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宗教声乐综述

2011-5-8 11:02| 发布者: Q蛋| 查看: 14658| 评论: 0|来自: 古典之门

摘要: 索 引 综述 基督教缔造古典音乐 早期音乐、附参考资料 不朽的巴洛克时期 亨德尔和《弥赛亚》 《弥赛亚》版本介绍 巴赫 巴洛克以后(古典时期)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 舒伯特 舒曼 勃拉姆斯 ...

浪漫主义时期

上次讲了古典时期的三位大师,现在自然就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历史就像一条大河,从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条主干道流来,到了贝多芬以后,就分叉成无数的支流。在前面提到的几位作曲家的时代,并非没有其他优秀的作曲家,但是从历史的眼光看来,这几位作曲家的成就是凌驾于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之上的。但是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相与比肩的伟大作曲家,创造了西方古典音乐最繁荣的时期。这些作曲家包括: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德沃夏克、多尼采蒂、罗西尼、威尔蒂等等,甚至还可以包括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的马勒、西贝柳斯、理查·施特劳斯等等,这些群星闪耀在古典音乐的天空之上,如同一幅壮美的画卷。让我们来一一历数者群星中的每一颗。


舒伯特:贝多芬的抬棺人,天才的想象者。从作品的数量上来讲,富有盛名的的作曲家中,舒伯特的作品数量是仅仅次于巴赫的,达到九百多首,然而舒伯德的生命短暂,平均过去,他一天创作两部作品。巴赫设计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音乐体裁,唯独没有歌剧(但是有一切类似于歌剧的世俗康塔塔)。而舒伯特涉及音乐体裁中,唯独没有协奏曲,也许他不擅长器乐独奏,但是他写的一些独奏曲,比如C大调幻想曲,却是这类曲目中极高难度的作品。舒伯特的作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宗教声乐,他创作的许多宗教歌曲都在这个范畴内,比如著名的《圣母颂》,为席勒诗歌谱曲的《永恒的圣歌》、《造物主上帝》等等,另外,舒伯特还创作过6部拉丁弥撒和一部《德意志》弥撒,其中著名的是他的最后两部弥撒(第56号)。舒伯特的弥撒,萨瓦什利在EMI的录音是著名的,后来在强音系列里面出过小双张,非常动听,值得推荐!


舒曼:说来奇怪,舒伯特和舒曼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擅长写作艺术歌曲和各种独奏曲目。而舒曼更是挖掘出了舒伯特伟大的《伟大交响曲》。舒曼在宗教声乐方面作品较少,我只听过他的一部《迷娘安魂曲》(Requiem for Mignon,这个Mignon有什么背景材料?请知道者告诉我)。而舒曼还有一些其他的合唱作品,比如清唱剧《天堂与仙子》、《罗丝的旅行》等等。


勃拉姆斯:舒曼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与提携了年轻的勃拉姆斯。舒曼、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的关系,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无疑克拉拉和勃拉姆斯是一位非常理智的人。勃拉姆斯在当时那个时代也许要算做一个十足的老古板,然而他却在用古典的手法诠释着浪漫的音乐。勃拉姆斯不是天才,他的创作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勃拉姆斯的作品往往晦涩,昏暗,这点上和布鲁克纳有共通之处。勃拉姆斯接触了各个体裁的音乐,唯独没有歌剧(而他的死对头瓦格纳,除了早年的一部交响曲,几乎不碰其他体裁,只有歌剧)。勃拉姆斯留下了200多首艺术歌曲,《德意志安魂曲》还有一些合唱精品。《德意志安魂曲》是勃拉姆斯最著名的作品,可以和他的交响曲、协奏曲齐名,在音乐史上不输与莫扎特的安魂曲。勃拉姆斯23岁就开始写安魂曲,用了12年数易其稿最终完成。1856年,舒曼去世,勃拉姆斯的母亲去世,这促使勃拉姆斯创作一部安魂曲。然而勃拉姆斯没有选用传统的天主教安魂曲唱词,而是自己选取了德语圣经的部分章节谱曲,所以这部作品叫做《德语安魂曲》,按照传统的翻译,译作《德意志安魂曲》。到了1866年,勃拉姆斯完成了6个部分,并于1867年首演了前三个乐章,借故人们反应冷淡。勃拉姆斯作了相应的就该,于1868年复活节重新首演全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勃拉姆斯到他母亲的墓前将总谱献上,回家后他又写了第五部分《你们现在也是忧愁》,1869年完整的《德意志安魂曲》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做了首演。安魂曲是为了祭奠死者,而更是为了安慰生者。因此安魂曲不是哀乐,许多的安魂曲并非十分的悲哀。而《德语安魂曲》是安魂曲中少有的哀痛之极的作品。听前面的两个乐章,草必干枯,花必凋残,真是令人窒息的悲痛和哀叹。然而,安魂曲最终战胜了死亡,在第六乐章,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第七乐章: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效果,也随着他们。是啊,这便是一个完美的基督教之死亡:安息主怀,回到天家。死亡只是一个暂别,将来将要在主里面重逢!1896年,勃拉姆斯参加了克拉拉·舒曼的赞礼,189743,勃拉姆斯去世,享年64岁。


