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往…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 路1:26-27神竟然容许有限的人类 —— 区区受造之物 —— 参与祂伟大的救世计划,已经是不可思议。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祂时常特意使用那些软弱和卑微的人士,而不是使用有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大大利用当时罗马帝国的军力和财力,但......
-------------------------------------------------------------------------------------
不可思议的逻辑
读经: 路加福音 1:26-38
「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往…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 路1:26-27
神竟然容许有限的人类 —— 区区受造之物 —— 参与祂伟大的救世计划,已经是不可思议。而更不可思议的,是祂时常特意使用那些软弱和卑微的人士,而不是使用有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大大利用当时罗马帝国的军力和财力,但神却不是这样,祂不理会当日的权力架构,反而选了加利利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镇,到一个童女和她的未婚夫那里去。神究竟想什么呢?
当神感动大卫与歌利亚交战时,当祂安排犹太女子哈大沙(以斯帖)赢得波斯选美比赛时,当祂呼召渔夫做祂的门徒、后来又成为教会的领袖时,祂所想的仍然是一样的 —— 祂要叫世人知道软弱卑微的人得胜时,明显地这不是人的功劳,而是神的功劳啊!
很多哥林多信徒曾表示保罗不配得他们的尊敬,他其貌不扬,他写的书信用词大胆,可是与他们见面时却太过温驯,而且口才也不出众。那么保罗如何回应他们呢?多年后使徒保罗写信给这些任性的哥林多信徒,「你们说得对!我的事工带来了美好的成果,正显明这真正是神的功劳。」(参看哥林多后书10-12。)保罗明白神的逻辑,你明白吗?
祷告
主啊,今天你会安排我做什么呢?无论是什么,求祢帮助我倚靠祢的能力,多过倚靠我自己。如果有需要,让我成为一个软弱、但又顺服的人。奉耶稣名祈求,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福音之眼看“农民工桥下死亡”:寻找好撒玛利亚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的最后一天,郑州一位寄居在天桥下面的“等活儿”农民工独自一人默默离世,身边没有妻子的陪伴,膝前也没有儿女的相依。关注我们农名工在桥下死亡,这是继贵州5男孩垃圾箱死后又一则撼人心弦的事故。据说,这位农民工在地上躺了20多天,身边的农民工没有人照料他,120救护车来也没有带他到医院去救治。
据另一位农民工马双羊说,“大概是在20多天前吧,到了上午10点的时候,我看见他还躺着不动,喊他走,他说腿疼,我急着干活没细问就走了。”马双羊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这位农民工老家在杞县。
事故发生后,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人说他是冻死的。然而,现在桥下农民工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他的死引发了社会对人们爱心的拷问:农民工,谁来爱他们?社会没有关心他们,我们情有可原,因为他们缺乏耶稣基督的爱激励他们。然而,基督徒呢?社会中的基督徒呢?为什么没有基督徒来关心他们的需要呢?难道是他们不值得被关注和被爱吗?
基督徒有上帝交给的大使命,把福音传到普天下。然而,上帝不仅交给了我们传福音的大使命,而且也告诉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原则。当法力赛人试探耶稣的时候,耶稣明确地通过分享故事告诉了他们诫命中两条最大的: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路加福音》10:25-37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在这件死亡事故上,谁是邻舍,谁不是邻舍?然而,耶稣在寻找好撒玛利亚人,那位农民工需要的是好撒玛利亚人。更多的农民工需要的是好撒玛利亚人。
---------------------------------------------------------------------
转载自《基督时报》
---------------------------------------------------------------------
标题: 12月5日
经节: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哥林多后书此章1节)
我承租多年的寓所的房东,通知我房屋已经老旧,而他却无意维修,要我作搬家的准备。
