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信徒
列王纪上19:9-18
"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王上19:18
以利亚已经筋疲力倦了。与巴力的先知争战得胜后,以利亚以为亚哈脆弱的王国会垮倒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反而要起来逃命(参看列王纪上18:16-19:9)。以利亚逃往何烈山(西乃山),在那里,他站在神面前大声叫喊说:"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果真如此吗?神帮助他计算清楚数目,神在以色列人中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我们短浅的目光,往往妨碍我们看见今天神遍及世界各地的工作。举例说,你知道中东有超过一千二百万的基督徒吗?每隔几年,我都有机会见到来自中东各地的基督徒,他们聚首一堂来敬拜神和商讨事工。他们对我说:"我们被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遗忘了。" 我向他们承诺,会让主内肢体知道他们的存在,并鼓励大家为他们代祷。
中东本来是基督教的发源他,我们应如何善用我们的资源,藉着祷告和支持来鼓励他们在这个地方作见证呢?请你记念我们在中东的弟兄姊妹!
祷告
主啊,我们往往忽视了我们见不到的人,求祢赦免。我们偏见的认为有些国家是不会有教会的,求祢以祢的灵叫我们与那里的基督徒合而为一,我们知道祢也一样爱他们。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今天经文: 列王纪上19:9-18
9 他在那里进了一个洞,就住在洞中。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做什么?"
10 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11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耶和华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
12 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
13 以利亚听见,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有声音向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做什么?"
14 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15 耶和华对他说:"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士革去。到了那里,就要膏哈薛作亚兰王,
16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
17 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躲避耶户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杀。
18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基督徒们,别再说“同性恋是一种选择”了
BYMATT MOORE
编者按:亲爱的基督徒们,我们邀请您务必读完全篇内容。不要预设本篇内容会通往何处。
昨晚我坐在我祖父母家的客厅里,一边看福克斯新闻一边品尝奶奶烹饪的美味佳肴。好久没有这样和他们坐在一起了,之前两年,我都不在新奥尔良。但神的旨意现在把我带回家中,让我重新与祖父母们连接在一起(我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和他们住在一起——而我现在还在找工作,哭哭)。
我的祖父母是耶稣的真信徒,我真诚地相信他们为我向神所做的呼求远远超出了神在五年前极大地改变我人生这件事。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说话用语都非常老派。当昨晚我们的开始谈论同性恋这一话题时,我爷爷回忆起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还不知道基督),那时,他正和认可同性恋的家庭成员争论我公然以同性恋为傲的局面。他告诉我,尽管那些家庭成员认为在神看来我做的没错,他还是坚信“神并没有造成这种局面,同性恋是人自己的选择。”
当时我很快就想回应,但我一开口,奶奶就觉察到了我的不满,她打断我,开始支持我爷爷:“不过,马特啊,你爷爷是说,那确实是一个选择,我的意思是,那的确是个选择,没错吧?那就是一个选择,你的选择,不是吗?”
这种谈话让我很不耐烦。当我在2009年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以后,我的父亲坚称那是我主动选择“成为同性恋”,这让我完全不再想听他说的所有其他话了。如果他真那么没有逻辑的话,他就没办法理解这么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性方面的吸引并不是一种选择,我对他讲的那些“符合圣经的信念”一点兴趣都没有。
