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约1:14耶稣曾来到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而且祂的真理是充满恩典的,祂的恩典是充满真理的。可惜,谈到恩典和真理,我们许多人都倾向认为有其中一样,便没有另一样了。有时,我们会很不留情面地猛烈批评别人的弱点。就例如,一位家长狠狠地责骂过一位老师后,在离开时说∶「我现在好受多了。」也许吧 —— 可是.....
------------------------------------------------------------
恩典与真理
读经: 約翰福音 1: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约1:14
耶稣曾来到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而且祂的真理是充满恩典的,祂的恩典是充满真理的。可惜,谈到恩典和真理,我们许多人都倾向认为有其中一样,便没有另一样了。有时,我们会很不留情面地猛烈批评别人的弱点。就例如,一位家长狠狠地责骂过一位老师后,在离开时说∶「我现在好受多了。」也许吧 —— 可是那位老师已经泪流满面了。
也有时候,我们会向人挤出一副仁慈的面孔,但内心却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又或者我们对自己过分宽宏大量,单单饶恕自己的过失,却没有让这个饶恕来改善自己。我们往往缺乏智慧做个既有恩典又有真理的人。
在马太福音16章,彼得在面对有关耶稣受苦的真理时,也同时想起了自己的不配,以及需要恩典。当耶稣用祂的恩典来质问彼得时,彼得承认基督神圣身分的真理。
圣经告诉我们,当我们知道耶稣是主时,我们才可以在生命中活出祂的恩典和真理。
我们不妨现在就问自己∶在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上,我是否是一个充满恩典和真理的人呢?
祷告
主啊,求祢叫我谨记真理和恩典这对肩并肩的美德,并让我的生命充满这两种美德,来荣耀祢的名。奉的名求,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十一奉献上,你有没有夺取属于神的?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蝗虫原文作吞噬者〕,不容他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
【玛拉基书3:7-12】
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序、混乱和不确定性,但信徒在基督里可以拥有完全的保证,因上帝掌管一切。当他创造天地万物时,是有计划和目的的,并且是精确而有序地创造。没有什么是偶然、迟到或者不确定的。同样,上帝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计划,他不仅监察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我们也在他的看顾之下。
其中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财政状况。如果我们跟随上帝的计划,他应许将管理我们的金钱。这是多么大的祝福呢。想一想,到底是我们自己,还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更懂得如何管理我们的金钱呢?他应许如果我们将每一笔收入首先做好十一奉献,他将供给我们的需要。上帝会以惊人的方式祝福我们,甚至使我们的收入多于奉献之前的。
因此,思想上帝的应许和他的信实,还有什么拦阻我们遵从他的命令呢?最可能的原因是因我们的不信,不敢来验证上帝的话即使他邀请我们这么做。我们里面有恐惧-如果上帝不祝福我怎么办呢?如果我奉献了,我自己有缺乏怎么办呢?