瓦格纳:勃拉姆斯的死对头瓦格纳,才华横溢却一生生活放浪。瓦格纳似乎没有创作什么宗教题材的作品,瓦格纳的宗教信仰也不是很清楚。他曾经是尼采的朋友,但是到了晚年瓦格纳创作了宗教色彩浓厚的歌剧《帕法西尔》,在舞台上做起了弥撒,从此瓦格纳和尼采闹翻了。也许历经了风雨一生的瓦格纳,在晚年发现了宗教的归宿?


李斯特:瓦格纳和李斯特曾经是朋友,但是瓦格纳娶了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汉斯··彪罗的妻子,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瓦格纳仅比李斯特小2岁。瓦格纳去世三年之后,李斯特在瓦格纳的拜罗伊特去世,赞礼上采用了瓦格纳的作品,布鲁克纳亲自演奏管风琴,曲目正是我们上面说过的《帕法西尔》中的主题。李斯特一生放荡不羁,风流韵事比比皆是,然而他却有着浓厚的宗教(天主教)色彩,晚年终于皈依宗教,成为李斯特神甫。李斯特的宗教作品,周小静老师的《李斯特的宗教音乐创作》一文很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

布鲁克纳:上次讲到了李斯特,而在瓦格纳这一派(相对于勃拉姆斯派),还有一位重要作曲家,虔诚的天主教徒,瓦格纳的崇拜者,在李斯特的赞礼上演奏管风琴的著名管风琴师,安东·布鲁克纳。布鲁克纳被维也纳人称为神的音乐家God's Musican)。布鲁克纳的信仰是非常虔诚和坚定的,当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的时候,每当教堂的钟声响起,他就会跪在地上开始祷告,甚至上课的时候也这样。布鲁克纳一生最有名的创作便是他的十一部交响曲(0001-9),这些冗长的晦涩的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布鲁克纳却异常的崇拜瓦格纳。布鲁克纳的许多交响曲都试图用音乐描绘天国的景观,特别是第八交响曲又称为《启示交响曲》,根据《启示录》所描绘的天国所作。而未完成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如同天国的门开启了,布鲁克纳的笔也在此停止。布鲁克纳的另外一部著名作品是感恩赞,当布鲁克纳预计到自己完不成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曾经表示可以把《感恩赞》作为第4个乐章。感恩赞也是布鲁克纳最为得意的作品,布鲁克纳曾经这样说,当我到了天国面对上帝的时候,如果她责问我说,我给你的才能你如何使用了?我就把《感恩赞》的总谱交给他,相信仁慈的上帝一定会慈悲的恩待我。布鲁克纳的其它著名的宗教作品还包括《安魂曲》和《诗篇150号》等等,另外还有一些5首弥撒,其中最有名的是f小调弥撒等三首。布鲁克纳的宗教作品和他的交响乐不同,不会晦涩难懂,而是气势磅礴充满了虔诚的感觉。布鲁克纳的音乐感染了另外一位作曲家,古斯塔夫·马了,马勒继承了布鲁克纳的传统,开创了交响音乐的新篇章。值得一提的事,布鲁克纳是弗朗茨·克莱斯勒的作老师。当我们聆听克莱斯勒永垂不朽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华彩的时候,也许这里面就有着布鲁克纳的影子。


马勒:布鲁克纳和马勒总是联系在一起,他们都以交响乐成名,正式编号的交响乐都是9首,但是如果把《大地之歌》也算作交响乐,加上马勒为完成的第10号,马勒也创作了11部交响曲,其中最后一部未完成,这又和布鲁克纳是惊人的相似。如果要讲两人在交响乐上的关系的话,真是三天也将不完,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范畴。在宗教声乐方面,马勒似乎没有什么作为。马勒是一位犹太人,但是后来改信了天主教。马勒没有直接的宗教作品,而更多的是为德国民歌谱写的交响作品。但是马勒的《千人交响曲》等带有合唱的交响曲中,采用了宗教相关的诗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0 05:58 , Processed in 0.0514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