城而步行。因为一切重大的关键都在乎约柜。这个坚固的堡垒——耶利哥城,绝不是单单因着以色列民的绕行而被毁灭的。如所周知,我们可以围绕我们自己的耶利哥城一千次,可是果效全无。以色列民的力量,乃因着约柜是在他们中间这一荣耀的事实。约柜在他们中间一向总是带着神信实的证据。他们面对仇敌不是凭着他们当时一下的努力,而是因着神为他们已做成的事实。今天与我们同在的约柜,就是祂复活的儿子耶稣基督。我们要以祂为中心,要出去宣扬祂的复活,神就会使那些城墙塌陷了。

《竭诚为主》5月2日
忍耐的情操
      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哈二3)
     
忍耐不是置之不理;忍耐是一座极其坚强的磐石,受得起一切的打击。忍耐的根源,是看见了神的异象;因为看见神,就带来品德上的启示。摩西之所以能坚忍,不是因为他对正义与责任的理想,而是因为看见了神。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一个有神异象的人,不是投身于一件工作或某一项任务,而是献身于神自己。异象是否出于神,是看得出来的,只要看所带来的启示便可知;生命会变得广大和滋润,因为一切由神发动。神若在属灵上给你一段旷野试探的时期,像他儿子所经历的,完全没他的话语,你就要忍耐;恒心忍耐,是因为你看见神。
      [虽然迟延,还要等候。]要证明我们的确看见了异象,是要伸手去抓住那超乎我们所能抓住的(意即竭力追求)。属灵的自满是不好的。诗人说:[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我要举起救恩的杯。]我们很容易自满自足——[现在我得着了;现在我完全圣洁了;现在我能够忍受了。]这样我们马上就会跌倒。我们的目标必须超越实际的。[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们有的若只是经历,就一无所有了;但我们若有神异象的启示,那所有的就远超过所经历的了。要当心属灵懈怠的危险。
祈祷◆
噢,主啊,在我自觉的生活中,但愿能流露更多的爱、怜悯、敬虔和对你的热爱。求你使我对周围的人,能有善意的表现,并以忍耐和温柔去待他们。

