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
主啊,求祢帮助我乐于与那些和我们背景很不同的人分享福音,求祢恩典的能力拆毁我们中间因分歧而竖起的墙垣。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今天经文: 以弗所书2:11-22
11 所以你们应当记念: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受割礼的;这名原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称为受割礼之人所起的。
12 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
13 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
14 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15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16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
17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18 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19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
20 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
21 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22 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打开大门警告:博科圣地效仿ISIS暴行 筹建哈里发
基督徒迫害观察组织警告:博科圣地最近把尼日利亚北部2万平方英里的领土占为己有,所有迹象表明极端组织正筹划建立哈里发或建立一个由哈里发统治的伊斯兰政府,统治领域横跨尼日利亚(Nigeria)、尼日尔(Niger)、乍得(Chad)和喀麦隆(Cameroon)。 家庭研究会(Family Research Council)周四举行的活动讨论了美国“打开大门”(Open Doors USA )2015年基督徒迫害环球监察名单;美国“打开大门”主席大卫·库里(David Curry)博士解释了排在名单第十位的尼日利亚目前局势的严峻,并解释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邻国的威胁。
库里表示,2014年尼日利亚有超过2200人因信仰被逐出家园,他表示该数据可能偏低,因为还有许多逃离家园的难民未得到确认。
库里表示,博科圣地目前使用的暴力极端主义模式令人不安,而这种模式正是伊斯兰国极端分子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建立伊斯兰哈里发所采用的。
虽然2014年博科圣地的暴力事件导致了尼日利亚 9000人死亡,超过150万人流离失所,但该恐怖组织真正着手建立哈里发步伐的时间是在一月中旬攻破尼日利亚一些关键边境城镇时,当时他们征服了博尔诺州东北部一个相当与比利时大小的领域。该组织在乍得湖边的巴贾镇发起另一次致命性攻击,摧毁了3700多个家庭,杀死人数多达2000人。
“尼日利亚受到的袭击与伊拉克几年前面临的攻击大相庭径,”库里解释说。“你看到的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还有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极其相似,他们一直在攻击、轰炸,就像你看到教堂面临的攻击一样,他们现在突然之间又开始占领土地。”
“这里的路径模式大同小异,”库里补充道。“首先是个人攻击,然后轰炸,接着占领土地并攻击陆军基地等市民地点。”
但库里进一步认为像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等周边国家很容易被潜在博科圣地哈里发侵占,因为在这些国家很多人存在这种极端主义心态。
“他们试图在尼日利亚北部建立哈里发,这块区域有一大批基督徒人口涌向南方,但这些北方强大的极端分子穿过尼日尔进入喀麦隆和乍得,”库里表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这片地区的一些重大变化。”
乍得和喀麦隆政府周三宣布,他们的军队这个星期一直在积极应战抗击博科圣地,现已消灭了250余名武装分子。
喀麦隆部队星期三突袭喀麦隆边境小镇弗托科尔(Fotokol)时消灭了50名博科圣地部队成员并相信该组织已经被驱逐。不过《BBC》星期四报道博科圣地武装分子返回弗托科尔进行报复,村民表示该组织冲进他们的家中和社区清真寺进行攻击,很多人被喉咙,此次复仇行动导致70人死亡。武装分子还烧毁了许多建筑,包括清真寺。
乍得官员攻击尼日利亚两个边境城镇的博科圣地据点时消灭了200余名武装分子。在尼日利亚军队受到密切关注后,乍得军队进入尼日利亚。
穆斯林极端分子为回应《查理周刊》和随后欧洲的“我们是查理”抗议活动,于几个星期前在尼日尔发起抗议并焚烧了约45座基督教教堂。
“两星期前还没有人谈论尼日尔出现的这些极端主义活动,因为他们没有在意环球监察名单及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已经将其列为重点监察国家,”库里解释说。“我们今年的数据强有力地显示,基督徒遭迫害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是否陷入混乱的指南。”
