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二十一世紀崇拜學的一些反省(上)

2016-8-22 00:00| 发布者: Q蛋| 查看: 3954| 评论: 0|原作者: 陈康 博士|来自: 风的声音走进管风琴的世界

摘要: 何謂現代敬拜?現代敬拜讚美是唯一的敬拜模式嗎?


       最近這二十年,崇拜學是一個熱門的課題。出於好奇,筆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特意翻開《出版書目》(Books in Print)一書,發現在二零零二年,約有四百五十本有關「崇拜學」這題目的英文書籍印行。這不算是一個龐大的數目,但也多少能反映出崇拜學研究的熱潮。近五年,崇拜學也是香港基督教界熱心關注及討論的課題。不少以崇拜更新為題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工作坊、訓練班、敬拜聚會等層出不窮,不可勝數。

  在這三數年間,筆者在崇拜學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及體會。以下所提出的命題,都是現時教牧及信徒普遍面對和討論的問題,希望透過以下的論述,鼓勵讀者對崇拜學有更深刻的思想和反省。

  數點觀察:

  一、何謂現代敬拜?

  在一次退修營裡,筆者負責帶領早上的唱詩及默想時間。那次筆者棄用一向站在臺上,揮動雙手指揮的領詩方式,改用手拿麥克風領唱。事後有些營友向筆者表示,喜歡這種現代敬拜的領詩方式。當時筆者立即反問這些營友,為甚麼他們覺得這是現代的敬拜?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是因為筆者用上了麥克風。這次真是一個現代敬拜嗎?筆者在當中用了兩首起碼有二十年歷史的《齊唱新歌》,一首眾人皆熟識的聖詩〈這是天父世界〉,及兩篇四世紀教父奧古斯丁的禱文。手拿麥克風就是現代敬拜嗎?只有彈結他、打鼓才是現代敬拜嗎?「泰澤」 是否屬於現代敬拜?一個主題、歌詞(請留意,是歌詞而不是音樂風格)、講道等內容,都切合今日信徒生活需要的崇拜,是現代敬拜嗎?「現代敬拜」是指時間性、形式、音樂風格、抑或是內容?一連串的問題,反映出我們似乎對「現代敬拜」的認識,還是模糊不清及粗淺,也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但可惜的是,今日有不少信徒卻在這還未有清楚定義的觀念上,進行著激烈的爭辯,甚至導致教會分裂。

  Dan Benedict(便拿迪)說得好,現代敬拜是一種心態,一個追求更新的態度,作者在此所強調的是心態,而不是形式。 但可惜在崇拜更新的大前題下,有不少的教會只著眼在崇拜形式及風格上的改變,而忽略崇拜內容,及信徒屬靈生活更新的重要性。誠然,模式容易仿照。但我們必須明白,在這間教會成功的模式,並不保證在那間教會也取得同樣的果效。每間教會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及敬拜群體,跟風隨流的改變其崇拜模式,不一定對崇拜有幫助,甚至會為教會帶來傷害。

  二、現代敬拜讚美是唯一的敬拜模式嗎?

  有些鼓吹現代敬拜的人,批評傳統敬拜為沈悶、過時、沒有生命,他們聲稱「敬拜讚美」才是唯一真正的敬拜模式。是否敬拜讚美就是唯一的敬拜呢?我們只要看看復原教會(Protestant Church)的歷史,便可清楚明白。在一五二○年至一五七○年之五十年間,復原教會先後產生了五個主要不同的宗派,其中包括重浸派、更正派、聖公會、信義宗、及清教徒。差不多每一百年,便有一新的宗派出現:十七世紀有貴格會,十八世紀有循道會,十九世紀有拓荒派,及二十世紀有五旬宗。每個宗派至今仍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傳統與敬拜特色,以供不同信眾的需要。

  筆者最近有半年的安息年休假在美國進修,每個主日都有機會和太太到不同宗派及形式的教會參加崇拜,其中有白人的教會、黑人的教會,也有兩者混合的教會,大大擴闊了我們敬拜的經驗,更深的體會「唯一」論調的不可行。

  我們得要承認,傳統敬拜中確實存在不少需要我們去正視及處理課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完全否定及摒棄傳統,不是正確的做法,並且只會帶來相反的效果。我們應先對這些毛病細心檢視及研究,找出問題而對症下藥,加以處理及改善,也絕對可以為崇拜帶來更新的果效。

  三、音樂不等同崇拜

  香港近年公開舉辦的一些崇拜,以敬拜讚美作主。現時每當提及崇拜,不少信徒自然地便聯想起音樂,甚至到了一個以為音樂等同於崇拜的地步,這是一個錯誤的崇拜觀念。因為在崇拜裡,音樂只是其中的元素。正如崇拜學大師懷雅各(James White)在其有關復原教崇拜的著作中所說,崇拜還包括禱告、講道、場所、時空、人群、敬虔等範疇,音樂只是七項中的其中一項。