《灵命日粮》 5月2日
善行恶报
读经: 撒母耳记上25章32-39节
金句: 「应当称颂耶和华,&#8203;&#8203;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撒母耳记上25章39节)
    美国剧作家兼国会女议员卢斯(Clare Boothe Luce 1903–1987)曾经说过:「善行也会有恶报。」可悲的是,现实有时正是如此。
    大卫即将成为以色列的国王之际,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他在躲避扫罗时,和手下的人为有钱的地主拿八看守产业。后来大卫请拿八帮助时,却遭他嘲弄。大卫说:「我在旷野为那人看守所有的,以致他一样不失落,实在是徒然了!他向我以恶报善」(撒母耳记上25章21节)。
    在大卫动手报仇之前,拿八的妻子及时介入,劝阻大卫不要轻率行事。但不久,拿八被 神击杀(38节)。之后大卫赞美耶和华使他免于行恶,也使「拿八的恶归到拿八的头上」(39节)。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经验,行善得恶报,慷慨送礼被视为理所当然,仁慈行径被看作另有企图,或是忠言遭鄙视。
    大卫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我们行善得恶报,也不必自己伸冤,却要将结果交给神。 JAL
这是天父世界,
叫我不可遗忘,
黑暗势力虽然猖狂,
天父却仍作王。
神最终会拨乱反正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5月2日
经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约翰福音一1)
亲爱的孩子:
   跟你分开已经一星期,很奇怪,我并没有特别想念你;我的意思是,我并没有如自己想像般的记挂?你,或者是像许多妈妈忧心她们别离的儿子一样,担心?你起居饮食的一切。
   没有特别挂念你,但我却知道,很奇妙地知道,肉体上我们虽然分离;而心灵上,我们却比任何时刻更亲近。
   此刻夜静,我独个儿起?,写这一封信给你,享受?夜空中传递过来一种祥和的、宁谧的------你是我儿子、我是你母亲这种生生世世永不更变的关系。我什至可以默默地品尝思索这关系里极甜美、奥秘的一部分------在万万千千的人世间,惟独你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成为我的儿子;而我,成为你母亲。这感觉单纯、美妙,真是好。
    记得在你少年时,有一次,我写过一封信给你,是亲手交给你的。那是一封向你道歉的信,承认自己有时对你期望过高,或许对你形成压力。当时心情也是可笑的,怕你不接受这样的一封信,又害怕你有什么负面的反应。
如今比较好,我们相隔远了,你也比那时候大了,我反而可以更释然地向你倾诉了。这不也是一直以来,作为母亲的一个卑微的期望吗?一个可以成为朋友的儿子,一个可以倾心吐意的儿子。
   夜已深了,明天我要早起,相信清晨的时候,我的心会跟你更紧贴一起。天刚破晓,像第一个清晨,这让我想起你和弟弟在婴孩时绽放如清晨太阳的笑脸,像清晨甘露的笑声。圣经<约翰福音>记载: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道原来就是爱。记得我们最初分离的日子,小弟非常挂念你,想起你便哭。我跟他说:“早晨的阳光是不是照耀?你呢?早晨的阳光也照耀?哥哥,主的爱像这阳光一样照耀?哥哥,也保护?你,你们弟兄一同在主的爱里,灵魂也在一起了。”
  弟弟听了便笑。我相信小孩纯净的灵魂,比成人更明白这种单纯的天国奥秘。这使我想起有一次,下雨了,我撑一把伞来接你,远远看见全身湿透的你,却傻里傻气地笑,恍似浑然不觉自己走在雨中。后来你告诉我,当时你想起可爱的弟弟,便喜乐。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虽然远离,我都不忧心,因为知道爱把我们心灵拉得更近了;是信,让我明白无论是福是祸,是生是死,我们共同的天父,我们共同的主,都与我们同在。想起这样,我便喜乐,是这种喜乐把我从传统母亲的沉重、责任、占有释放出来,享受与尊重你作为我主内朋友、弟兄,甚至是人世间与我有缘相遇的一个非常独特的人而喜悦。
心语:无论南北西东,愿主的爱把我们一家连结一起。  
  列王纪
   本书是撒母耳记的延续,记录王国在大卫、所罗门的全盛期至沦落到王国分裂、最后灭亡的历史,是从与神立约的角度来描述;国家与君王的福祉,端视他们是否忠心遵行记载于摩西之约上的义务。
大纲:
大卫王离世与所罗门登位 王上一至二章
所罗门的智慧和富强 王上三至四章
所罗门建造圣殿 王上五至八章
所罗门声名远播 王上九至十章
所罗门的堕落 王上十一章
王国分裂 王上十二至王下十六章
亚述攻陷以色列国 王下十七章
巴比伦打败犹大国 王下十八至廿五章
列王纪下四至五章
重点:寡妇的油;以利沙和书念妇人;以利沙为先知行的神蹟;乃缦的大痳疯得医治;基哈西患痳疯。
钥节:妇人就往迦密山去见神人。(四25)
   在以色列宗教一片凉荒中,一个书念大户的妇人接待神的先知以利沙,又为他盖一间小楼,作他旅途安息之所。
以利沙感激她的盛情,要为她做点事答谢她;得悉她没儿女,便应许她得儿子,翌年她真的得了孩子。
   孩子渐长,一天跑到田园父亲那裡,忽然中暑,被抱回家中,在母亲怀中死去。那妇人不理会眼见的死亡事实,急忙骑驴往迦密山去见神人以利沙。
   迦密山就是以利亚先知向神百姓显明神及神荣耀的地方。以利沙住在那裡,使每一位到先知那裡去的人,都想起以利亚在这山上所作的事,从而想及神、祂的大能,和祂对祂子民的心意,以致信靠祂。因著这妇人的不住的恳求和信心,神再此在祂的百姓中间显出生命的大能,使这个小孩子复活过来。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复活的主,祂胜过死亡,又是生命的源头。人视为死亡的、无可能的事,只要我们用信心交託祂,专心仰望祂,祂必以生命的大能回应我们。
默想: 有甚麽令我们灰心冷意?眼见教会的软弱、灵命的枯乾,我们如何承担,向神恳切祷告?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五月二日
   主耶稣在钉十字架之前,爱主的圣徒请主耶稣到他们家中,各人把自己的爱心再一次献上。所献的方式各有不同,有长大麻疯的西门为主预备筵席,马大伺候,马利亚献上了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他们作在主身上的美事,都随著永活的主而永垂不朽,那膏油的香气到如今还存在。但是拉撒路一言不发,一事未作,只是坐在那里陪陪主耶稣,好象拉撒路对爱主的事并没有什么表示,不如他的大姐和二姐,也不如西门。但许多犹太人回去信了耶稣,不是因为西门的摆设筵席,不时因为马大的伺候,也不是因为马利亚献了极贵重的香膏,而是为了拉撒路的陪一陪主耶稣。为什么西门费了那么多的心,马大出了那么多的力,马利亚花了那么多的钱,都不及一心未费,一钱未花,一力未出,一动未动的拉撒路呢?因为西门、马大、马利亚都是为主作了什么,独有拉撒路是主在他身上作了什么。(约十二1至11;可十四3至9)  
   我们今日在主面前也是如此,我们只是忙忙碌碌为主作什么:象为主传道,为主服务,为主献上财物,但都不如让主在我们身上显现祂复活的大能;当主复活的能力从我们身上透出来的时候,就能吸引人来到主的面前。所以我们肯让主在我们身上作什么,比我们为主作什么更为要紧。
   「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诗一二六2)
   「『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可五19至20)
------------------------------------------------------
转载自<<活水>>
------------------------------------------------------
等候甚麽(四十一)──在主里面
经文:
     约十五1~17;约一二5~6;24~29
钥节:
    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裡面。这样,祂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祂来的时候,在祂面前也不至于惭愧。(约一二28)
参考经文
     林前十五58;弗五8;启十四13
提要
     使徒约翰对主的认识以及与主的关系,是门徒中少有的。他在年迈时劝勉所有的信徒要「住在主里面(abide in him)」,这是信徒成圣的秘诀和关键。他提醒:「凡遵守主道的,爱上帝的心在他裡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裡面。人若说他住在主裡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论到你们,务要将那从起初所听见的事存在心裡。若将从起初所听见的存在心裡,你们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裡,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裡面。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裡面。这样,祂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祂来的时候,在祂面前也不至于惭愧。」(约一二5~6,24~25,27~28)
     主在世上时也教导我们:「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甚麽。你们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裡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裡。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爱裡。」(约十五5,7,9~10)。这是生命相互连结的关系,除非我们与生命的泉源紧紧相连,否则我们甚麽都不能作。亲爱的,「住在主里面」是等候事奉中最重要的条件。
默想
1.使徒约翰告诉我们,要「住在主里面」就必须:(一)遵守主道。(二)爱上帝。(三)照主所行的去行。如此在等候中迎接主的显现,就可以坦然无惧,也不至于惭愧。
2.「住在主里面」就是与主生命相结连,这生命的关系是建立在主的爱上,这爱使我们能与主维繫永不改变的关系。亲爱的,这是信徒成圣的秘诀和关键。
等候的金言
1.为何我们的祷告缺乏能力,因为我们在等候上帝的功课上太过轻忽,我们来到上帝面前安静的时间太少,我们常是勉为其难地来到上帝面前。——Andrew Murray
2.上帝的国度要如何扩张呢?惟赖弟兄姐妹们安静等候在上帝面前,同心合意祷告寻求上帝的心意,明白要为祂做什麽。——Andrew Murray
等候的应许
1.你们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们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这样。(约十五4)
2.你们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裡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十五7)
3.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爱裡。(约十五10)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永不摇动,持续等候祢,因为祢是信实的上帝。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02-5-2014