“我可不是选择了自己被男人吸引,就好像你也不是选择自己被女人吸引一样!我不是哪天早上睡醒了然后就决定了:‘啊啊,我想给自己编一个重要、巨大而又极其可悲的谎言,那就我要选择让自己被男人吸引!’你说的是我自己选择要有这种感受,但这根本不合逻辑!”——这是几年前我对我父亲的回答。
但现在我是跟祖父母一起,他们很爱我,孜孜不倦为我、为我完全的状态而祷告。并不是说他们不以真相告诉我,或者想对我有所刺激。他们只是不断重复说着他们经年累月在教会、共和党人那个圈子里听到的话语。所以,我并没有不耐烦,也不觉得被刺激了,相反,我把昨晚视作一个机会,让我来帮他们更好地思考——更符合圣经地去思考同性恋问题,帮他们更仔细地选择他们的用词,以描述其他那些感受到同性吸引之人或“选择”接受同性恋的行为之人的体验。
我以我已然写了几千遍的方式来开始向他们解释。我们都是作为亚当堕落、败坏的后代而降生于世。作为堕落而败坏之人,我们都体验过堕落和败坏的欲望。我们中没有谁是自己选择自己倾向于感受到哪一种性方面吸引的——无论那种形式——但我们确实可以选择,要么按照那种未经选择的倾向而行动,或者在信仰和悔改中拒斥它们。
完全不出我的意料之外,我的祖父母相当同意我的说的话。我了解他们,我也知道他们很熟悉圣经,我也知道他们爱着所有人——即便是未悔改的同性恋。当谈论同性恋的个人经历时,他们渴望说出符合圣经的真理,但问题是他们的心思和说话方式已经被那些错误的言辞牢牢定型了——太久以来,那些错误的言辞向同性恋社群错误传递了基督徒的信仰。
当一个基督徒说“成为同性恋是一种选择”,无论他们本义如何,他们所传递的意思是感受到被同性吸引是一个自行决定的选择。事实并非如此。我向你保证,当有人被同性所吸引时,那并不是一个选择。拒绝神悔改的呼召,相反去认可有罪的欲望,那才是一种选择,是的。但如果在你说“成为同性恋”时想表达的是选择那种生活方式,那你想的没错。但你没有把你思想的内容有效地表达出来。
信徒们,请让我们把“这是一种选择”这话彻底忘记吧。让我们离开这个含糊、混乱、意义不清楚的词语,让我们努力去进行清楚明了的沟通,说清楚我们相信的究竟是什么。
对基督徒来说,要描述不愿悔改同性恋者的体验,可以用如下符合圣经的方式:“他们并不是选择要被同性吸引,但是,就像我们所有其他人一样,他们有一颗有罪的心,一颗充满了扭曲、邪恶欲望的心。他们选择了依照这些有罪的欲望来行事,而非相信耶稣——就像我们过去不知道耶稣时一样。同性恋男女们需要的不是做出一个选择,去变成异性恋,而是做出一个选择,选择来到基督面前寻求罪的赦免,寻求一颗爱神恨罪的新心。”
话是开心锁。所以要慎之又慎。
(翻译:尤里)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 2月21日
经节: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马可福音八章23节)
仔细瞧瞧这个画面:耶稣搀扶一个可怜的瞎子在路上走,令人感到多么温馨啊!我们首先联想到什么呢?瞎子预表世人陷在罪中,他们处在这美丽的世界,却什么也看不到,始终都在暗中摸索,除非有人带路,否则注定要在黑暗中灭亡。耶稣就像引导这个瞎子一样,祂也来到每一个人面前,带领我们走出黑暗与潜伏的危险,进到光明与荣耀里。一旦耶稣来搀扶我们,就不用担心会在黑暗中跌倒了。
─米勒
不管神怎样安排,肯定绝对正确,
因祂旨意永远正直。
不管祂的诫命理由何在,
我都愿意信靠顺服。
祂永远是我的神;
即使道路幽暗不明,
有祂带路大可放心;
我把一切难处全交托出去。
─罗帝加斯特
苦难叫人重新拾回盼望!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你们是光
经节: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马太福音五章16节)
光照在黑暗中的果效,是绝对不会被看错的。光是清清楚楚、毫不害羞地宣布自己的存在。并且,光有力地驱散黑暗。神渴望以祂的光充满你,祂要你在生活中闪耀出祂的同在与祂的大能的见证,好叫你周遭人们的黑暗,能被神荣耀的大光取代。然而,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周围的世界愈来愈黯淡,不要归咎于黑暗!黑暗只是忠实地尽它的本分。光是惟一矫正黑暗的办法。如果世界愈来愈黯淡,问题绝对不是黑暗的本身,而是没有光。耶稣说,祂的门徒应该作「世界的光」(马太福音五:14)。让神的光借着你闪耀,驱散黑暗。这是何等威严的责任!在宣告祂自己的到来,耶稣说:「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四:16)耶稣降临地上是不容忽视的,黑暗被驱散!耶稣所到之处,神的真理大胆地被宣告,人们得医治,假冒为善的人被揭发,罪人得赦免。一旦天父借着祂的儿子闪耀出祂的荣光,这世界不再相同了。这世界是否也因为你而不再相同?你的家是否发射出耶稣同在的光芒,照耀你的社区?当神的光毫无阻碍地借着你的生命闪耀,你周围的黑暗将被驱散。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2月21日
经节: 『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 』(诗三十七节)