在这个献祭的仪式上,洒在亚伦及他兄子身上的血,乃是取自“承接圣职之礼的羊”。这程序完成之后,再将“摇祭”放在亚伦手上,亚伦再将祭物举起来,在神面前摇一摇,此即所谓的“承接圣职之礼”。我们可否应用新约的说法来解释其中的含意呢? 因为基督在神面前蒙悦纳,如今我可以站在仆人的地位,聆听神的声音,顺从祂的旨意,行在祂的道路上。如此一来,我的耳朵、双手、双脚就专属神所有了,没有人可借用我的耳朵去听别人的声音,借用我的手去遵行别人的旨意,借用我的脚去走别人的路。我甚至还要更进一步,以基督充满我的双手,高举祂。此即表示我是在这里事奉神。我的全人都奉献在这圣职上。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爱──最妙之道 作者:查思博牧师 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
哥林多前书12∶31
神不会像世人一样以恩赐多少衡量别人,而是按著爱心衡量人。我曾遇过一些满有恩赐的牧者,虽然他们被神使用行神迹,或宣讲满有能力的信息;但当我慢慢了解他们之後就感到很失望。原来他们只求会众人数增长,而非真正爱人灵魂。这试探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故此,我今天就求神帮助我学习用他的爱去爱人。
神最终会按著以下的标准衡量我们的爱心∶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4-7)。
多麽奇妙的功课!当一切都幻灭时,切记“爱是永不止息”。
管鲍之交
黃瑞西牧师著
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箴27:17)
春秋时,颖上有二人,一名管仲,一名鲍叔牙。叔牙较富,管仲则贫,他们二人合伙做生意,赚的钱管仲要拿三分之二,叔牙则拿三分之一,说到本钱,叔牙出得比管仲多,管仲则不过点缀而已。因而,鲍叔牙的家人颇不平,叔牙说:「仲非贪此区区之金,只因他的家贫,我自愿多出来钱,少取利钱。」他们二人商量事情,往往管仲想出的办法都行不通,人笑其愚,叔牙说:「人有遇有不遇,如果管仲遇到了机会,谋事定计,则万无一失了。」及长,管仲曾三次出仕,三次被逐,叔牙不但不以其为不肖,反说:「时不利也。」后来管仲居官,领兵出征,他总是作战在后,撤退在先,人多笑其怯。叔牙说:「仲有老母在堂,留身奉养,岂真怯敌之辈也。」齐襄公二子,长子名纠,次子小白。管仲事子纠,鲍叔牙事小白。后子纠事败,管仲被囚受辱,人以为耻,叔牙说:「仲不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所以后来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今天称推心置腹的朋友,谓之「管鲍之交」。见「史记,管晏列传」。
【灵训】
从管鲍之交,我们也来看看「耶稣的朋友」。谁配称为耶稣的朋友呢?请听耶稣自己的介绍,在马太和路加两福音里有过这样一段的记载:「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太11:19;路7:34)在无知的犹太人看来,耶稣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因为在他们看来,耶稣的生活太庸俗了,所以祂的朋友只应该是税吏和罪人,也只有税吏和罪人,才愿意与祂作朋友。
耶稣的朋友,真的是税吏和罪人吗?不错。但是,这并不是等于说,耶稣作了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便是要与他们同流合污。乃是说,税吏和罪人既作了耶稣的朋友,耶稣就要把他们改变成为圣洁。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耶稣,每逢想念祢
黃瑞西牧师著
Jesus, the Very Thought of Thee
Attributed to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1-1153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
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祂面前站立得住么​​。 (帖前 2:19)
当我们因不同原因须与亲爱的家人或朋友暂别时,心中难免惦念,每逢想到再见面的快乐,就充满盼望。有人说,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由于「盼望」和「等候」支撑着。
然而许多人的盼望常只是短暂的、虚幻的,也有许多是「不能实现的梦」,唯有主耶稣所给的才是真正的盼望,是生命,生活中绵绵不绝的能力泉源。圣经上说,一个人接受耶稣为救主,就「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盼望不至于羞耻。」(罗5:2–5)
因此,耶稣是人的盼望,每逢想念祂,就令人活着更有意义、更加有力,更加勇敢地面对明天。
本诗产生于所谓「黑暗时代」之中世纪。在属灵方面及道德上极堕落之时期,此诗有如芬芳之花开于荒芜原野。
Bernard 生于法国Burgundy 一贵族家庭,父亲乃爵士,母亲为贤慧妇人。早年已显露其才华,按其背景,有良好机会可让他在世俗上获取成就,但他放弃这念头,毅然于廿岁那年选择了修道士生活,进入Citeaux 修道院。