库里总结道,西方基督徒有责任为他们在世界各地正在遭受迫害的基督徒弟兄姐妹的生命祷告。
“我认为你如果在属灵层面上明白我们是兄弟姐妹,如果你称自己为耶稣的跟随者,那么你的兄弟姐妹就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被杀。他们因为自己的信仰被斩首,他们因为自己的信仰备受压力,可能失去工作和家园,”库里说。“如果你把自己称为耶稣的跟随者,你就有责任藉着我们的祷告来支持他们,就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他们。”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 2月9日
经节: ...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以弗所书三章1节)
为何人生会有那么多捆绑?为何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就被忧伤、痛苦、艰难、麻烦等锁链困住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美好的安排,因为祂有许多要教导我们的功课,是我们只能在被捆绑的黑牢里才学得到的。心态正确的人就学得快,并且成就了神的旨意。
许多人困在锁链里失去自由,便忧伤痛苦,自艾自怜误解神的旨意,结果也学不到任何功课,羁押的时间却因此必须一再拖延。
尽管牢房肮脏昏暗,使人与亲友隔离,却没有跟神隔离。神既然无所不在,祂的子民永远不可能跟祂隔离。
不用怕神所为你预备的功课,即使祂为你预备牢狱,你若认清神的旨意,自然会长得更加茁壮,也显出更多耐心。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遇见神
经节: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 (使徒行传廿六章16节)
在你与神同工之前,祂的大能早就覆庇你。早在你尚未存在母腹中,主已认识你,祂早就为你的一生订立了计画(耶利米书一:5;诗篇一三九:13)。在使徒保罗前往大马士革之前,耶稣早就认识保罗,且早已派定一份特别的使命给他(使徒行传九:15)。保罗真诚热心地事奉神,却被误导,以苦害基督徒为己任!虽然神对保罗早有计画,却等到保罗定睛在祂身上,并尊祂为主,才向他透露祂的计画。我们的主不会来找我们,问清楚我们个人服事的喜好。祂乃是迎见我们,好向我们透露祂工作的方向,且邀请我们与祂同工。要遇见神,需要我们愿意调整自己,好适应神工作的方向。神绝不会只给我们当日的灵粮,而与我们相交。祂永远不会只为了增加我们的圣经知识,而对我们说话。我们的神要告诉我们更重要的事!当神向我们显现祂的作为,乃是邀请我们与祂同工。你是否预备好今日朝见神?除非你已经预备好,像保罗一样地问:「主啊!你要我做什么?」你就别想听到神的声音。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2月9日
经节: 『耶稣却一言不答。 』(太十五章二十三节) 『祂……必……默然爱你。 』(番三章十七节)
一个受苦的神的孩子读到这两句话,或许会希奇。你正在渴望主安慰的声音『你们可以放心』(约十六章三十三节),或者『不要怕,因为我与你同在』,可是等了许久,一点得不着什么一『耶稣却一言不答』。当神听见我们哀声哭诉的时候,祂的心顶难受;因为祂看见我们还是这样软弱、这样急躁,还不能懂得祂不答的美意,我们的目光还是这样短视。主的不答,并非是拒绝,乃是表示祂的默许和顶深的同情。失望的基督徒阿,『你为何忧闷? 』(诗四十三篇五节)即使祂静默不答,你『还要称谢祂』。让我们听一个故事,并细细领会里面的教训。一个基督徒梦见三个同作肢体的姊妹跪着祷告。她看见主渐渐走近她们。当祂走到第一个姊妹面前,祂脸上带着荣光和爱,俯下身去,用顶温柔、顶甜蜜的声音安慰她、勉励她。随后祂走近第二痼姊妹身边,只伸出祂的手来在她额上一按,点点头走了。最末后,当祂走过第三个姊妹那里,祂一声不响,连看都不看,就去了。那个作梦的基督徒自言自语的说道:『第一个姊妹,一定灵命顶深,所以主顶爱她;第二个姊妹也不错,可是不及第一个;第三个姊妹,一定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主,深深地伤了主的心,所以主不屑睬她。 『我不知道她究竟作错了什么?为什么主对待她们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当她正在猜疑之间,主站在她旁边说:『无知的妇人!你完全误会我。那第一个跪着祷告的女人最软弱、最幼稚。她时刻需要我的扶持与眷顾,否则她在我的窄路上简直一步都不能行。她时刻需要我的爱和帮助,否则她就会失败、跌倒。 『那第二个跪着祷告的女人较好得多,她有较强的信心和较深的爱,我能够信任她在无论什么环境中因我而站住。 『那第三个跪着祷告的女人,(就是我似乎不去注意,把她略过的那一个,她的灵命顶高、顶深,她的信心和爱心顶大、顶强,我正用一种猛烈的方法训练她,为着她将来最高、最圣洁的事奉。 『她已经完全认识我,完全信任我,她不需要能听、能见、能摸、能觉的帮助。她不因我所安排给她的环境而丧志、灰心、跌倒;虽然理由不能通过,天性不能配服,她还是绝对顺服我;--因为她知道我的用意是为她将来永远的荣耀,我所作的,她如今虽然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我默然爱她,因为我爱她的心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也不是人心所能领会的。』如果你知道祂默然的奥秘,赞美祂,祂就会『行奇妙的事』(出三十四章十节),因为每一次祂收回恩典,就是要你更认识、更爱那赐恩者。一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谁先走 夫妇两人,有一天总有一个会先走的。究竟谁先走好呢?