你有没有祷告了又祷告,等候了又等候,而仍旧没有效果呢?你看见没有效果,觉得厌倦么?你正想放弃么?你或许要想你等候错了。如果你这样想,就会叫你离开正路--离开神所能遇见你的地方了。 『忍耐等候』(罗八章二十五节)。忍耐能挪去愁烦。若是主说祂要来,祂的应许就等于祂的同在。忍耐也能擦去你的眼泪。为什么难过沮丧呢?祂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需要,祂等候的目的,乃是要使你得到更荣耀、更丰富的祝福。忍耐也能挪去自己的工作。主所要求的工作乃是『信』(约六章二十九节),当你相信的时候,你就会佑道一切都已经成功了。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欲,你切望得到你所要的欲,也许远胜过完成神的旨意。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软弱。忍耐不是懒惰,也不是虚度光阴。你既知道神在顶备更荣耀、更丰富的祝福给你,你自己也必须预备去接受。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飘摇无定,『扶我站起来「(但八章十八节)。神的根基是顶稳固的;我们有祂的忍耐在里面,我们等候的时候也稳固了。忍耐有赞美和快乐。赞美的忍耐--『欢欢喜喜的忍耐』(西一章十一节)--是最美丽的忍耐。『但愿忍耐成功』(雅一章四节直译),叫我们在等候中得到神丰富的恩典。(CHP)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风度 有位女士,无论多急忙,出门前总要花一个钟头来化妆。她气急败坏的丈夫如坐针毡,这反映男女处理事情的缓急次序有很大的差别。丈夫认为重要的事,有时妻子看来只是可有可无;相反地,妻子以为理所当然的事,丈夫却可能不置可否。所以不要假设配偶的思想与自己必然相同,坦诚的沟通是减少误解的良方。
下次遇到要一起赴约的情况,请预先向妻子提点出门的时间。自己先准备好,在旁等候。若然真的赶及不,便致电向对方道歉,时间略延迟。若把罪责怪在妻子身上,最终只会吵闹收场。
明智之举是做个有风度的丈夫,
让妻子死心塌地爱你一生。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 陈钧陶著
-------------------------------------
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书一章)
有一位牧师写信给我说:「我年已七十岁,应该退休,安享晚年,未获批淮,所以…。」
虽然我比他少几岁,我也已经事主超过四十年,不少好友也曾与我谈及退休的问题。我引用一位老牧师的话回答他们:「吃饭不会退休,传道也不会退休」,全心事主的人,不但每日24小时都为主工作,也必「终身」为主工作,直到主吩咐我们回去见主面。
我回了一封信给那位老同工说:「但以理工作,直到古列元年」(21节)。但以理身经数个朝代,两个帝国,你看完但以理书,并未发现但以理说过「退休、辞职、灰心」等字眼,他一直为神作见证,直到古列元年,那时古列下令释放犹大人,这是犹大人被掳七十年后回国的一年(拉一1-4)。
很多犹大人在以斯拉带领之下回到耶路撒冷去(拉八2)。那时,但以理最少也有九十岁了。
一般而言,65岁或70岁已经到退休之年。就基督徒而言,「到古列王元年」一语至今仍是不变的工作原则。活在这个变乱的大时代,我们「只求对主忠善,不问人间褒贬」,退休与否,不必去理会它!
八十五岁的老迦勒向约书亚申请一块土地,他并非要安享晚年,乃是要继续战斗,约书亚和一切犹大人一同向迦南七族作战(书十四10-12,十五14)。父神知道我们什麽时候应该休息,因为有些人中年便安息主怀了。他们并未到应该退休之年,父神已在天上批淮他们回去安息。让我们努力完成未竟之工!虽然我们可能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但就事奉神而言,我们应该终身事奉主。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
保罗十分清楚我们人是多么容易口无遮拦,就好像鸣的锣,响的钹一样,开口就滔滔不绝,专爱讲空洞的话。然而他自己说话却绝不空洞,因为他自己始终坚持“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的立场。要传讲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里所述有关爱的真谛很容易,甚至把整章背诵下来,以便印象更深刻,也不难。但就作者本身而言,我们知道他这么写,不是为要吸引人,而是发自内心的。
哥林多的信徒,曾背后说了许多批评保罗的苛刻话,例如:他常以高言大智对他们说话;他言语粗鄙,不值得听取;他为人诡诈,想以心计牢笼他们的钱财,可是其名分又有问题,因为他根本不是神亲自呼召授命的使徒;他与哥林多教会的关系反复不定,一下子说他要来探访他们,过不久又说他不能来了。这些论断的话保罗都听见了——他的反应怎样呢?他乃是以他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描写得如此美丽动听的那种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爱回报他们。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信还是怕?