起初接到搬家通知,心里确实有点不太高兴。毕竟我已经住惯这里,四围的环境都还不错,若不是房屋老旧腐朽,我认为这屋子大体上都还算好。不可否认的,这房子的地基已经出现松动,风稍微一吹,它就晃动,因此基于现实,我还是决定搬迁。
然而说来也奇怪,我的兴趣很快就转移到未来的新家。我详细看过新家的地图,也约略知道那里居民的情形。一个到过那地方的人对我说,那地方简直太美了,他在那里所听见的事,也不是言语所能够形容。他还说为了搬去那里住,他必须变卖这里的一切,即使在别人看来他似乎蒙受极大的损失,不过他仍然觉得很划得来。另外还有一位很爱我的人,目前也已经住到那儿。他特地送一些当地的水果给我尝尝,吃完之后,我发现这里的食物相较之下,显得淡然无味。
有两三回我来到河的边界,听到对岸的人颂赞万王之王,我也希望立刻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我有许多朋友已经都在那儿。在离去之前,他们交代我稍微慢一点过去。在他们消失之前,我看见他们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常有人劝我在这地上,进行新的投资,我的回答总是:对不起,我已经打算迁移。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要持守
经节: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 (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1~22节)
要持守美善之事,不然这世界会夺走它。撒但是美善之事的恶敌。当它看到神给亚当、夏娃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它就设计夺走它们。当它看到大卫王讨神的欢喜,它就设法毁坏大卫与神的关系。永远不要视生活中的美好之事是理所当然,如果没有坚守它,它可能会被遗落。人们可能会质疑你所行的善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你的道德标准、教养孩子的方式、使用金钱的原则,或在教会的参与。时间的压力也会攻击你生命中美善之事。你的祷告生活、读经时间、与家人的相处、在教会的事奉,都可能被其他事物所挤压。也许你对教会事工及其他基督徒事工慷慨解囊,但是你也可能遭到试探,想自私地运用手上的金钱,减少在经济上能做的美善之事。圣经揭示持守美善之事的秘诀,是禁戒不做各样的恶事。邪恶会掠夺神在你身上的美意。配偶与家人是极大的祝福,但是婚外情会摧毁神所赐的美善家庭。祷告是神所赐的美好礼物,但是罪会掠夺祷告的能力(以赛亚书一:15)。倘若不禁戒恶事,罪会夺走神所赐予的美善之事。神的诫命不是限制你,而是释放你,让你经历祂的美善。你要儆醒,禁戒不作各类恶事,你将会自由地享受神所赐的各样美善之事。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题: 12月5日
经节: 『耶和华阿,我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 』(耶十章二十三节)『求你……引导我走平坦的路。 』(诗二十七篇十一节)
许多人非但不听从神的指导,反要指导神;非但不跟神走.反要神跟他走。 --盖恩夫人(Madame Guyon )十二月六日『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启三章十一节)这是莫勒(George Mueller)先生所作的见证;『一八二九年七月,神启示我主耶稣再来的真理,并叫我看见我以前等候全世界的人得救,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样的启示在我身上所产生的效果乃是:从我灵里激起了一种怜悯灭亡的罪人和酣睡的世界的心情,于是我就想道:「当主耶稣迟延的时候,我岂不应该替祂唤醒沉睡的人们呢?」』主耶稣再来的预兆,一天一天增多了。沉睡的教会阿,醒来罢!基督徒阿,你有没有预备戴冠、执王权、登王位呢? --泰尔美其(Rev. T. Dewitt Talmage)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雅各许愿说,神若与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神。”(创二十八20-21)
在你初得救时,你是否也曾向神起誓?虽然在你这么做之前,你也许也和雅各一样,与神讨价还价地办交涉。你的存心是正的,在你踏上祂的路径时,你向祂所发的心愿也是好的。
但你是否也像雅各,在那天早晨过后,就把所发的誓言完全抛诸脑后?他继续向东行,非但不倚靠神,反而心中暗自开始盘算,要如何才能步上成功之路。他不倚靠那位他曾向之许愿,求祂保守他,给他食物吃、衣服穿的神,而完全倚靠自己的聪明。雅各真是我们的最佳代表!他仰望神,却倚靠自己的聪明。然而神为这位聪明的雅各预备了一个更聪明的对手,就是拉班。就这样,在接二连三的挫折之下,雅各一步一步被逼回原来的盟誓。到最后他只能承认自己一点也不能蒙神的怜悯。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和平奖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马太福音7∶12
