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为世袭伯爵、幼孤,与兄妹寄养叔母家。年十五,入卡山大学(University of Kazan),因厌恶学课,借故退学;二十三岁,入高加索炮兵队;二十四岁,发表其处女作《幼年》(Childhood)。一八五四年,参加克里米战股;战后漫游欧陆。归后于故乡办学,潜心著述;后又尽弃家产,过农民生活。著有:(一)战争与和平,(二)安娜.卡列妮娜,(三)忏悔录,(四)主与仆,(五)人生论,(六)艺术论,(七)我之宗教观书。托氏反对政府专制,提倡人道主义,主张土公有,为俄国著名思想家。
“到了成人的时代,他和一般世一样,把传统的宗教信仰,完全抛在脑后。但是,托尔斯泰和一般不信的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便是他仍是深深感觉到:他虽已抛弃他固有的信仰,心里总觉得‘若有所失’,因他失去了以往那种敬虔和追求圣洁的生活,内心十分空虚。而这一空虚之感,正是他以后灵性复兴的转机。”(见J.A.Ha TT,《on Pilgrims in Religion of Faith》第一一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