一般公认,Bernard 乃中世纪最伟大的领袖。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极推崇他,称他为最好的修道士。本诗由Edward Caswall ─ 十九世纪最佳翻译家,由法文译为英文。
1. 耶稣,每逢想念着你,甜美充满心怀;
若能到祢面前安息,何等令我畅快。
2. 痛悔之心得着盼望,温柔者得欢畅;
有人跌倒蒙祢恩典,寻找的必寻见。
3. 耶稣,是我唯一快乐,是我将来赏赐;
唯有耶稣是我荣耀,直到无穷尽时。
*基督耶稣的名宇是一条荣耀的线,贯通在圣经之中。 ── 考门夫人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完全免费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有一个人要到芝加哥去,这是他头一次乘飞机,他买了机票,在傍晚开始他的旅程。在途中女侍应生供应食物,她把一客丰富的大餐放在他面前,但他立即叫道:「阿!不,谢谢妳,我一点不饿,我刚刚吃过东西。」他看着那些美味的食物被拿开,简直垂涎欲滴,可是他想:到了芝城买一杯咖啡和一客三明治,一定便宜​​得多。第二天回程,晚餐之时他再次推却道:「谢谢妳,我不喜欢在飞机上吃东西的。」稍后,一位朋友在机场接他,问他道:「旅途愉快吧,你喜欢飞机上的餐饮吗?」「飞行倒不错,唉,只是我那里有钱吃这样名贵的大餐?」「那里有钱?」他的朋友说:「那是已经付了钱的啊!飞机上供应的食物是完全免费的!」
就像那个坐飞机的人一样,罪人常常拒绝接受救恩,他们好像不明白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已经为他付了代价,他们觉得必须多做一点去讨神的喜悦。这当然是魔鬼的欺骗,因为圣经明说:「神的恩赐,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
有些人不肯相信神要白白的赐给他们永生,但是圣经再三清楚指出:一个可怜的罪人不能作什么去赚取永生,若是他不肯放弃自己的努力去接受神的恩典,就必死在罪中。
你若未接受基督为你预备赦罪之恩,为何不立即接受祂作你的救主?
能不付代价而得着一样贵重的东西吗?可能你心有疑惑。但有一无价之宝的礼物──耶稣基督的救恩──上帝要白白的送给你,只要相信耶稣,就必得着永生。永生既是礼物,就不必付代价。其实,永生的价值极高,世上没有人能付得起。
耶稣基督的救恩,无论尊贵、卑贱、上贤下愚、男女、老幼,只要相信就必得救,脱离永远的刑罚。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朋友,你愿意白白接受这么大的救恩吗?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得着基督永恒的生命吗?只要低下头来,向神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相信你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我承认生命中犯了许多错误、许多罪。我愿意接受你作生命的救主。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转载自《喻道故事》 -----------------------------------------------------------------------
 《旷野的筵席》11月3日
「他们在内院门和殿内供职的时候,不可穿羊毛衣服。不可穿使身体出汗的衣服。」(结44:17-18)
这个命令虽然令人惊奇,但其中的解释却很有意义。那些在异象的殿内供职的必须穿细麻布衣服,而不可穿羊毛衣服,因为在将来事奉的环境里,任何使人出汗的工作,都不能蒙神悦纳的。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认为这个出汗的表号,使我们回忆创世记第三章所记人类的堕落。因着堕落的结果,咒诅便临到地上。因此,人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神并且告诉亚当说:「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今日神的工作却不是这样出汗劳苦,乃是带有来世那种毫不费力的性质,换句话说,神的工作是应该这样,因为它该带着神祝福的标记。只有当神的祝福受拦阻时,那属肉体的努力才成为必需的。请容忍我说一句话:属灵的职事,就是神自己的工作,当神亲自做工时,人就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的努力而为此流汗了。

《灵命日粮》 11月3日
当如何行
读经: 以弗所书3章14节-4章3节
金句: 「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以弗所书3章16节)
全年读经: 耶利米书30-31章;腓利门书
唐娜和理奇在午后出去骑自行车,想借此轻松一下,恢复精神。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生活会从此发生改变。当理奇骑车下斜坡时,自行车失控,他摔到地上受到重创,送到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