  作為一個聖樂工作者,筆者絕不會小看音樂在崇拜中所發揮的力量和果效。但若我們一味只高舉音樂,而忽略了崇拜中其他的內涵,那就陷入一個狹隘、片面、而又不合乎聖經教導的崇拜觀。在教會裡帶領音樂的弟兄姊妹,不要單在音樂的技巧上操練,也要全面的在崇拜學上多學習。在過去的幾年,當筆者愈多研習崇拜學,愈發覺單靠音樂上的知識及技巧,實在無法正確地將音樂運用在崇拜裡。音樂的技巧加上崇拜學的知識,才能將音樂在崇拜裡發揮其應有的果效。

  筆者所見,現時有些教牧,因為自己不懂得音樂,於是放手讓會友全權負責崇拜中的音樂。如果負責的會友沒有任何崇拜學的訓練或觀念,而教牧又貿然讓他負責一個全教會與神相遇的時間,會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做法。因為單有音樂知識的人,自然地會以音樂處理為首要任務,而忽略了音樂在崇拜中牧養的價值。因此,作為教牧同工,要清楚了解音樂在崇拜中的功能,並要以正確的崇拜觀,教導及帶領教會中負責音樂的弟兄姊妹,在崇拜中合宜地運用音樂。此外,正如上文所說,音樂只是崇拜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教牧同工亦要對崇拜裡其他項目,給予同樣的重視。

  四、宣教與崇拜的混淆

  今日有些教會改變崇拜的形式,為的是增加教會的聚會人數。不少教會在崇拜中用現代風格的音樂及影音器材等,以吸引非信徒來參加崇拜。若然我們抱有這種觀念,需有以下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是有關音樂風格與人數增長的關係。根據美國一份在一九九六年對教會所作的調查顯示,只有約百分之一的人加入教會的原因,是因為該教會的音樂風格,其餘有百分之廿八因為教會的信仰;百分之廿二因為朋友或家人的關係;百分之五因為教會的氣氛;百分之十因為教牧同工;百分之一因為教會的設備;百分之二因為教會的教育課程,及百分之十九是因為教會的地點。

  第二,是有關崇拜的主要目的。從聖經和神學角度來看,信徒出席崇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敬拜神。主日的敬拜,讓信徒們有機會集體聆聽神的話,並向神獻上讚美、祈求、悔罪與立志。在聖經裡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神喜悅、也要求人的敬拜。信徒虔誠同心的敬拜,確能給予非信徒一個十分美好的見證,但崇拜的主要目的不是宣教,而是敬拜神。

  以上兩方面的考慮,讓我們再一次反省,崇拜的首要目的是甚麼。

  五、一間教會,兩類崇拜

  為了解決崇拜形式及風格上的爭議,有一些教會開始實行分堂崇拜,以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作劃分的原則,又或以「現代」與「傳統」來作分野。這看來是一個直接了當而又兩全其美的做法,既可滿足每一位會眾的需要,又可平息大家的紛爭。但當教會實行這個措施時,卻會帶來以下一些觀念及實際上的問題,教牧同工必須小心三思。

  倘若我們強調教會必須是同心、合一的群體,那麼主日崇拜就是唯一集體見證、同心敬拜神的重要時刻。但為何我們卻硬要以風格及形式去分化信徒?當然,讀者可爭辯說,現時有不少教會也有幾堂崇拜。筆者覺得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教會是因為地方無法容納所有會眾,才分堂崇拜,是一個地方使用的問題,並沒有鼓吹一個分化的教會觀。

  第二,神是一位超越的神(transcendent God),但同時也是一位與我們同在的神(immanent God)。如果單一只強調神的超越,我們會覺得神與我們分隔甚遠。但若只強調神的同在,則忽視了神的權能與威榮。現代敬拜讚美的崇拜模式,較強調與我們同在、內住的神的觀念,而一般較傳統的敬拜模式,則較強調神的超越性。倘若教會將崇拜兩極化,豈不是一間教會出現兩個著重點不一致的神觀? 「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他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他的名字。我們的主為大,最有能力,他的智慧無法測度。」(詩一四七3~5)這段經文正好說明了神的超越與同在的屬性,兩者並沒有互相矛盾。只過分強調神的超越性,使我們覺得與神很疏離,與我們日常生活扯不上任何關係。但若只強調神的同在與慈愛,則容易讓我們誤以為在神的大愛中,我們不斷的犯罪也可蒙赦免。今日教會須保持兩者的平衡。

  第三,分堂崇拜,人力資源的需求自然相應增加,教會須十分謹慎處理資源分配的問題。筆者所見,有些教會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無法一視同仁的處理所有崇拜;又或負責音樂的弟兄姊妹間,出現「搶人」的情況,令弟兄姊妹間產生摩擦,或甚至不和。原本想平息紛爭的做法,卻變成帶來紛爭的源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自2006)

GMT+8, 2024-9-15 13:43 , Processed in 0.0368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