1953年某个下午,芝加哥火车站挤满记者、官员欢迎该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当一位头发浓密、满脸?子的大汉从火车下来时,镁光灯随即闪过不停。而该市官员亦跟他握手,以表荣幸。
这个人有礼地向各人道谢,然後向远处望过去,就对群众说要失赔数分钟,说罢随即飞快穿越人群,直走到一位老太太身旁,她怎样费劲也无法提起两个大皮箱,这个大汉就替她提起箱子,微微一笑,然後把她送上公车,待她安顿好後,还祝她旅途平安。当这个大汉返回欢迎会时,他抱歉地说∶“让你们久等,不好意思。”
他就是著名的阿尔伯特·希瓦斯尔医生,藉著行医实践使命,耗尽毕生精力帮助非洲穷人。对於希瓦斯尔医生帮忙老太太的行动,一个筹备欢迎会的委员对身旁的记者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麽活泼的见证。”今天你也要寻找一些善待人的机会,丢下你著紧的事,不惜一切祝福别人。
请紧记这番话∶“各人所行的善事,┅┅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以弗所书6∶8)
鞠躬尽瘁
黃瑞西牧师著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4:7)
诸葛亮一生,谨谨慎慎的立功创业,一步一步也不敢走错。他辛辛苦苦手订的联孙抗曹政策,被刘备亲手破坏,所得的结果是全军尽没,连刘备的一条老命也赔上了。
刘备死后的四川,非常不稳定,外侮内患,交相煎迫,诸葛亮一一地稳住了。他上了一篇「后出师表」,开头就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但他也知道自己才弱敌强,可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篇文章中,提出六不解,坚请后主刘禅批准出兵,北伐中原,最后,忠心耿耿的说: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灵训】
服事主的人,要有鞠躬尽瘁的精神与使命,要有始有终,更要慎始善终,才算忠心。现世的生命是有限的并且会结束,事主的生涯也不例外,让我们因此更加努力,策马加鞭。
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后4:2)。专心传道,因为底马不专心,脱离差传队伍,到帖撒罗尼迦去「贪爱世界」,叫老使徒伤心不已。除底马外,尚有许多晚节不保的人。七十门徒中五十八人离去,剩下十二徒,十二徒中有犹大,他身留队,心已变节。加拉太不少信徒去随从别的福音(加1:6)。所罗门虽长寿,但年老竟糊涂起来拜偶像,凡此种种都提醒我们务要专心,并要忠心到底,鞠躬尽瘁。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以马内利来临
黃瑞西牧师著
O Come, O Come, Emmanuel
Latin hymn, 12th Century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
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太 1:23)
主耶稣道成肉身,降世时,其名为「以马内利」,带给我们喜乐,因为有祂同在,无人能从祂手中将我们夺去。主耶稣要升天时,赐下应许说:「我要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带给我们安慰和盼望。
我们所信的神乃是「以马内利」的神,祂的同在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可经历、可见证的事实。在世上的至亲好友,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我们常说:「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我们接受生离死别的事实;然而天上确有不散的筵席,天上永没有离别的痛苦。我们与亲爱的人在天上永远同在,最要紧的是,神与我们同在。
今日我们在世上就可过着天堂的生活,只要有主与我们同在。正如有首诗歌说:「耶稣同在,就是天堂」,我们不再孤单,因祂陪我们走生命路。
诗歌之奇妙处乃在于它往往是属灵真理或信息的表达。它也反映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经历感受。例如本诗,约产生于12 世纪的中世纪罗马教会,或许还要更早。它原是一首轮唱之诗,对耶稣的称呼轮流唱出,像:以马内利,耶西之条,清晨日光,大卫之钥等。
在十九世纪,许多安立甘的牧师和学者,如翻译本诗的John Neale 致力于将古代的希腊、拉丁和德文圣诗译成英文。 John Neale 1818 年1 月24 日生于英国伦敦,乃译述最多的一位作家。
1. 以马内利,恳求降临,救赎释放以色列民;
沦落异邦,寂寞伤心,引颈渴望神子降临。
2. 耶西之条,恳求降临,撒但手中,释放子民;
地狱深处,拯救子民,使众得胜死亡之坟。
3. 清晨之光,恳求降临,借主降临,欢慰众心;
冲开长夜幽暗愁云,驱散死亡深沉黑影。
4. 大卫之钥,恳求降临,大开我众天上家庭;
安排我众登天路程,断绝人间多愁苦径。
(副歌)
欢欣!欢欣!以色列民,以马内利,定要降临!