坏男人答:「当然是她先走好,那麽我可以另结新欢。」
好男人答:「当然是她先走好,我怎能让她独自留下。」
所以这篇分享不要给女人看,坏男人和好男人都是希望他的妻子比自己先走的,她知道了必定气断。
一个幽默的回答,必须包含一些有深度的东西。(祁克果 Kierkegaard)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 陈钧陶著
-------------------------------------
耶和华虽高(诗篇一三八篇6-7节)
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 (6节)。
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 (7节)(天人短歌432首)。
这裡大卫两次题及「虽」字,意即「虽然如此」,但「总有办法」。人的尽头乃是神的开头。大卫一生都仰望耶和华,倚靠爱他的主。他一生为人的存心与态度,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效法。
在这四句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四件事:
一、 耶和华虽高。意即在一般人心目中,耶和华神是高高的住在天上,正如凤不与鸟同群,麟不与马飞奔。一方面我们要敬畏祂,但一方面我们觉得有安慰,因为大卫王一生所事奉及倚靠的这一位父神,也是我们所事奉及倚靠的。
二、 神看顾低微的人。低微的人常有自卑感,但神「自己谦卑」(诗一一三6),愿意「看顾」低微的人,也「抬举」贫穷人,「帮助」不生育的妇女成为多子之母(诗一一三9),证明神十分喜欢任何谦卑而不骄傲的人。约瑟被关在监狱时,神也和他同在,岂非神也坐监?是的,祂十分谦卑,爱护卑微的人。
三、我虽行在患难中。这是一个充满患难的世界与时代,我们不能逃避现实,也不必自己想办法对付任何来临的苦难。我们有时会走进死荫的幽谷,掉进忧鬱泥中,渡海时也会遭遇狂风巨浪,安居在家也有横祸飞来;但主已应许赐我们内心的平安,那平安是无人可以夺去的。约伯的心是永远沉静的,他信靠神。
四、你必将我救活。这个「必」字十分有用、有力、有效。祂救我们是因为祂有慈爱(诗一一九159),祂救我们是为著祂的圣名与公义(诗一四三11),祂爱我们,怎能不救我们呢?神在历史中曾经拯救许多爱祂的人,你岂能例外。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约十三3-4)
在启示录第九章,我们读到该书的作者预见未来世事的发展。“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它,它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但这颗坠落之星,显然指的就是撒但,而这无底坑即是他的居所;或者说,是他的仓库。这暗示:在末世的日子,撒但的权势一度要大大扩张,届时人们就得以新战术来迎击这股凶猛的邪灵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圣徒最大的需要,就是灵命的更新。主在最后的晚餐中为门徒洗脚,这件事告诉我们,耶稣从神而来,就是要为门徒更新洁净。我想,今天在这污秽败坏的世界,再没有比带着属天的清新气息从神出来,更大的属灵能力了。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神会补还给你们
作者:查思博牧师
那些年(被蝗虫)所吃的我要补还你们。
约珥书2∶25
美国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婚姻以离婚告终,当中更有四分一的人曾被伤害或侵犯。可悲的是,这些创伤会令他们深感自己只是一件“次货”。
但有的是好消息!──耶稣能医治受伤的心灵。我之所以明白,是因为他曾医治我。然而,你先要学习饶恕那些曾伤害你的人,否则,他们不但毁了你的过去,更会拖垮你往後的日子!神的儿女,千万别走这条路!宽恕也许不易,但总比怀恨在心的代价小,要相信神会把你所失的补还给你。
生命就像四时变化(参见创世纪8∶22),你可选择不断埋怨失收,也可选择重新耕作。你只需再次撒种──撒下爱心、恩赐与能力的种子,而每颗种子都会带来收成。切记只有你能决定收成的种类,故此,欲知该撒何样的种子,先决定你想要何样的收成。说悔气话、重提旧事只会增加你的怨恨,你只需宣告并配合神对你的计画。
假如神要把你所失的补还给你,那麽,今天就是你计画将来的好日子!