太四18-22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捨了网,跟从了他。从那裡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捨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彼得跟随主,要付出甚麽代价,这代价大吗
灵性格言:自省
「谦卑与信靠神是同义词;而骄傲与自恃是同义词。」
约翰&#8231;巴里
 
  



他的网,他的船,岂止是他的谋生工具,简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自小就伴?他的,多少个风平浪静的日子,他撑?小船畅游美丽的加利利海(即革尼撒勒湖),几多个明月映照的晚上,他用那张带点残破的网,捕获一尾一尾的鲜鱼。他对自己的船和自己的网有一份浓烈的感情,他自豪于拥有这样的船和这样的网,他更自豪于自己是个出色的渔夫。他就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彼得。
  耶稣的出现,完全扭转了彼得的一生。若非耶稣,他的船和他的网将伴他以终老。耶稣简单而有力的呼唤:「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彼得就抛弃了他的船和网,还有他的专业,跟从了耶稣。
  在耶稣与船网之间,不可能两者兼得,手扶?犁向后看的人,不配作主的门徒,彼得只能告别和他朝夕与共的船网,耶稣比船网更宝贵。
  在得人与得鱼之间,同样不可能共享;只顾获取物质享受的人,难以赚取人的生命,彼得选择了得人的生命,因为生命比一切更重要。
  好一个彼得,虽然没有高言大智,但却在人生重要的关口,作对了抉择。
我是否愿意抛弃一些重要的东西,专心跟随主?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5-2 08: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坚固信心;无论你做甚麽,
    都要为神将要成就的事把荣耀归给他!
  • dsu_paulsign:ta_mind
    开心
    2014-9-14 08:25
  • dsu_paulsign:classn_01: 82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5-3 08:4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字架显明神的慈爱和怜悯的能力,它更赐给我们得救的盼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9-11 21:25 , Processed in 0.11664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