*基督实在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昔日和现今,同样亦是宇宙万有的中心。 ── 潘霍华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孩子到哪里去了? (圣诞节)
Luis Palau
许多年前,欧洲有个大户人家,决定在自家的豪门巨宅里,为出生不久的宝贝儿子施行洗礼。请帖发出后,许多贵宾前来共襄盛举,各个身上穿的都是最时新、最华丽的礼服。来宾们先把外套搁在二楼某个房间的床上,之后便下楼到大厅欢欣的接受主人家皇室般的招待。一阵热闹后,这次聚会的压轴好戏终于要上场,小孩受洗典礼要开始了!但孩子呢?没人知道小孩在哪里。
婴儿的保姆焦急的冲上二楼,却空手而回。这下所有人都慌了,纷纷到处找小孩。找了一会儿,有人突然想起来,似乎曾看到小孩躺在某张床上。是啊!小孩是躺在床上,不过上面却压了一件件厚厚的外套、围巾和貂皮大衣。当天压轴好戏的主角不但被忽略、被遗忘,还差点被闷死。
每当圣诞节期间,我走在霓虹灯闪烁的市街上,就会忍不住想起这个故事。街上到处是彩色灯泡,亮晶晶的锡箔彩带、星星纸花,及各式各样的小饰物。行人的手上都提着大包小包,极尽能事的买了又买。有人甚至不惜负债一整年,也不愿错失了这个大肆采购的好机会,我不禁自问:「这就是圣诞节吗?」
那位我们大家为他庆生的圣婴在哪里?
想当年,第一个圣诞节时,几位东方博士不远千里来到伯利恒,为求见圣婴耶稣一面,好向祂下拜。很庆幸,他们找到了。试问,今天若有人也来到我们城里寻找耶稣,他们找得到吗?
另一个圣诞节
所以,圣诞节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商人发明的,专供人大吃大喝、胡乱花钱的日子。另一个圣诞节才是充满仁爱、喜乐、平安、盼望的真圣诞节。
仔细读圣经,你会发现圣诞节的真谛,乃在表达上帝对人类的关爱。 「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壹书4章9─10节)
我们在圣诞节为耶稣庆生,然而耶稣自己却正是上帝给世人最美好的「圣诞礼物」。多么奇妙啊,不是吗?
第二份圣诞礼物
上帝不仅以奇妙的方式,让耶稣被童女所生,活在我们当中,祂更引导耶稣在壮年时,走上十字架的道路,为我们的罪而死。
但这不是故事的结束,三天后,全能的父上帝使他从死里复活,升为至高,如今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长远为我们代求,使我们借着耶稣,得以收到第二份美好的圣诞礼物,就是永远的生命。因此罗马书六章廿三节,肯定的向我们保证:「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不是圣诞老人的日子
有个小孩问他哥哥:「圣诞老人是谁?」
哥哥回答:「我怎么知道,大概是耶稣的爸爸吧!」
对许多儿童来说,过圣诞节时,圣诞老人比什么都大。我们成年人固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当我们错把圣诞节拿来大吃大喝,尽情作乐时,我们的见解恐怕不会比那对小兄弟高明到哪去。
让我们不再把圣诞节当成圣诞老人的日子吧!
让我们不要再「把婴儿压在貂皮大衣底下」。
让我们不要再忽略圣诞节的主角──耶稣基督。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得着基督永恒的生命吗?只要低下头来,向神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相信您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我承认生命中犯了许多错误、许多罪。我愿意接受您作生命的救主。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特殊节日》 -----------------------------------------------------------------------

《旷野的筵席》12月5日
「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对彼得说,是主!」(约21:6-7)
当主耶稣站在岸上的时候,那最令人感觉惊奇的,就是门徒竟没有一个认识祂,甚至与祂最亲密的彼得、约翰和那位曾亲自用手探摸祂伤痕的多马,也都不认识祂。复活的主不是只凭着肉眼或人手可以认识的。虽然主耶稣与他们共话家常,他们仍然认不出祂来。但当鱼网满了大鱼时,约翰才突然认出是主耶稣。
后来到了岸上,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来吃早饭」。我们知道,门徒中没有一个敢问祂:「你是谁!」因为他们知道是主。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个矛盾,在普通的情形下,如果你向别人问问题,那就暗示你缺乏有关那问题的知识。但如果你不敢问,那就意味着你惧怕你认识的不足被暴露出来。然而在这里,却同时包括了惧怕和认识,门徒在外面(外面的人)惧怕,不敢问他,但他们在里面(里面的人)却认识祂。在属灵的事上,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然而在我们里面却有了神所赐内在的把握和保证。这就是基督徒的特征。
《灵命日粮》 12月5日
景色变换
读经: 马太福音4章1-11节
金句: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章1节)
我深爱我的花园。但是住在美国中西部这个地方,只要到了冬天,美丽的花园就会变成被冰雪覆盖的荒芜景色。
伊甸园却不是这样,那里终年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沉浸在神创造的美妙世界中,享受着与神和谐的关系,彼此也相亲相爱。直到撒但出现,带来了杂草、荆棘、破坏、死亡,一切都不再一样了。
我们会很自然地注意到创世记1章与马太福音4章的背景差异。曾经进入神伊甸园的撒但,如今也竭诚欢迎神进到它的领域──危险、荒芜的旷野。
当撒但横行时,世界与人的生活就会变成旷野一般。由于那致命的一击,伊甸园的喜乐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贫瘠和耻辱(创世记3章)。然而,耶稣在撒但的领域里得胜了(马太福音4章)!借着这次胜利,耶稣给了我们一个盼望:我们也可以得胜!耶稣的得胜,表示魔鬼不再有支配权;耶稣的得胜也是一个确据:有一天,我们将停止在属魔鬼的旷野中劳苦,而要被迎接进天国,永远享受伊甸园的喜乐。那可真是值得期待的! JS
胜过撒但和罪权,
仰望耶稣大能名;
魔鬼无权伤害你,
信靠救主必得胜。 Anon.