心腹之患
黃瑞西牧师著
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 (路19:42)
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射死吴王阖卢。吴王将要死时,吩咐儿子夫差勿忘此次仇恨,夫差流着泪答应了。吴王死后,夫差当了国王,用伯嚭做太宰,天天练习打仗射箭的事,过了二年,吴国出兵伐越,把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带了残兵躲避到会稽去,一面派大夫文种,带了许多东西送给吴国宰相伯嚭,请求讲和,情愿用臣子的礼节服侍吴国。伍子胥劝吴王应该乘胜消灭越国,免除后患,但吴王不听,听了伯嚭的话,和越国讲和了。
过了五年,齐国景公死了,因新立的国君昏庸懦弱,夫差便派兵去伐齐,伍子胥又向他说:「越国的勾践,刻苦砥砺,慰生吊死,很得百姓的拥护,将来一定是吴国的心腹之患;你不先去讨伐越,却去攻打齐国,不是大错而特错吗?」
后人就把表面上没有显露出来,骨子里已有严重的危险性的事情,将会爆发出来,用「心腹之患」这四字来比喻。
【灵训】
主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他哀哭。因为祂已看见隐藏的危机,将来「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路19:44)。表面宏伟的圣殿有一天要被毁掉,可是对于住在其中的百姓,却醉生梦死,不知安危。
主耶稣提到祂降临的日子,正像挪亚的日子一样。 「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完全不警觉正面临即将毁灭的危机。今天这时代不正如此么? 「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爱宴乐不爱上帝。」(提后3:1~4)今日人心正讲究吃、喝、宴乐。大都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金碧辉煌,花天酒地。周末更是应酬的大好日子,多少信徒应酬征逐,不来聚会。甚至教会团体,有什么会议、周年庆、募款会……也要借用酒楼,一面会议,一面吃喝。 「民以食为天」,正是「爱宴乐不爱上帝」的写照。
挪亚的日子引进「洪水」的审判。今日的时代也将引进末世的审判。难道还要让主耶稣为今日的「心腹之患」再哀哭一次吗?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莫把我弃掉
黃瑞西牧师著
Pass Me Not
Fanny J. Crosby, 1820 – 1915
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
在这弯曲悖谬,亲离友叛的世代,主耶稣的这句宝贵应许实在安慰人。明知犹大要出卖祂,祂仍然「爱他们到底」。祂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论你的光景如何,都是祂爱的对象。
人的爱是何等自私,狭窄,现实,附带条件,且善变。昨天爱你,今天弃你。成功时恭维你;潦倒时,不见踪影。
人间最悲痛的事,都是因「撇弃」肇始:父母遗弃儿女,儿女撇弃父母,夫妻一方丢弃一方及朋友相互背弃的事件已是司空见惯。
n n 尽管如此,仍不要灰心,记着—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祂又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祂」(约6:37)
让我们放胆无惧地进到恩主座前求告祂吧!
「莫把我弃掉」是Fanny Crosby 著名的圣诗之一,许多布道会、奋兴会都用它收到极大之果效。这首歌,其实是一篇恳求的祷文。虽然作者一生瞎眼,但是上帝并没有放弃她,反而大大地使用她,借着她所作的圣诗安慰、医治了许多人。上帝不丢弃人,除非人自暴自弃。上帝将她这枝压伤的芦苇,修成一枝长笛,能够奏出乐章,成为一种慰藉的工具,这些音符刻骨铭心,谱出了希望的旋律。
1. 恳求救主格外垂怜,请听我祷告;
既有别人蒙主恩召,莫把我弃掉。
2. 让我进到恩主座前,永远不相离;
一心仰望恳求怜悯,笃信而不疑。
3. 只有倚靠救赎功劳,才敢寻主面。
心灵悲伤求主医治,显出大恩典。
4. 救主是我平安根源,比生命更宝,
天上地下除主以外,无别名可靠。
(副歌)
救主,救主,请听我祷告,既有别人蒙主恩召,莫把我弃掉。
*凡接受主所赐真正恩典的人有福了,因为恩典是荣耀的先驱── 本仁约翰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死是万物的终局?
王伟强
你计划你每一个脚步
却不知每一步均踏向死亡
你计划你每一个明天
却不知死亡正计划你的后天
死是万物的终局、大地的沉寂
是你一切努力的总结?
生命诚然宝贵,所以死亡才叫人悲伤。
墨西哥大地震后,一具具尸体自泥沼中拉出来的情景,你曾经默然;为非洲瘦骨嶙峋的大人小孩,睁著一双双空洞的眼等待死亡,你也曾经嚥不下饭。然而这一切彷彿都是极遥远的事。甚至国内几次煤矿灾变,电视播出罹难之人家属哀啕号哭的场面,虽然也曾让你一阵鼻酸,死亡于你,仍然是遥远的。
直到那一天,朋友与你散步谈天,忽然心脏麻痺,脸容扭曲一阵后倒地不起,你才明白死亡的突然;直到那一天,你沉重的脚步踏离医院,脑间仍浮现太平间去世亲人的容貌、脸上舖著一层薄薄的霜,你才明白,死亡原来是那麽的接近,才明白,从来就没有人保证过,我们明天依然存活。
亲爱的朋友,我们是一群基督徒,深深了解死亡带来的悲伤与哀痛,因为基督徒也会经历死亡。只是他们知道死亡并不是万物的终局,反而是另一种新生的开始。耶稣说过:「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祂也为每一位信祂的人预备了更美的家乡在天上。
生命是神所赏赐,也由神所收取。对基督徒而言,死亡就是息了地上的劳苦,回到神身边。然而对你来说,死亡又是什麽?难道只是分离、切割、是你一切努力的总结?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想认识祂,得著基督生命的满足与确据,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承认生命有时而尽,我承认过去犯了许多错、许多罪。我需要您赐下的新生命,我也需要您作我生命的主。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