理奇躺在医院里,无法自己进食、行走。唐娜日夜守候在丈夫的身边,寸步不离。有一天,他们并肩坐在医院外面的树荫下,理奇对妻子说:「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走路,我目前的心愿是要学会更紧跟耶稣。」理奇没有向神挥拳、发怒和抱怨,反而伸出双手抓紧耶稣。
有时候我们落在试炼之中,我们应该想想像理奇这样的人,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目光,并提醒自己: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已经与神建立了亲密无比的关系。在情况急转直下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层关系。
当问题来临时,我们不能保护自己,但神能够。所以,他让我们将一切重担都卸给他,「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诗篇55篇22节)。正如理奇体会到的:与耶稣同行是用我们的心,而不是靠自己的腿。 JDB
我不为将来而忧虑,
因我知主所应许;
今天我必与主同行,
他深知前途光景。 Stanphill
在光中与神同行,就可战胜最黑暗的试炼。
主的苦难(卅四)── 人子被交,钉在十架
经文:
太廿六1~5,14~16;可十四1,2,10,11;路廿二1~6? 钥节:
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太廿六2) 参考经文:
约十二6;十三27;罗四25~五2;来六4~8 提要
上帝的话语──圣经是基督信仰的依据,而圣经的核心是救赎主──耶稣基督和祂被钉十字架,此乃是上帝表明爱世人的极致,也揭开了苦难的奥秘。耶稣在星期二讲话结束时,明确地告诉门徒,再过两天也就是逾越节当天,祂将要被钉十字架。圣经记载:「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祂。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太廿六1~5)犹太领袖那时已停止与主辩论,因为他们的智能无法与主相比,在沮丧之余,为求自保,只好商议将祂杀害,以绝后患。他们退出了听众的人群中,聚集计划他们心中的图谋。黄昏时,他们决定一俟节期过去,群众离城之后,就下手捉拿主。?
不料,这时犹大出现在他们面前,圣经记载:「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祂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太廿六14~16)这位黑暗之子,为了三十块,(这个数字正是旧约时代一个奴隶的身价)竟然将他的主给出卖了。尽管历代以来,人们总会问︰「为什么犹大要出卖耶稣呢?」甚至用许多理由来合理化他的背叛。其实圣经告诉我们,犹大的目的只是为了钱。(太廿六15;可十四11;路廿二5;约十二6)耶稣曾经责备过他,让他感到不快,撒但进入犹大的心来施行这次的出卖。当晚,(星期二)耶稣与门徒住在橄榄山。隔天,(星期三)圣经并没有任何有关耶稣活动的记录。这是否意味着,在受难的前夕,耶稣摒弃世俗一切的干扰,完全安息在父上帝的怀中,为着即将到来的苦难,预备自己,好完全奉献出去,作逾越节的羊羔。亲爱的,让我们进一步查考、默想,关于主耶稣经历被钉十字架与父上帝分离那最深的苦痛,以敬虔的心向主祷告,帮助我们领悟主超越无比之爱的奥秘。
默想
1.犹大以三十块钱的代价出卖耶稣,这正是一个奴隶的身价。(出廿一32)虽然他在交易中将主给出卖了,但在那同时,他其实也将自己像奴隶一样的出卖给了撒但。他的名字,从那时起便被人视为「叛逆」与「欺骗」的同义辞。信徒啊!当留心,今天我们仍有可能步上犹大的后尘,为了不同的目的,将主给出卖了。
2.犹大虽然被拣选为使徒,但他对主一定没有深刻的爱,否则他怎么忍心将主给出卖了。虽然后来发现自己犯下如此大罪,后悔却没有转回求告主,反而出去自杀。(太廿七3~10)这也应验先知所预言关于主被朋友所出卖的经文。(诗四十一9;亚十一12~13)犹大,只为了三十块钱,把自己的命给赔上了,值得吗﹖求主光照我们,当求属灵的富足,拒绝撒但的诱惑。
苦难的金言
1.对不可能的事,要坚持到底,把所有的困难,毫无顾忌地堆在一起,并且把你所能找到的更多困难加上去,让信心倾向祂,祂是对付一切不可能的上帝。──Shan
2.记住!眼见停止的时候,乃是信心工作的时候。困难越大,信心越容易工作。──George Mueller
苦难的经文
1.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罗四25)
2.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罗五1)
3.我们又借着祂,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上帝的荣耀。(罗五2)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保障,在苦难之日,是我们的避难所。在世上我们虽然有苦难,但我们可以放心,因为祢已经胜了世界。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转载自《读经日程》
-------------------------------------------------------------------------------
 | 3-11-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