作者:查思博牧师
照著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
马太福音9∶29
一天,两个瞎子走到耶稣跟前求他开他们的眼,耶稣问他们∶“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他们答∶“主啊,我们信。”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著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马太福音9∶29-30)。信能释放出一种类似猛击或电力的能量,但它需要一个助其传送的媒体、一个接收的目标,以及一个接触点。对神的儿女而言,耶稣就是我们信的目标,只因他是一位医治者;而祈祷和按手就是我们跟他的接触点 (参见马可福音16∶18)。
那为何还有那麽多属神的子民得病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圣经曾提及一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5)。“怕”会引起负面的链锁反应,足以损害你的健康;但其实“怕”也是一种信心,是最差劲的一种。
千万别根据表面的症状就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下结论;也不要把自己的情况与死人相比;更不要说那些加深你病情的话,只因这些说话会像细菌般入侵你的身体,要知道它根本没有权留在你体内,因为经上说∶“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得前书2∶24)。
今天耶和华要触摸你,你应凭信寻求他。
用人不疑黃瑞西牧师著
爱是……凡事相信。 (林前13:6)
魏文侯想攻打中山国,但缺少了个能耐的大将。谋士就把乐羊推荐给他。乐羊跟着谋士翟璜来见魏文侯。魏文侯对他说:「我打算托你去征伐中山国,只是你的儿子在那边,怎么办呢?」乐羊答道:「大丈夫为国立功,那儿能为了父子私情不顾公事呢?我如灭不了中山,情愿受您的处治!」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这么有把握,我那儿不信任你呢?」当时就派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先锋,率领着五万人马去打中山。中山的国君姬窟派大将鼓须去抵挡魏国的兵马,打了一月,不分胜败。后来乐羊用「火攻」的法子把鼓须打败了,一直追到中山城下。
因为魏文侯信任乐羊,结果乐羊打了胜仗,立了大功。 「用人不疑」之成语由此而来。
【灵训】
爱的真谛中说「爱是凡事相信」。说到凡事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当我们观察我们周遭事物时,几乎许多制度设计是基于对人、对事的不相信。
但圣经所谓「凡事相信」是指对人有信任之态度,凡事都从人最好一面去相信,对于别人行为或说辞要取善意一方来解释,要相信他们动机及出发点是好的,并无意伤害他人意思。
「凡事相信」这四个字并不是很容易能做到,只有信心坚定者或具真爱者,能做到凡事相信。我们的神乃凡事相信人,无论我们过去怎样,有多少错,有多少罪,只要我们心里相信,口里承认,认罪悔改,就可得救。但即使得救,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不再犯罪,不会再走错,即使信仰坚定,信徒有时亦难以避免,即使如此,神还是爱我们、饶恕我们、相信我们,不断地带领我们,指引我们走当行义路。
神对我们有信任,难道我们彼此间还不能互信吗?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完全的爱
黃瑞西牧师著
O Perfect Love
Dorothy B. Gurney, 1858-1932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爱是永不止息。 (林前13:7-8)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人类一切最艰难的事,在爱里都能克服。一切似乎不可能的事,在爱里都能完成。人为朋友舍命,爱没有大过这样了。但舍命是出于一时之情感义气,痛快的了结生命,至于为别人长时间之容忍,无限期之犠牲,这爱也是最伟大的。
