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25:14~30
25:14~18 这比喻也是教导我们,主来的时候,既有真仆人,也有假仆人。这故事是关于一个人,他将要远行,临走前他吩咐他的仆人,按着各人的才干,把不同数目的银子交给他们。一个得五千,一个得二千,最后一个得一千。他们要用这些银子替主人赚钱。那领五千的,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赚了双倍。可是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银子埋藏起来。
显而易见,基督便是那主人,往外国去远行是指基督再来之前的时期。那三个仆人代表大灾难时的以色列人,他们肩负责任,在主尚未来到的时候,代理主的事。他们按着个别的能力担负不同的责任。
25:19~23 过了许久……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这是指到基督第二次降临。第一和第二个仆人得到同样的称赞:“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重点不在于他们赚了多少,而是付上多少力量。由于他们竭尽所能,所以赚了双倍。可见真信徒的收获,是享受弥赛亚的国的祝福。
25:24、25 第三个仆人除了令主人羞耻和为自己找藉囗以外,便一无所有。他说主人是忍心又毫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他以害怕为藉囗,埋藏了银子,完全没有竭尽所能。这仆人无疑是个不信的人;真仆人是不会这样想他主人的。
25:26、27 主人责备他是又恶又懒的仆人。他既然想到主人这样为难他,为何不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赚取利息?从第26节,可见主人并不同意他的理由。主人其实在说:“如果你觉得我真的是你心中所想的主人,你也应当用银子作工。你的藉囗根本不成立,你所说的话要定你的罪。”
25:28、29 只要那人赚了一银钱,他便能象其余的仆人一样受到主人的赞许。可惜,他一生所作的,不过在地下掘洞,藏起银子!主人夺过他的银子,给那有一万的。跟着便是一个属灵的律:“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为神的荣耀、渴慕被神用的人必得着所需的工具。他们作工愈多,便愈能为主作更多。相反,我们不使用神给我们的,便会失去他所赐的。懒散的报酬就是萎靡不振。
第27节提到兑换银钱的人,表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财富为主作工时,应当交托那些能为主作工的人。兑换银钱的人也许是指宣教士、圣经公会、基督教出版社、福音广播节目等等。我们生活在世界,便不能藉囗推搪,让银钱投闲置散,不得所用。
25:30 无用的仆人被丢在外面,摒于天国的门外。他与邪恶之徒一起承担可怕的结局。他受责罚,不是因为赚不到银钱,而是他缺乏得救的信心,作不出善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