当你行经充满诱惑的旷野,耶稣的胜利属于你。
主的苦难(六十六)─安放祂在,新的坟墓
经文:
太廿七57~66;可十五42~47;路廿三50~56;约十九38~42 钥节:
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盘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辊到墓门口,就去了。(太廿七59,60) 参考经文:
赛五十三9;诗廿二16,20;林前十五3~4 提要
「主的埋葬」是主的受死及复活之真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是旧约圣经事先预言的:「祂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祂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保罗也特别强调:「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若按照当时罗马人的习惯,那些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的人,尸首都是被丢弃在荒郊野外,让野狗给吃掉。这与戴维那首各各他的诗篇中所提的:「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求祢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生命原文作独一者〕」(诗廿二16,20)相互呼应。然而父上帝不允许我们的主遭到如此的下场,圣经记载:「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盘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辊到墓门口,就去了。」(太廿七57~60)
亚利马太约瑟将主埋葬在自己的新坟墓中,他和尼哥底母一起将主的尸体洗净,敷上没药沈香,再用细麻布缠裹起来。圣经记载:「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只因是犹太人的豫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约十九39~42)他们用帝王之尊的葬仪来安葬他们的主,因为祂是犹太人的王,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值得注意的是,四福音书的作者都没有用「埋葬(buried)」,而是用「安放(laid)」,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知道主将从死里复活,值得我们思想。?
默想
1.亚利马太的约瑟将自己的「新坟墓」留给主用,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借着他的奉献,约瑟也将自己与主一同埋葬。这是豫表信徒的老我和主同钉十字架,并借着受洗归入主的死,并和祂一同埋葬。(罗六3~6;西二12)
2.原先暗地里作门徒的尼哥底母和约瑟,如今因着主的死转暗为明了,因为他们认识了那位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主,才是逾越节除去世人罪孽的真羔羊。
苦难的金言
1.最属灵的基督人都是曾经过烈火的。如果你更认识基督,你就不会惊慌,因祂必须带你从你现在的困境中出来,引你安然经过荒野、炉火。──A Captive’s Prayer
2.上帝的拯救,平常总在我们极端困难、极端痛苦、极端危险的时候纔肯出现,好叫我们清清楚楚看见这是上帝的手指,好叫我们不再信靠眼见和感觉。──C. H. Von Bogatzky
苦难的经文
1.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林前十五3)
2.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4)
3.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人生的试验都是造就我们的,不是破坏我们的。患难也许会打击我们,但却能建立我们的灵命。我们深信祢的话安定在天,祢的信实存到万代,祢的应许永不改变;这些是我们信心的根基,是我们得胜苦难的保证。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没有信心,就没有真正的属灵生命。」
—杜恩
很多时候我们都带了放大镜和缩型镜来看自己,因此常陷在一些自我高抬与自视堪虞的可怜境况里,被自己虚假的面具所折磨并愚弄。对自己诚估计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之所能及所不能,否则我们很难发挥神所赐的生命。
一个存诚实的心看自己的人,是一个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人,他不会自大,也不会自卑,因他清楚知道甚么是属神所赐给他的因赐,纵然他发现他所做的竟是不为人所见、不受称赞、不受注意,但他仍坚忍地去做,因他认定自己所做的在神的眼里,有它的重要性。
信徒啊,愿你的心满有诚实,以致你能不偏不倚地看自己,找?当扮演的角色,和该站的位置,在人生的大道上,擦放神的火花! 我能忠实地评估自己吗?--------------------------------------------------------------------------------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