爱是丰盛生命之源泉,真摰之爱,生死也不能改变转移它。真爱像幽灵一般,每人都谈及它,但没有人真正遇见它,在患难生死关头之试炼中,真爱才显现出来,所罗门曾说「爱情如死之坚强…,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歌8:6-7)
耶稣说衪来到世间要使人得到更丰盛的生命,当我们接受衪,就是接受真爱,就是​​与爱的源头连接,这时我们才能体会爱的真谛。
这首「完全的爱」可说是最佳的一首婚礼圣诗,由英国Dorothy B. Gurney 女士作于1883 年,这也是她一生唯一的作品,本诗原先为作者特别为其姊姊的婚礼而写。 Dorothy 说本诗的构思来自两个字──LOVE 和LIFE,感谢神帮助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十五分钟就完成了。
当Dorothy Gurney 拜访即将结婚的姊姊时,其姊抱怨说找不到适当的歌词来配合她最喜欢的一首「Strength and Stay」的调子。于是她就对姊姊说:「让我到图书馆去,若无人打扰,希望我能帮上忙。」十五分钟她就交出「完全的爱」的诗,然后一起唱。此诗于焉誔生。
作者乃1858 年10 月4 日生于英国伦敦,祖父与父亲皆为牧师。早年已显出其写作恩赐,其最有名的著作为「神的花园」一书。
1. 完全的爱,超过人间的思想,虔诚信众向主屈膝颂扬,
为此佳偶,求主厚赐恩无量,主作之合,恩爱地久天长。
2. 完全生命,恳求为他们保证,温柔的爱及永不移的信,
无限盼望,壮胆平静的坚忍,峦洁天真,艰难痛苦不惊。
3. 求使他们欢心,消尽了愁心,求赐他们平安与世无争,
百年偕老,又加灿烂的前程,重见黎明,思爱生命永恒。
*知道如何向神放弃自己的人,正走向完美之路。 ── 盖恩夫人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电脑是万能的吗?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近十年来,许多电脑製造业者预测:当今是「家庭电脑的时代」,终于,我们的一切有了答案!父亲可以用电脑处理家庭的财务状况,母亲可以用电脑储存各式食谱,孩子可以用电脑做功课,同时还可以寓乐于教!
但这项预测不是预言,已经有许多电脑公司放弃家庭电脑这个独门生意,因为订单少得可怜!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人真正在使用家庭电脑,儿童和青年情况稍佳,大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在使用。
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也许人们已深切的瞭解到:电脑是无法满足生活中各种烦琐的需求吧!
毕竟,我们已历经电视时代、航空时代、汽车时代……等,其中没有一个能解决生活裡真正的问题。事实上,「解决之道」已激发、製造更多问题。
所以,问题还是:「什麽能给我真正的生命意义?什麽才能填满我空虚的生命?」答案是耶稣基督。
或许,你已看尽了人性中有冥顽不灵的罪恶描述,每一个人都是罪人,罪使我们与圣洁的上帝隔离。但「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祂在最适当的时候来到世上,为了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相信基督才能得到救恩。
当你相信基督,并不表示你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答案,所有的困难都能解决,但是你会经历那有意义、有目标的人生──永生──因为你与祂建立了个人的关系。
在「当转眼仰望耶稣」这首诗歌中说到:「当转眼仰望耶稣,定睛在祂奇妙慈容,在救主荣耀恩典大光中,世上事必然显为虚空。」
如果你愿意,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耶稣,我承认在生命中犯了许多错、许多罪,我愿意接受您作我的救主,掌管我的生命,奉耶稣的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如果你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做你的救主,请让我们知道!
