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6:38-41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著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
在这短短的三节经文里,耶稣三次讲到【警醒】,由此可见,耶稣是何等的看重【警醒】。【警醒】的意思是对每个被试探的可能提高警觉、敏感,意思到撒旦的狡猾诡计,装备好灵性来对抗它。耶稣知道胜过试探的方法就是【警醒和祷告】。耶稣一次又一次的祷告,表现出他的【警醒】,他以【警醒和祷告】来抵抗撒旦的攻击,战胜自己的软弱,完成天父的旨意。耶稣不但自己【警醒】,他还劝勉门徒们也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三处有关【警醒】的经文,其实它所表达的语气是不同的。
1、是请求的语气。耶稣请求并希望他的门徒们能够和他一同【警醒】
2、是疑问的语气。耶稣疑问门徒们为什么不能同他【警醒】祷告呢
3、是命令的语气。耶稣命令他的门徒们必须要【警醒】祷告。
然而,耶稣也承认、体恤我们的软弱,所以,他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是的,主啊,太多的时候我们是心灵固然愿意但肉体却常常软弱了,我们无数次在神面前立下这样或那样的心志,可到头来实现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想学忍耐,可是,忍了一次、二次、三次第四次时,忍不住了,我们的老我又爆发出来了。我们想学顺服,可我们发现当我们想学顺服时,我们遇到的好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开始考虑了,是顺服神否定自己呢?还是按着自己的想法而否定神呢?当我们想学爱人时,我们发现突然间身边出现了那么多我们不喜欢的人,我们还要不要爱人了呢?难道神想故意要和我们做对吗?不是的,因为神知道,我们要想得到神的赐福,就必须要有【警醒】的灵,胜过自己的软弱,使徒保罗也有同样的感叹,在罗马书7:19里,保罗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反到去做。也因此,后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6:13中劝勉信徒们说:【 你们务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以弗所书6:18【 靠著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帖撒罗尼迦前书5:6 【 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不但保罗如此劝勉,彼得也在彼得前书5:8中同样劝勉众信徒说: 【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
从耶稣,再到使徒,都在不断地提醒、劝勉我们要【警醒】,可见,【警醒】在我们的信仰生命中何等的重要,【警醒】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信仰之路必备的,唯有【警醒祷告】,才能胜过撒旦的试探、引诱。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表明了耶稣的【警醒】,也使耶稣得以顺服神、完成神的旨意计划,为人类带来了永远的救赎。
我们也要祈求神赐下【警醒】的灵给我们,使我们在这条至圣的真道上站立得稳,有信心有力量去完成神在我们身上得旨意和计划。
三、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表现出耶稣的顺服。
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26:42 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26:44 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耶稣祷告祈求苦杯离开他,并不是要违抗天父旨意,而是再次坚定自己去完成神的旨意。所以耶稣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里的“你”指的是谁呀?对,是神。无论如何,耶稣愿意顺服天父的旨意,表明了耶稣坚定的顺服之心。 “杯”在旧约中的表象经常是指愤怒说的,根据参考书这里所说的“杯”是指耶稣祈求脱离与父神分离的惩罚。因为与神分离是对罪的终极惩罚。耶稣的祷告显明了他要受的是极其可怕的痛苦,这痛苦比死亡更甚------就是与神分离。
耶稣藉着他一次又一次的祷告,坚定了他对神的顺服,也表明了他对神的顺服。耶稣的顺服为我们带来了极大无比的祝福和恩典,最终,因着他的顺服,他喝下了他当喝的“杯”,使神的旨意计划得已完成。
(希伯来书5:7—9)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
【个人见证:不顺服与顺服】
亲爱的弟兄姐妹,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经文,然而,我们要求神让我们不仅仅只是熟悉经文,而是要更多熟悉耶稣,认识耶稣。让我们在艰难时向神祷告,从神那里支取得胜的力量。也求神赐我们有警醒的灵、智慧的心,更要使我们在凡事上有顺服神的心。愿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也能够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祷告,为我们带下信心、力量,警醒、顺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10 05:37 , Processed in 0.0508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