----------------------------------------
转载自《科学与信仰》
----------------------------------------
主曾说……(来13:5) 若我们能用信抓住这三个字的意思,那末我们手中就有了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器了。哪有一种疑惑不被这一把两刃的利剑斩得干干净净呢?哪有一种惧怕不被神约的弓上所发出的箭射落在地呢?当我们隐藏在“主曾说”的堡垒之下,一切生的苦、死的悲,里面的败坏、外面的陷阱,上面的试炼、下面的试探,不都成了至暂至轻的苦楚了吗?是的,无论为平时的快乐,或是战时的力量,我们都要依靠“主曾说”。这也叫我们知道查经的最大价值。或许在神的话中有一个应许正合你的需要,但也或许你不知道,因此你就失去了它的安慰。你像牢狱中的一个囚犯一样,或许就在一串钥匙当中有一把钥匙可以把铁门打开,你便可以恢复自由,但你若不去找它,虽然自由就在眼前,可是你仍然被囚在那里。圣书之中或许有一种特效药,可是你若不找不查圣书里“主曾说”的是什么,你便仍然卧病不起?你不应当在读圣经之外,再把神的应许丰丰富富地储藏在心中吗?你能记住名士伟人的金玉良言,你会背诵骚人墨客的绝妙好词,你不应当多知道神的话,好在你解决困难或是去掉疑惑时能随意引用吗?因为“主曾说”是一切智慧的来源,是安慰的泉源,是灵命的食粮,是生活的力量,所以要使它丰丰富富地住在你的心中,能像“活水的泉源,直涌到永生”,那末你属灵的生活必然日渐康健、强壮而快乐。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旷野的筵席》2月21日
“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罗7:14)
如果你有一个很笨拙的仆人,只要他坐着不动,那么他的笨拙就难得显明出来。他若整日不做一点事情,当然这样他对你是没有什么用处,但也不致有什么害处。如果你对他说:“起来做些事吧!不要整天坐在那里,虚耗宝贵的时光!”这样,麻烦就开始发生了!当他一起来时,他就把坐椅撞倒,走了几步,又绊跌在一个脚凳上!然后他拿了几个珍贵的碟子,又很快的把碟子全跌碎了!你在他身上如果没有什么要求,那他的笨拙还不容易显出来。但当你吩咐他做一些事情时,他的笨拙立刻就表现出来了。同样的,神的律法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律法的要求是对的,但我们这个人不对!因为我们在本性上彻头彻尾是个罪人,不过没有律法的设立,我们就一直不发觉自己是罪人。当神尚未向我们有什么要求时,那么,一切仍可维持水波不兴,平安无事的光景。可是当神在我们身上有了些微要求时,我们那罪性的败坏,就有机会来一次盛大展览了!“叫罪因着诫命更显出是恶极了!”(罗7:13)

《竭诚为主》 2月21日
你曾否为他忘形?
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可十四6)
爱若不能叫人忘形,就不是爱。爱若是拘谨、明智、合理、计较、从不会忘形的,那根本不是爱。
我曾否为神成就一事而虚己忘形,不是因为责任,不是因着有用,也不是因着任何缘故,而单单因为我爱他?我有没有奉上他所看为珍贵的东西?还是我在他伟大的救恩里游手好闲,不去做周围无数正等着我去做的事?不一定是大事,才称为美妙的,日常的、平凡的俗务,都可以见证我向神的顺服。我曾否使主喜悦,正如伯大尼马利亚所做的?
有时神似乎在观察,看我们愿不愿意把真爱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完全归神,比个人的圣洁更有价值。个人的圣洁使我们只注视本身的洁白,叫我们十分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唯恐得罪了神。若我们无保留地归神,完全的爱情就能把这些一概抛开。要除掉这个念头:[我有没有用? ]要深信自己无用,这才更接近真相。因为那根本不是有用与否的问题,而在神是否看为宝贵。我们若全然归神,他每时每刻都借着我们作工。
祈祷◆
噢,主啊,愿我愈来愈渴望将爱心如衣服般穿上,以致当我与人接触,他便成为人最恒久认出的东西。

《灵命日粮》 2月21日
永恒之间
读经: 希伯来书11章8-16节
金句: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希伯来书11章13节)
在西部电视剧「义薄情天」(Broken Trail)里,牛仔Prentice Ritter参加朋友的丧礼,想说几句话,表达慰问之意。他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于是低声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其实都是客旅。从翠绿的青草地到肉品包装场,从生下来到进坟场,从无尽的过去,走向无尽的未来,在两头之间赶路。」
从某方面来看,他说的其实没错。人生在世,都是旅行者,都是过客,世上没有永远的宁静与安息。永恒虽然只有一个,但我们却是从无尽的过去,走向无尽的未来,等候神所应许的永远家乡、永远的盼望,这应许尚待成就。
在人生旅途坎坷挣扎和绝望的困难之际,不要忘了,虽然你我只不过是永恒之间的客旅,但我们有一位救主,他是永恒的主宰。他应许我们要和他一起永远活着,自己又被杀献祭,确保这一应许。而这正是《希伯来书》作者在11章13节所谈到的应许。
所以,不要被日常琐事所困,却要在基督里凭着信心往前看。总有一天要与主面对面,那时信心要变成眼见,我们也要体验那永生的应许。今生虽然活在永恒之间,但只有这样的盼望,才能让我们超越此生,才能有永远的喜乐。 WEC 耶和华,求你带领我
走过今世旷野路;
我虽软弱主有权能,
愿主圣手常扶助。 Williams
不计今生或永生,唯一所需是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